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的“2018中國棉紡織大會暨第五屆第四次理事擴大會 ”在上海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受邀以“智能制造推動紡織行業創新發展”為題,從智能制造推動紡織創新發展 、紡織智能制造重點發展領域 、紡織智能制造系統方案構建、紡織智能制造推進若干關鍵等四個方面對紡織行業智能制造進行了介紹。
俞院士首先以德國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介紹了智能制造背景。認為智能制造帶來的精益制造、高效制造、柔性制造、服務制造和綠色制造為紡織服裝業的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俞院士認為紡織智能制造重點發展領域應重點從四個方面開展:第一是紡織智能優化制造,目的是提高產品質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發展柔性制造能力。第二是紡織服裝規模定制,目的是適應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提升產品附加值、提升品牌影響力。第三是紡織服裝協同制造,目的是生產全面互聯化,精益制造和敏捷制造,制造過程中的節能、降耗、減排。第四是要發展的關鍵技術包括傳感技術、數字化標識技術、Wi-Fi技術、Web技術、大數據技術。紡織智能制造系統的方案構建應按工藝基礎、數字化及網絡化、智能化的實施路徑。紡織智能工廠應包含生產設備、生產管理、數據采集、數據管理、數據分析、行業發展等全方位的內容。
最后俞院士認為紡織企業智能制造有6個關鍵點,一是要奮發有為,不失時機的推進智能制造發展。二是要求實,中國制造業尚處于“工業2.0”后期發展階段,還需要有大量工作要做。第三是智能制造的核心關鍵是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制造。第四智能制造的價值在于支持業務本身的創新、幫助企業推進業務轉型和提升,企業作為推進智能制造的主體,要實事求是地探索適合自己轉型升級的技術路徑。第五是應將業務數據化,對企業制造資源、業務流程、供應鏈管理的各種狀態信息數據化。同時也應該數據業務化,要對數據進行深度的分析與挖掘,探求用于優化制造過程。第六是要高度重視人,應該進一步提升中國產業工人的素質、尤其是要有KNOW-HOW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