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棉行協第四屆三次理事擴大會會議紀要
2012年3月19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四屆三次理事擴大會議在常州隆重舉行,來自全國的500多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共同研討了紡織行業運行形勢及企業如何通過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本次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常州同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協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王天凱會長、高勇副會長、徐文英副會長,特約副會長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謝明會長,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參加了會議,會議還特邀了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先生、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經濟貿易司副處長李槿一先生、中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處長龍熹女士、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濤先生、中儲棉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助理龔文龍先生參加,常州市高清副市長出席了會議。 本次會議分為兩部分,分別為主題發言和交流討論。上午的會議以主題發言的形式展開,由國家有關部門領導、協會領導以及相關單位分別對棉花、棉紡以及下游產業的發展和趨勢進行探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徐文英在會上做了主題為“當前紡織產業發展情況報告”的發言,他總結道,去年我國紡織工業生產、投資金額增速減緩,棉制品出口量大幅下降,當前我國紡織工業面臨生產成本增加,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環境壓力增大等突出問題。徐會長提出,“十二五”期間,產業升級、轉變發展方式是我國紡織工業發展的指導方針,要發揮擴大內需的作用,推動數量擴張向質量效益轉變。對于棉花問題,徐會長表示棉花價格的穩定,已經成為影響整個紡織產業鏈發展的關鍵因素,希望國家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在制定棉花收放儲政策和配額發放的問題上做到既保護農民利益也考慮紡織工業的利益,保護好農民種棉積極性,同時給中國紡織企業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 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副司長王偉先生在講話中表示,我國紡織工業的優勢在加工制造,在營銷策略、品牌建設以及高端產品市場上我國仍處于劣勢。要加快我國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保持紡織工業的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針對棉紡織行業發展,王司長提出了要做好兩方面重點工作,第一,加大對行業技術改造的支持力度,第二,做好調研,加強對棉花宏觀調控政策制定的參與。最后,王司長表示,國家有關部門將加大對棉花放儲工作的論證,廣泛開展研究和討論,盡快拿出預案。 中國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副處長龍熹女士認為棉花無比較優勢,與其他農作物相比,棉花無補貼政策,經濟效益較低,用工量大,遭遇病蟲害問題較多,政策扶持的力度不夠等,棉花可持續發展面臨發展環境和農作物競爭的各種壓力。在這樣的條件下,農業部著力從穩定棉花種植面積、加大科技創新、提高生產技術、棉花產業化以及爭取政策支持這五方面努力。 中國家用紡織品協會會長楊兆華在會上對2012年我國家紡行業形勢及關注點進行了介紹。楊會長認為,我國紡織工業在產業鏈完整度和高效的生產效率上具有優勢,但波動的棉花價格影響下游企業的訂單,企業呼吁平穩的棉花價格。2011年全國家用紡織品產銷平衡、產值平穩增長,效益穩步提高;出口額保持增長,出口數量負增長,我國全棉家紡制品的國際競爭優勢漸失。對于2012年家紡行業的發展形勢,則要引導市場消費,擴大內需,加快結構調整,通過技術改造,實現產業升級,整合國內外優勢資源,提高核心競爭力。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助理、中國針織協會會長楊世濱認為,針織行業不僅要關注棉紗,更要關注棉花,去年凡是涉棉的針織產品出口數量均為負增長。楊會長提出,在原料價格高位、企業競爭力逐漸削弱的情況下,企業應該通過調整品種,選擇適當平臺自救。政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要平衡各方利益,并且為企業提供政策解讀方面的服務,讓政策的實施落到實處。 