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協會之窗->理事會及常務理事會->第四屆二次理事擴大會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四屆第二次理事會工作報告

2010年隨著后經濟危機的復蘇,為棉紡織行業的發展帶來了多年不遇的發展機遇,也使行業的經濟運行一路上行,“十一五”圓滿結局。協會在認真總結“十一五”的基礎上,規劃好“十二五”,圍繞科學發展這個主題,在促進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的工作,以下是對重點工作的匯報。

一、做好“十二五”規劃的基礎工作
2010年,為了做好棉紡織“十二五” 規劃的編寫工作,協會通過走訪企業、產業集群調研、與專家座談和專題研討,認真總結“十一五”行業所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研究棉紡織行業的關鍵技術及發展 ,為編寫《棉紡織“十二五”強國綱要》、配合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做好《紡織工業“十二五” 發展規劃》和《紡織工業“十二五”科技進步綱要》相關棉紡織行業部分的內容奠定了基礎。
積極參與了新疆、山東夏津、福建永安、長樂等地區“十二五”紡織發展規劃的研討,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對規劃的相關內容提出完善和修改意見。應蘭溪市紡織行業協會的要求,組織編寫蘭溪市紡織“十二五”發展規劃。
二、把握行業發展方向,增強應對市場能力
(一)開展調研工作,了解行業動態
1、按照工業協會的要求,11月份組織對山東省主要棉紡織產業集聚地區濟寧、鄆城、臨清、夏津、陵縣、鄒平、高青、廣饒、昌邑以及高密等十個地區的調研。調研圍繞產業集群地的企業特點、生產情況、原材料價格、棉花存儲等核心問題展開,全面深入地了解棉紡織行業在棉花價格上漲背景下,企業生產運營情況及面臨的問題。并將報告上報發改委和工信部。
2、10月份,在棉花價格快速上漲階段,到廣東省牛仔布生產集中地區,了解牛仔布織造企業生存十分困難,掌握了第一手材料,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問題。
3、針對今年棉花市場的特殊性,協會加大了對行業運行分析的研究,分別在石家莊、鹽城、鄭州組織召開了三次行業季度運行分析座談會,與企業探討市場問題,商議解決辦法和機制,同時配合發改委召開座談會,及時了解企業動態,為政策的制定提供詳實的依據,為企業與政府間搭建溝通的平臺。
(二)研究行業熱點問題、傾聽企業訴求,做好諫言獻策
1、通過人大代表的渠道反映行業問題,2010年向工業協會提交了《關于減輕我國棉紡織行業稅費負擔,促進農產品深加工產業的健康發展》的提案。
2、今年為兩會上起草了《關于進一步完善棉花市場調控措施,防止棉價大起大落》提案。
3、圍繞棉花問題開展的工作
(1)積極參與棉花方面的課題研究
a.參加發改委牽頭組織的棉花產業戰略研究課題的組織編寫工作。我協會主要參加《棉紡織行業的發展于棉花趨勢研究》子課題的編寫工作,對棉花的消費提出了分析意見。參加由中纖局組織的關于完善棉花質量保障體系課題研究的調研,對湖北、安徽、山東、河南等地就影響棉花質量的相關問題進行實地調研。
b.為了掌握棉紡織企業實際生產和用棉需求情況,為有關部門制定行業發展政策及宏觀調控提供數據信息,我協會與中國棉花協會開展“中國棉紡織企業用棉需求和發展趨勢研究”課題,2010年底開始啟動。到目前已有40多家參與,并將信息反饋至上報企業。
c.對棉花配額管理的修訂課題研究,就《農產品進口關稅配額管理暫行辦法》在常務理事單位中征求意見。從反饋情況分析,企業對企業申領條件、配額發放的時機和節奏、配額發放的透明度和使用管理、調整國營貿易分配配額比例、滑準稅配額管理機制和稅率等問題提出意見;建議改革現行配額管理辦法,實施放開申領;完善配額管理辦法,降低一般貿易滑準稅配額的稅率等。
(2)新疆棉運輸問題,一是就新疆棉運力不足,協會投入力量調查了解企業待運出疆棉的數量情況,及時將情況上報國家相關部門,為企業解決生產用棉的困難,同時向有關部門建議研究汽運補貼政策。二是向企業征求了全國棉花交易市場起草的《新疆棉公路運輸移庫監管操作流程》意見,并向財政部反應協會的意見。
(3)關于儲備棉投放工作。受發改委委托,負責儲備棉投放競買企業的資格審核認定的有關工作,對投放的100萬噸儲備棉審核近千家棉紡織企業,同時召開座談會,了解因出庫不及時、開具發票延遲等問題,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解決。
(4)協助發改委組織棉紡織企業召開了棉花質量檢驗體制改革座談會,企業代表對質量檢驗體制改革的成果給以了充分肯定,也提出了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的辦法和建議。
