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第七屆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紀要
2011年10月16日,第七屆(2011)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在江蘇鹽城隆重召開。本次大會以“產業調整 持續發展——世界與中國”為主題,吸引了來自國內外紡織業界的行業領軍人物、專家學者、企業家代表等近350人出席了會議。會議開幕式前,以專題片的形式向代表們展示了“發展中的中國棉紡織行業”。
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高勇主持了開幕式。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會長王天凱致開幕詞,針對中國紡織業“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王天凱指出:“中國紡織工業的發展必須要堅持以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為主攻方向,以自主創新和品牌建設為主要目標,以繁榮市場和擴大內需為重要支撐,以節約能源、環境友好和可持續發展為重要途徑。發展結構優化、技術先進、清潔安全、引領時尚、吸納就業能力強的現代紡織產業體系”。
王天凱表示,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以及世界紡織的發展,必將迎來國際合作的更加深入、合作的領域更加廣泛、合作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中國紡織業在加快自身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的同時,將繼續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應對挑戰。中國紡織工業愿與世界紡織業長期建立互幫互助、互惠互利的和諧關系,以及攜手共進的美好愿景。
在開幕式上,鹽城市副市長谷家棟、鹽城市政協副主席、悅達集團董事局主席陳云華、江蘇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謝明、東飛馬佐里紡機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炳軍等領導先后致歡迎辭。出席開幕式的領導有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的各級領導、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負責人,美國、印度、韓國、非洲等國紡織行業的領袖,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顧問林乃基也出席了會議。
大會專題演講分別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夏令敏、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主席巴薩爾·阿里·默罕默德主持。十二位中外行業領袖及專家圍繞“紡織全球化的產業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兩個專題作了演講。
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李燕副處長以《新棉花年度中棉花市場及宏觀調控》為題發言,李燕對棉花市場形勢的基本判斷概括為:國內棉花增產,紡織生產放緩,棉花需求與上年基本持平,在1000萬噸左右。棉花的產需缺口在280萬噸左右,棉價會低于上年水平。
李燕認為,各方對穩定棉價的信心進一步增強,但紡織出口面臨著較大的壓力。她提出了加強棉花市場調控的重點工作,最后她也希望大家對我國棉花產業做大做強提出好的建議和意見。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偉出席了會議,并以《積極推進紡織工業轉型升級》為題,分別從紡織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推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任務等三個方面作演講。王偉還強調對編制“十二五”規劃的一些基本思路,其中明確一個定位就是要堅持轉型升級,為實現紡織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朱北娜作了《棉紡織強國的發展與展望》的專題演講。朱北娜首先分析了中國建設棉紡織強國的發展基礎和發展環境,并從五個方面指出了強國發展方向:一是致力于推進產品結構的調整、保持核心競爭力;二是致力于提高產品創新能力、提高行業的質量效益;三是致力于技術進步、轉型增效結構調整;四是致力于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行業自律、優化區域結構;五是致力于持續發展、加快品牌建設和人才培養。
中國棉花協會常務副會長高芳在對中國棉花市場展望中提到,新年度的棉花總的供給是1010萬噸左右,估計棉花產量是728萬噸,棉花的需求和上年度保持大體的平衡。全國棉花是一個“豐收”的年景,全球棉花產略大于需。另外收儲政策鎖定了價格底線,這個可能不僅僅對中國棉花市場有一個托底作用,也會給全球棉花市場帶來一定的影響。
東華大學副校長俞建勇以《新型纖維原料及其應用技術》為題,從“關于天然纖維、再生纖維、生物質化纖維、功能化纖維、功能差別化纖維、功能性智能化纖維、高仿真纖維、高性能纖維、多種纖維的混合加工創新的方式集成等九個方面向與會代表介紹了新型纖維原料的應用與發展趨勢。
無錫市第一棉紡織廠廠長周曄珺以企業實例向代表介紹了企業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制度創新等達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先進理念和實施效果。
國際紡聯主席巴薩爾 阿里 默罕默德從《國際紡織產業鏈的調整與挑戰》強調了貨幣的因素在市場當中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他對紡織品行業,長期看好,但是短期,接下來的一到兩年,主要由于全球經濟的衰退,以及美歐的經濟債務問題,會有比較大的困境。
美國國際棉花協會執行總監安泰以“波動的市場中保持棉花競爭力”為題,對未來15年及更長的時間,對纖維使用量預測,并提出影響棉花的因素要從資源管理、經濟整合、技術、管理等四個方面研究。
非洲棉花和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杰斯萬徳·貝迪向代表介紹了非洲棉花及紡織業的發展潛力,非洲的棉花產量,65%產自于西非,貝迪還講到了棉花對于非洲的社會經濟發展來說非常重要,非洲有大量的土地,60%是沒有開發的土地等信息,希望加強合作。
印度棉紡織出口促進會會長阿密特路帕勒先生的演講題目是《技術創新、綠色生產與可持續發展》。他從關注可持續發展和綠色生產的意義、紡織品和服裝對環境的影響、存在的主要問題,實現綠色經濟的主要策略、印度在可持續發展的倡議和行動、實現綠色生產的建議等五個方面向代表闡述了對可持繼續發展的見解。
辛德勒,他的演講主題是“全球新型紡織機械的投資—過去、現在和將來”他從過去十年當中世界對紡機投資的情況、今后紡機長期投資的趨勢,紡機行業現在所面臨的挑戰等三個方面分析了世界紡紗、織造投資發展的狀況。
大韓紡織協會理事金壽基的演講題目是《在高成本環境之下,韓國棉紡織行業的發展應對》,他講到韓國紡織規模雖小,但努力依靠勞動生產率高、能源成本低、融資成本低等競爭優勢大力發展紡織,并采取措施降低成本。
兩個議題的論壇由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產業部主任、中國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孫淮濱主持,參加論壇的嘉賓有江蘇悅達紡織集團董事長朱如華、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科技助理張建祥、立達紡織機械(上海)有限公司市場部總監黃偉,豐田株式會社纖維機械事業部營業部部長伊藤健一郎。企業家和紡機制造商圍繞“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途徑”從不同的產業、不同的角度展開討論;張建祥講到了企業的競爭力,靠的是企業資源的獨具性,以裝備領先、技術領先、產品領先,還有企業文化的領先,通過企業的資源整合,形成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第二組邀請了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楊兆華、安徽華茂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功著、路易達孚(北京)貿易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陳濤等棉紡織產業鏈上下游專家圍繞“棉紡織原料與市場需求”進行了交流。大家從產業鏈各環節,對棉花市場的調控政策、棉花收儲政策、棉花的供需、紡織品市場不旺等方面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共同期盼棉花市場的穩定。
最后,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秘書長楊紀朝對大會進行了總結,楊紀朝在總結中講到:“經過一整天緊張、豐富、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的演講和論壇,第七屆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取得了圓滿成功,大會將對提振行業信心具有積極意義”。
會議期間,協會領導接見了參會的外方代表,王天凱、高勇副會長,楊紀朝秘書長,孫淮濱主任,朱北娜會長,袁紅萍主任等分別參加了有關會見。大會還分別組織巴基斯坦、印度代表與棉紡織企業家進行座談。通過交流,加強了國內外同行間的相互了解,為開展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大會還組織代表們參觀了悅達紡織集團有限公司。在此,特別感謝悅達集團及東飛馬佐里紡機有限公司等單位對本次會議的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