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總經理助理龔文龍認為去年我國棉花市場有五方面值得關注的:第一市場需求低迷,第二企業銷售不暢出口受阻,第三生產成本增長,第四國家收儲政策的實施,第五國內外棉花價差擴大。對于2012年,龔總認為全球經濟環境依舊疲弱,下年度棉花庫存量比2011年增長4個百分點達66%。中國2012年棉花庫存消費比達到77%,比上年增長9個百分點。從棉花供需上,2012年格局基本平衡。 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濤先生認為棉價比較糾結。第一棉花價格太高,進而形成了目前市場上用棉比例下降、替代品大量出現,另外還有一些企業盲目擴大產能;第二棉花價格太低,這是與其他農產品比較而言的,其缺少競爭力;另外,棉花種植成本高,種植面積不斷下降,市場供不應求。2012年不論是棉花配額發放還是收放儲,下階段棉花市場的發展將由政策來決定。 中國棉紡織信息網主編吳永萍女士將2011年度市場特點總結為“先揚后抑,全年基本下行”,行業信心及效益受損嚴重。預計2012年全行業庫存水平較高,整體行情將持續弱勢;在收儲政策托底的情況下,市場趨穩,但不利于行業參與國際競爭。她建議,提高產品附加值、使用新技術,應用差別化纖維,開拓新的出口市場及渠道,堅持以銷定產,謹慎擴大規模。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朱北娜會長向大會做工作報告,主要內容包括協會2011年工作重點、會員情況、財務狀況、行業運行情況和今年行業工作的重點這五個方面內容。 2011年協會工作重點包括棉花、棉紡以及產業鏈方面的前瞻性課題研究、集群調研、運行分析會召開、推動產業轉型相關工作以及組設建設。 第一,全行業總體運行平穩。從產量增長情況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紗產量數高于協會調查的2050萬噸。第二,行業產業轉型升級進程加快,“三無一精”比重有了進一步提高,紗布產品質量提升。第三,從經濟效益看,棉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15468億元,增速較上半年回落4.34個百分點,利潤總額859億元,增速較上半年回落19.4個百分點;中小企業遇到較大困難,企業虧損較快增長,虧損企業虧損總額同比增長125%,下半年虧損額快速增長。第四,從貿易情況看,2011年我國棉紡織品及服裝累計出口875.57億美元,同比增長13.38%,累計進口72.72億美元,同比增長11.34%;其中棉紡織品出口262.97億美元,同比增加15.4%,進口59.11億美元,同比增加5.5%,進出口貿易額的增加主要是受產品單價增高的支撐,而進出口數量同比降低。去年價格大起大落,市場觀望氣氛濃郁,需求不足,產品價格一路下滑。 協會2012年的工作將集中在:一繼續開展調研走訪,二要加大對紡織原料需求方向的研究,推廣非棉纖維的應用。三繼續推行節能減排、清潔生產,實現“綠色紡織”的目標。四加強品牌建設。五抓好產品質量,提高產品檔次。 國家發改委經濟貿易司副處長李槿一表示,國家實施的“保兩頭”政策,棉花收儲價是托底,是“保兩頭”其中一頭,國家也會保護另一頭——紡織工業,國家不會賺取紡織行業的利益。其次,針對企業代表提出的直補農民的實施措施,李處長表示在具體操作上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討論。對于紡織企業關注的配額和拋儲問題,李處長則表示不會超出預期。最后,李處長希望紡織企業樹立信心,政策方面明年不會有太大的波動,市場將呈現恢復性的發展。 最后,王天凱會長做了總結發言,他提出企業建立信心是首要的,從行業運行數據上看,去年我國紡織行業運行基本穩定,究其原因是內需和行業轉型升級的結果。在市場低迷的環境下,企業自發式地調整產品結構、加強內部管理,政府也應該提供一個有利企業轉型升級環境,行業協會也應掌握企業的訴求,尤其在棉花價格的問題上,要廣泛開展調研,多交流、多溝通,按照市場經濟的原則,兼顧各方面利益提出既保護農民,也有利于紡織行業發展的政策,紡織行業內部要加強在終端的聯合,加強產業鏈互動。 會上,重點棉紡織企業代表與國家發改委領導、協會領導一起,就目前市場形勢以及關注的熱點進行討論,歸納起來集中在以下六個方面: 一是高價棉時期,產品結構調整的迫切性;二是高成本對紡紗及下游產業的困擾;三是訂單優化集中趨勢明顯;四是政策把握,市場快速響應;五是國內外棉價差推高配額價格;六是市場棉花缺口預期較大,棉花放儲萬眾矚目。 會上審議通過了副會長、理事單位變更、新會員入會、2011年財務收支情況以及有關管理規定等事宜。 會后參觀了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和黑牡丹(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會議向同和紡織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給予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2012年3月22日
|
|
|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美日韩极品无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