(5)為了減輕企業稅賦,協會一直致力于滑準稅政策的研究,提出使用一般貿易滑準稅配額進口棉花的企業,對產品復出口的實行退稅的政策。為了提供具體操作程序和操作辦法,向有關專家征求意見,并以“關于使用滑準稅棉花加工復出口實施退稅的建議”為題報送相關部門。
4、協會根據工信部要求,對《淘汰落后生產工藝裝備和產品目錄》紡織部分中的條目進行討論,并對部分條目進行了相關注釋,使其更加明確。其中棉紡織行業涉及的條目最終確定為兩條,一是“‘1’字頭的紡紗、織造設備”,二是 “A512、A513系列細紗機”,目錄已由工信部發布。
三、貫徹科學發展觀,提高行業競爭力
(一)提高科技貢獻率和品牌貢獻率
1、完成了棉紡織行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評估指標體系、評估方法、調查問卷、企業培訓等工作。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被工信部評為優秀試點行業。
2、為加快產業結構調整步伐,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不斷提升產品檔次和產品附加值,提高棉紡織產品國際競爭能力。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應企業的要求,今年開展了中國棉紡織特色產品、精品生產基地的評審活動。根據企業申請依照申報程序要求,協會組織有關行業專家進行了審核,授予青島紡聯紡織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多組份紗布精品基地”、“授予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中國差別化紗線精品基地”稱號。
3、與國家紡織產品開發中心共同組織對棉紡織企業的 “國家棉紡織產品開發基地”考察和復審工作。特寬幅功能性、竹節紗、差別化纖維紗線、功能性差別化纖維紗線等產品是今年的亮點。
4、組織了色織用紗線評測與表彰活動,經“國家棉印染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進行檢測,對個別指標由第三方機構進行了復檢,評選出2010—2011年度“精品色織用紗”20只,“優秀色織用紗”47只,該活動充分反映出我國紗線生產企業的現狀和水平,為紡紗企業了解自身的定位和發展提供了依據。
(二)開展咨詢服務,提高行業技術水平
1、協會與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及中國紗線網共同組織的技術咨詢診斷輔導專家組,對長樂市6家企業和永安市5家企業的技術提升做了診斷輔導工作,提出了提升企業技術和管理輔導建議,并將專家的咨詢報告反饋給企業和福建省紡織行業協會,技術咨詢活動得到企業和地方政府的一致高度評價,對當地棉紡織生產技術的提升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針對會員企業色織布生產項目的改造提升,協會組織了有關專家對上海紡織(集團)大豐棉紡有限公司、臨清三和紡織集團有限公司進行現場咨詢診斷活動,為企業調整產品結構,實現產業升級的發展提出了建設性的建議。
(三)研討行業生產技術的發展,推廣先進技術
1、專業技術研討與交流
組織召開了“2010全國緊密紡紗技術研討會”,會議主題是“調整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加快緊密紡產品的開發,增強產品競爭力”。全國棉紡織企業及相關單位近4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就有關緊密紡紗的基礎理論、生產實際中產生的問題、緊密紡專件器材的應用和管理,緊密紡紗產品質量等問題進行了研討和交流。會議使理論研究、產品設計、生產應用相結合,將對緊密紡技術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組織召開了“自動絡筒技術、設備及加工產品現場研討會”,會議主題“提高國產自動絡筒機水平,提升棉紡產業升級”。來自全國的230多名代表參會,會議針對上海二紡機生產的自動絡筒機進行了交流和討論,會議有效促進自動絡筒技術的發展與產業化應用,會議組織代表參觀了山東奧納紡織科技有限公司。
組織召開了“2010年全國紡紗卷繞技術應用研討會”。本會議主題為“優選卷繞器材,強化基礎管理,降低細紗斷頭,實現優質高產”。來自全國的17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邀請多位生產一線技術專家對紡紗卷繞器材的選擇、使用、管理、保養等熱點問題進行了專題講座,并組織專家針對企業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與討論。會議組織與會代表參觀了河南二紡機股份有限公司。
