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協會之窗->大事記
2020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大事記

一、黨政建設

2020,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的正確指導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棉行協認真組織開展黨建工作,落實黨的各項任務。全年,支部共學習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會議精神以及《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文件16篇,重溫學習習總書記對趙夢桃精神的重要指示,觀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抗美援朝紀念大會上的講話、《戰“疫”一線黨旗紅》等專題片8次。派支部委員參加“2020中國紡聯紀檢委員培訓班”學習,赴河南蘭考縣參加黨務工作者培訓;支部三名黨員參加國資委行業協會黨建局組織開展的《我是共產黨員》的征文活動。

全年共組織召開支部全體黨員大會7次,支部委員會12次,黨小組會議共計36次,組織黨員領導干部講黨課4次;發展4名優秀同志積極向黨組織靠攏,并推選2名同志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全體黨員完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應知應會測試題,學習鞏固理論知識。開展支部內自查工作,完成國資委行業協會涉企清查情況。組織本協會全體員工參加健步走、香山革命紀念館學習等黨日活動。按時繳納黨費積極響應為疫情捐款、捐物的倡議,同時,利用本協會宣傳平臺,大力宣傳企業捐資捐物、復產復工等相關優秀事跡。

二、調研與行業研究

2020年上半年,行業受新冠疫情影響,會員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挑戰。中棉行協在疫情期間開展一系列的在線調查工作,準確了解行業復工復產及運行情況,并對行業重點企業的生產情況進行跟蹤,以日報、周報的形式完成《疫情對棉紡織企業影響情況報告》,并上報中國紡聯、國家發改委與工信部等有關部門。

12月,在河南鄭州召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原料產業鏈分會成立會暨棉紡織全產業鏈高峰論壇,論壇以“后疫情時期棉紡織機遇與挑戰”為主題,探討了行業市場運行現狀及未來發展方向。

疫情緩解后,先后赴山東夏津、臨清、鄒平,浙江蘭溪、紹興、寧波、杭州、嘉興,河南鄭州、平頂山、舞鋼,江蘇南通、蘇州、無錫,廣東佛山、珠海及福建長樂等地區走訪調研,了解企業生產及行業運行情況。

2020年,中棉行協積極做好行業“十四五”發展指導意見編寫工作,開展“十四五”規劃線上調查問卷,共收到有效問卷近千份,為編制“十四五”行業發展指導意見奠定基礎;指導意見從總體規劃、原料保障、科技進步、可持續發展等多方面對未來五年行業發展方向進行探索。

國際貿易方面。在中國紡聯高度重視下,成立了應對涉疆問題工作小組,中棉行協作為成員參與單位積極參與相關工作。

政策研究方面。中棉行協向財政部稅則委報送關于滑準稅改革建議材料。向國家發改委提供紡紗織造進出口成本相關數據材料、提交建議增發配額報告的函及加工貿易總量核銷相關材料;撰寫放開棉花配額原因的材料報中國紡聯。

數據分析與研究方面。中棉行協每月對超過300企業和13個集群進行運行及行業景氣問卷的調查工作,深度調查分析行業運行情況,完成景氣指數報告、生產分析月報、每周價格評述、每周市場動態觀察、儲備棉周評、棉紡織市場大調查、棉紡織企業主要運行指標調查報告、海內外棉紡織市場觀察、棉織市場動態等調查分析材料,為政策研究提供數據基礎。

課題研究方面。中棉行協積極開展棉織產業、再生纖維素纖維發展、棉紡織市場、非棉紗線產品競爭力分析及棉紡織企業數據盤點分析等一系列課題研究工作;完成了邯鄲紡織企業規劃;完成了《中國棉紡織行業2019年度發展研究報告》的出版工作,全書共計36萬字,免費發放給各會員單位。 

三、紡織技術發展

8月,在山東鄒平召開“后疫情時代,中國棉紡織行業新原料應用及智能制造交流研討會”,探討在諸多挑戰與困難面前,紡織企業如何科學研判市場、更好應用“新原料”,發揮智能制造優勢,助力高質量發展。

9月,在上海組織召開了中棉行協棉織類專業委員會聯席會議,會議以“凝心聚智 共謀未來”為主題,就新格局下棉紡織產業的發展路徑及經營戰略等相關問題進行研討與交流。

9月,在浙江蘭溪舉辦蘭溪智能制造發展論壇,分享行業智能制造最新成果與經驗,共同探討棉織行業智能制造發展方向。

10月,中棉行協積極承辦2020年全國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全國紡織行業“蘭溪-金梭杯”(劍桿織機)技能競賽活動,并取得圓滿成功,積極推進行業技能比武,培育技能人才隊伍。

