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協會之窗->國際會回顧->第七屆國際會回顧
王偉:積極推進紡織工業轉型升級

工信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  王偉

王偉:積極推進紡織工業轉型升級

   

尊敬的各位來賓,大家上午好!

    我的發言主題是積極推進紡織工業的轉型升級,主要包括三點具體意見。

    第一,紡織工業正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第二是探討一下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第三是強調幾個重要的問題。

    首先說第一個方面,紡織工業處在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今年以來,我國紡織工業總體上保持了平穩較快的發展。18月份,規模以上紡織工業紗產量1834萬噸,同比增長11.5%,布的產來是390億米,同比增長13.63%,規模以上的紡織企業實現銷售產值33700億元,同比增長29.4%。1-7月份,規模以上的紡織企業累計實現利潤1433億元,同比增長38.4%。從統計數據來看,紡織總體運行形勢良好,但是從現實的情況來看,目前許多企業確實遇到了很大的困難,行業發展當中的趨勢性、苗頭性的問題不容忽視。今年二季度以來,我國紡織服裝在美國市場的份額連續多年上升的趨勢出新逆轉,訂單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問題已經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關注。企業對未來發展普遍缺少信心,特別是中小企業抵御人民幣升值和應對勞動力等生產要素上升的能力明顯不足。再加上棉花價格的劇烈波動,導致萬錠左右的棉紡企業半數以上停產。此外,量大面廣的規模以下企業并沒有納入到剛才的統計數據當中去。再加上今年統計口徑的調整,大量的微小企業效益下滑和經營困難,在統計數據上也難以反映。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現在有兩點體會:一個是我國紡織工業的整體實力增強,但是行業出現了明顯分化。紡織工業這幾年取得的進步是有目共睹的,但是仔細分析一下,主要是行業當中有一大批優勢企業成為行業支柱,成為技術進步的主體,目前規模以上企業當中,三分之一的優勢企業貢獻了85%以上的效益,這些企業的平均利潤率超過了10%,成為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中小企業就整體而言,競爭能力弱。當然了,其中也不乏優秀企業。調研當中我們發現,一些有核心技術,有自主品牌,管理水平比較高的企業抗風險能力還是比較強的,往往可以在逆境中得到發展。這就說明,當前并不是完全以企業規模來論英雄,出現了很多分化的情況。但是就整體紡織工業來看,我覺得有五個突出問題,第一,創新能力不強,轉型升級進展緩慢;第二,價值鏈不完整,缺乏國際話語權;第三,存在著關鍵環節的瓶頸制約,附加值提升受到影響。目前我們的印染能力實際上始終沒有得到最終的解決,這不僅僅是印染環境的設計問題,還包括生產能力,包括裝備的先進程度。目前我們國家在東部沿海地區集中了90%的印染產能。我們也了解到,很多東部地區的地方政府也提出,印染產能由于存在一些環境方面的影響因素,要逐步的淘汰和削減印染能力。我們可以想像,印染能力在整個制造業環節中是比較薄弱的環節,而這部分如果在紡織工業發達的東部地區逐步減少,中西部地區的更加沒有能力承接這些產業轉移。對于印染的問題,我們覺得應該是發展當中的瓶頸制約。還有管理能力有待提高。如何經營好一個企業,如何精益求精,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在經濟比較好的情況下,大家的產品基本是不愁嫁,經營也得心應手,但是一旦出現波動,經濟環境出現變化,這時候才是真正考驗管理能力的時候,我們很多企業還是需要加強的。

    第二是探討一下轉型升級的基本思路,我們國家紡織經營環境日趨復雜,機遇和挑戰并存。以后一個時期,影響和制約紡織行業發展的因素很多,從市場來看,發達經濟體的復蘇尚需時日,而且會有波折,同時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包括美國參議院投票通過的貨幣法案,這些問題都是以后存在的不確定性。從經濟要素來看,在經濟轉型升級過程當中,勞動力結構性短缺問題日趨嚴重,土地、資源、能源、環境的約束進一步加劇。從原料來看,無論是棉花還是化纖,應該說我們的對外依存度依然是比較高的,而且原料的價格難以保持相對穩定。應該講,今年紡織企業碰到的市場困難并不是因為棉花價格高,更主要的是因為價格的波動。另外企業普遍反映融資難和融資貴的問題,一定時期內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改觀。目前幾乎所有的紡織企業所得到的銀行貸款水平基本都是在正常利率之上要上浮10%30%。因此,無論是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還是當前的形勢下企業所感到的困難和不適應,都充分說明了紡織產業到了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國內外經濟環境的變化已經對紡織工業轉型升級形成了倒逼機制,加快轉型升級成為鞏固和提升紡織工業競爭力的必由之路。