組織召開了“2010年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本次會議的主題“科技進步 淘汰落后 節能減排 提升效益”,全國棉紡織企業400余名代表參加。 這次會議對行業的熱點話題、最新技術和勞動用工、產品創新、質量控制等議題研討,會議還組織代表參觀了湖南云錦紡織集團使用國內最新的紡紗設備生產線和經緯紡機常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
組織召開了“全國漿料和漿紗技術2010年會”。年會的主題為“環保漿紗、節能生產”,來自全國紡織上漿界的專家及棉紡織企業、漿料生產企業的工程技術人員近300名代表參加了會議。在少用不用PVA的專題論壇上,代表們提出了國家應出臺鼓勵不用PVA的扶持政策,同時可通過征收使用PVA污染稅等推動不用PVA。會上發布了接枝淀粉漿料檢測的結果,和與中國印染行業協會聯合開展推薦“無PVA上漿”評審結果。
組織召開了“2010全國牛仔布行業年會”。年會的主題為“調整結構、創新發展”。來自全國各地的牛仔布生產及相關企業的150位代表參加了會議。會上名牌牛仔布企業在順應市場發展中的成功經驗與代表分享,同時對牛仔布市場進行了詳盡分析,對牛仔行業的技術進步情況進行了研討。
組織召開了“2010年全國色織布行業年會”,與會的100多名代表和協會領導、專家學者們、從行業總體形勢、市場、產品開發、新技術、節能減排、流行趨勢等方面,以不同的角度對色織布行業的現狀及發展進行了分析和交流。為了表彰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對行業進步的特殊貢獻,會上還特別授予他們“色織布技術研究與應用貢獻獎”。
2、為了解長絲產業的狀況,組織《中國長絲織造產業研究報告》的起草、修改和審稿。該報告已于4月由中國紡織工業出版社出版并印刷發行。為成立中國長絲織造協會奠定了基礎。
四、加強標準的管理工作
1、對《關于棉花色特征分級方案》標準,在安徽省、山東省、河北省等地與中國纖維檢驗局組織有關棉紡企業、地方纖檢部門對標準試套工作。此分級方案的出臺將對棉花品級考核指標有所改變。
2、分別召開了“聚丙烯酸類漿料行業標準”等八項相關檢測方法的行業標準和“精梳棉滌混紡本色紗線”等八個行業標準的審稿會,會上對送審稿進行了深入細致的審議,對標準給予肯定并提出了進一步修改的建議;協會組織并起草了《漿料中無PVA檢測方法》的行業標準。
3、與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棉紡織印染分會舉辦了“2010年中國棉紡織標準年會暨行業標準審稿會”。來自全國67家企業及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對5個產品標準和棉紡織工業產品用電定額標準進行審稿,到會專家對各個標準提出許多建議,為報批稿打下了基礎。
4、根據海關總署對《棉混紡紗線加工貿易單耗標準》進行修訂要求,完成了《棉混紡紗線加工貿易單耗標準》修訂稿,現形成向全國有關棉紡企業征求意見稿進行試套工作。
五、為會員及產業集群做好服務
(一)推優評優工作
1、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共同開展了棉紡織(色織)行業主要經濟效益指標的排名工作,對120家上報企業數據分析后,反饋給上報企業分析報告;積極協助統計中心做好競爭力棉紡織20強、紡織服裝500強的排名催報工作。在競爭力測評中,有126家棉紡織企業進入500強的排名。
2、與中國針織工業協會組織并表彰2010年環錠精梳、普梳針織用紗“用戶信得過產品”有關工作。共79個紗樣產品測評,涵蓋了純棉、純滌、滌粘、棉滌等環錠、轉杯紡紗,本次評出“用戶信得過優等產品”17個,“用戶信得過產品”30個。
3、為促使漿料性能及質量的提高,推動無PVA上漿。協會開展了兩項活動,一是接枝淀粉漿料檢測活動,二是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與中國印染行業協會聯合開展推薦“無PVA上漿”評審活動,經過全國漿紗檢測中心、東華大學生態紡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檢測及專家的評審,最終有推薦無PVA上漿應用產品3個,并以是否含有PVA作為否決項指標。
4、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人事部的要求,4月棉紡協會組織第十屆中華技能大獎、全國技術能手和國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獎候選單位、候選個人的申報工作,經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評審,授予陜西五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孫金艷中華技能大獎,德州恒華紡織有限公司于蕓蕓、帛方紡織有限公司韓風英、武漢江南集團胡丹、際華三五四二唐玲玲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5、組織企業參加2010年紡織工業協會組織申報的工業大獎(項目),魯泰獲入圍獎,魏橋、蘭雁獲提名獎。
