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協會之窗->大事記
2021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大事記

一、黨政建設

2021年,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的正確領導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棉行協上下堅持強化思想認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精神,扎實推進各項黨建工作,主要有幾方面。

一是,擴大黨員隊伍。進一步重視黨員教育管理,引導黨員堅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增強黨性,提高素質,認真履行義務、正確行使權力,清正廉潔。2021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黨支部轉入一名黨員,接收兩名同志為預備黨員,確定三名同志為入黨發展對象,截至目前,協會內黨員(含預備黨員、發展對象)占比達到80%。

二是,加強思想覺悟提升。學習《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黨史學習教育宣講報告》《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國資國企系統宣講報告》等共計20余次;組織完成國資委黨史教育專題網絡培訓班的學習;支部主要領導干部參加了中國紡聯黨委組織的黨史學習教育專題學習第三期輪訓班。全年共召開黨員大會14次、支委會12次、黨小組會48次、黨課6

三是,開展各類富有意義的黨建活動。包括赴“一大”會址實地學黨史、參觀盧溝橋抗日戰爭紀念館等主題活動;開展“健走月”活動;踐行社會責任,組織職工公益捐贈困難群眾,受益10個家庭,10名學生。

二、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

2021524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六屆一次理事會和六屆一次常務理事會在江蘇無錫召開,此次會議有近300位企業代表參會。

經到會會員代表逐項審議,會議表決通過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工作報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理事會財務報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章程》和《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會費管理辦法》。

經投票選舉,董奎勇同志當選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會長。鄭潔雯同志、李杰同志、王耀同志、景慎全同志當選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駐會副會長,李杰同志兼任秘書長。于擁軍、于雅靜、王正偉、毛發青、吉宜軍、朱寶林、劉子斌、蘇建軍、李冬梅、宋松繼、張月平、張紅霞、陳文、鄭洪、姜為民、凌力、黃偉、童福友、漆穎斌和魏剛民共20位同志當選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六屆理事會非駐會副會長。朱北娜、覃小紅、陳宗立3位同志當選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監事會監事,經監事會第一次會議投票選舉,朱北娜同志當選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監事會監事長。

三、行業發展研究

行業發展探索方面。2021年,中棉行協圓滿完成《棉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簡稱《意見》),《意見》從“十三五”發展成效,“十四五”發展形勢,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重點工程及技術,保障措施五個部分展開,為我國棉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路徑提出了較為明確的方向。

產業安全維護方面。20213月,新疆棉花遭惡意抹黑被推向風口浪尖,由行業事件演變為全社會熱點事件,產業影響較大,社會關注極高,我協會按照中國紡聯統一部署,完成了大量市場調研、組織協調、文字編寫和行業發聲等工作,先后參與多部委重要座談會議,整理了美國海關暫扣令、棉花基因檢測、組織認證、BCI會員構成情況等材料,給國家有關部門有效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和思路參考。

原料保障平衡方面。2021年,棉花價格屢創新高,市場炒作氛圍濃郁,棉紡織企業生產經營風險加大,我協會從保障供需穩定棉價角度,向國家相關部門提出多條建議,呼吁足量增發棉花進口配額,取消或降低棉花進口滑準稅率,并在棉花價格非理性上漲期間,發布行業預警,提醒企業要根據實際需求,理性購買棉花,高度關注市場風險,多予以關注化學纖維的使用。

產業鏈對接方面。推廣新型纖維的使用,中棉行協積極加大與上游產業鏈的對接工作,并組織召開中國棉紡織原料產業鏈大會、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原料產業鏈分會與再生纖維素纖維行業綠色發展聯盟聯席會議,為行業優勢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交流平臺。針對一些符合市場趨勢的重點新型纖維,加大了定向推廣對接力度。推進棉紡織設備優化,召開紡機與棉紡的專業委會會對接會,促進行上下游業交流,提升制造能力。

數據分析與研究方面。中棉行協每月260余戶企業和15個集群進行運行及行業景氣問卷的調查工作,深度調查分析行業運行情況,完成中國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報告、中國棉紡織行業月度分析報告(生產運行篇)、中國棉紡織行業月度分析報告(經濟指標篇)、每周市場動態觀察、棉紡織市場大調查、棉紡織集群市場動態、海外棉紡織市場觀察等分析材料,為政策研究提供數據基礎。

課題研究方面。2021年,中棉行協積極開展棉花與紗線的供應與發展分析、棉紡織市場運行、棉紡織行業生產成本分析、棉紡織企業數據盤點分析等一系列課題研究工作。完成了《中國棉紡織行業2020年發展研究報告》的出版工作,全書共計30萬字,免費發放給各會員單位。 

四、紡織技術發展

6月,與紡織之光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共同在山東臨清市舉辦了“紡織之光”科技走集群精準對接——走進臨清棉紡織產業集群活動。

