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大事記
組織開展黨建工作,深入開展“兩學一做”、“黨員活動日”等活動。集中觀看“十九大”報告等現場直播,定期組織召開民主生活會,集中黨員認真組織學習習近平系列講話5次,自學相關知識100余條;積極組織參觀央企“雙創”、“砥礪奮進的五年”、“遵義會議遺址”等紅色教育活動。
開展了專項及八項規定審計,完成了2016年的財務審計、2014-2016年專項審計和巡視組審查,對存在問題進行了及時整改,規范了財務管理和制度。
3月、10月,與貿促會共同組織舉辦2017中國國際紡織紗線(春夏)展覽會和2017中國國際紡織紗線(秋冬)展覽會。展會期間,中棉行協舉行了“中國混紡短纖紗特色產品生產基地”授牌儀式、“最具影響力產品品牌”授牌儀式,對6家“新新紗線”創新推廣企業授牌,舉行2017“白鯊境泉-青島宏大”杯全國梳理技能大賽(山東賽區)活動啟動儀式并舉辦棉紡推介交流論壇。
3月,在上海組織召開第“第七屆中韓棉紡織會議”,雙方領導及企業代表參會,會議以“棉紡織行業概況及發展形勢與展望”為主題,就各自棉紡織行業現狀及關心的問題進行交流與討論。中方主要從產能產量、行業運行、進出口、原料價格走勢四個方面行業發展現狀進行總結。韓方主要從紡紗設備、紡紗生產、原料消費、韓國最低工資走勢、棉制產品以及纖維行業的進出口情況進行總結。
3月,在常州組織召開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第五屆四次常務理事擴大會暨2017’棉紡織市場形勢分析會,來自全國各地的300余名企業代表參會。會議內容涵蓋本協會各項主要工作和成果,與會嘉賓圍繞國內棉紡織市場情況、國外棉花市場走勢、棉花目標價格補貼政策的變化等棉紡織行業當前的熱點話題進行了探討。
4月,在上海組織召開色織布專業委員會會議、色織布行業年會。色織布行業年會以“創新發展、引領時尚、綠色未來”為主題,交流研討了新型纖維在色織布領域的應用、色織布新產品的創新與發展等內容。會上開展色織布新產品推薦活動,促進上下游企業間交流,積極引導行業向綠色環保、創意時尚方向發展。
5月,組織召開棉花差價表座談會,針對棉花指標差異如何定價開展討論,形成差價表給出了棉紡織企業的意見,對外發布并送達相關部門。制定合理的棉花升貼水差價表更加符合我國紡織市場形勢,更有利于保障紡織用棉企業與棉花流通企業的利益。紡織企業提出的價差標準也更加與國際棉花升貼水幅度相近。
5月,中棉行協紡紗新技術專業委員會、紡紗器材應用技術專業委員會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紡紗機械分會聯席會議在江蘇無錫召開,有關專家就紡紗智能化發展路徑、紡紗行業現階段如何開展設備升級工作,以及對國產紡紗設備、器材發展對策建議等方面展開了討論。
5月,中棉行協與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合作共同主辦2017棉紡設備技術升級研討會,會議主題為“紡紗智能化與產品開發”。來自全國棉紡織、紡織機械及相關單位代表近300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本次會議為棉紡企業和紡機企業相互交流搭建了有效平臺,會議內容充實,密切貼合實際。
5月,在浙江蘭溪召開“大數據戰略下的棉紡織產業”大數據會議,會議主題為我國棉紡織產業與信息產業的深度融合,對推動“大數據”戰略服務于紡織產業,實現上下游深度對接有重要意義。
6月,中棉行協噴氣渦流紡專業委員會以“噴氣渦流紡的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為議題,舉辦了2017全國噴氣渦流紡技術創新與產品開發專題研討會,公布了新一屆中棉行協專業委員會委員名單。這項新型紡紗技術有利于擴大渦流紡紗線的應用領域,為噴氣渦流紡生產企業帶來產品開發啟示和幫助。
6月,在廣東江門召開“新齊力·中國織造技術創新發展論壇暨全國漿料和漿紗技術2017年會”,會議以“降本增效,綠色制造”為主題進行了主題報告和論壇交流,會議的成功召開有助于促進全行業漿料和漿紗技術的交流、推廣。
6月(西安)、12月(成都)組織召開了兩次標準審定會,共完成了十四項國家、行業標準制修訂計劃,其中紗線7項,本色布7項。準備2017年標準計劃項目的答辯材料,于6月參加工信部組織的答辯會,棉紡織品所報標準項目全數通過;征集2018年度計劃,經過篩選整理,共上報25項行標制修訂計劃。
7月,在寧夏組織召開信息統計專業委員會會議暨財務統計工作年會,近百名代表參會,會議圍繞“行業數據、行業排名等系列工作”,就棉紡織行業市場、財務、金融工具、數據統計等相關問題進行深入交流。會議期間發布了“2016/2017年度中國棉紡織行業競爭力百強及成長型優良企業”名單,表彰了近百名“2016/2017年度優秀統計單位/工作者”。
8月,在新疆組織召開“一帶一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暨棉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其中100余家棉紡織企業參會。會議作為2017“一帶一路”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論壇的一部分,圍繞當前棉紡產業集群轉型及創新升級經驗進行了交流。會議表彰了棉紡織行業創新發展示范集群、2016年度棉紡織產業集群工作突出貢獻者及爭先創優貢獻企業,并為棉紡織產業新集群授牌。