6、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要求,推薦2009年度紡織創新人物,并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出具推薦意見,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劉子斌、江蘇聯發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孔祥軍、山東岱銀紡織服裝集團趙煥臣、德州華源生態科技有限公司張蘭峰當選。
7、配合產品開發中心,推薦企業參加2010產品開發貢獻獎的評選,有江蘇大生集團、海寧八方布業有限公司、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張家港市金陵紡織有限公司、山東萬泰創業投資有限公司一棉分公司等6家企業入選。
8、按照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信用等級評價工作的要求,積極組織棉紡織行業的信用評價工作,做好推薦企業、申報評價專家、審查申報資料并參與評價工作。第一批有山東昊龍集團有限公司、三陽紡織有限公司、百隆東方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石家莊常山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等五家棉紡織企業成為首批紡織服裝行業信用評價AAA級企業。第二批有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忠華棉紡織實業有限公司、南通雙弘紡織有限公司、山東華樂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長樂金源紡織有限公司、齊魯宏業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六家棉紡織企業成為紡織服裝行業信用評價AAA級企業。
9、按照2010年紡織行業裁判員審核注冊要求,完成了全國棉紡織行業細紗工裁判員的審核注冊工作,對于加強國家級職業技能裁判人員管理和高技能人才執裁水平的提高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10、組織企業參加中國職業大典相關資料的調查工作,對不同企業現有職業名稱、職業范圍以及組織框架等情況進行調查。
(二)為產業集群服務
1、與湖塘產業集群共同組織了“2010中國湖塘色織產業科技對接洽談會”,為企業之間、院企之間的合作搭建有效的交流平臺。
2、積極配合紡織工業協會集群工作辦公室的工作,參加產業集群試點地區的考察,積極培育集群試點,2010年新增的試點地區有,江蘇省睢寧縣、安徽省宿松縣、福建省永安縣、陜西省西安市灞橋區、新疆石河子市等4個以棉紡為主的產業基地和名城。
3、配合紡織工業協會的產業集群復評工作,催交復評資料、報表,以棉紡為主的產業集群全部通過復評;按要求撰寫了《中國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報告》(棉紡織部分)。
4、為促進產業集群的發展,作好產業集群公共服務平臺及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項目申報工作,經過協會與地方的共同努力,最終棉紡產業集群江蘇省湖塘鎮、廣東省西樵鎮獲得。
六、加強協會建設,規范管理
1、召開2010年中國棉紡織行業三屆九次、中國色織行業四屆九次理事擴大會,參會代表共同研究棉紡織行業的市場發展,針對國家政策提出相關建議。
2、9月,順利召開會員代表大會完成換屆工作,第四屆理事會成立,按要求做好有關備案和各種規章制度的完善工作,做好會員檔案的整理、會費的收繳、會員證號核準等工作。
3、組織召開了“2010年中棉行協專家技術委員會擴大會議”,總結了2009年專家委員會工作;審議了中棉行協專家技術委員會組織建設的意見;增補了專家。
4、根據行業發展和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的需要,對協會網站改版并增加欄目。建立健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網站管理制度,規范網站欄目管理,做到網站信息及時。
5、關心員工業務素質的提高,協會安排了4人次,分別到石家莊常山恒新紡織有限公司、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德棉股份有限公司等企業進行1-3個月的實習。
七、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