    第二,轉型升級是紡織工業“十二五”時期的重大任務。紡織“十二五”發展規劃,我們在紡織協會的大力支持之下,現在已經編制完成了,也通過了部長辦公會的審議,最近就可以發布。利用這個機會,我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編制“十二五”規劃的一些基本思路和考慮。概括起來講主要是四句話:第一,一個立足三個判斷,第二,明確一個定位,第三,堅持一條主線,第四,強化兩大基礎。立足三個判斷我們認為是對紡織工業有三個基本判斷,一個是紡織大國的地位不斷鞏固,相對加工總量,由2005年的2690萬噸擴大到2010年的4130萬噸,占全球的比重由2005年的40%提高到2010年的50%。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由2005年的1175億美元提高到2010年的2065億美元,占全球比重達到33%,比2005年提高了7%。第二個判斷,大而不強的特征依然明顯,我國紡織工業已經形成了完整的制造體系,但是在國際產業分工當中處于價值鏈低端的加工制造環節,兩端的研發設計和營銷環節薄弱,在國際產業體系和貿易當中缺乏話語權和定價權。第三個判斷是我國紡織工業正在處于快速增長期向成熟期轉變的關鍵階段,隨著大國地位的進一步鞏固,紡織工業既面臨來自發達國家在高端技術、品牌壟斷和發展中國家低成本競爭的雙重競爭,也面臨國內勞動力結構性短缺,環境資源約束這方面的制約。所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在更高層次上參與國際競爭,是“十二五”時期紡織工業的必然選擇。第二個是明確一個定位,根據2020年實現紡織強國的目標,在前幾年的基礎上,提出了科技、品牌、人才、可持續發展是實現紡織強國的四大基石?!笆濉奔徔椆I的發展定位就是要堅持轉型升級,為實現紡織強國奠定堅實的基礎。圍繞這個定位,我們確定了規劃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發展重點領域。第三是堅持一條主線,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是規劃始終堅持的一條主線,這個主要體現在五個方面:一是注重由量的擴張向質的提升轉變,實現發展速度、結構和質量效益的協調統一,比如在纖維加工總量、出口規模等關鍵指標上,均比“十一五”有明顯的下降。第二是注重由追求產業鏈的完整向完善價值鏈轉變,針對產業鏈兩端薄弱的突出問題,在規劃任務當中突出了自主創新、品牌建設、人才配合、加強管理等。第三是注重由東部主導向東中西部協調發展轉變,為保持和提升我國紡織工業的競爭力,繼續發揮在國民經濟當中的重要作用,推動優化產業布局,實現優勢互補和協調發展,規劃將推動產業有序轉移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在發展目標上大幅度提高了中西部地區產值占全行業的比重。第四是注重由國際市場開拓向擴大內需轉變,通過對國際形勢、經濟形勢、貿易環境的分析,切實抓住擴大內需的重要戰略機遇,”十二五”時期的內銷比重從81%提高到86%,體現擴大內需的政策導向。第五是注重傳統產業的升級和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培育并重。盡管化纖量大面廣,而且生產的工藝流程很短,天然纖維依然作為消費者的重要選擇,所以我們規劃中明確了棉毛絲麻的轉型升級任務。所謂的強化兩大基礎,是影響紡織工業發展的兩大基礎,一個是化纖,一個是紡機,化纖占到我國紡織原料的73%,高新纖維的開發利用,高端紡機制備制造,我們和發達國家還是有比較大的差距,所以要充分利用一些高新技術纖維品種,在十一五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有利條件下,切實把握發達國家開始把研發設計環節向新興經濟體轉移的機遇,規劃明確了在行業共性任務的同時,把發展新興紡織纖維材料和高端紡機裝備作為重點領域。

    第三個,談一談推進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具體任務。在規劃當中,我們一共有九個方面的任務,主要是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加快技術進步步伐,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推進節能減排和資源利用,建設現代產業集群,優化產業區域布局,提高行業的國際化水平,加強人力資源建設,提高管理水平,一共是九個方面,這里節不一一敘述了,重點強調三個方面:一是創新,說到創新,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會認為很重要,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這里的創新主要指的是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企業技術創新是企業家對生產要素、生產條件、生產組織進行重新的組合,以建立效能更好、效益更高的新的生產體系,獲得更大的利潤的過程。企業家在創新當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一定要看的遠,舍得投入,從現實來看,真正重視創新的企業,應該講都可以從創新中得到回報,這次我前不久到巴塞羅那參加國際紡機展,有一個深刻的體會,自動化、柔性化、節能環保正在成為紡織機械發展的主要潮流,只有加強自主創新,才能在新裝備、新工藝、新材料、新產品等方面擁有更多的儲備,而且這恰恰是應對各種風險的有效手段。第二個是品牌,品牌對最終消費品的服裝家紡來說,重要性大家都有體會。但是對中間產品和紡織機械的品牌意識,這方面我們也需要加強。我們國家作為紡織大國,在化纖、紗布、服裝產量都是全球第一,但是知名品牌很少,以自主品牌出口的產品也非常少,09年,工信部已經聯合發改委等七個部門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服裝家紡自主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目前已經基本建立了自主品牌數據庫和評價辦法,紡織行業要以服裝和家紡為切入點在全行業推進品牌建設,這里有一點值得肯定的,前不久江蘇省在國際服裝博覽會上,就提出了品牌創新的主題,并且推出了江蘇的紡織服裝的30強,這個為加強品牌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第三個方面是管理,管理水平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生存發展,前面談到創新的同時,也談到了管理的創新,管理主要是針對人財物、流程和經營活動,應該講這個難度很大,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需要結合企業的實際,也需要創新,這里頭呢,不是千篇一律,可以照搬照抄的。作為企業管理創新來說,也有很多很好的先例。我們需要通過企業創新,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大的空間。

    最后,我利用一點時間說一下棉花問題,2011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已經在九月底召開了,我們部里面工程師也做了重要發言,廣大的棉紡企業要加強跟蹤分析,準確判斷棉花及紡織市場的走勢,積極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化,大企業要發揮資金實力和穩定市場的作用,不要盲目的追漲,要保持合理的庫存,保障紡織用棉的需求,有條件的企業要充分運用國內外資源,用好棉花的進口配額,實現國內外棉花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棉花使用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綜合運用棉花套期保值的功能,鎖定經營成本,防范經營風險。同時作為企業,特別是大中企業,也有責任和義務,能夠及時的提出建議和措施,幫助政府和有關部門共同搞好棉花的工作。

    最后,預祝本次會議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本文根據發言速記資料整理)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