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企業經營者調查分析
(2019.01-2019.03)


目 錄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3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5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6
1. 本期訂單需求不旺,對下期市場預期樂觀... 7
2.本期企業生產放緩,對下期預期樂觀判斷... 9
3.本期產品價格上升,庫存壓力釋放... 10
4.本期盈利略升,看好下期預期... 12
5.產能利用率上升,棉紡企業利用率最高... 12
6.本期原料備貨下降,對下期備貨略顯積極... 13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14
成本問題仍為企業第一關注問題... 14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16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19
1. 行業未來投資趨勢... 19
2. 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 19
前 言
為了跟蹤研究我國紡織企業景氣變化情況,了解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行業和本企業發展的信心,及時反映企業經營管理者近期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對行業熱點問題的看法,為政府調整產業政策,行業組織采取應對措施,企業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第一手信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持續開展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調查問卷活動。
第三十六期調查問卷工作于2019年4月完成。本期調查時間段為2019年01~03月。調查問卷主要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各相關媒體、網上直報等方式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由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填寫。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相關部門、各專業協會和支持媒體的通力協作和共同努力,廣大企業積極參與,截至到發布報告日為止,共收回有效問卷217份。經數據整理、統計和綜合分析,形成本期指數分析報告。為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經營者掌握行業發展新動向,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參考。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總體景氣指數符合預期,企業對二季度運行信心增強。根據本期問卷調查數據測算,2019年一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5.0,較2018年四季度行業景氣指數下降2.8個點,預期201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62.4,大大高于本期景氣指數,顯示企業對下一季度行業生產信心較強。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從分項指數來看,呈現以下特點。
1、紡織生產和銷售指數有所下降
2019年一季度,受到國內外市場需求疲弱,企業生產安排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波動較大,我國紡織行業生產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生產指數僅為55.5,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5.1個點,均低于2018年一、二、三、四季度同項指數。
與生產節奏同步放緩的是市場需求水平。2019年一季度,新訂單指數為58.9,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2個點,其中,國外訂單指數為55.6,較2018年四季度上升2.6個點,延續了上年四季度的上升趨勢。
從國內外市場表現來看,一季度內銷增速回落,出口為扭轉負增長(美元計)的勢頭。2019年1~3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3.3%,增速較2018年全年回落4.7個百分點。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563.31億美元,同比下降1.78%;以人民幣計算,紡織品服裝出口385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4%。
2、產品銷售價格下滑,原料購進價格上升
2019年一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指數下降,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上升??梢?,我國紡織企業原料成本提升,但并未同步傳導至銷售產品價格,致使企業利潤受到擠壓。
據測算,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6.9,較2018年四季度上升2個點。同期,產品銷售價格指數僅為52.1,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1.3個點。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紡織業、服裝業同比分別增長1.4%、1.3%;化纖業同比下降0.6%。紡織原料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增長1.4%。
3、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都下降
2019年一季度,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庫存指數49.5,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3.6個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4.1,比2018年四季度下降6.5個點??梢?,一季度,我國紡織生產企業備貨放緩,去庫存較積極,生產企業的產品庫存下降較快。
整體來看,受市場放緩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行業總體景氣指數符合預期。而隨著國內市場環境逐漸改善、相關政策發揮政策效果等,二季度或將有回升空間,企業對二季度運行信心有所增強。具體,2019年一季度較2018年四季度的主要分項指標變化情況及對二季度的預期如下:
主要指標 | 變化 | 對二季度預期 |
生產指數 | 下降 | 上升 |
新訂單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國外訂單指數 | 上升 | 上升 |
銷售價格指數 | 下降 | 下降 |
產成品庫存指數 | 下降 | 下降 |
從業人員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原材料庫存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 上升 | 下降 |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本期217家有效樣本企業,從地區分布結構來看,樣本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占90.3%;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型企業居多,占43.8%;從企業類型來看,私人控股企業居多,占65.9%,從行業類別來看,棉紡、家紡、服裝行業的企業占比較高。具體樣本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 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地區 | 東部地區 | 90.3% | 行業類別 | 棉紡織行業 | 21.2% |
中部地區 | 8.8% | 印染行業 | 6.0% |
西部地區 | 0.9% | 毛紡織行業 | 0.9% |
企業類型 | 國有控股 | 10.1% | 麻紡織行業 | 1.4% |
集體控股 | 2.3% | 絲絹紡織行業 | 1.4% |
私人控股 | 65.9% | 長絲織造行業 | 8.8% |
港澳臺商控股 | 7.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7% |
外商控股 | 2.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9% |
其他控股 | 12.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2.4% |
企業規模 | 大型 | 25.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0.6% |
中型 | 43.8% | 針織行業 | 2.8% |
小型 | 30.9%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0% |
| | 其他行業 | 0.9%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對于2019年一季度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綜合情況,41.7%的企業選擇了“良好”,比2018年四季度企業選擇“良好”比例(47.2%)低5.5個百分點,明確表示經營“不佳”的企業為7.9%,較2018年四季度選擇“不佳”的比例上升2.9個百分點??梢?,一季度企業整體經營壓力不小。
從分地區來看,中、西部地區企業選擇“良好”的比例高于東部地區。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化纖、紡機企業選擇運行狀況“良好”的比例均超過50%,經營狀況相對更為樂觀。從企業類型上看,中、小型企業選擇“良好”比重略高于大型企業。
表2 本期本企業生產經營綜合狀況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總計 | 41.7% | 50.5% | 7.9% | 棉紡織行業 | 32.6% | 54.3% | 13.0% |
大型 | 40.0% | 49.1% | 10.9% | 印染行業 | 38.5% | 61.5% | 0.0% |
