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企業經營者調查分析
(2020.10-2020.12)

目 錄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3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6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7
1.本期國內外訂單增加,觀望下期國際訂單. 8
2.本期生產恢復較好,下期形勢仍較嚴峻. 10
3.本期產品價格上升,產成品庫存下降. 12
4.本期企業盈利向好,經營壓力仍大. 13
5.產能利用上升,多個行業趨好. 14
6.本期原料采購增加,下期備貨積極性減弱. 15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16
企業對經營各問題關注度都在上升. 16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18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21
1. 行業未來投資趨勢. 21
2. 企業恢復到危機前水平. 22
前 言
為了跟蹤研究我國紡織企業景氣變化情況,了解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行業和本企業發展的信心,及時反映企業經營管理者近期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對行業熱點問題的看法,為政府調整產業政策,行業組織采取應對措施,企業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第一手信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持續開展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調查問卷活動。
第四十三期調查問卷工作于2021年1月完成。本期調查時間段為2020年10~12月。調查問卷主要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各相關媒體、網上直報等方式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由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填寫。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相關部門、各專業協會和支持媒體的通力協作和共同努力,廣大企業積極參與,截至到發布報告日為止,共收回有效問卷168份。經數據整理、統計和綜合分析,形成本期指數分析報告。為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經營者掌握行業發展新動向,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參考。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2020年四季度,隨著我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有效推進,我國紡織行業總體景氣指數向好,景氣指數達到61.3,比三季度景氣指數略低0.2個點,企業對四季度行業運行信心與三季度基本持平。根據本期問卷調查數據測算,預期2021年一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45.2,大幅低于2020年四季度景氣指數,僅比2020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略高,顯示面對當前國內多點出現散發疫情,國際疫情持續惡化,市場需求面臨挑戰,未來行業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加,紡織企業對下一季度判斷謹慎。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從分項指數來看,呈現以下特點。
1、紡織生產指數持續上升、新訂單略降
2020年四季度,在我國疫情控制較好,全面復工復產,以及迎接圣誕、春節等消費旺季,紡織行業企業訂單充裕,不少企業生產旺盛,行業生產指數略升,但當前短期訂單較多,馬上企業又迎來春節長假,全球疫情還未能遏制蔓延趨勢,不確定因素增加,四季度后期訂單減少,新訂單指數呈現下滑態勢。四季度生產指數為69.5,較三季度生產指數高0.1個點,顯示我國紡織行業生產持續活躍。新訂單指數為66.8,較三季度下降1.5個點。
四季度國外訂單指數為56.9,較三季度增長4.7個點,說明我國紡織工業具有強勁的發展韌勁,產業鏈完整,國際采購商對我們有很大信心,疫情在全球繼續蔓延下,國際采購商更愿意把訂單給我國生產,支撐四季度國外訂單增加。
從國內外市場數據表現來看,內外銷表現持續向好。2020年1~11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10849億元,同比下降7.9%,比1~9月降幅繼續收窄4.5個百分點。據中國海關快報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紡織品服裝累計出口(美元計)2652.2億美元,同比增長9.9%,增速較1~9月繼續擴大0.5個百分點。紡織品出口增速放緩,服裝出口降幅繼續收窄,1~11月紡織品出口1416.5億美元,同比增長31.0%,增速比1~9月下滑2.7個百分點;服裝出口1235.7億美元,同比下降7.2%,降幅比1~9月收窄3.1個百分點。
2、產品銷售價格和原料購進價格同步上漲
2020年四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指數和原料購進價格指數都呈現上漲態勢。主要是棉花等原料價格上升明顯,推動產品銷售價格上漲。據測算,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74.0,較三季度上升9.5個點;同期,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為59.6,較三季度上升11.9個點。
總體看,國內需求穩定恢復,棉花、化纖等紡織原料價格持續攀升,推動四季度原材料購進價格和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繼續上行,達到近兩年的高點。2019年的高點在一季度,2019年一季度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6.9,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為52.1。
3、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都有下降
2020年四季度,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庫存指數49.7,比三季度下降2.0個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39.6,比三季度下降6.7個點??梢?,隨著產品銷售的活躍,我國紡織企業庫存壓力得到緩解,但未來不確定因素增加,需求不會快速增長,企業對原材料備貨持謹慎態度。
整體來看,四季度在我國新冠肺炎疫情控制較好,紡織行業企業信心增加下,總體景氣指數與上季度持平。企業經營者對下一季度紡織行業景氣預測有所保留,主要是國際疫情蔓延還未看到曙光;國內疫情出現散發,不確定因素增加;下季度又有春節假期因素影響,景氣下降成大多數企業的共識。預測2021年一季度景氣指數為45.2,低于本季度景氣指數16.1個點。從八大分項指數看,預測2021年一季度指數與本季度比為二升六降。
具體,2020年四季度較三季度的主要分項指標變化情況及對2021年一季度的預期如下:
主要指標
|
較上季度變化
|
對下季度預期
|
生產指數
|
上升
|
下降
|
新訂單指數
|
下降
|
下降
|
國外訂單指數
|
上升
|
下降
|
銷售價格指數
|
上升
|
下降
|
產成品庫存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從業人員指數
|
上升
|
下降
|
原材料庫存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
上升
|
下降
|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本期168家有效樣本企業,從地區分布結構來看,樣本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占85.7%;從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小型企業基本都占三分之一左右,小型企業略多,占36.3%;從企業類型來看,私人控股企業居多,占70.2%,從行業類別來看,棉紡、家紡、化纖行業的企業占比較高。具體樣本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 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地區
|
東部地區
|
85.7%
|
行業類別
|
棉紡織行業
|
20.8%
|
中部地區
|
9.5%
|
印染行業
|
3.0%
|
西部地區
|
4.8%
|
毛紡織行業
|
1.2%
|
企業類型
|
國有控股
|
15.5%
|
麻紡織行業
|
1.8%
|
集體控股
|
1.2%
|
絲絹紡織行業
|
3.0%
|
私人控股
|
70.2%
|
長絲織造行業
|
4.8%
|
港澳臺商控股
|
4.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3.2%
|
外商控股
|
0.6%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7.1%
|
其他控股
|
