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2018中國棉紡織大會暨第五屆第四次理事擴大會在上海召開,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副院長趙明霞以“紡織服裝產業經濟的走向”為題,對紡織行業經濟運行走勢及發展進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建議。
趙明霞副院長表示,目前紡織行業已進入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時期。紡織行業經濟增長速度持續趨緩,生產及經濟效益增長均有所放緩,出口總量處于觸頂調整期,但行業經濟增長結構深度優化調整特征更趨顯著,紡織行業景氣長期保持平穩,運行質效穩定,內需消費特征顯現,出口結構優化。
近兩年,全球經濟復蘇內生動力增長,復蘇態勢更趨良性,但目前正面臨新的風險因素,前景不確定性增長,預期有所下行。主要的風險因素包括:全球流動性趨于緊縮,資本流動對于經濟復蘇的支持作用下降,國際市場需求增長動力趨于減弱。流動性收縮、美元走強將引起各國匯率大幅波動,加大國際市場風險。全球通貨膨脹水平也預期有所上升,對消費增長具有一定抑制效應。此外,中美貿易摩擦不僅增加中國經濟發展前景不確定性,也降低了全球資源的配置效率,是全球經濟復蘇路途中的重大不確定因素。
相比之下,我國宏觀經濟增長壓力雖然也有所加大,但總體仍基本穩定。對于紡織行業來說,可以關注政策環境的變化趨向。由于外部形勢更趨復雜,穩定對外貿易,從而穩定外匯儲備、穩定國內就業的需求增長,因而出口競爭優勢明顯的行業發展環境將趨于寬松。需要特別提示企業的是,為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目前國內融資渠道比較狹窄,要謹防資金鏈風險。
最后,趙副院長對企業給予三點發展建議,一是轉型升級過程不可逆轉,堅定深化調整、升級發展的決心是必然的發展選擇。二是當前宏觀環境風險上升,有些風險不能有效規避,企業在做經營決策時要充分考慮外部風險。三是與前些年不同,目前國內與國外投資環境的綜合比較優勢差異縮小,從企業發展角度,建立高效的跨國資源配置體系是重要發展方向,因此可以結合發展戰略需求考慮自身布局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