中型 | 42.1% | 55.8% | 2.1%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42.4% | 43.9% | 13.6%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國有控股 | 40.9% | 50.0% | 9.1%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60.0% | 4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2.1% | 52.6% | 5.3% |
私人控股 | 45.1% | 50.0% | 4.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5.5% | 54.5% | 0.0%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50.0%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0% | 40.0% | 0.0% |
外商控股 | 20.0% | 8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3.3% | 44.4% | 22.2% |
其他控股 | 26.9% | 50.0%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6.5% | 39.1% | 4.3% |
東部地區 | 39.5% | 52.8% | 7.7% | 針織行業 | 0.0% | 83.3% | 16.7% |
中部地區 | 63.2% | 26.3% | 10.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3.8% | 46.2%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注:各選項的比重中剔除了未作選擇的企業數據(以下各表同此)。
約有40.8%的企業訂貨(需求)量較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46.9%,約有38.2%的企業訂貨(需求)量與上期持平??傮w來看,2019年一季度企業訂貨量與上期相比有所下滑,也反映出一季度市場整體需求不旺。
表3 本期本企業的訂貨(需求)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0.8% | 36.2% | 23.0% | 棉紡織行業 | 37.0% | 34.8% | 28.3% |
大型 | 36.4% | 34.5% | 29.1% | 印染行業 | 45.5% | 27.3% | 27.3% |
中型 | 43.5% | 39.1% | 17.4%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40.9% | 33.3% | 25.8%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國有控股 | 50.0% | 31.8%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66.7% | 33.3% | 0.0% |
集體控股 | 40.0% | 4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52.6% | 10.5% |
私人控股 | 43.2% | 39.6% | 17.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5.0% | 45.5% | 29.5%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31.3% | 31.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0.0% | 40.0% | 6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0.0% | 15.4% | 34.6% |
其他控股 | 30.8% | 23.1% | 46.2%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6.5% | 30.4% | 13.0% |
東部地區 | 38.5% | 38.5% | 22.9% | 針織行業 | 33.3% | 50.0% | 16.7% |
中部地區 | 57.9% | 15.8% | 2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38.5% | 15.4% |
西部地區 | 10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方面,增加的企業占31.9%,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28.7%。整體來看,國外訂貨需求量較上期判斷增長的比重略有上升。
表4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1.9% | 47.3% | 20.7% | 棉紡織行業 | 17.6% | 50.0% | 32.4% |
大型 | 28.6% | 42.9% | 28.6% | 印染行業 | 45.5% | 27.3% | 27.3% |
中型 | 37.3% | 47.0% | 15.7%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6.8% | 51.8% | 21.4%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21.1% | 68.4% | 10.5%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集體控股 | 25.0% | 50.0% | 25.0% | 長絲織造行業 | 20.0% | 46.7% | 33.3% |
私人控股 | 32.5% | 48.3% | 19.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6.2% | 54.8% | 19.0% |
港澳臺商控股 | 40.0% | 26.7% | 33.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7.1% | 42.9% | 0.0% |
外商控股 | 0.0% | 8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2.3% | 38.5% | 19.2% |
其他控股 | 40.0% | 32.0% | 2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6% | 57.9% | 10.5% |
東部地區 | 32.8% | 47.1% | 20.1% | 針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中部地區 | 21.4% | 50.0% | 28.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46.2% | 7.7%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訂貨需求情況的預期,43.3%的企業預期會比本期有所增加??梢?,企業對2019年二季度的市場需求判斷樂觀。其中,化纖、針織、產業用企業對下期的訂單判斷持積極的態度,預期下期訂單量會有所增長的企業占比均超過50%。
表5 下期本企業訂貨(需求)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3.3% | 43.3% | 13.3% | 棉紡織行業 | 46.7% | 40.0% | 13.3% |
大型 | 53.7% | 33.3% | 13.0% | 印染行業 | 33.3% | 50.0% | 16.7% |
中型 | 41.9% | 46.2% | 11.8%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36.5% | 47.6% | 15.9%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36.4% | 50.0% | 13.6%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集體控股 | 60.0% | 2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2.1% | 47.4% | 10.5% |
私人控股 | 40.9% | 47.4% | 11.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4.1% | 50.0% | 15.9% |
港澳臺商控股 | 56.3% | 31.3%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60.0% | 4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0.0% | 32.0% | 28.0% |
其他控股 | 48.0% | 28.0% | 24.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5.2% | 34.8% | 0.0% |
東部地區 | 43.4% | 43.4% | 13.2% | 針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部地區 | 42.1% | 42.1% | 15.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46.2%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下期國際市場需求預期方面,有32.5%的企業認為下期國外訂貨量會比本期有所增加??梢?,企業對2019年二季度的國際市場需求判斷謹慎樂觀。從分行業來看,針織企業對下一季度國際市場持有相對樂觀的預期,預期下期國外訂貨量增長的占比為50%,其他行業對國際市場的預期都是相對謹慎。
表6 下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2.5% | 53.2% | 14.3% | 棉紡織行業 | 40.6% | 46.9% | 12.5% |
大型 | 47.7% | 43.2% | 9.1% | 印染行業 | 33.3% | 55.6% | 11.1% |
中型 | 34.4% | 54.1% | 11.5%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16.3% | 61.2% | 22.4% | 麻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國有控股 | 25.0% | 68.8% | 6.3%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33.3% | 66.7%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0.8% | 61.5% | 7.7% |
私人控股 | 32.7% | 55.1% | 12.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9.7% | 56.8% | 13.5% |
港澳臺商控股 | 64.3% | 28.6% | 7.1%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7% | 58.3% | 0.0% |
外商控股 | 25.0% | 75.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1% | 50.0% | 42.9% |