7.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8.9%
|
企業規模
|
大型
|
29.2%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6.7%
|
中型
|
34.5%
|
針織行業
|
4.8%
|
小型
|
3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4%
|
|
|
其他行業
|
2.4%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對于2020年四季度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綜合情況,45.8%的企業選擇了“良好”,比三季度企業選擇“良好”比例(41.4%)提高4.4個百分點,明確表示經營“不樂觀”的企業為8.9%,較三季度選擇“不樂觀”的比例下降2.6個百分點??梢?,2020年四季度樣本企業繼續延續三季度整體經營向好的趨勢,生產經營呈現較好的局面。
從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企業選擇“良好”的比例略高于中、西部地區。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行業企業選擇運行狀況“良好”的比例為58.3%,因大力生產抗疫物資帶來的優勢效益正在減弱,家紡、服裝、化纖、針織行業選擇運行狀況“良好”的比例超過50%。從企業類型上看,企業選擇“良好”比重由大到小順序為大型、中型和小型企業,顯示大型企業生產經營狀況更好。
表2 本期本企業生產經營綜合狀況
|
良好
|
一般
|
不樂觀
|
|
良好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45.8%
|
45.2%
|
8.9%
|
棉紡織行業
|
40.0%
|
54.3%
|
5.7%
|
大型
|
53.1%
|
42.9%
|
4.1%
|
印染行業
|
40.0%
|
60.0%
|
0.0%
|
中型
|
43.1%
|
44.8%
|
12.1%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42.6%
|
47.5%
|
9.8%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53.8%
|
42.3%
|
3.8%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40.0%
|
60.0%
|
集體控股
|
50.0%
|
5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7.5%
|
62.5%
|
0.0%
|
私人控股
|
47.5%
|
43.2%
|
9.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56.4%
|
35.9%
|
7.7%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50.0%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8.3%
|
33.3%
|
8.3%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60.0%
|
33.3%
|
6.7%
|
其他控股
|
15.4%
|
69.2%
|
15.4%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3.6%
|
46.4%
|
0.0%
|
東部地區
|
47.9%
|
45.8%
|
6.3%
|
針織行業
|
50.0%
|
25.0%
|
25.0%
|
中部地區
|
43.8%
|
37.5%
|
18.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100.0%
|
0.0%
|
西部地區
|
12.5%
|
50.0%
|
37.5%
|
其他行業
|
25.0%
|
50.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注:各選項的比重中剔除了未作選擇的企業數據(以下各表同此)。
1.本期訂單持續增加,下期需求下滑
本期有50.9%的樣本企業訂貨(需求)量較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這一比例為57.0%,本期表示訂貨(需求)量減少的企業比重為17.4%,比上期比重下降2.9個百分點??傮w來看,我國是唯一一個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疫情控制較好,節假日消費需求轉旺,帶動四季度企業訂貨量普遍上漲。
表3 本期本企業的訂貨(需求)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50.9%
|
31.7%
|
17.4%
|
棉紡織行業
|
48.6%
|
40.0%
|
11.4%
|
大型
|
65.3%
|
22.4%
|
12.2%
|
印染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型
|
42.1%
|
38.6%
|
19.3%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47.5%
|
32.8%
|
19.7%
|
麻紡織行業
|
66.7%
|
0.0%
|
33.3%
|
國有控股
|
50.0%
|
38.5%
|
11.5%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7.5%
|
12.5%
|
50.0%
|
私人控股
|
49.6%
|
32.5%
|
17.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1.5%
|
30.8%
|
7.7%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0.0%
|
5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3.6%
|
18.2%
|
18.2%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33.3%
|
46.7%
|
其他控股
|
69.2%
|
23.1%
|
7.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71.4%
|
21.4%
|
7.1%
|
東部地區
|
51.4%
|
31.9%
|
16.7%
|
針織行業
|
25.0%
|
50.0%
|
25.0%
|
中部地區
|
53.3%
|
26.7%
|
2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0.0%
|
25.0%
|
25.0%
|
西部地區
|
37.5%
|
37.5%
|
25.0%
|
其他行業
|
25.0%
|
25.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方面,增加的企業占32.9%,比三季度指數上升了2.1個百分點,而國外訂貨(需求)量減少比重比三季度下降7.3個百分點。整體來看,國外疫情未能有效控制,美、歐等地區還呈現惡化趨勢,國際采購商向我國下單積極,促進了國外訂貨量的增加。從樣本企業看,選國外訂貨需求量增加的企業比重比總體選訂貨(需求)量增加的企業比重要少,顯示內銷市場需求形勢要好于國際市場。
表4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2.9%
|
48.0%
|
19.1%
|
棉紡織行業
|
30.3%
|
60.6%
|
9.1%
|
大型
|
42.6%
|
42.6%
|
14.9%
|
印染行業
|
25.0%
|
75.0%
|
0.0%
|
中型
|
22.6%
|
54.7%
|
22.6%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34.6%
|
46.2%
|
19.2%
|
麻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國有控股
|
38.5%
|
46.2%
|
15.4%
|
絲絹紡織行業
|
40.0%
|
40.0%
|
2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0.0%
|
50.0%
|
50.0%
|
私人控股
|
30.2%
|
50.0%
|
19.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51.5%
|
42.4%
|
6.1%
|
港澳臺商控股
|
33.3%
|
33.3%
|
33.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8.2%
|
45.5%
|
36.4%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61.5%
|
38.5%
|
其他控股
|
41.7%
|
41.7%
|
16.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2.9%
|
39.3%
|
17.9%
|
東部地區
|
33.3%
|
48.8%
|
17.8%
|
針織行業
|
25.0%
|
50.0%
|
25.0%
|
中部地區
|
33.3%
|
46.7%
|
2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6.7%
|
33.3%
|
0.0%
|
西部地區
|
25.0%
|
37.5%
|
37.5%
|
其他行業
|
25.0%
|
25.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訂貨需求情況的預期,22.0%的企業預期會比本期有所增加??梢?,大多數企業對下一季度市場需求增加的判斷謹慎。下季度除疫情持續蔓延外,春節假期影響不容忽視,不確定因素增多下,樣本企業對下期選訂貨增加比重不及本期選擇訂貨增加的比重。其中,僅產業用行業企業對下期的訂單判斷相對積極,選擇下期訂單量會有所增長的比重有41.7%,其余各行業企業都比重都小于40%。
