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協會之窗->理事會及常務理事會->第四屆三次理事擴大會
龔文龍:當前棉花市場回顧及展望

2011年度國內棉花市場特點:

一、現貨價格較為平穩。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在19000-20000/噸區間窄幅波動,波幅不足5%,而2009、2010年度波動幅度分別是40%、86%。同時,鄭棉期貨價格主力合約2012316日報收21265/噸,較年初下跌410/噸,降幅僅為1.9%。國內期貨與現貨市場均表現出高度平穩的局面。

二、現貨銷售相對緩慢。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購銷監測顯示,截止201238日,全國籽棉交售率為95.9%,較過去4年均值上升0.4個百分點。新棉加工率為93.5%,較過去4年均值下降1.9個百分點;銷售率為69.5%,同比上升26.8個百分點,較過去4年均值上升12.3個百分點。但若不考慮交儲因素,全國商品棉銷售率僅為31%,同比下降11.8個百分點,較過去4年均值下降26.2個百分點。

三、內外棉價格差擴大。外棉價格于201111月初出現逆轉并持續低于國棉至今,國際棉價重心不斷下調。本年度以來,代表進口棉港口提貨價格水平的國家棉花價格M指數,由年度之初的133美分/磅下降到316日的98.5美分/磅,下跌了近35美分/磅,下跌幅度為26%。ICE棉花主力合約316日收盤價為87.5美分/磅,比年度之初下跌了18美分/磅,下降幅度為17%。同時,國際市場期、現貨基差縮小,內外棉現貨價差不斷加大。

影響當前市場運行的因素分析:

一、全球經濟增長放緩,消費需求形勢不容樂觀。

世界銀行預測2011年全球經濟增長3.2%,較上年的3.9%下調0.7個百分點,2012年再次下調0.7個百分點至2.5%。

主權債務風險增大。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一年多,仍舊懸而未決,標準普爾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調降到AA+,評級展望負面百年不遇。

日本遭遇地震災害后經濟陷于低迷。

消費乏力,貿易增長放緩。WTO預計,2011年全球出口貿易額的增長預期下調為5.8%,比上年下降8.7個百分點。

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居高不下。2011GDP9.2%,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CPI5.4比上年提高2.1個百分點,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資金緊張。3月《政府工作報告》將2012年增長目標定為7.5%,經濟增速進一步放緩。

CRB指數由年度之初的656下降至316日的585,降幅為11%。

二、供給狀況逆轉,造成國內外棉企銷售壓力加大

國際棉花咨詢委員會報告顯示,全球當年產量2718萬噸,消費2342萬噸,當年產大于需376萬噸。如不包括中國,當年世界棉花產大于需538.7萬噸。

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監測顯示,2011年全國棉花實播面積為7942萬畝,同比增加8.5%,產量為755萬噸,同比提高21%。由于實施收儲政策,中國2011年期末庫存消費比將創近年來峰值67%。中國當年產量755萬噸,消費850萬噸,年度產需缺口縮小為95萬噸。

三、國內服裝消費與出口需求低迷,棉花消費不旺

1)服裝鞋帽、針織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顯著降溫

2)棉制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速下滑

320111-12月全國棉制、化纖紡織服裝出口結構對比

4)紗布庫存持續增加。

截至38日,企業棉紗庫存為18.8天銷售量,環比上升2.2天,同比增加5.4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1.6天。布的庫存為52.1天銷售量,環比上升1.8天,同比增加20.9天,比近三年平均水平增加13.4天。

5)棉花工業庫存略高于往年

6)其他主要棉花消費國紡織出口形勢也不樂觀。

本年度以來印度半數紡織廠經營狀況持續惡化,需求低迷,資金壓力大,部分紡織品可能連50%的貸款都無法償還。

巴基斯坦棉花進口量明顯減少。今年1月份,巴進口棉花1.86萬噸,同比減少36%。另據巴統計局的數據,今年1月份巴棉布出口量為1.192億平米,同比減少39.6%,為過去十年來同期最低水平。其中,對最大出口市場美國的出口量減少了30.6%。

四、原料人工等因素降低棉紡產業國際競爭水平

由于劉易斯拐點效應的逐年顯現,我國紡織行業用工成本上漲的趨勢正持續加劇。人員工資水平的持續提高逐步弱化了我國紡織工業的勞動力成本優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由于農民工工資水平上漲較多,2011年全國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同比增長21.9%,工資性收入占農村居民純收入的比重達42.5%。同期,城鎮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僅增長12.4%。

目前國內棉價大幅度高于外棉,2月下旬以來,國內外棉價差達到2800/噸,且不斷擴大。315日,國內3級棉高于外棉進口成本3020/噸。這一價格倒掛的狀況使我國棉紡織行業承擔了大幅高于國外同行的原料成本,抬升了紗、布、服裝等產業鏈一系列產品價格,制約了我國棉紡產業國際競爭力。

五、收儲政策穩定棉市,國內棉花供給能力提高

截至316日,本年度棉花臨時收儲交易累計成交291.3萬噸,預計3月底,國內收儲總量有望超過300萬噸。國家總體儲備庫存水平有望創歷史新高,國家調控能力顯著提高。

31日,國家發布《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預案》,確定2012年度棉花臨時收儲價格為20400/噸,較2011年度提高600/噸,幅度3%。標志著國家穩定棉花生產的決心。

棉花收儲價提高幅度遠低于稻谷和小麥的最低保護價上漲幅度。今年農產品最低收購價小麥每50公斤平均提高7.4元,稻谷每50公斤平均提高16元,平均提高幅度分別為8.5%14.6%。盡管如此,我們預計,下年度棉花種植面積仍將保持較高水平,即使下降,其幅度也可能低于8%。

六、內外棉價差擴大,全年棉花進口預期增加

據中國海關統計,20122月,我國進口棉花61.60萬噸,較上月增加28.96萬噸,增幅88.70%;同比增加43.18萬噸,增幅234.4%;20119-2012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261.61萬噸,同比增加115.58萬噸,增幅79.15%;20121-2月,我國累計進口棉花94.25萬噸,同比增加36.69萬噸,增幅63.8%;鑒于本年度外棉供給充裕,其他國家棉紡織行業不景氣,中國進口外棉有望創歷史新高。

年度后期產需形勢預計

2012年全球經濟環境依舊疲弱,政策不確定性較大,市場風險仍未淡出,消費疲軟局面難改。

2011年度全球棉花產量創歷史新高,而消費降至2004年度以來新低,資源相對充裕,期末庫存消費比62%,為近年來新高,下年度,若不發生大的意外,預計這一數據有望再度刷新,達到66%。

預計中國2011年度國內棉花總供給達到1420萬噸??傂枨蠹s850萬噸,同比下降8%,為近七年以來最低水平。國內期末庫存有望接近570萬噸,同比增加170%。庫存消費比達到68%,同比提高44.9個百分點,下年度有可能進一步擴大至77%。

現有供需格局基本平衡。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監測數據,截止2月底,國內尚有267萬噸可供銷售商品棉,加上本年度后期預計進口量190萬噸,如果3月份交儲30萬噸,則下半年度有427萬噸可用于消費,按照全年消費預期測算,后期需求量大致為425萬噸,即在不發生大的突發事件,按照現有市場格局,年度后期供需有實現望基本平衡。

即使市場出現異常波動,國家已具備較強宏觀調控能力。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