其他控股 | 21.1% | 36.8% | 42.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2.9% | 50.0% | 7.1% |
東部地區 | 32.6% | 52.5% | 14.9% | 針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中部地區 | 30.8% | 61.5% | 7.7%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0.0% | 60.0% | 0.0%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2.本期企業生產放緩,對下期預期樂觀判斷
從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上看,僅有36.9%的企業選擇生產比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44.4%??梢?,2019年一季度紡織企業生產較2018年四季度有所放緩。
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型企業產品生產量增加比例超過大型和小型企業。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行業企業選擇產品產量增加的比重超過50%。
表7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6.9% | 37.3% | 25.8% | 棉紡織行業 | 28.3% | 37.0% | 34.8% |
大型 | 27.3% | 43.6% | 29.1% | 印染行業 | 30.8% | 30.8% | 38.5% |
中型 | 41.1% | 32.6% | 26.3%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38.8% | 38.8% | 22.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國有控股 | 36.4% | 45.5%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集體控股 | 20.0% | 4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7.4% | 31.6% | 21.1% |
私人控股 | 41.3% | 36.4% | 22.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35.6% | 31.1%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0% | 40.0% | 0.0% |
外商控股 | 0.0% | 40.0% | 6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0.7% | 37.0% | 22.2% |
其他控股 | 23.1% | 42.3% | 34.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3.5% | 43.5% | 13.0% |
東部地區 | 35.7% | 37.8% | 26.5% | 針織行業 | 16.7% | 33.3% | 50.0% |
中部地區 | 47.4% | 36.8% | 15.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53.8%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0.0% | 5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2019年二季度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預期增長的企業比重有46.0%,高于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增長的比例(36.9%),企業對未來生產樂觀判斷。
表8 下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6.0% | 44.2% | 9.8% | 棉紡織行業 | 45.7% | 52.2% | 2.2% |
大型 | 50.9% | 41.8% | 7.3% | 印染行業 | 53.8% | 30.8% | 15.4% |
中型 | 48.9% | 42.6% | 8.5%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37.9% | 48.5% | 13.6% | 麻紡織行業 | 0.0% | 33.3% | 66.7% |
國有控股 | 36.4% | 54.5% | 9.1%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8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63.2% | 36.8% | 0.0% |
私人控股 | 45.1% | 46.5% | 8.5%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8.6% | 54.5% | 6.8% |
港澳臺商控股 | 62.5% | 31.3% | 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80.0% | 2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3.1% | 38.5% | 38.5% |
其他控股 | 48.0% | 28.0% | 24.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9.6% | 30.4% | 0.0% |
東部地區 | 45.4% | 43.8% | 10.8% | 針織行業 | 50.0% | 33.3% | 16.7% |
中部地區 | 52.6% | 47.4%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53.8%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3.本期產品價格上升,庫存壓力釋放
有24.1%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較上期有所增長,有19.9%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售價下降,表示持平的占56.0%。整體來看,產品銷售價格指數較2018年四季度略有下降。
表9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4.1% | 56.0% | 19.9% | 棉紡織行業 | 13.0% | 54.3% | 32.6% |
大型 | 27.3% | 45.5% | 27.3% | 印染行業 | 46.2% | 46.2% | 7.7% |
中型 | 25.5% | 58.5% | 16.0%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19.4% | 61.2% | 19.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18.2% | 59.1%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33.3% | 66.7% |
集體控股 | 20.0% | 6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36.8% | 26.3% |
私人控股 | 26.1% | 59.9% | 14.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8% | 81.8% | 11.4%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43.8%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53.3% | 13.3% |
外商控股 | 20.0% | 40.0% | 4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4.4% | 40.7% | 14.8% |
其他控股 | 23.1% | 42.3% | 34.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7.8% | 26.1% | 26.1% |
東部地區 | 25.6% | 54.4% | 20.0% | 針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中部地區 | 10.5% | 68.4% | 21.1%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92.3% | 7.7%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產品銷售價格的判斷,預計下期產品銷售價格與本期持平的樣本企業占70.7%,僅有15.3%的企業預計產品銷售價格會有所上漲??梢?,企業家普遍認為二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提升空間有限。
在產成品庫存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本期產品庫存較上期有所提升或基本持平的比例占75.7%,庫存下降的比例為34.3%,而上期選擇庫存提升或平穩的比例為74.2%??傮w來看,本期樣本企業產成品庫存壓力有所釋放。
從分行業來看,絲綢、化纖、針織和毛紡企業產成品去庫存略多,產成品庫存下降的企業占比超過50%。
對于下期產成品庫存的預期,選擇庫存下降的樣本企業比例為30.7%。樣本企業對下期產成品的去庫存判斷相對樂觀。
表10 本期本企業產成品庫存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2.5% | 43.2% | 34.3% | 棉紡織行業 | 30.4% | 26.1% | 43.5% |
大型 | 20.4% | 38.9% | 40.7% | 印染行業 | 41.7% | 50.0% | 8.3% |
中型 | 25.3% | 42.1% | 32.6%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20.3% | 48.4% | 31.3%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23.8% | 38.1% | 38.1%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集體控股 | 20.0% | 4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47.4% | 15.8% |
私人控股 | 22.7% | 46.8% | 30.5%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5% | 68.2% | 27.3%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37.5% | 43.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0.0% | 60.0% | 40.0% |