表5 下期本企業訂貨(需求)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2.0%
|
46.4%
|
31.5%
|
棉紡織行業
|
17.1%
|
60.0%
|
22.9%
|
大型
|
28.6%
|
51.0%
|
20.4%
|
印染行業
|
0.0%
|
60.0%
|
40.0%
|
中型
|
20.7%
|
46.6%
|
32.8%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100.0%
|
小型
|
18.0%
|
42.6%
|
39.3%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30.8%
|
53.8%
|
15.4%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集體控股
|
50.0%
|
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7.5%
|
37.5%
|
25.0%
|
私人控股
|
19.5%
|
45.8%
|
34.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7.9%
|
41.0%
|
41.0%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7%
|
50.0%
|
8.3%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3.3%
|
40.0%
|
26.7%
|
其他控股
|
15.4%
|
53.8%
|
30.8%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8.6%
|
39.3%
|
32.1%
|
東部地區
|
22.2%
|
44.4%
|
33.3%
|
針織行業
|
25.0%
|
37.5%
|
37.5%
|
中部地區
|
18.8%
|
56.3%
|
25.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75.0%
|
25.0%
|
西部地區
|
25.0%
|
62.5%
|
12.5%
|
其他行業
|
0.0%
|
5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下期國際市場需求預期方面,僅有12.6%的企業認為下期國外訂貨量會比本期有所增加??梢?,企業經營者對下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在國際上蔓延趨勢被控制信心不足,因此企業對2021年一季度的國際市場需求判斷持非常謹慎態度。從分行業來看,所有行業的樣本企業選擇國外訂貨增加的比重都沒有超過25%,對下一季度國際市場的預期基本都表示觀望態度。
表6 下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12.6%
|
61.5%
|
25.9%
|
棉紡織行業
|
12.5%
|
65.6%
|
21.9%
|
大型
|
23.9%
|
58.7%
|
17.4%
|
印染行業
|
0.0%
|
100.0%
|
0.0%
|
中型
|
9.6%
|
59.6%
|
30.8%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100.0%
|
小型
|
4.4%
|
66.7%
|
28.9%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16.0%
|
72.0%
|
12.0%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集體控股
|
10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0.0%
|
40.0%
|
40.0%
|
私人控股
|
12.2%
|
59.2%
|
28.6%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3.3%
|
50.0%
|
36.7%
|
港澳臺商控股
|
0.0%
|
66.7%
|
33.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0%
|
70.0%
|
10.0%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7%
|
69.2%
|
23.1%
|
其他控股
|
8.3%
|
58.3%
|
33.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1.1%
|
66.7%
|
22.2%
|
東部地區
|
11.8%
|
62.2%
|
26.1%
|
針織行業
|
14.3%
|
71.4%
|
14.3%
|
中部地區
|
12.5%
|
56.3%
|
31.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100.0%
|
0.0%
|
西部地區
|
25.0%
|
62.5%
|
12.5%
|
其他行業
|
25.0%
|
25.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2.本期生產持續向好,下期大概率產量下降
從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上看,有52.7%的企業選擇生產比上期有所“增加”,選擇“減少”比重下降到13.8%??梢?,2020年四季度紡織企業生產持續向好。
從企業規模來看,大型企業產品生產量增加比例超過中、小型企業,看出大型企業生產情況更好。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企業選擇產品產量增加的比重超過70%,好于其他行業企業。
表7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52.7%
|
33.5%
|
13.8%
|
棉紡織行業
|
54.3%
|
40.0%
|
5.7%
|
大型
|
59.2%
|
32.7%
|
8.2%
|
印染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型
|
49.1%
|
35.1%
|
15.8%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50.8%
|
32.8%
|
16.4%
|
麻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國有控股
|
50.0%
|
38.5%
|
11.5%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0.0%
|
40.0%
|
集體控股
|
10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5.0%
|
62.5%
|
12.5%
|
私人控股
|
53.8%
|
34.2%
|
12.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4.1%
|
28.2%
|
7.7%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12.5%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75.0%
|
8.3%
|
16.7%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6.7%
|
33.3%
|
40.0%
|
其他控股
|
46.2%
|
30.8%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4.3%
|
32.1%
|
3.6%
|
東部地區
|
53.5%
|
33.3%
|
13.2%
|
針織行業
|
37.5%
|
50.0%
|
12.5%
|
中部地區
|
60.0%
|
26.7%
|
13.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0.0%
|
25.0%
|
25.0%
|
西部地區
|
25.0%
|
50.0%
|
25.0%
|
其他行業
|
50.0%
|
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2021年一季度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預期增長的企業比重有20.7%,遠小于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增長的比例(52.7%),37.2%的企業選擇生產量減少,顯示企業判斷一季度主要產品生產減少概率較高。隨著我國疫情進入常態化,產業用行業企業下季度生產持平比重較高。
表8 下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0.7%
|
42.1%
|
37.2%
|
棉紡織行業
|
17.1%
|
48.6%
|
34.3%
|
大型
|
28.6%
|
40.8%
|
30.6%
|
印染行業
|
0.0%
|
25.0%
|
75.0%
|
中型
|
19.6%
|
42.9%
|
37.5%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100.0%
|
小型
|
15.3%
|
42.4%
|
42.4%
|
麻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國有控股
|
34.6%
|
46.2%
|
19.2%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0.0%
|
40.0%
|
