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 朱北娜

尊敬的王會長、各位來賓、各位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我代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對前來參加第七屆中國國際棉紡織會議的領導、同仁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感謝大家對中國棉紡織事業的關心支持,更感謝大家為推動棉紡織事業發展作出的不懈努力。
棉紡織行業的發展一直有著光輝歷程,隨著人口的增長,對棉紡織的需求日益增多,形成了目前的龐大規模,推動了國際紡織產業和貿易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今天有著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國,有責任建設紡織強國,今天是從一個由大向強的必然過程。
一、中國有成為棉紡織強國的基礎
60年前,全球紡紗總規模1億錠,中國只有500多萬錠,30年前,全球總規模1.6億錠,中國有1800萬錠,今天全球總規模達到2.4億錠,中國占有全球的二分之一。中國棉紡織行業每年使用棉花1100萬噸左右,使用化纖短纖等纖維1000萬噸,棉紡織為中國經濟作出較大的貢獻,中國棉紡織行業為年收入500萬元以上企業的250多萬職工提供了就業崗位。十年間,為棉農增加收入達800多億人民幣。
過去的十年,中國的棉紡織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不僅滿足了國內外市場需求,通過不斷的科技進步和產業結構調整,各項經濟指標也得到大幅提升,提高了國際競爭力,與相關產業的發展相輔相成共同進步。
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不斷提高,很多棉紡織企業迅速發展壯大,據統計局數據顯示,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下的企業約占到25%,年銷售收入兩千萬元以上的企業占到50%,其中紡紗企業近4000戶,織造企業近3600多戶,銷售收入過億元以上的企業雖然僅占到1%,但是卻創造了棉紡織行業30%的產值和利潤。
從1995年到2010年,我國棉紗線的進出口貿易數量一直為逆差,2010年逆差數量達到歷史最高值,將近59萬噸。中國的棉織物貿易順差逐年增長,表明棉紡織檔次和種類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中國的棉紡織品進出口市場更呈現出新的格局,市場更加多元化,并向滿足國際中高檔需求轉變。
從技術進步上看,截止2010年,中國以細紗機為代表的棉紡織先進裝備占有率達到了71%,企業的技術進步改造步伐加大,細紗長車超過500萬錠,緊密紡超過900萬錠,自動絡筒機的需求增長較快,占有率超過60%以上,耗電高、生產率較低的機器已列入到了更新淘汰的行列,這就是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加快的具體體現。
質量效益有了較大的提升,“十一五”期間,棉紡織行業纖維使用總量增長41.5%,銷售產值增長了1.45倍,出口產值增長30%,從業人數沒有增長的情況下,銷售產值和利潤分別增長了148%和326%。按工業總產值計算的規模以上的企業勞動生產率由2005年的20萬元/人增長到2010年的49萬元/人,增長了145%,企業的勞動生產率得到了較大增長。得益于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和科技成果的廣泛應用。
二、中國棉紡織行業有建設強國的環境
從今后的幾年,各國都將努力擺脫金融危機的影響,恢復經濟增長,中國的GDP增長將更加理性化。盡管一些不確定因素會影響行業發展,但是國際國內需求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目前各國的經濟振興政策都是要擴大就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質量,會為紡織行業發展帶來良好的機會。加工制造業的分工將更加注重效益的分工,新興經濟體的發展會帶動出口產品的貿易,發達經濟體對服裝家紡的需求會繼續拉動中國棉紡織業的發展。隨著世界人口的不斷增長,長期來看國內外市場對棉織品的需求不會減弱,今后五年,中國棉紡織對化纖、短纖,尤其對差別化功能化纖維有較大需求。
改善民生,作為中國經濟政策的工作重點,通過拉動國內消費能力的提高,必將推動經濟增長,必然會拉動服裝、家紡的消費,也會為棉紡織行業提供更好的發展空間。2010年到今天,中國棉紡織行業市場經歷了大起大落的洗禮,盡管目前市場仍然不振,但是2010年中國大型棉紡織企業總體經營形勢良好,對市場情景仍然充分信心,因為中國有較大的市場,內需是拉動市場的主要因素。
中國棉紡織強國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我們將向建設棉紡織強國努力。中國之所以成為棉紡織大國,主要是得益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參與全球經濟化,中國加入WTO等國策的實施和推進;得益于中國棉紡織企業和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逐步實施完善了紡織產業鏈,以誠信和質量打開了國內外的市場大門;得益于國家的政策和措施促進了中小棉紡織企業的發展。
中國建設棉紡織強國的主要任務和目標:
第一,致力于產業結構調整,提升核心競爭力,中國棉紡織的繼續發展是歷史的必然,從發展趨勢來看,中國棉紡織的投資和消費將繼續增長,在政府市場的調控下,實際增速將持緩慢增長態勢。棉纖維的需求從絕對數來看仍然會增長,占比會有所減少,棉紡織產品的出口和創匯量會同步協調發展。
第二,致力于提高產品的創新能力,提高行業的質量效益,中國在成為紡織大國的進程中,數量的增長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成為紡織強國將會更加注重提高質量效益,增加新產品的比重,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提高纖維產值,提高銷售產值和利潤。
第三,致力于技術進步、轉型增效、結構調整。借助發達國家棉紡織產業的發展歷程,運用優質高產的紡紗制造裝備,運用高附加值技術含量高的生產加工方法,加快生產過程的自動化、智能化,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科技和品牌貢獻率,加快由棉紡織大國向強國發展的步伐。
第四,致力于加大市場拓展力度,加強行業自律,優化結構調整,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新疆有棉花資源優勢,中部地區有存量資產優化升級和承接轉移的優勢,棉紡織必然向有資源、勞動力豐富和各項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推動棉紡織產業由規模優勢向技術優勢轉變為主導,投資以自動化裝備,提高勞動生產力的方向發展。
第五,致力于持續發展,加快品牌建設和人才培養,促進節能減排,提高資源利用率,樹立品牌企業,樹立品牌產品和特色加工基地,提高勞動者的素質是我們以后發展努力的方向。
展望未來,棉紡織行業面臨著很多復雜多變的環境,不確定因素仍將繼續存在,本次會議的主題就是中國棉紡織行業努力的方向。我們棉紡織行業希望與世界同仁圍繞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深入的探討和交流,實現互惠互利、共贏合作的美好愿景。
在此,向關心和支持棉紡織行業的各位來賓和朋友們,表示深深的感謝,祝各位來賓身體健康、事業興隆,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