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黨政建設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的指導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黨支部認真組織黨員參加“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黨員主題教育活動,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支部黨員大會10次、支部委員會11次、黨小組會12次、書記講黨課3次,召開支部組織生活會2次、民主生活會1次,定期開展黨員批評與自我批評和談心活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習近平關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要論述選編》等文件,觀看《等待》、《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等講座、紀錄片。
支部組織赴延安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參觀“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參加中紡聯“放歌新時代?我和我的祖國”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文藝匯演。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提出的全民健身體育強國戰略,積極推進紡織產業鏈交流,10月,受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委托,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和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等單位共同承辦了第一屆全國紡織行業籃球聯賽。本屆聯賽在紡織名鎮東莞大朗舉辦,共有24支參賽隊伍,參賽隊主營業務涵蓋棉紡、化纖、毛紡、麻紡、服裝、印染、紡機、院校、研究所、貿易商等10大類型,具有較強產業鏈代表性。在切磋籃球技藝、加強行業凝聚力的過程中,上下游企業在業務方面也得到了深入的交流合作。
支部向新疆開展精準扶貧愛心衣物捐贈活動,對山西省呂梁市嵐縣社科鄉貧困學生進行“一對一”的助學幫扶活動,2019年支部累計扶貧捐助金額(折現)約20萬元。
二、調研與行業研究
3月起,受國家發改委委托,中棉行協對申請配額的260戶棉紡企業進行走訪,了解企業產能及棉花使用情況,為國家棉花配額公開、公平、公證分配做好核查工作,保障了棉紡企業的用棉需求。
10月,在湖北武漢舉辦了2019中國棉紡織大會暨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五次理事擴大會,會議以“求新、求變、求發展”為主題。首次通過現場投票互動的方式,對企業的經營現狀、政策訴求以及發展問題等多方面內容進行了互動,以即時數據的方式呈現了行業關心的問題,調動了與會代表參與的積極性,反響熱烈。會議還組織企業代表與國家發改委及行業協會領導面對面討論行業發展方向。
2019年中棉行協先后前往近700家企業及產業集群調研,了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訴求及建議,加強信息交流,形成60余篇小組調研報告,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參考。
政策研究方面,基于廣泛的調研工作,根據2019年市場運行情況以及企業反映的問題與建議,整理了“棉花配額分配與使用的建議”“關于近期棉紡織市場調研及政策建議的報告”“棉紡織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及建議報告”“企業用電成本情況的調研報告”“增值稅稅率下調對企業的影響”“新疆棉花目標價格‘優質優補’改革意見”“新疆高征低扣問題的意見”“中美貿易對棉紡織行業影響的報告”等多個文件材料,報送國家有關部門,為行業發展爭取有利政策。2019年末,基于美國通過《新疆法案》事件,中棉行協積極配合國家有關部門收集資料,做好分析工作。
課題研究方面,中棉行協通過廣泛深入地調研和分析研究,完成多項課題研究并編撰形成報告。主要有:《中國棉紡織行業2018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主要內容共計26萬余字;牽頭組織相關單位赴新疆調研并召開座談會,最終形成了約5萬字的《新疆棉花與棉紡產業協同發展競爭力分析》課題報告;受夏津縣人民政府委托,完成《夏津縣棉紡織產業規劃(2018-2022年)》;受江蘇沛縣人民政府委托,與中國紡織規劃院、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共同完成了《中國(淮海)綠色紡織產業新城發展規劃》。