集體控股
|
0.0%
|
5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5.0%
|
50.0%
|
25.0%
|
私人控股
|
18.3%
|
42.6%
|
39.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5%
|
35.9%
|
43.6%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12.5%
|
5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6.4%
|
54.5%
|
9.1%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40.0%
|
40.0%
|
其他控股
|
8.3%
|
41.7%
|
5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5.9%
|
44.4%
|
29.6%
|
東部地區
|
19.9%
|
39.7%
|
40.4%
|
針織行業
|
25.0%
|
25.0%
|
50.0%
|
中部地區
|
26.7%
|
53.3%
|
2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75.0%
|
25.0%
|
西部地區
|
25.0%
|
62.5%
|
12.5%
|
其他行業
|
50.0%
|
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3.本期產品售價上升,產成品庫存下降
有34.9%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較上期有所上升,這個比重比三季度提升11.5個百分點。僅有15.7%的樣本企業選擇主要產品售價下降。整體來看,本企業產品銷售價格比三季度上升。
表9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比上期(%)
|
上升
|
持平
|
下降
|
|
上升
|
持平
|
下降
|
總計
|
34.9%
|
49.4%
|
15.7%
|
棉紡織行業
|
57.1%
|
22.9%
|
20.0%
|
大型
|
53.1%
|
34.7%
|
12.2%
|
印染行業
|
0.0%
|
100.0%
|
0.0%
|
中型
|
33.3%
|
42.1%
|
24.6%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1.7%
|
68.3%
|
1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57.7%
|
23.1%
|
19.2%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7.5%
|
50.0%
|
12.5%
|
私人控股
|
30.2%
|
55.2%
|
14.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1.1%
|
68.4%
|
10.5%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6.7%
|
66.7%
|
16.7%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53.3%
|
26.7%
|
其他控股
|
30.8%
|
61.5%
|
7.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3.6%
|
35.7%
|
10.7%
|
東部地區
|
32.4%
|
52.1%
|
15.5%
|
針織行業
|
25.0%
|
62.5%
|
12.5%
|
中部地區
|
56.3%
|
25.0%
|
18.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5.0%
|
75.0%
|
0.0%
|
西部地區
|
37.5%
|
50.0%
|
12.5%
|
其他行業
|
66.7%
|
0.0%
|
33.3%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產品銷售價格的判斷,預計下期產品銷售價格比本期上升的樣本企業占21.0%,有68.9%的企業預計產品銷售價格與本期持平??梢?,企業家普遍認為2021年一季度產品銷售價格與本期基本持平。
在產成品庫存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本期產品庫存較上期有所提升的比例占16.1%,庫存下降的比例為36.9%??傮w來看,隨著消費季來臨,市場需求增加,銷售更加活躍,本期樣本企業產成品庫存壓力明顯釋放。
從分行業來看,僅麻紡和紡機行業企業選擇產成品庫存增加比重超過減少比重,其余各行業企業都選擇減少比重持平或超過選擇增加的比重。
對于下期產成品庫存的預期,選擇庫存上升的樣本企業比例為16.9%。樣本企業對下期產成品的庫存壓力較小。
表10 本期本企業產成品庫存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16.1%
|
47.0%
|
36.9%
|
棉紡織行業
|
5.7%
|
45.7%
|
48.6%
|
大型
|
14.3%
|
38.8%
|
46.9%
|
印染行業
|
0.0%
|
60.0%
|
40.0%
|
中型
|
17.2%
|
48.3%
|
34.5%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16.4%
|
52.5%
|
31.1%
|
麻紡織行業
|
66.7%
|
0.0%
|
33.3%
|
國有控股
|
11.5%
|
30.8%
|
57.7%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集體控股
|
0.0%
|
5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5.0%
|
25.0%
|
50.0%
|
私人控股
|
17.8%
|
53.4%
|
28.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7.9%
|
53.8%
|
28.2%
|
港澳臺商控股
|
12.5%
|
12.5%
|
7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6.7%
|
58.3%
|
25.0%
|
外商控股
|
0.0%
|
0.0%
|
10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33.3%
|
46.7%
|
其他控股
|
15.4%
|
46.2%
|
38.5%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1.4%
|
35.7%
|
42.9%
|
東部地區
|
16.0%
|
47.2%
|
36.8%
|
針織行業
|
12.5%
|
75.0%
|
12.5%
|
中部地區
|
18.8%
|
37.5%
|
43.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5.0%
|
75.0%
|
0.0%
|
西部地區
|
12.5%
|
62.5%
|
25.0%
|
其他行業
|
0.0%
|
25.0%
|
7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4.本期企業效益較好,下期盈利壓力大
企業盈利方面,有46.4%的樣本企業本期盈利較上期增加,而選擇盈利減少的企業比重下降到20.2%,顯示企業四季度盈利較好。但選擇盈利增加的比重低于本期選擇生產增長的企業比重,顯示企業生產雖活躍,但經營壓力仍然較大。從不同企業規模來看,選擇盈利增長企業比重中大型企業要好于中、小型企業,分別為61.2%、46.6%和34.4%。
對于2021年一季度盈利判斷,預期盈利增加的企業比重為19.2%,遠低于本期實際盈利增加的企業比例27.2個百分點。表明,企業對未來盈利樂觀度不高,盈利壓力較大。
表11 本期本企業盈利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6.4%
|
33.3%
|
20.2%
|
棉紡織行業
|
57.1%
|
25.7%
|
17.1%
|
大型
|
61.2%
|
24.5%
|
14.3%
|
印染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型
|
46.6%
|
27.6%
|
25.9%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34.4%
|
45.9%
|
19.7%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69.2%
|
15.4%
|
15.4%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集體控股
|
50.0%
|
5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5.0%
|
25.0%
|
50.0%
|
私人控股
|
41.5%
|
38.1%
|
20.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0%
|
51.3%
|
7.7%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0.0%
|
6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8.3%
|
33.3%
|
8.3%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6.7%
|
13.3%
|
60.0%
|
其他控股
|
46.2%
|
46.2%
|
7.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0.7%
|
25.0%
|
14.3%
|