11月,在江蘇南通舉辦“金輪杯”2020'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會議以“需求主導的迭變與發展”為主題,就疫情之下棉紡織企業技術發展的理念創新與行動落地展開討論,助力企業迭代升級。

2020年,中棉行協繼續征集并推廣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先進技術與項目,發布《中國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技術暨創新應用目錄》(第八批),通過多種形式,加強行業交流與經驗分享,推動行業進步。

2020年,中棉行協持續開展新產品鑒定工作,共對10個新產品進行了鑒定,推動了新產品、新技術的發展。

2020年,中棉行協組織開展了全國棉織論文征集活動和2020/2021年度優質色織布用紗征集與交流活動,共征集論文34篇、推薦優質色織布用紗48個。

2020年,完成了2020/2021中國紗線流行趨勢產品推薦工作,共推薦產品23,積極協助開展企業進行新產品推廣,引導行業產品發展方向。

2020年,中棉行協繼續加強基地建設和品牌培育工作,全年共與4家企業進行了精品與特色基地的共建;自開展品牌推薦工作以來,累計推薦中國棉紡織行業產品品牌75,多角度提升企業影響力。

四、商貿交流與對外宣傳

受疫情影響,原定于3月在上海召開的yarnexpo春夏紗線展轉為線上召開,利用“云展小程序”平臺為棉紡織企業搭建產業鏈溝通平臺。

7月,深圳大灣區紗線展順利召開,中棉行協首次開展了“直播逛展·在線 ‘訪’紗”的直播活動,召開了2020/2021中國紗線流行趨勢產品發布會,以線下、線上聯動的模式,豐富了展會形式,拓寬了宣傳渠道。

9月,yarnexpo秋冬紗線展在上海召開,積極開展商貿對接工作,增設“直播逛展·在線‘訪’織”的直播活動,打造全產業鏈宣傳互動平臺。

2020年,跟蹤服務棉紡織相關集群并積極開展新集群共建工作,調研新建集群,開展了“紡織之光”走集群精準對接之空中課堂活動。

2020年,中棉行協網站共發布近4000條行業相關信息及會員企業動態;協會公眾號累計推送微信約1000條;編輯刊物《棉紡織工業》六期,按時郵寄給會員單位并在相關活動上發放,全年累計負責發放5000余冊。

五、標準建設與信息統計

10月,組織召開2020年中棉行協信息統計專委會線上會議,推動行業統計工作的開展,就當前行業形勢以及企業運行情況進行交流與討論。

11月,在江西南昌組織召開了全國紡織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第二屆棉紡織品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積極開展棉紡織行業的國標、行標及團標的宣傳和制修訂工作,進行了12項行標審稿、4項團標的發布。

2020年,配合中國紡聯完成工信部布置的標準清查工作,對本行業內所有標準進行清理,并上報整合意見。配合中國紡聯科技部完成棉紡織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對中央巡視組向工信部提出的棉紡織標準化問題進行答復,并制定相應的工作計劃。

2020年,按時完成并發布了2019年度棉紡織行業營業收入排名、競爭力排名,“色織布”“牛仔布”“色紡紗”“非棉紗”營業收入等分項排名以及優良發展型企業名單,獲得了產業鏈相關企業及相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六、人才建設

5月、9月,分別開展“空中課堂”第一季、第二季活動,利用線上平臺分享紡織知識、交流行業形勢,獲得了較高的點擊量和話題度。

以承辦的全國紡織行業-蘭溪金梭杯織布工(劍桿織機)大賽為契機,進行了考評員和裁判員線上培訓,編印了《棉紡織行業織布工(劍桿織機)操作指導》,為49名織布工進行了技能等級晉升,達到了以賽促練的目的。

繼續開展“福建新華源”非棉纖維推廣與應用“火炬手”活動,推薦了20名新的“火炬手”,并組織“火炬手”交流活動,探索非棉纖維研發與應用未來。

完成棉紡織行業全國技術能手1名、全國技能人才培育突貢單位1個及突貢個人3名的推薦工作,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協助中國紡聯有關部門進行創新人物、產品開發貢獻獎、優秀企業家評選、賦權予女性原則聲明等活動;協助工信部推薦領航企業、龍頭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入庫等活動。

七、換屆籌備工作

2020年原定為中棉行協換屆年,中棉行協按照要求組建協會換屆工作小組,落實換屆會有關的各項工作部署;完成本協會換屆方案征求意見相關工作并上報;積極開展第六屆會員的征集工作;對照脫鉤后相關章程文本及黨建加入章程的相關要求修改本協會章程,修改換屆相關選舉辦法、機構管理辦法等相關文件,做好換屆相關籌備工作;因疫情反復等原因,起草延期換屆申請并報上級部門獲得批準。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