受環保政策以及用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影響,近年來紡織企業“北遷”成為趨勢,蘇州、紹興、海寧等傳統紡織重鎮也處于轉型升級之中,逐步淘汰落后產能,這也便導致了大量紡織企業的外遷。我國的中西部地區是國內承接紡織企業轉移的主陣地,但是其實江蘇的蘇北地區因其優異的地理位置以及完善的配套、便捷的交通也備受“北遷”紡織企業青睞。10月15日,沛縣經濟開發區與德州恒豐紡織集團簽約總投資50億元的100萬錠緊密賽絡紡項目;楊屯鎮與新加坡金鷹集團簽約總投資15億元的纖維素纖維生產項目;10月12日,鹽城響水引進了江蘇騰宏紡織企業的投資項目,總投資達5億元,項目占地110畝,項目新建生產車間、倉庫、辦公生活用房及其他配套設施7萬平方米。
近年來,蘇北地區正積極打造現代化紡織產業園,紡織巨頭們落子蘇北常見報端,中歐紡織、康平納、題橋紡織、正太紡織等45家落戶鹽城高端紡織染整產業區,初步形成紡紗、織造、印染、家紡一條龍的產業格局。
在宿遷的泗陽經濟開發區內,一個總投資達50億的“紡織巨無霸”恒天化纖家紡正在這里啟動。僅從工廠的織造車間到加彈車間的距離,就達2公里,在廠內乘車也要花上5分鐘的時間,企業體量可見一斑。
而這個總投資50億元的“紡織巨無霸”,不僅由國內唯一以紡織裝備為核心主業的央企——中國恒天集團聯合蘇美達集團、江蘇海欣共同投資新建,而且項目全部建成后,企業將裝備600臺加彈機,30000臺噴水織機和相應產能的染整設備,成為擁有18萬平米聚酯-紡絲-加彈-織造-印染化纖產業垂直一體化車間的現代化紡織企業,可實現年銷售450億元。
此項目涵蓋滌綸長絲、紡絲、加彈、織造、染整全產業鏈,后續還將推進家紡、服裝等下游產業的建設;項目整體產值大、產業鏈完整、附加值高,綜合競爭優勢明顯;項目建成后,將為當地社會事業和經濟發展提供有力支持。
眾多紡織巨頭落子蘇北并非運氣,而是實力的體現。相較于中西部地區,蘇北地理區位更為優異,使得紡織企業可以減少物流成本。并且蘇北擁有更便捷的交通、更完善的配套設施,相較蘇州紹興、海寧等傳統紡織重鎮用工成本和生產成本更為低廉。另一方面,近年來,蘇北很多地區出臺優惠政策用以招商引資,吸引企業入駐,給予“北遷”的紡織企業更多的支持,這也使得大家愿意進軍蘇北,成就另一段紡織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