東部地區
|
44.4%
|
34.7%
|
20.8%
|
針織行業
|
25.0%
|
62.5%
|
12.5%
|
中部地區
|
68.8%
|
18.8%
|
12.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0.0%
|
50.0%
|
0.0%
|
西部地區
|
37.5%
|
37.5%
|
25.0%
|
其他行業
|
50.0%
|
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5.產能利用繼續上升,多個行業趨好
產能利用水平方面,63.9%的樣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比上期上升4.5個百分點。設備利用率80%以上的大型占比達到81.6%,遠好于中、小型企業。從分行業來看,除印染、麻紡、絲綢行業設備利用率80%以上的企業占比小于50%外,其余行業企業設備利用率80%以上的企業占比都超過50%。
表12 本期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總計
|
63.9%
|
31.9%
|
4.2%
|
棉紡織行業
|
77.1%
|
20.0%
|
2.9%
|
大型
|
81.6%
|
16.3%
|
2.0%
|
印染行業
|
40.0%
|
60.0%
|
0.0%
|
中型
|
59.6%
|
38.6%
|
1.8%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53.3%
|
38.3%
|
8.3%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88.5%
|
7.7%
|
3.8%
|
絲絹紡織行業
|
40.0%
|
40.0%
|
20.0%
|
集體控股
|
10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75.0%
|
25.0%
|
0.0%
|
私人控股
|
60.3%
|
36.2%
|
3.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5.8%
|
34.2%
|
0.0%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37.5%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6.7%
|
33.3%
|
0.0%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其他控股
|
53.8%
|
46.2%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7.9%
|
28.6%
|
3.6%
|
東部地區
|
63.4%
|
33.1%
|
3.5%
|
針織行業
|
62.5%
|
12.5%
|
25.0%
|
中部地區
|
68.8%
|
31.3%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100.0%
|
0.0%
|
西部地區
|
62.5%
|
12.5%
|
25.0%
|
其他行業
|
75.0%
|
0.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6.本期原料采購下降,下期備貨積極性減弱
本期企業原料采購量方面,有35.1%的樣本企業采購量有所增加,比上期選擇采購量增加企業比重下降9.4個百分點。整體來看,當本期應對各個節假日的銷售旺季過去后,就將迎來企業春節放假,因此本期樣本企業的原料備貨積極性減弱。
對于下期原料采購量的預計,有17.3%樣本企業選擇了“增加”,低于本期樣本企業的增加判斷??梢?,各種不確定因素增加,企業無法掌握未來訂單需求量,影響了樣本企業對下期原料備貨的積極性。
表13 本期主要原材料采購數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5.1%
|
51.8%
|
13.1%
|
棉紡織行業
|
42.9%
|
48.6%
|
8.6%
|
大型
|
36.7%
|
53.1%
|
10.2%
|
印染行業
|
20.0%
|
80.0%
|
0.0%
|
中型
|
36.2%
|
41.4%
|
22.4%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32.8%
|
60.7%
|
6.6%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34.6%
|
53.8%
|
11.5%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2.5%
|
62.5%
|
25.0%
|
私人控股
|
37.3%
|
51.7%
|
11.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6.2%
|
46.2%
|
7.7%
|
港澳臺商控股
|
12.5%
|
37.5%
|
5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7%
|
50.0%
|
8.3%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33.3%
|
46.7%
|
其他控股
|
38.5%
|
46.2%
|
15.4%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2.1%
|
64.3%
|
3.6%
|
東部地區
|
36.1%
|
52.1%
|
11.8%
|
針織行業
|
37.5%
|
50.0%
|
12.5%
|
中部地區
|
37.5%
|
43.8%
|
18.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5.0%
|
75.0%
|
0.0%
|
西部地區
|
12.5%
|
62.5%
|
25.0%
|
其他行業
|
0.0%
|
75.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表14 下期主要原材料采購數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17.3%
|
60.7%
|
22.0%
|
棉紡織行業
|
14.3%
|
62.9%
|
22.9%
|
大型
|
18.4%
|
65.3%
|
16.3%
|
印染行業
|
40.0%
|
40.0%
|
20.0%
|
中型
|
19.0%
|
53.4%
|
27.6%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14.8%
|
63.9%
|
21.3%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15.4%
|
69.2%
|
15.4%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集體控股
|
0.0%
|
5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2.5%
|
75.0%
|
12.5%
|
私人控股
|
17.8%
|
61.9%
|
20.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5%
|
51.3%
|
28.2%
|
港澳臺商控股
|
12.5%
|
37.5%
|
5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6.7%
|
83.3%
|
0.0%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53.3%
|
26.7%
|
其他控股
|
23.1%
|
46.2%
|
30.8%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7.9%
|
64.3%
|
17.9%
|
東部地區
|
16.7%
|
60.4%
|
22.9%
|
針織行業
|
12.5%
|
62.5%
|
25.0%
|
中部地區
|
18.8%
|
62.5%
|
18.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100.0%
|
0.0%
|
西部地區
|
25.0%
|
62.5%
|
12.5%
|
其他行業
|
25.0%
|
50.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對于本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市場需求不足”持續為企業最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國際市場需求不足仍是企業關注度很高的問題。本期認為“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是第一問題的樣本企業占比為44.2%,比上期占比(46.0%)下降1.8個百分點;認為“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12.1%,比上期占比(12.6%)下降0.5個百分點。本期企業對“成本上漲”關注度直線上升,認為“成本上漲”是第一問題的樣本企業占比為21.8%,比上期占比(12.6%)上升9.2個百分點。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企業生產經營進入正軌,對生產經營中需求和成本關注度都在上升。而疫情在國外持續蔓延,美、歐等地區有惡化趨勢,不確定因素的增加成為企業持續關注國際需求的動因。
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國際市場需求不足
|
國內市場需求不足
|
貿易摩擦
|
成本上漲
|
人民幣匯率波動
|
總計
|
44.2%
|
12.1%
|
4.8%
|
21.8%
|
3.6%
|
大型
|
42.9%
|
14.3%
|
4.1%
|
14.3%
|