外商控股 | 40.0% | 4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0% | 37.0% | 25.9% |
其他控股 | 20.0% | 32.0% | 4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2.7% | 22.7% | 54.5% |
東部地區 | 20.3% | 45.3% | 34.4% | 針織行業 | 33.3% | 16.7% | 50.0% |
中部地區 | 47.4% | 26.3% | 2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53.8% | 46.2% |
西部地區 | 0.0% | 0.0% | 10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4.本期盈利略升,看好下期預期
企業盈利方面,有75.8%的樣本企業本期盈利較上期增加或持平,略高于上期樣本企業的判斷。從不同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型企業盈利增長情況在平均水平以上,小型企業中盈利增長的比重略少,為28.4%。
對于2019年二季度盈利判斷,預期盈利增加的企業比重為37.8%,高于本期實際盈利增加的企業比例4.8個百分點。表明,樣本企業對二季度盈利預期看好。
表11 本期本企業盈利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3.0% | 42.8% | 24.2% | 棉紡織行業 | 24.4% | 44.4% | 31.1% |
大型 | 34.0% | 39.6% | 26.4% | 印染行業 | 23.1% | 46.2% | 30.8% |
中型 | 35.8% | 44.2% | 2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28.4% | 43.3% | 28.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28.6% | 42.9% | 28.6%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60.0% | 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6.3% | 47.4% | 26.3% |
私人控股 | 33.8% | 44.4% | 21.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4.4% | 44.4% | 31.1%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0% | 33.3% | 6.7% |
外商控股 | 20.0% | 6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8.1% | 33.3% | 18.5% |
其他控股 | 26.9% | 50.0%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0.0% | 36.4% | 13.6% |
東部地區 | 32.0% | 43.8% | 24.2% | 針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中部地區 | 47.4% | 26.3% | 2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46.2% | 15.4%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5.產能利用率上升,棉紡企業利用率最高
產能利用水平方面,69.7 %的樣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比上期略升0.9個百分點。大、中型企業設備利用率高于小型企業,設備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業比重分別達84.9%和74.5%。從分行業來看,棉紡、產業用、長絲織造和化纖行業設備利用率80%以上的企業占比超過70%,棉紡行業的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95.6%。
表12 本期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總計 | 69.7% | 26.5% | 3.8% | 棉紡織行業 | 95.6% | 4.4% | 0.0% |
大型 | 84.9% | 15.1% | 0.0% | 印染行業 | 41.7% | 50.0% | 8.3% |
中型 | 74.5% | 23.4% | 2.1%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50.0% | 40.6% | 9.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85.7% | 14.3%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66.7% | 33.3% | 0.0% |
集體控股 | 80.0% | 2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73.7% | 26.3% | 0.0% |
私人控股 | 71.7% | 26.1% | 2.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5% | 39.5% | 0.0% |
港澳臺商控股 | 81.3% | 18.8% | 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86.7% | 13.3% | 0.0% |
外商控股 | 80.0% | 2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2.3% | 30.8% | 26.9% |
其他控股 | 34.6% | 46.2% | 19.2%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73.9% | 26.1% | 0.0% |
東部地區 | 66.8% | 28.9% | 4.2% | 針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部地區 | 94.7% | 5.3%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9.2% | 30.8% | 0.0% |
西部地區 | 10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6.本期原料備貨下降,對下期備貨略顯積極
本期企業原料采購量方面,有24.3%的樣本企業采購量有所增加,與上期相比下降4.5個百分點。整體來看,本期企業的原料備貨積極性比上期有所下降。
對于下期原料采購量的預計,有36.0%樣本企業選擇了“增加”,高于本期樣本企業的預期增加判斷??梢?,樣本企業對下期原料備貨態度略顯積極。
表13 本期主要原材料采購數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4.3% | 58.4% | 17.3% | 棉紡織行業 | 21.7% | 69.6% | 8.7% |
大型 | 14.8% | 72.2% | 13.0% | 印染行業 | 30.8% | 38.5% | 30.8% |
中型 | 27.7% | 55.3% | 17.0%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27.3% | 51.5% | 21.2%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22.7% | 72.7% | 4.5%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6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1.1% | 52.6% | 26.3% |
私人控股 | 28.2% | 57.7% | 14.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9.1% | 77.3% | 13.6% |
港澳臺商控股 | 31.3% | 50.0% | 18.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0.0% | 50.0% | 0.0% |
外商控股 | 0.0% | 50.0% | 5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8.5% | 44.4% | 37.0% |
其他控股 | 4.0% | 56.0% | 4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8% | 45.5% | 22.7% |
東部地區 | 21.8% | 60.1% | 18.1% | 針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中部地區 | 52.6% | 36.8% | 10.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61.5% | 0.0%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表14 下期主要原材料采購數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6.0% | 57.9% | 6.1% | 棉紡織行業 | 28.3% | 65.2% | 6.5% |
大型 | 33.3% | 61.1% | 5.6% | 印染行業 | 53.8% | 38.5% | 7.7% |
中型 | 40.4% | 56.4% | 3.2%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31.8% | 57.6% | 10.6%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36.4% | 59.1% | 4.5%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8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63.2% | 0.0% |
私人控股 | 34.8% | 59.6% | 5.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5.0% | 63.6% | 11.4%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43.8% | 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2.9% | 57.1% | 0.0% |
外商控股 | 25.0% | 75.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5.9% | 63.0% | 11.1% |
其他控股 | 38.5% | 50.0% | 11.5%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5.2% | 34.8% | 0.0% |
