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協會之窗->大事記
2018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大事記

一、黨政建設

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的指導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黨支部加強黨建學習,提升黨性修養,做好“三會一課”活動,組織召開支部委員、黨支部、黨小組會議共31次,組織員工觀看《厲害了我的國》、《攻堅克難》等學習影像15講;集中學習十九大黨章、習書記系列講話等20項文件;參觀改革開放40周年成就展;赴歌樂山烈士陵園、白公館渣滓洞、李大釗紀念館、唐山大地震紀念館、紅旗渠參觀學習。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黨支部連續四年組織了對新疆紡織行辦駐村點的衣物捐贈活動,2018年共計捐贈衣物1500余件。

二、調研與行業研究

3月,受新疆自治區經信委委托,對200余戶新疆棉紡企業進行調研,梳理了全疆產能的運轉、在建設、計劃投資等情況,對新疆自治區今后的棉紡織產業規劃起到了較大作用。

5月,在廣東佛山張槎召開第五屆第六次常務理事會,同期舉辦“中國張槎紡織原料紗線面料大會暨展會”,活動以“關注原料端 貫穿產業鏈”為主題,組織產業鏈上下游溝通互動,進行產品推介展示。

2018年,在推動棉花體制改革的成效方面,提出儲備棉與配額發放聯動,增發滑準稅配額,向紡織用棉企業傾斜;2018年起,由企業在總的配額范圍內自選加工貿易配額或一般貿易配額;2019年起,對棉花滑準稅率進行調整,降低滑準稅率。

7-8月,會同國家發改委,對申請2018年滑準稅配額的613家棉紡企業中的500多家進行逐一核查,摸清了企業產能、全年使用原料及紗產量情況,得到了發改委充分認可和高度贊揚,增發的80萬噸滑準稅配額采納中棉行協核查結果及有關建議進行分配,為棉花配額的公平、公正發放做了基礎工作,為推進棉花體制改革起到了促進作用。

10月,在上海召開2018中國棉紡織大會暨第五屆第四次理事擴大會,主題為“質量變革,提升效率,動能轉化”,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理事單位代表參加了會議,就棉花原料結構調整、棉紡織智能制造、棉紡織行業運行及原料結構變化、中美貿易摩擦、紡織服裝產業經濟走向、改革開放40年棉紡織工業發展歷程等內容進行了討論與分享,審議了理事會工作報告、財務報告等有關情況。

2018年,配合國家有關部委進行棉花目標價格試點改革評估工作,提出了繼續實施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提高補貼效率,提高新疆棉花種植效率,加大對長絨棉補貼力度的建議。

2018年,中棉行協力促進一步擴大地方省市、自治區棉花“高征低扣”改革范圍。經過努力,2018年“高征低扣”改革已在廣東、湖北、上海開始試點;中棉行協已起草關于盡快解決新疆紡織企業“高征低扣”問題的函報送至新疆自治區各部門,以促進該政策在新疆盡快落地。

2018年,中棉行協分別進行春季、秋冬季集中調研,赴浙江、江蘇、山東、河北、河南、福建、江西、湖北、廣東、新疆等地,共走訪企業約300家及10余個棉紡織產業集群,了解最新的生產運行和市場情況并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對宏觀調控政策發揮積極作用。

2018年,中棉行協積極組織企業赴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烏茲別克斯坦、埃塞俄比亞、布基納法索等國家考察,為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空間牽線搭橋。

2018年,每月堅持對220家企業和16個集群進行數據跟蹤調研,掌握了每月產銷存、經濟指標等數據信息,以此為基礎,每月發布生產分析月度報告、發布行業景氣指數報告,得到棉紡織行業上下游的關注。

2018年,課題研究方面,出版了2017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報告》,全書共計18萬字,免費發放給會員單位;組織完成了與棉紡織行業發展相關的課題,內容包括《棉織行業生產鏈協同發展》、《棉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發展及展望》、《棉紡織產業生產經營成本分析》、《棉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發展現狀及趨勢》、《節能減排促棉紡織行業可持續發展》等,共計約40萬字。

2018年,本協會網站共發布6000余條行業相關信息及會員企業動態;協會公眾號累計推送微信700余條;編輯刊物《棉紡織工業》六期,按時郵寄給會員單位并在相關活動上發放,全年累計負責發放15000余冊,本協會員工撰稿分析行業發展及企業創新等內容的文章34篇,共計12萬字。