4.1%
|
中型
|
50.9%
|
17.5%
|
7.0%
|
15.8%
|
3.5%
|
小型
|
39.0%
|
5.1%
|
3.4%
|
33.9%
|
3.4%
|
國有控股
|
42.3%
|
15.4%
|
3.8%
|
19.2%
|
7.7%
|
集體控股
|
0.0%
|
0.0%
|
50.0%
|
0.0%
|
0.0%
|
私人控股
|
41.7%
|
10.4%
|
4.3%
|
25.2%
|
3.5%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50.0%
|
12.5%
|
0.0%
|
0.0%
|
外商控股
|
0.0%
|
0.0%
|
0.0%
|
100.0%
|
0.0%
|
其他控股
|
84.6%
|
0.0%
|
0.0%
|
7.7%
|
0.0%
|
東部地區
|
45.4%
|
12.1%
|
5.0%
|
21.3%
|
4.3%
|
中部地區
|
43.8%
|
18.8%
|
6.3%
|
25.0%
|
0.0%
|
西部地區
|
25.0%
|
0.0%
|
0.0%
|
25.0%
|
0.0%
|
棉紡織行業
|
34.3%
|
8.6%
|
11.4%
|
20.0%
|
2.9%
|
印染行業
|
20.0%
|
0.0%
|
0.0%
|
20.0%
|
0.0%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0.0%
|
5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100.0%
|
0.0%
|
0.0%
|
0.0%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20.0%
|
0.0%
|
2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50.0%
|
37.5%
|
0.0%
|
0.0%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9.7%
|
13.5%
|
5.4%
|
37.8%
|
5.4%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83.3%
|
0.0%
|
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3.3%
|
26.7%
|
0.0%
|
6.7%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6.4%
|
14.3%
|
7.1%
|
21.4%
|
3.6%
|
針織行業
|
14.3%
|
0.0%
|
0.0%
|
57.1%
|
28.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0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0.0%
|
0.0%
|
25.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續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資金短缺,
融資困難
|
節能減排壓力大
|
市場競爭激烈
|
產品庫存增長快
|
招工難
|
其他
|
總計
|
6.1%
|
0.6%
|
4.2%
|
0.0%
|
1.8%
|
0.6%
|
大型
|
8.2%
|
2.0%
|
6.1%
|
0.0%
|
2.0%
|
2.0%
|
中型
|
5.3%
|
0.0%
|
0.0%
|
0.0%
|
0.0%
|
0.0%
|
小型
|
5.1%
|
0.0%
|
6.8%
|
0.0%
|
3.4%
|
0.0%
|
國有控股
|
3.8%
|
0.0%
|
3.8%
|
0.0%
|
3.8%
|
0.0%
|
集體控股
|
5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私人控股
|
6.1%
|
0.9%
|
5.2%
|
0.0%
|
1.7%
|
0.9%
|
港澳臺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外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7.7%
|
0.0%
|
0.0%
|
0.0%
|
0.0%
|
0.0%
|
東部地區
|
4.3%
|
0.7%
|
4.3%
|
0.0%
|
2.1%
|
0.7%
|
中部地區
|
6.3%
|
0.0%
|
0.0%
|
0.0%
|
0.0%
|
0.0%
|
西部地區
|
37.5%
|
0.0%
|
12.5%
|
0.0%
|
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17.1%
|
0.0%
|
2.9%
|
0.0%
|
2.9%
|
0.0%
|
印染行業
|
40.0%
|
0.0%
|
20.0%
|
0.0%
|
0.0%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2.5%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0.0%
|
0.0%
|
8.1%
|
0.0%
|
0.0%
|
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8.3%
|
0.0%
|
8.3%
|
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0.0%
|
6.7%
|
0.0%
|
6.7%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0.0%
|
3.6%
|
0.0%
|
0.0%
|
0.0%
|
3.6%
|
針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25.0%
|
0.0%
|
0.0%
|
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對當前行業形勢判斷,企業經營管理者態度積極性上升。有36.9%的樣本企業認為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樂觀(上期為24.7%),有49.4%的企業認為運行狀況一般(上期為56.9%),顯示有超過八成樣本企業經營管理者看好本期紡織行業運行。
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行業企業持樂觀判斷的比例超過50%,這與企業持續生產口罩、防護服等抗疫產品密不可分。家紡、服裝、化纖行業企業持樂觀判斷的比例超過40%。
表16 對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佳
|
|
樂觀
|
一般
|
不佳
|
總計
|
36.9%
|
49.4%
|
13.7%
|
棉紡織行業
|
31.4%
|
57.1%
|
11.4%
|
大型
|
34.7%
|
61.2%
|
4.1%
|
印染行業
|
40.0%
|
60.0%
|
0.0%
|
中型
|
39.7%
|
43.1%
|
17.2%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36.1%
|
45.9%
|
18.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50.0%
|
46.2%
|
3.8%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40.0%
|
60.0%
|
集體控股
|
50.0%
|
5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7.5%
|
62.5%
|
0.0%
|
私人控股
|
33.1%
|
52.5%
|
14.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0%
|
53.8%
|
5.1%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8.3%
|
33.3%
|
8.3%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0.0%
|
26.7%
|
33.3%
|
其他控股
|
38.5%
|
46.2%
|
15.4%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6.4%
|
46.4%
|
7.1%
|
東部地區
|
38.2%
|
49.3%
|
12.5%
|
針織行業
|
37.5%
|
50.0%
|
12.5%
|
中部地區
|
43.8%
|
37.5%
|
18.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75.0%
|
25.0%
|
西部地區
|
0.0%
|
75.0%
|
25.0%
|
其他行業
|
0.0%
|
5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預期,選擇樂觀的企業比例為32.1%,低于本期實際選擇樂觀的企業比重,顯示企業對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持謹慎態度。
表17 對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32.1%
|
50.0%
|
17.9%
|
棉紡織行業
|
31.4%
|
51.4%
|
17.1%
|
大型
|
32.7%
|
55.1%
|
12.2%
|
印染行業
|
0.0%
|
100.0%
|
0.0%
|
中型
|
37.9%
|
39.7%
|
22.4%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100.0%
|
小型
|
26.2%
|
55.7%
|
18.0%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46.2%