1、召開首屆“2010年中韓棉紡織會議”,來自16家中國棉紡織企業、12家韓國棉紡織企業的共計50多名代表參會,中韓雙方協會分別介紹了本國棉紡織工業的基本情況、在本國經濟發展中的地位以及對未來的展望等,并達成如下意向:雙方定期與不定期交換有關技術、市場等信息,相互補充,促進合作;雙方共同探討交流產品結構調整、淘汰落后設備等方面的成功經驗;了解雙方的投資環境,促進互相投資和貿易的發展;在互信的基礎上,在未來的國際會議上探討步調一致的立場;會后與會代表參觀了魏橋公司的生產工廠。
2、與紡織貿促會共同組織“2010年中國國際紡織春夏紗線展覽會”;共組織60多家棉紡企業參加。2010年紗線展特點是,充分發揮專業協會等聯合艦隊的優勢,迎合了真正國際品質的需求,主要展品呈現新型纖維混紡紗線、高檔純棉紗線、色紡紗、花式紗線等特殊結構紗線。
3、配合紡織貿促分會,組織棉紡色織相關企業積極報名參加了“中意紡織產業合作基金項目培訓班”,并協助企業做好后續赴意大利考察和培訓的聯絡工作。
4、應工業協會交流中心的要求,為印度棉紡織品出口促進委員會會長韋拉于賽帶隊的印度代表團一行,聯系并陪同參觀訪問魯泰紡織有限公司。印方對魯泰的研發中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并給予了一致的好評。參觀活動得到了魯泰紡織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5、徐文英會長率領考察團在巴巴多斯和牙買加與巴巴多斯優質棉公司、牙買加農業發展署就海島棉事項進行了友好洽談。巴巴多斯和牙買加有關海島棉公司為考察團介紹了本國海島棉發展、種植、加工、質量、出口銷售、合作等情況,表示愿意與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和企業進行全方位合作。
6、ITC(International Trade Centre 國際貿易中心,WTO的下屬機構)針對東部非洲國家的“棉花和棉花加工培訓班” 再次舉辦, 會議由商務部主辦,農業部交流中心承辦,協會會長朱北娜應邀到會,為學員們進行了中國棉紡織工業發展現狀及趨勢的演講,受到了與會學員的熱烈歡迎。
7、應美國國際棉花協會的邀請,協會朱北娜會長、鄭潔雯副秘書長參加了2010年美國棉花高峰會,高峰會主題包括未來全球貿易和社會發展趨勢、美國棉花纖維、全球棉花供應鏈和棉花市場的經濟展望等目前廣受關注的熱門話題,會議期間朱北娜會長與美國棉花業界高層進行了單獨會談,并與到會的各國代表進行了廣泛的接觸和交流,較好地展示了我行業的對外形象。
8、11月,在日本橫濱,我協會秘書長王玉琦代表棉紡織行業出席了第一屆日中韓纖維產業合作會議。會議就金融危機后行業面臨的問題和對策、各國的貿易問題及應對方法、中日韓三國間推進FTA等議題展開了交流與討論。會上中日雙方代表還簽署了有關紡織產品不使用有害物質的自律標準項目合作協議。
9、徐文英會長及協會相關人員會見了美國棉花公司負責人,聽取了該公司有關機構與人員變動等情況通報;會見了美國農業部斯科利女士一行,雙方互通了中美棉花業界的相關信息;會見了美國棉花高級訪問團彭朝一行,雙方各自介紹了本國、本行業的現狀,并對未來棉花與棉紡織產業的發展趨勢發表了各自的看法,并希望中美雙方加強聯系與交流。
九、2011年的重點工作
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協會要從品牌、科技、可持續發展、人才培養等方面貫徹實施好“十二五”規劃。以科學發展為主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以科技創新,促進產業升級,提高行業經濟運行質量。協會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強對棉花及棉紡織產業發展相關課題研究。關注行業發展特點,及時向政府有關部門提出政策建議。
2、推廣適用先進技術。組織開展技術專題研討、專家咨詢服務和職工培訓,為行業發展企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促進行業紗布加工技術的創新。
3、組織全國棉紡織行業粗紗工職業技能競賽。促進行業操作技能整體水平的提高,
4、加強協會組織建設。做好民政部組織的行業評估工作,規范協會各項管理工作。
5、圍繞品牌建設工作,開展中國棉紡織行業推薦最具影響力品牌活動,精品基地、特色基地的培育和評審工作。
6、圍繞節能降耗減排,開展有關的技術、標準、能效核算等工作;通過環保上漿聯盟示范工程,加快推動不用PVA上漿工作;研究推廣色織、牛仔染整生產節能減排先進技術,減少對環境的污染。
7、加強市場研究及市場拓展工作。定期召開季度市場運行分析會;組織好秋冬兩季的紗線、面料展。
8、開展國際間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組織好第七屆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第二屆中韓棉紡織會議,為行業發展拓展更廣闊的國際空間。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