東部地區 | 34.7% | 58.5% | 6.7% | 針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中部地區 | 47.4% | 52.6%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1.7% | 58.3%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對于本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成本過快上漲”為第一選項,比例達31.5%,與上期相比比例下降了8.8個百分點,成本過快上漲問題雖仍是企業經營者最關注的問題,但關注度略有下降。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企業對國內市場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本期認為“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19.4%,比上期占比(11.9%)上升7.5個百分點;認為“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15.3%,比上期占比(17.6%)下降了2.3個百分點;認為“貿易摩擦”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7.4%,比上期占比(12.6%)下降5.2個百分點。
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國際市場需求不足 | 國內市場需求不足 | 貿易摩擦 | 成本上漲 | 人民幣匯率波動 |
總計 | 15.3% | 19.4% | 7.4% | 31.5% | 0.9% |
大型 | 21.8% | 20.0% | 7.3% | 25.5% | 1.8% |
中型 | 11.7% | 19.1% | 7.4% | 33.0% | 0.0% |
小型 | 14.9% | 19.4% | 7.5% | 34.3% | 1.5% |
國有控股 | 22.7% | 22.7% | 13.6% | 18.2% | 4.5% |
集體控股 | 20.0% | 20.0% | 20.0% | 20.0% | 0.0% |
私人控股 | 13.4% | 21.1% | 5.6% | 36.6% | 0.7%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18.8% | 18.8% | 31.3% | 0.0% |
外商控股 | 20.0% | 20.0% | 0.0% | 60.0% | 0.0% |
其他控股 | 15.4% | 7.7% | 3.8% | 11.5% | 0.0% |
東部地區 | 15.4% | 17.4% | 7.7% | 32.3% | 0.5% |
中部地區 | 15.8% | 36.8% | 5.3% | 26.3% | 5.3%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0.0% | 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19.6% | 28.3% | 6.5% | 15.2% | 2.2% |
印染行業 | 15.4% | 23.1% | 0.0% | 53.8%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0.0% | 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0.0% | 66.7%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66.7% | 0.0% | 0.0% | 33.3%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5.8% | 21.1% | 5.3% | 52.6%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0% | 13.3% | 11.1% | 37.8% | 2.2%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7% | 13.3% | 6.7% | 4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7% | 3.8% | 3.8% | 11.5%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3% | 13.0% | 17.4% | 39.1% | 0.0% |
針織行業 | 16.7% | 50.0% | 0.0% | 16.7%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5.4% | 46.2% | 0.0% | 30.8% | 0.0% |
其他行業 | 0.0% | 0.0%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續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資金短缺, 融資困難 | 節能減排壓力大 | 市場競爭激烈 | 產品庫存增長快 | 招工難 | 其他 |
總計 | 6.5% | 0.9% | 6.5% | 0.0% | 3.7% | 7.9% |
大型 | 9.1% | 0.0% | 9.1% | 0.0% | 5.5% | 0.0% |
中型 | 8.5% | 1.1% | 6.4% | 0.0% | 5.3% | 7.4% |
小型 | 1.5% | 1.5% | 4.5% | 0.0% | 0.0% | 14.9% |
國有控股 | 9.1% | 0.0% | 0.0% | 0.0% | 9.1% | 0.0% |
集體控股 | 0.0% | 0.0% | 20.0% | 0.0% | 0.0% | 0.0% |
私人控股 | 7.0% | 0.7% | 8.5% | 0.0% | 1.4% | 4.9% |
港澳臺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12.5% | 0.0% |
外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7.7% | 3.8% | 3.8% | 0.0% | 7.7% | 38.5% |
東部地區 | 6.7% | 1.0% | 6.7% | 0.0% | 3.6% | 8.7% |
中部地區 | 5.3% | 0.0% | 5.3% | 0.0% | 0.0% | 0.0%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0.0% | 5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15.2% | 0.0% | 4.3% | 0.0% | 8.7% | 0.0% |
印染行業 | 0.0% | 7.7% | 0.0% | 0.0% | 0.0%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5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0.0% | 0.0% | 0.0% | 0.0% | 5.3%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 | 0.0% | 13.3% | 0.0% | 0.0% | 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3.3% | 0.0% | 13.3% | 0.0% | 6.7%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0.0% | 3.8% | 0.0% | 3.8% | 65.4%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3.0% | 0.0% | 13.0% | 0.0% | 0.0% | 0.0% |
針織行業 | 0.0% | 16.7% | 0.0% | 0.0% | 0.0%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7.7%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對當前行業形勢判斷,企業經營管理者態度較上期樂觀度基本持平。有29.5%的樣本企業認為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樂觀(上期為31.3%),有55.3%的企業認為運行狀況一般(上期為50.6%),持不樂觀判斷的比例與上期相比縮減2.9個百分比。
從分行業來看,毛紡、產業用和化纖行業持樂觀判斷的企業比例相對較高。
表16 對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29.5% | 55.3% | 15.2% | 棉紡織行業 | 17.4% | 56.5% | 26.1% |
大型 | 30.9% | 50.9% | 18.2% | 印染行業 | 15.4% | 84.6% | 0.0% |
中型 | 31.6% | 60.0% | 8.4%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5.4% | 52.2% | 22.4%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27.3% | 54.5%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8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1.1% | 57.9% | 21.1% |
私人控股 | 33.6% | 55.2% | 11.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1.1% | 62.2% | 6.7% |
港澳臺商控股 | 12.5% | 62.5%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6.7% | 40.0% | 13.3% |
外商控股 | 0.0% | 60.0% | 4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0% | 44.4% | 18.5% |
其他控股 | 26.9% | 46.2% | 26.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7.8% | 52.2% | 0.0% |
東部地區 | 28.1% | 57.1% | 14.8% | 針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中部地區 | 47.4% | 31.6% | 21.1%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0.8% | 46.2% | 23.1%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預期,選擇樂觀的企業比例為35.3%,選擇一般的企業比例為51.2%,高于本期實際選擇樂觀的企業比重,顯示企業對下期宏觀經濟總體運行持更加樂觀態度。
表17 對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35.3% | 51.2% | 13.5% | 棉紡織行業 | 19.6% | 65.2% | 15.2% |
大型 | 40.0% | 47.3% | 12.7% | 印染行業 | 7.7% | 92.3% | 0.0% |