8月、9月、10月、11月,分別在鄭州、紹興、淄博、上海及北京召開紗線期貨論壇,會議主題為期現融合,積極推動期貨工具與紡織產業的緊密融合,幫助企業開拓產品銷售渠道、規避市場風險。
9月,在青島召開 “2017棉紡織質量升級高峰論壇暨‘青島宏大·白鯊境泉’中國棉紡織總工程師論壇”,會議以“精細 創新 促效益”為主題,特邀請20位行業領導及高校教授、優秀企業技術權威到會發言。近400位行業代表參會。本次大會以梳理技術提升為主線,從原料、工藝、設備、產品等多方面探討行業技術升級。
9月,在山東省舉辦全國梳理技能大賽(山東賽區),90余位選手報名參賽。本次大賽促進了參賽人員間的技術交流,掀起了學習技能、苦練技能、立足崗位、奉獻企業的熱潮。
9月,在山東淄博召開“如意·牛仔市場發展論壇暨2017中國牛仔年會”中國牛仔年會,會議主題是牛仔生產與綠色制造,本次會議也是“紡織之光”重點牛仔技術推廣項目,對推動牛仔行業綠色生產技術的發展和技術交流起到積極作用。
10月,召開2017中國棉紡織大會暨第五屆第三次理事擴大會,本次會議共300余人參會。會上,多位專家及多家棉紡企業就2017年企業經營情況,棉花、棉紗期貨、非棉纖維應用等新事件、新現象對行業的影響展開討論,并對2018年儲備棉輪出方案和棉花加工貿易配額監管辦法提出建議。
11月,在河南新野縣組織召開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重點技術推廣活動,會議以“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為主題,推動最新的節能減排技術走進了集群。重點研討并交流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新裝備、新技術和新備件。將技術更好的應用于棉紡織生產實踐,當地及周邊的近百名企業相關技術人員參加會議。
2017年,中棉行協完成對特色產品生產基地審定,并對基地企業進行推廣宣傳。共推薦行業最具影響力產品品牌40個,為歷年高峰。認證無PVA織物16個,推薦優質牛仔用紗15個。開展行業節能減排項目征集工作,發布第五批《棉紡織行業節能減排創新應用目錄》20項、推薦4家年度“節能減排創新型棉紡織企業”。組織開展檢測平臺服務工作,完成了網上系統的建設并審核通過了兩家企業。
2017年,在山東夏津縣、河北雞澤縣、江蘇沛縣、河南新野縣等地區召開紡織企業交流培訓會議,邀請業內專家就紡織企業生產管理經驗、人力資源、產品創新、原料市場發展趨勢等方面分享經驗。
2017年,中棉行協兩次參與審定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棉花顏色級實物標準制定技術規范標準審核,參與棉花國家標準清理整合工作,提出行業意見。并完成“棉花含雜率及相關指標對紗線質量影響的研究”課題,為標準指標修訂提供依據。
2017年,中棉行協參與本年度儲備棉政策的制定,并成功建議儲備棉延期投放。拋儲過程中與相關單位積極溝通協調,解決紡織企業投訴。
自2014年2月安徽實施高征低扣改革以來,在中棉行協的大力呼吁和建議下,目前全國山東、河南等絕大多數擁有棉紡織產能的省份已推廣普及,但新疆、福建等省份至今仍未實施。2017年9月,中棉行協起草《關于建議盡快解決新疆紡織企業用棉高征低扣的函》報送至新疆人民政府等有關單位。2017年10月,將新疆、福建等省尚未落實高征低扣改革的情況反映至工信部,以促進問題的進一步解決。
2017年,中棉行協高度關注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及行業產業轉移情況。參與了新疆發展紡織服裝促進就業政策中期評估,本次評估對于新疆紡織三年來的發展成果進行了全面總結,并對下一步發展趨勢判斷及規劃提出政策建議。本次評估中棉行協從穩定產業發展,科學安排就業角度出發,提出相關建議。參加了工信部關于紡織產能國內國外科學布局課題的研討會,會上對報告提出了棉紡織行業建議。
2017年,中棉行協向中紡聯、工信部等有關部門提供紡織強國綱要評估報告、棉紡織十三五規劃實施情況修訂報告。向有關單位回復關于長江經濟帶產業發展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的意見、紡織產業國際布局情況的意見,提出2018關稅調整建議等。
2017年,中棉行協與產品開發中心合作開展產品開發—卓越能效獎,28家企業參評,12家獲卓越能效獎,4家獲入圍獎。通過獎項的評選,征集了一批具有明顯效果的節能技術,同時也把建立企業能源管理體系的理念傳達給廣大企業。
2017年,繼續深入調研,赴浙江、江蘇、山東、河北、河南、福建、江西、湖北、新疆等地棉紡、棉花及粘膠企業走訪調研,共走訪企業近500家/次,了解企業經營情況及訴求。赴印度、越南、柬埔寨、澳大利亞、埃塞俄比亞等國家進行調研,深入了解當地原料、產業、產能、生產成本、投資政策等信息并形成相關報告。
2017年,印發會刊《棉紡織工業》6期,發行1萬余冊。全年共更新網站信息7636條,共發送微信622條。通過會刊、網站及微信途徑,向會員單位傳遞政策信息,行業動向,同時增強與會員單位的聯系。
出版2016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報告》,全書共計18萬字,免費發放給會員單位,得到會員單位的一致好評。報告匯總了2016年我國棉紡織行業和上下游產業的發展狀況、特點及趨勢,內容涉及棉紡織科技進步、產品創新、品牌建設、綠色可持續等行業發展中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