數據分析與研究方面。每月對270家左右的企業和15個集群地區進行數據跟蹤調查,掌握產銷存、經濟效益數據情況?;谏鲜稣{研,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形成棉紡織行業景氣指數分析報告、生產月度報告、每周市場動態觀察、一周價格評述、儲備棉輪出評述、中美貿易與棉紡織市場觀察等系列報告,發布棉紡織行業“主營業務收入”“競爭力”及“漿料行業企業收入”排名。
三、紡織技術
2019年以各專業委員會為依托,開展了多場棉紡織技術交流活動。
1月,在江蘇蘇州組織召開了以“智能創新”“提質增效”為主題的中國高質量紗線引領者論壇,近百名行業紡紗、織造精英企業相關負責人就如何進一步提升行業紗線質量水平進行了深入的討論。
4月,在山東泰安舉辦了2019 年色織布行業年會,會議以“綠色智造 創新發展”為主題,來自全國各地的色織布企業代表、棉紡織產業集群代表及相關會員單位等 180 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6月,在浙江蘭溪舉辦了“蘭溪·中國棉織產業創新發展大會暨全國漿料和漿紗技術2019年會”,大會圍繞“推進綠色制造,創造競爭新優勢”進行專題報告和交流,并設置漿紗技術培訓相關內容,共迎來260余位業內同仁的積極參與。
7月,在江蘇舉辦了2019棉紡設備技術升級研討會,會議以“智能創新、高質提效”為主題,就如何通過有效的措施應對時代挑戰,重塑企業競爭力的相關話題展開交流和討論,棉紡行業上下游相關企業共300余位代表出席會議。
10月,在河北石家莊舉辦了“石染·牛仔市場論壇暨 2019中國牛仔布行業年會”,大會圍繞“科技驅動·綠色牛仔”進行專題報告和交流,共迎來業內同仁150余位。
10月,在山東臨清舉辦了“‘紡織之光’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關鍵技術重點推廣活動——走進產業集群交流推廣會議”,會上,在行業節能減排領域走在前列的紡織生產及設備企業與大家分享了相關技術及經驗。
四、商貿交流與對外宣傳
搭建展會平臺促進商貿合作。3月、9月,與貿促會共同組織舉辦2019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和2019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兩屆凈面積合計近6500平米。3月,與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廣東省紡織協會共同主辦2019中國張槎紡織原料、紗線、面料大會暨展會。為企業上下游搭建貿易交流平臺,促進商貿合作。
對外交流方面,組織赴歐洲、中亞、東南亞等多個國家及地區進行調研,深入了解發展環境和優惠政策,認真聽取已投產企業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的經驗心得,總結海外各國產業投資優劣勢,形成相關報告為有產業轉移計劃的企業提供參考。
對外宣傳方面,為擴大協會以及行業影響力,第一時間發布行業最新資訊、宣傳會員企業的發展成就,2019年協會網站發布資訊共6000余條,微信公眾號累計推送文章近700條,編輯刊物《棉紡織工業》六期,并發放給會員單位及相關活動,全年累計發放15000余冊。
五、標準建設與信息統計
為推動行業技術標準化建設,中棉行協與棉紡織品標準化分技術委員會共同組織2場標準審稿會,完成了14項紗、布行業標準審稿;上報13項紗、布標準報批稿;參加工信部標準立項答辯會,申報了19項紗、布標準制修訂計劃;參與棉花相關標準的修訂,就棉花顏色級、回潮率測試、短纖維率檢驗、含雜率標準樣品等相關標準提出行業意見。全年完成3項團體標準立項和1項團標的發布。與有關單位合作,共同制定色紡紗、再生纖維素纖維紗線綠色設計產品、綠色工廠團體標準。
7月,在福建舉辦了中國棉紡織行業管理創新年會暨2019財務信息統計與集群轉型升級研討會,近200位棉紡織企業和紡織產業集群的相關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六、人才建設
協助中紡聯開展技能人才、推優樹典工作,包括協助完成“紡紗工”等五個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修(制)訂工作,推薦全紡技術能手和全紡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貢獻單位、2018年中國紡織行業年度創新人物、2019年度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品開發貢獻獎企業、2019全國優秀紡織企業家評選活動候選人等。
在行業內,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共同組織第五期全國紡織復合人才培養工程高級培訓班;開展2019“福建新華源”非棉纖維應用“火炬手”推薦活動;宣傳棉紡織行業“傳承大工匠”事跡,繼續弘揚工匠精神。
為做好行業運行的基礎工作,表彰企業和集群統計員在這項工作中所作的貢獻,通報表揚了優秀統計單位和工作者、棉紡織行業創新發展示范集群、棉紡織產業集群工作突出貢獻者及爭先創優貢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