中型 | 36.6% | 57.0% | 6.5%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9.9% | 46.3% | 23.9%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31.8% | 50.0%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集體控股 | 40.0% | 4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1.6% | 47.4% | 21.1% |
私人控股 | 39.7% | 48.9% | 11.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7.8% | 55.6% | 6.7%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68.8%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20.0% | 8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8.0% | 28.0% | 24.0% |
其他控股 | 26.9% | 50.0%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5.2% | 30.4% | 4.3% |
東部地區 | 33.5% | 53.1% | 13.4% | 針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中部地區 | 57.9% | 26.3% | 15.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38.5% | 23.1%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國內外市場的判斷,樣本企業對兩個市場的預期增加判斷都較為看好。預期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需求比本期“增加”的樣本企業近三成;預期下期國外紡織服裝市場需求比本期“增加”的樣本企業也占28.8%。
表18 對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19.3% | 51.4% | 29.2% | 棉紡織行業 | 23.9% | 52.2% | 23.9% |
大型 | 16.4% | 47.3% | 36.4% | 印染行業 | 33.3% | 25.0% | 41.7% |
中型 | 19.6% | 48.9% | 31.5%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21.5% | 58.5% | 20.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9.1% | 68.2%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集體控股 | 20.0% | 4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6.3% | 42.1% | 31.6% |
私人控股 | 19.4% | 54.0% | 26.6%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4% | 65.9% | 22.7%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31.3% | 5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7.1% | 50.0% | 42.9% |
外商控股 | 25.0% | 50.0% | 25.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0% | 44.4% | 18.5% |
其他控股 | 26.9% | 38.5% | 34.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3% | 47.8% | 47.8% |
東部地區 | 19.8% | 51.6% | 28.6% | 針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中部地區 | 16.7% | 50.0% | 33.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8.3% | 58.3% | 33.3%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50.0% | 其他行業 | 0.0% | 10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表19 對下期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21.2% | 50.0% | 28.8% | 棉紡織行業 | 22.2% | 53.3% | 24.4% |
大型 | 13.0% | 50.0% | 37.0% | 印染行業 | 36.4% | 18.2% | 45.5% |
中型 | 23.1% | 46.2% | 30.8%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25.4% | 55.6% | 19.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18.2% | 59.1%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集體控股 | 0.0% | 75.0% | 25.0% | 長絲織造行業 | 26.3% | 52.6% | 21.1% |
私人控股 | 19.9% | 51.5% | 28.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9% | 61.9% | 26.2% |
港澳臺商控股 | 25.0% | 31.3% | 43.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3.3% | 53.3% | 33.3% |
外商控股 | 25.0% | 50.0% | 25.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4.4% | 33.3% | 22.2% |
其他控股 | 30.8% | 42.3% | 26.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9.1% | 54.5% | 36.4% |
東部地區 | 21.2% | 49.7% | 29.1% | 針織行業 | 0.0% | 60.0% | 40.0% |
中部地區 | 23.5% | 52.9% | 23.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6.7% | 33.3% | 50.0%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5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關于本期樣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投資趨勢的判斷調查中,有9.7%的企業表示未來投資增加,比上期調查數據提高4.6個百分點;有24.0%的企業表示未來行業投資將有所下降,比上期比重下降2.1個百分點。
從分地區來看,中部地區企業認為投資會增加的比重略高,而西部地區企業認為未來投資下降的比例較大。從行業分布來看,化纖行業企業認為未來投資增加的比例較高,為33.3%。
表20 本期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投資趨勢的判斷(%)
| 下降 | 平穩 | 增加 | | 下降 | 平穩 | 增加 |
總計 | 24.0% | 66.3% | 9.7% | 棉紡織行業 | 20.0% | 77.8% | 2.2% |
大型 | 21.8% | 67.3% | 10.9% | 印染行業 | 30.8% | 69.2% | 0.0% |
中型 | 22.4% | 68.2% | 9.4%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28.6% | 62.5% | 8.9%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23.8% | 66.7% | 9.5%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57.9% | 5.3% |
私人控股 | 24.1% | 64.7% | 11.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7% | 65.9% | 11.4% |
港澳臺商控股 | 31.3% | 62.5% | 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6.7% | 60.0% | 13.3% |
外商控股 | 60.0% | 4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5% | 62.5% | 0.0% |
其他控股 | 12.5% | 81.3% | 6.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7.4% | 52.2% | 30.4% |
東部地區 | 24.0% | 66.3% | 9.7% | 針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中部地區 | 21.1% | 68.4% | 10.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5.4% | 69.2% | 15.4%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0.0% | 5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關于本期樣本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的調查中,總體看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的企業占到了49.5%,比上期(61.5%)下滑1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在60%以上的企業占到樣本企業的18.5%,比上期(9.6%)上升8.9個百分點。企業總體負債率有所上升。
分企業類型看,有23.6%的大型企業資產負債率大于60%。有63.6%的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要小于50%。分行業看,絲絹行業和針織行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資產負債率超過60%的企業比例分別都超33%。
表21 本期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
| 50%以下 | 50% ~ 60% | 60%以上 | | 50%以下 | 50%~60% | 60%以上 |
總計 | 49.5% | 31.9% | 18.5% | 棉紡織行業 | 39.1% | 32.6% | 28.3% |