|
46.2%
|
7.7%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40.0%
|
60.0%
|
集體控股
|
50.0%
|
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62.5%
|
37.5%
|
0.0%
|
私人控股
|
28.0%
|
53.4%
|
18.6%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8.2%
|
64.1%
|
7.7%
|
港澳臺商控股
|
62.5%
|
12.5%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8.3%
|
25.0%
|
16.7%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6.7%
|
26.7%
|
26.7%
|
其他控股
|
23.1%
|
53.8%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5.7%
|
50.0%
|
14.3%
|
東部地區
|
31.9%
|
50.7%
|
17.4%
|
針織行業
|
37.5%
|
50.0%
|
12.5%
|
中部地區
|
43.8%
|
31.3%
|
25.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50.0%
|
50.0%
|
西部地區
|
12.5%
|
75.0%
|
12.5%
|
其他行業
|
0.0%
|
5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國內外市場的判斷,樣本企業對兩個市場的預期比較謹慎。預計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需求比本期“增加”的樣本企業為22.2%,比上期預測占比下降17.6個百分點;預期下期國外紡織服裝市場需求比本期“增加”的樣本企業占17.2%,比上期預測占比下降11.2個百分點。
表18 對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28.4%
|
49.4%
|
22.2%
|
棉紡織行業
|
11.4%
|
57.1%
|
31.4%
|
大型
|
18.8%
|
52.1%
|
29.2%
|
印染行業
|
20.0%
|
40.0%
|
40.0%
|
中型
|
35.7%
|
44.6%
|
19.6%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29.3%
|
51.7%
|
19.0%
|
麻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國有控股
|
15.4%
|
42.3%
|
42.3%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80.0%
|
0.0%
|
集體控股
|
0.0%
|
5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4.3%
|
85.7%
|
0.0%
|
私人控股
|
31.0%
|
52.2%
|
16.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9.7%
|
59.5%
|
10.8%
|
港澳臺商控股
|
12.5%
|
50.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4.5%
|
18.2%
|
27.3%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3.3%
|
40.0%
|
26.7%
|
其他控股
|
41.7%
|
41.7%
|
16.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8.6%
|
39.3%
|
32.1%
|
東部地區
|
30.4%
|
50.0%
|
19.6%
|
針織行業
|
42.9%
|
42.9%
|
14.3%
|
中部地區
|
18.8%
|
43.8%
|
37.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0.0%
|
25.0%
|
25.0%
|
西部地區
|
12.5%
|
50.0%
|
37.5%
|
其他行業
|
50.0%
|
25.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表19 對下期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30.7%
|
52.1%
|
17.2%
|
棉紡織行業
|
14.3%
|
77.1%
|
8.6%
|
大型
|
22.9%
|
60.4%
|
16.7%
|
印染行業
|
20.0%
|
40.0%
|
40.0%
|
中型
|
35.7%
|
48.2%
|
16.1%
|
毛紡織行業
|
100.0%
|
0.0%
|
0.0%
|
小型
|
32.2%
|
49.2%
|
18.6%
|
麻紡織行業
|
66.7%
|
33.3%
|
0.0%
|
國有控股
|
11.5%
|
65.4%
|
23.1%
|
絲絹紡織行業
|
40.0%
|
40.0%
|
20.0%
|
集體控股
|
0.0%
|
5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5.0%
|
25.0%
|
50.0%
|
私人控股
|
34.5%
|
50.4%
|
15.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0.6%
|
58.3%
|
11.1%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37.5%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6.4%
|
45.5%
|
18.2%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6.7%
|
33.3%
|
20.0%
|
其他控股
|
30.8%
|
53.8%
|
15.4%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5.0%
|
50.0%
|
25.0%
|
東部地區
|
32.4%
|
52.5%
|
15.1%
|
針織行業
|
28.6%
|
57.1%
|
14.3%
|
中部地區
|
18.8%
|
43.8%
|
37.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0.0%
|
25.0%
|
25.0%
|
西部地區
|
25.0%
|
62.5%
|
12.5%
|
其他行業
|
75.0%
|
25.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關于本期樣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一年投資趨勢的判斷調查中,有24.1%的企業表示未來行業投資將有所下降,比上期比重減少9.6個百分點;有11.1%的企業表示行業未來投資增加,比上期調查數據下降2.3個百分點。行業投資增加與減少的比重都在下降,這表示樣本企業對行業投資的判斷非常謹慎,一半多企業認為未來一年行業投資平穩,不會出現大幅波動現象。
從行業分布來看,化纖和產業用企業認為未來行業投資增加的比例超過20%,服裝和長絲織造企業認為行業未來一年投資增加的比重超過10%,其他行業企業認為未來一年投資增加的比例都不高。
表20 本期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一年國內投資趨勢的判斷(%)
|
下降
|
平穩
|
增加
|
|
下降
|
平穩
|
增加
|
總計
|
24.1%
|
64.8%
|
11.1%
|
棉紡織行業
|
22.9%
|
68.6%
|
8.6%
|
大型
|
20.8%
|
56.3%
|
22.9%
|
印染行業
|
0.0%
|
100.0%
|
0.0%
|
中型
|
38.2%
|
56.4%
|
5.5%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13.6%
|
79.7%
|
6.8%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19.2%
|
53.8%
|
26.9%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集體控股
|
0.0%
|
5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7.5%
|
50.0%
|
12.5%
|
私人控股
|
23.0%
|
69.9%
|
7.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3.2%
|
81.6%
|
5.3%
|
港澳臺商控股
|
42.9%
|
42.9%
|
14.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0.0%
|
40.0%
|
20.0%
|
外商控股
|
0.0%
|
0.0%
|
10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0.0%
|
46.7%
|
13.3%
|
其他控股
|
38.5%
|
61.5%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8.5%
|
55.6%
|
25.9%
|
東部地區
|
20.3%
|
68.8%
|
10.9%
|
針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中部地區
|
43.8%
|
43.8%
|
12.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3.3%