6月,在浙江紹興組織召開生物基抗菌纖維應用發展論壇,就生物基抗菌纖維未來創新發展和市場推廣應用方向進行了探討和交流,共謀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6月、11月,與美國棉花協會合作組織開展了兩次線上棉花應用技術交流會,共同交流美棉使用經驗。

7月,在安徽合肥組織召開了2021年棉織產業(合肥)發展大會暨全國漿料與漿紗技術年會,會議以“碳達峰與棉織造”為主題,就碳達峰給我國紡織行業帶來的影響及機遇,棉紡織行業形勢進行了分析,并就織物產品開發、綠色環保上漿等方面進行了研討交流。

9月,在山東泰安舉辦中國棉紡織原料產業鏈大會暨棉紡織百強企業峰會,會議以“增強原料端保障,促進產業鏈共贏”為主題,為行業優勢企業及產業鏈上下游提供交流平臺。

10月,在山東濟南合作組織召開中國棉紡織科技大會,會議以科技支撐棉紡織創新發展為主題,集“會、展、服”于一體,涵蓋原料應用、品牌建設、智能制造、成果轉化四大方向,多角度、多維度探討行業科技發展。

2021年,中棉行協繼續開展精品與特色基地共建工作,全年共完成三個基地共建項目。

2021年,中棉行協發布第九批《棉紡織行業綠色制造創新應用目錄》,其中綠色制造創新應用項目28項,相關技術4項,綠色制造創新型棉紡織企業”16家。

2021年,中棉行協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緊密度,促進多家校企成功對接,加快院??蒲谐晒谌氲狡髽I實際生產中,多個科研項目榮獲紡織之光2021年度科技進步獎。

2021年,中棉行協還進行了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色織布分會理事擴大會、中國棉紡織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工作會議、中國棉織產業(蘭溪)發展大會暨全國牛仔布行業年會等活動的策劃、準備工作,后因疫情原因延期召開。

五、商貿交流與對外宣傳

3月,yarnexpo春夏紗線展在上海順利召開,中棉行協利用展會平臺開展了牛仔走秀、創新論壇、流行趨勢發布以及新品發布會等活動,并通過云展小程序、、微信公眾號、視頻直播平臺等多種途徑進行宣傳,以線下、線上聯動的模式,取得了超預期效果。

9月,yarnexpo秋冬紗線展在上海順利召開,中棉行協積極開展商貿對接工作,打造全產業鏈宣傳互動平臺。通過中棉行協視頻號開展豐富的活動,拓寬了宣傳渠道。

11月,深圳大灣區紗線展經過展會招展、展位安排、活動策劃、展商宣傳等一系列準備后,因疫情取消。

2021年,中棉行協網站共發布近4000條行業相關信息及會員企業動態;協會公眾號累計推送微信約700條;編輯刊物《棉紡織工業》六期,按時郵寄給會員單位并在相關活動上發放,全年累計負責發放5000余冊。

六、標準建設與信息統計

2021年,中棉行協分別于6月、12月召開兩次標準審稿會,共完成23項團體標準立項,13項行業標準和14項團體標準審稿工作,3項團體標準的制定工作。

2021年,統計工作從企業集群跟蹤報數、景氣問卷調查工作、細分市場大調查三大方向穩步推進。為企業、政府了解分析行業運行走勢,明確自身定位提供了參考依據,也為協會進行建言獻策和報告撰寫的重要基礎支撐。

2021年,中棉行協按時完成并發布了2020年度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排名,“色織布”“牛仔布”“色紡紗”“非棉紗”營業收入等分項排名以及優良發展型企業名單,獲得了產業鏈相關企業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七、踐行社會責任

2021年,中棉行協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將為行業、為社會辦實事的服務精神融入可持續發展、人本責任、品牌建設等方面工作中。

可持續發展方面。在國家“雙碳”目標的指引下,中棉行協積極推動行業環保漿紗綠色制造;組織編制《棉紡織行業綠色工廠評價要求》等綠色標準,發布第九批《中國棉紡織行業綠色制造技術暨創新應用目錄》和“綠色制造創新型棉紡織企業”,強化行業綠色標準支撐,引導集群地建設綠色園區、企業建設綠色工廠等。

人本責任方面。2021年,中棉行協開展了《棉紡織行業技能培訓教材》編制工作,為提升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供支持。繼續開展非棉纖維應用“火炬手”推薦活動、第六期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培訓班、“2021年全國棉紡織行業勞動技能競賽活動等行業人才培育及推優活動,加快了行業人才隊伍建設的同時也打造了紡織接班人的交流圈。

品牌建設方面。2021年,中棉行協通過開展紗線流行趨勢征集及發布、基地共建、與媒體合作宣傳等活動,引導企業樹立品牌意識,并協助進行推廣,塑造企業品牌競爭力,激發行業活力。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