三、紡織技術

4月,舉辦了色織布專業委員會會議和2018年色織布行業年會,主題為“節能減排,智能制造”,重點研討交流了色織節能減排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新型染色關鍵技術的創新與應用,舉辦色織布用紗推薦活動,組織參觀了優秀企業和國際染料展。

6月,在山東泰安召開2018棉紡設備技術升級研討會,來自全國棉紡織企業、紡機企業及有關代表近40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以“智能創新、高質提效”為主題,共同討論了紡紗智能化與產品開發的經驗和技巧。同期召開了中棉行協紡紗新技術、紡紗器材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會議。

6月,在山東淄博召開中國織造技術創新發展論壇暨全國漿料和漿紗技術2018年會,會議以“科技驅動,綠色漿紗”為主題,250余位代表參加了會議,討論了最新漿紗技術及綠色漿紗的發展方向,同期召開紡織上漿專業委員會專家會議。

9月,在山東德州召開2018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論壇主題為“單點突破、系統提升”,來自全國棉紡織企業、紡機及器材企業及相關單位代表8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從工藝、設備、產品等多方面探討行業技術升級。同期召開紡紗新技術專業委員會和紡紗器材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專家會議。

11月,在廣東清遠召開2018中國牛仔年會,會議以“牛仔智造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共同探討牛仔行業發展的熱點及趨勢,來自全國的300余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同期召開了牛仔布專業委員會會議。

2018年,中棉行協開展了品牌推廣及建設工作,包括對6個產品生產基地的推廣,20個產品品牌的推薦。認證無PVA織物36個,推薦牛仔用紗15個,推薦色織用紗79個。完成了與3個企業的檢測平臺共建工作。開展行業節能減排項目征集工作,發布第六批《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創新應用目錄》48項、“創新型棉紡織企業”18家、“推薦技術”2項。

四、產業鏈溝通

3月、10月,與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共同組織舉辦2018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和2018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兩屆展會凈面積合計近6000平方米,克服了展會改期、換館的影響,并首次編寫展會調研報告,提升展商參展效果。

6月,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共同在江蘇無錫組織首屆“棉紡&化纖行業籃球賽”,16支來自企業和高校的參賽隊伍展現出了紡織人健康活力的精神面貌,賽事得到了行業各界的廣泛關注,微信總閱讀量近十萬,江陰市華宏化纖有限公司、山東魏橋創業集團有限公司、浙江恒逸集團有限公司分列冠、亞、季軍。

7月,在浙江蘭溪召開2018中國棉紡織“互聯網+品牌”會議,來自全國紡織上下游企業家近200人參加了會議。會議以“鏈接全產業 謀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力求發揮企業品牌優勢,借助“互聯網+”新興模式,加強紡織服裝產業鏈上下游交流。

8月,在浙江柯橋聯合舉辦首屆2018中國輕紡城柯橋國際紗線坯布(秋冬)展,活動以“精準對接、智造紡織”為主題,為紗線、坯布及上下游企業搭建了相互交流、對接、展示的平臺。

五、標準建設與信息統計

6月(九江)、12月(福州)組織召開兩次標準審定會,完成對《滌綸與粘膠混紡色紡紗》、《緊密紡精梳棉本色紗線》等10項行業標準的審稿、上報工作;完成中棉行協首項團體標準《篷蓋用滌綸工業長絲本色帆布》的制定發布工作。

7月,在安徽安慶召開2018年財務統計工作會議暨信息統計專業委員會年會,來自全國棉紡織企業的近150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就棉紡織行業數據統計、信息采集、財務、稅率、成本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并組織代表參觀了智能紡紗車間。

六、人才建設

與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共同組織開展復合人才高級培訓班,49名學員圓滿完成了7個月的學習培訓內容;

成功推薦德州恒豐紡織有限公司王曉菲榮獲中華技能大獎;

制定了棉紡織行業“紡紗工”和“織布工”兩項國家職業技能標準,修訂了“紡織纖維梳理工”、“并條工”、“整經工”三項國家職業技能標準;

組織協會內部培訓活動10場,組織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演講活動,對促進員工專業知識進步及能力培養發揮重要作用。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