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棉花協會執行總監 安泰

各位領導、各位貴賓早上好!
很高興今天能夠在中國針對國際棉紡的一些議題與各位進行一些交流,幾年以來,我們和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有很多密切的合作,而且與世界很多同行進行合作。
首先我要介紹的內容相對來說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從去年這個時候到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纖維價格的波動非常大,尤其是對棉花來說,我們今天早上聽到巴薩爾先生提到的一些趨勢變化。對我們棉花供應鏈來說,是我們非常關心的議題。目前來看,到2025年之前,增速和需求會持續的增加是由這么幾個因素拉動的,世界人口會持續的增加,而且由于這些原因,我們認為在2025年之前會增加2000萬噸,而且這個增速會增加。來之前,有一位經濟分析師做了一個分析,里面就提到,在接下來的這段時間當中,有很多可能的增速是由于中東、非洲,就是傳統使用纖維比較少的地區的人口增加,會成為主要纖維用量的主要地區。所以他認為,在接下來的50年當中,至少要增加4000萬噸的纖維需求。對于中國、印度這樣的國家需求來說,可能會帶來更多的人均上的需求,這里顯示的纖維增長量就說明了,我們在中國和印度,人均纖維需求量會超過歐盟、日本以及美國這些發達經濟體的纖維人均需求量的增速。另外還有人口的增加,在中國可能主要并不是由于人口的增長所拉動纖維的需求,是因為中國的年齡結構相對比較老化。我認為在中國主要是來自于經濟的增長,我們特別要注意,接下來十年當中,中國中產階級的消費需求大量增加,緊跟在后的是印度和其他一些國家。我們認為對于纖維的需求是毋庸置疑的,我們可以從這個圖中看到,我們這個十年結束之前,2020年之前,會達到一萬億美元的份額。在2008年之前,我們可能是無法預見這種情形的。幾年以來,棉花的價格相對于其他的一些農業及非農業的作物來說是比較低的。很遺憾的,我們看到另外有一些遏制貿易的保護措施使得棉價快速攀升。這個圖就顯示了,我們看棉花價格和玉米價格的相比,本世紀前十年,棉花價格是比較平穩的,而且有點過于平穩了,因為這個平穩并沒有體現全球對國際商品價格的上升,所以當別的價格上升的時候,棉花價格沒有上升。如果棉花價格在那段時間當中的停滯不前,使得很多棉農把棉花的種地轉為其他作物來使用,等到發展中國家不斷的需求出現的時候,使得棉花的產出不夠,我們必須要從儲備當中使用,這時候棉花價格才急劇攀升,而后通過政府的調控,棉農又開始種植棉花。但是這種擴大種植棉花的做法并沒有為他們帶來極高的產出,尤其是美國的棉花種植當中,出現了最嚴重的干旱,所以還會有產品價格持續上升的影響。我們在這個過程中,至少學到了一個教訓,就是市場機制仍然是不斷作用的,雖然過去一年中市場機制并沒有完全展現他的作用,但這是由于一些制度性的或者政治性的原因。市場本身還是在作用的,我們必須通過市場的作用,保證你所有的客戶獲得他們所需要的棉紡織產品。這也就是為什么我們認為,在接下來的25到50年當中,棉花的發展前景仍然是比較好的,因為大家還是比較傾向使用棉花。我認為棉農會對這個高價位作出積極的回應。但是我們需要問的是,到底需要什么樣的機制說服這些棉農來增加他們對于棉花的種植,我們要用什么樣的價格或者是價格平穩在什么樣的水平,我們才能說服在座的各位棉紡織加工商以及紡織的供應商,進一步的愿意使用棉花,因為全世界的人口以及經濟會不斷的發展,有這個方面的需求。有人認為棉花已經到了一個頂點,接下來價格要下滑,但是這個方面還沒有達成共識,有人認為,我們棉花的生產已經到了一個高位,我們必須要準備通過更高質高價的棉花來帶動這個市場,有人認為,也許會有波動性,但是我們還沒有到達低點。平均來說,棉花的價格接下來五年會比較高。
還有一個問題,我們要看誰來加工棉花,在什么地方加工棉花,這是一個大家都再問自己的問題,從這些圖我們可以看到,從地域上的角度來說,棉花的加工和使用地域有很大的變化,現在主要是三個國家,中國、印度和巴基斯坦,再過十年,還會這樣嗎?還有棉花加工和紡織品會不會比現在更聚集于某些國家,還是回到以前更加多樣化、多元化的行業分布和下游的紡織分布。