|
66.7%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37.5%
|
12.5%
|
其他行業
|
75.0%
|
0.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雖然企業認為未來一年行業投資增長平穩,起伏不大,但今年仍有29.7%的樣本企業增加了固定資產投資,這個比例比上期調查提高了6.3個百分點。在調查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內容中顯示,有24.4%的樣本企業選擇新建產能,有50.0%的樣本企業選擇原有產能升級改造,這說明大部分的樣本企業抓住時機進行謀篇布局,在今年市場處于低位時,為后疫情時代打基礎。
從企業類型看,有38.3%的大型企業、26.3%的中型企業和26.2%的小型企業今年增加了固定資產投資,分別比上期調查提高了1.4個、3.0個和5.9個百分點。從地區看,東部地區企業今年投資增加比重較多,有50.0%的東部地區樣本企業增加了投資。
表21 本期本企業今年以來新增固定資產投資與上年比(%)
|
增加
|
持平
|
下降
|
|
增加
|
持平
|
下降
|
總計
|
29.7%
|
50.9%
|
19.4%
|
棉紡織行業
|
26.5%
|
50.0%
|
23.5%
|
大型
|
38.3%
|
44.7%
|
17.0%
|
印染行業
|
0.0%
|
100.0%
|
0.0%
|
中型
|
26.3%
|
49.1%
|
24.6%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26.2%
|
57.4%
|
16.4%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34.6%
|
42.3%
|
23.1%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集體控股
|
50.0%
|
5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2.5%
|
75.0%
|
12.5%
|
私人控股
|
29.3%
|
53.4%
|
17.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5.6%
|
59.0%
|
15.4%
|
港澳臺商控股
|
0.0%
|
57.1%
|
42.9%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3.6%
|
9.1%
|
27.3%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53.3%
|
26.7%
|
其他控股
|
38.5%
|
38.5%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4.4%
|
40.7%
|
14.8%
|
東部地區
|
29.1%
|
53.2%
|
17.7%
|
針織行業
|
37.5%
|
37.5%
|
25.0%
|
中部地區
|
25.0%
|
37.5%
|
37.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5.0%
|
75.0%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37.5%
|
12.5%
|
其他行業
|
50.0%
|
25.0%
|
25.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從企業投資的影響因素看,有77.1%的樣本企業選擇了市場前景是影響企業投資的主要因素,有62.0%的樣本企業選擇了企業效益是影響投資的主要因素,可看出外部的市場因素,內部的效益因素是影響2020年投資的主要因素。
表22 影響2020年企業投資的因素(%)
|
市場
前景
|
企業
效益
|
投資
成本
|
融資
難易
|
|
市場
前景
|
企業
效益
|
投資
成本
|
融資
難易
|
總計
|
77.1%
|
62.0%
|
45.2%
|
17.5%
|
棉紡織行業
|
77.1%
|
62.9%
|
40.0%
|
25.7%
|
大型
|
79.6%
|
65.3%
|
40.8%
|
22.4%
|
印染行業
|
100.0%
|
20.0%
|
60.0%
|
0.0%
|
中型
|
73.7%
|
70.2%
|
49.1%
|
19.3%
|
毛紡織行業
|
100.0%
|
0.0%
|
50.0%
|
50.0%
|
小型
|
78.3%
|
51.7%
|
45.0%
|
11.7%
|
麻紡織行業
|
100.0%
|
100.0%
|
0.0%
|
33.3%
|
國有控股
|
76.9%
|
61.5%
|
46.2%
|
11.5%
|
絲絹紡織行業
|
100.0%
|
80.0%
|
0.0%
|
2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50.0%
|
長絲織造行業
|
87.5%
|
62.5%
|
25.0%
|
12.5%
|
私人控股
|
75.2%
|
58.1%
|
43.6%
|
18.8%
|
家紡制造業
|
59.0%
|
46.2%
|
43.6%
|
12.8%
|
港澳臺商控股
|
100.0%
|
87.5%
|
50.0%
|
25.0%
|
產業用制造業
|
100.0%
|
75.0%
|
58.3%
|
8.3%
|
外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服裝制造業
|
86.7%
|
80.0%
|
66.7%
|
26.7%
|
其他控股
|
92.3%
|
76.9%
|
61.5%
|
7.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74.1%
|
74.1%
|
40.7%
|
22.2%
|
東部地區
|
75.4%
|
59.9%
|
43.7%
|
13.4%
|
針織行業
|
71.4%
|
42.9%
|
57.1%
|
0.0%
|
中部地區
|
87.5%
|
68.8%
|
56.3%
|
43.8%
|
紡織設備制造業
|
50.0%
|
50.0%
|
100.0%
|
0.0%
|
西部地區
|
87.5%
|
87.5%
|
50.0%
|
37.5%
|
其他行業
|
100.0%
|
10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關于本期樣本企業對未來營業額何時恢復到危機前水平的判斷調查中,已經有38.1%的樣本企業恢復到危機前的水平,比上期調查時提高12.8個百分點。預期仍有三成多的企業要推遲到2021年下半年才能恢復到危機前水平。
從各行業來看,66.7%的產業用企業營業額已經達到疫情前水平;針織和家紡樣本企業有超過一半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46.4%的化纖樣本企業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表23 預期本企業營業額何時恢復到危機前水平
|
已恢復
|
2021年
一季度
|
2021年
二季度
|
2021年
下半年之后
|
總計
|
38.1%
|
8.3%
|
16.1%
|
37.5%
|
大型
|
44.9%
|
12.2%
|
12.2%
|
30.6%
|
中型
|
32.8%
|
8.6%
|
24.1%
|
34.5%
|
小型
|
37.7%
|
4.9%
|
11.5%
|
45.9%
|
國有控股
|
50.0%
|
15.4%
|
7.7%
|
26.9%
|
集體控股
|
0.0%
|
0.0%
|
50.0%
|
50.0%
|
私人控股
|
39.0%
|
5.1%
|
17.8%
|
38.1%
|
港澳臺商控股
|
0.0%
|
37.5%
|
37.5%
|
25.0%
|
外商控股
|
100.0%
|
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30.8%
|
7.7%
|
0.0%
|
61.5%
|
東部地區
|
38.2%
|
9.0%
|
15.3%
|
37.5%
|
中部地區
|
37.5%
|
6.3%
|
18.8%
|
37.5%
|
西部地區
|
37.5%
|
0.0%
|
25.0%
|
37.5%
|
棉紡織行業
|
34.3%
|
8.6%
|
25.7%
|
31.4%
|
印染行業
|
20.0%
|
40.0%
|
20.0%
|
2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10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10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20.0%
|
8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2.5%
|
12.5%
|
37.5%
|
37.5%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51.3%
|
7.7%
|
12.8%
|
28.2%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6.7%
|
16.7%
|
0.0%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0.0%
|
6.7%
|
6.7%
|
66.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6.4%
|
7.1%
|
14.3%
|
32.1%
|
針織行業
|
50.0%
|
0.0%
|
12.5%
|
37.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5.0%
|
0.0%
|
25.0%
|
50.0%
|
其他行業
|
25.0%
|
0.0%
|
25.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