大型 | 50.9% | 25.5% | 23.6% | 印染行業 | 23.1% | 69.2% | 7.7% |
中型 | 47.4% | 33.7% | 18.9% | 毛紡織行業 | 100.0% | 0.0% | 0.0% |
小型 | 51.5% | 34.8% | 13.6%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63.6% | 18.2%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集體控股 | 40.0% | 6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52.6% | 36.8% | 10.5% |
私人控股 | 48.6% | 34.5% | 16.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5.5% | 31.8% | 22.7%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25.0%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80.0% | 20.0% | 0.0% |
外商控股 | 40.0% | 4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4.1% | 11.1% | 14.8% |
其他控股 | 46.2% | 26.9% | 26.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9.1% | 34.8% | 26.1% |
東部地區 | 48.7% | 31.3% | 20.0% | 針織行業 | 50.0% | 16.7% | 33.3% |
中部地區 | 52.6% | 42.1% | 5.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1.5% | 30.8% | 7.7% |
西部地區 | 10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從企業資產負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企業經營者調查分析
(2019.01-2019.03)


目 錄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3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5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6
1. 本期訂單需求不旺,對下期市場預期樂觀... 7
2.本期企業生產放緩,對下期預期樂觀判斷... 9
3.本期產品價格上升,庫存壓力釋放... 10
4.本期盈利略升,看好下期預期... 12
5.產能利用率上升,棉紡企業利用率最高... 12
6.本期原料備貨下降,對下期備貨略顯積極... 13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14
成本問題仍為企業第一關注問題... 14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16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19
1. 行業未來投資趨勢... 19
2. 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 19
前 言
為了跟蹤研究我國紡織企業景氣變化情況,了解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行業和本企業發展的信心,及時反映企業經營管理者近期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對行業熱點問題的看法,為政府調整產業政策,行業組織采取應對措施,企業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第一手信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持續開展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調查問卷活動。
第三十六期調查問卷工作于2019年4月完成。本期調查時間段為2019年01~03月。調查問卷主要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各相關媒體、網上直報等方式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由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填寫。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相關部門、各專業協會和支持媒體的通力協作和共同努力,廣大企業積極參與,截至到發布報告日為止,共收回有效問卷217份。經數據整理、統計和綜合分析,形成本期指數分析報告。為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經營者掌握行業發展新動向,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參考。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總體景氣指數符合預期,企業對二季度運行信心增強。根據本期問卷調查數據測算,2019年一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5.0,較2018年四季度行業景氣指數下降2.8個點,預期2019年二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62.4,大大高于本期景氣指數,顯示企業對下一季度行業生產信心較強。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從分項指數來看,呈現以下特點。
1、紡織生產和銷售指數有所下降
2019年一季度,受到國內外市場需求疲弱,企業生產安排受春節假期等因素影響波動較大,我國紡織行業生產增速有所放緩。一季度生產指數僅為55.5,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5.1個點,均低于2018年一、二、三、四季度同項指數。
與生產節奏同步放緩的是市場需求水平。2019年一季度,新訂單指數為58.9,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2個點,其中,國外訂單指數為55.6,較2018年四季度上升2.6個點,延續了上年四季度的上升趨勢。
從國內外市場表現來看,一季度內銷增速回落,出口為扭轉負增長(美元計)的勢頭。2019年1~3月,全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3.3%,增速較2018年全年回落4.7個百分點。全國紡織品服裝出口563.31億美元,同比下降1.78%;以人民幣計算,紡織品服裝出口385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34%。
2、產品銷售價格下滑,原料購進價格上升
2019年一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指數下降,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上升??梢?,我國紡織企業原料成本提升,但并未同步傳導至銷售產品價格,致使企業利潤受到擠壓。
據測算,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6.9,較2018年四季度上升2個點。同期,產品銷售價格指數僅為52.1,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1.3個點。另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一季度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紡織業、服裝業同比分別增長1.4%、1.3%;化纖業同比下降0.6%。紡織原料類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增長1.4%。
3、原材料庫存和產成品庫存都下降
2019年一季度,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庫存指數49.5,較2018年四季度下降3.6個點。產成品庫存指數為44.1,比2018年四季度下降6.5個點??梢?,一季度,我國紡織生產企業備貨放緩,去庫存較積極,生產企業的產品庫存下降較快。
整體來看,受市場放緩等因素影響,我國紡織行業總體景氣指數符合預期。而隨著國內市場環境逐漸改善、相關政策發揮政策效果等,二季度或將有回升空間,企業對二季度運行信心有所增強。具體,2019年一季度較2018年四季度的主要分項指標變化情況及對二季度的預期如下:
主要指標 | 變化 | 對二季度預期 |
生產指數 | 下降 | 上升 |
新訂單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國外訂單指數 | 上升 | 上升 |
銷售價格指數 | 下降 | 下降 |
產成品庫存指數 | 下降 | 下降 |
從業人員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原材料庫存指數 | 下降 | 上升 |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 上升 | 下降 |
資料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本期217家有效樣本企業,從地區分布結構來看,樣本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占90.3%;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型企業居多,占43.8%;從企業類型來看,私人控股企業居多,占65.9%,從行業類別來看,棉紡、家紡、服裝行業的企業占比較高。具體樣本分布情況如下表所示:
表1 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地區 | 東部地區 | 90.3% | 行業類別 | 棉紡織行業 | 21.2% |
中部地區 | 8.8% | 印染行業 | 6.0% |
西部地區 | 0.9% | 毛紡織行業 | 0.9% |
企業類型 | 國有控股 | 10.1% | 麻紡織行業 | 1.4% |
集體控股 | 2.3% | 絲絹紡織行業 | 1.4% |
私人控股 | 65.9% | 長絲織造行業 | 8.8% |
港澳臺商控股 | 7.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7% |
外商控股 | 2.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9% |
其他控股 | 12.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2.4% |
企業規模 | 大型 | 25.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0.6% |
中型 | 43.8% | 針織行業 | 2.8% |