我們要考慮,到底二十一世紀棉花產業和下游產業會有什么樣的發展和分布,其中一部分很重要的,就是要進行消費調查,我非常感謝李女士之前講的關于進一步提高中國供求方面的統計數字的工作,這個將會非常有價值,通過市場更加準確的信息對于穩定全球的價格非常有用。棉花協會做了很多的消費者調查,我們發現從消費者、產品和零售這塊來說,中國和印度的數字是非常有限的,我們在中國和印度的方法是一樣的,三個方面,消費者調查、零售核查以及終端消費模式的預測。我們進行了標準的消費者調查,在不同的消費者群體之間更好的理解他們對纖維的偏好以及購買的規律,再加上我們的零售核查,也就是在商店當中到底賣出了什么,以及在中國和印度的城市當中的調查,使得我們獲得了一些數據,能夠補充現在我們得到的官方數據,了解到底市場的需求是多少,這個對于未來棉花供應以及價格會有很大的影響。再加上宏觀數據,然后我們用模型預測未來的棉花行業和棉花消費,這樣我們可以更好的判斷未來的變化趨勢以及程度?;谖覀兛吹降慕Y果,我們感到很放心,就是中國的消費者非常喜歡棉花纖維和棉花產品,遠遠超過合成的,或者其他一些替代纖維和面料。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中國的零售核查結果表明,82%的服裝含有棉花,93%主要是以棉花為主,和美國一樣,在男性服裝當中,比女性服裝當中使用的棉花更多。我們要監測這些類別,看隨著時間的變化,棉花到底在什么產品類別中增加,我們也會和合作伙伴分享這些調查的結果。我們關注棉紡織行業的未來,這樣可以根據市場的變化作出應對。
我們的模型預測結果非常有意義,這是對中國的初步預測,比如中國的服裝含棉達到60%,國內消費的棉花量可能已經超過美國。宏觀模型顯示纖維增長率非常強勁,甚至增速會超過GDP的增速,這個也是符合韓國和臺灣地區的發展模式的,在中國的纖維增長比例超過GDP增速的話,意味著中國每年需求增長10%及以上,這對棉花消費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中國未來的需求會更加受到消費者選擇的影響,中國的消費者會越來越多的傾向于棉花。
現在我們看一下戰略思維,棉花的革新,這個主要是讓供應鏈的領導者參與進來,找到未來幾十年當中會影響棉花這個行業的因素,總共有四個非常重要的領域:資源管理、經濟整合、技術、管理。我們對這個戰略思維行動的主要目的,一個是為了能夠表明在全球行業的領導力,加強供應鏈,第二是為了能夠搜集信息,幫助行業預測未來,第三,給全球的棉紡行業更多的決策工具,更好的與化纖進行競爭。最后需要強調的是我們的產業面臨非常強硬的競爭,這個競爭在未來可能只會愈演愈烈。就像下棋一樣,我們需要長期的思維,我們需要預測未來的動向,這樣才能使得我們的棉花纖維保持企業競爭力。我們進行了討論,通過一些不同的媒體,包括網站和博客,以及一些虛擬圓桌會議,最有意義的是讓這些行業的領導者進入同一個地點,面對面討論。這個就是我們在美國加州,在去年十月份開的一個會,三月份我們在迪拜召開了一次會,五月份在上海也有一次會議,再過一周,在布拉格也有一次會議。這是我們這些會議上的一些思考,大家看了以后肯定會有同樣的思考。我們不是一個政策論壇,我們是為了可以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更長期的思維和思考,以及更好的供應鏈的交流,提出一些需要通過政策論壇需要解決的問題。
對于棉花的未來,我非常的樂觀,盡管有一定的波動性,但是消費者還是愿意為棉花纖維支付更多的價格,這就意味著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們棉花還是很有競爭力的。我們需要有全價值鏈的參與,我們需要保持和中國的棉紡織行業協會以及中國棉花協會,以及中國的棉花行業加強合作,推動這個行業的發展。我們將會繼續進行很多的推廣活動,去年我們推出了中國棉花的推廣項目,我感到非常振奮的是,最近我們和四個著名的品牌進行了合作,把高質量的產品帶給中國的消費者,我相信CCI現在是在非常好的方向之上。隨著這種有組織的推廣,可以給中國以及全球的棉紡織行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我非常自豪,也非常期待可以取得成功。
最后我總結一下美國每年對供應鏈的承諾,包括有質量保證的,可信賴的,以及及時的纖維供應,我們要通過研發保證棉花供應鏈具有競爭力以及可持續性的發展,通過消費者需求增進項目保證消費者對棉花的偏好,讓他們更愿意選擇棉花,我們也需要全球的合作伙伴進行合作,支持戰略思維和政策的構成,推動棉花在未來的發展。最后,非常感謝大家傾聽我進行的發言,我也非常期待在二十一世紀棉花的大力發展。我們所采用的這種業務模式是由消費者、行業的參與的。我們想說的是擁抱自然、選擇棉花。美國棉花協會一直是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中國棉花協會和中國棉紡織行業的全力合作者,多年以來一直是這樣,我們非常重視這個合作伙伴關系,我們也非常期待在未來有繼續的合作,謝謝大家。(根據速記材料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