小型 | 30.9%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0% |
| | 其他行業 | 0.9%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對于2019年一季度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綜合情況,41.7%的企業選擇了“良好”,比2018年四季度企業選擇“良好”比例(47.2%)低5.5個百分點,明確表示經營“不佳”的企業為7.9%,較2018年四季度選擇“不佳”的比例上升2.9個百分點??梢?,一季度企業整體經營壓力不小。
從分地區來看,中、西部地區企業選擇“良好”的比例高于東部地區。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化纖、紡機企業選擇運行狀況“良好”的比例均超過50%,經營狀況相對更為樂觀。從企業類型上看,中、小型企業選擇“良好”比重略高于大型企業。
表2 本期本企業生產經營綜合狀況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總計 | 41.7% | 50.5% | 7.9% | 棉紡織行業 | 32.6% | 54.3% | 13.0% |
大型 | 40.0% | 49.1% | 10.9% | 印染行業 | 38.5% | 61.5% | 0.0% |
中型 | 42.1% | 55.8% | 2.1%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42.4% | 43.9% | 13.6%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國有控股 | 40.9% | 50.0% | 9.1%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60.0% | 4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2.1% | 52.6% | 5.3% |
私人控股 | 45.1% | 50.0% | 4.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5.5% | 54.5% | 0.0%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50.0%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0% | 40.0% | 0.0% |
外商控股 | 20.0% | 8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3.3% | 44.4% | 22.2% |
其他控股 | 26.9% | 50.0%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6.5% | 39.1% | 4.3% |
東部地區 | 39.5% | 52.8% | 7.7% | 針織行業 | 0.0% | 83.3% | 16.7% |
中部地區 | 63.2% | 26.3% | 10.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3.8% | 46.2%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注:各選項的比重中剔除了未作選擇的企業數據(以下各表同此)。
約有40.8%的企業訂貨(需求)量較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46.9%,約有38.2%的企業訂貨(需求)量與上期持平??傮w來看,2019年一季度企業訂貨量與上期相比有所下滑,也反映出一季度市場整體需求不旺。
表3 本期本企業的訂貨(需求)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0.8% | 36.2% | 23.0% | 棉紡織行業 | 37.0% | 34.8% | 28.3% |
大型 | 36.4% | 34.5% | 29.1% | 印染行業 | 45.5% | 27.3% | 27.3% |
中型 | 43.5% | 39.1% | 17.4%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40.9% | 33.3% | 25.8%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國有控股 | 50.0% | 31.8%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66.7% | 33.3% | 0.0% |
集體控股 | 40.0% | 4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52.6% | 10.5% |
私人控股 | 43.2% | 39.6% | 17.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5.0% | 45.5% | 29.5%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31.3% | 31.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0.0% | 40.0% | 6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0.0% | 15.4% | 34.6% |
其他控股 | 30.8% | 23.1% | 46.2%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6.5% | 30.4% | 13.0% |
東部地區 | 38.5% | 38.5% | 22.9% | 針織行業 | 33.3% | 50.0% | 16.7% |
中部地區 | 57.9% | 15.8% | 2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38.5% | 15.4% |
西部地區 | 10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方面,增加的企業占31.9%,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28.7%。整體來看,國外訂貨需求量較上期判斷增長的比重略有上升。
表4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1.9% | 47.3% | 20.7% | 棉紡織行業 | 17.6% | 50.0% | 32.4% |
大型 | 28.6% | 42.9% | 28.6% | 印染行業 | 45.5% | 27.3% | 27.3% |
中型 | 37.3% | 47.0% | 15.7%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6.8% | 51.8% | 21.4%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21.1% | 68.4% | 10.5%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集體控股 | 25.0% | 50.0% | 25.0% | 長絲織造行業 | 20.0% | 46.7% | 33.3% |
私人控股 | 32.5% | 48.3% | 19.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6.2% | 54.8% | 19.0% |
港澳臺商控股 | 40.0% | 26.7% | 33.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7.1% | 42.9% | 0.0% |
外商控股 | 0.0% | 8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2.3% | 38.5% | 19.2% |
其他控股 | 40.0% | 32.0% | 2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6% | 57.9% | 10.5% |
東部地區 | 32.8% | 47.1% | 20.1% | 針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中部地區 | 21.4% | 50.0% | 28.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46.2% | 7.7%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訂貨需求情況的預期,43.3%的企業預期會比本期有所增加??梢?,企業對2019年二季度的市場需求判斷樂觀。其中,化纖、針織、產業用企業對下期的訂單判斷持積極的態度,預期下期訂單量會有所增長的企業占比均超過50%。
表5 下期本企業訂貨(需求)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3.3% | 43.3% | 13.3% | 棉紡織行業 | 46.7% | 40.0% | 13.3% |
大型 | 53.7% | 33.3% | 13.0% | 印染行業 | 33.3% | 50.0% | 16.7% |
中型 | 41.9% | 46.2% | 11.8%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36.5% | 47.6% | 15.9%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36.4% | 50.0% | 13.6%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集體控股 | 60.0% | 2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2.1% | 47.4% | 10.5% |
私人控股 | 40.9% | 47.4% | 11.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4.1% | 50.0% | 15.9% |
港澳臺商控股 | 56.3% | 31.3%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60.0% | 4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0.0% | 32.0% | 28.0% |
其他控股 | 48.0% | 28.0% | 24.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5.2% | 34.8% | 0.0% |
東部地區 | 43.4% | 43.4% | 13.2% | 針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部地區 | 42.1% | 42.1% | 15.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46.2%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下期國際市場需求預期方面,有32.5%的企業認為下期國外訂貨量會比本期有所增加??梢?,企業對2019年二季度的國際市場需求判斷謹慎樂觀。從分行業來看,針織企業對下一季度國際市場持有相對樂觀的預期,預期下期國外訂貨量增長的占比為50%,其他行業對國際市場的預期都是相對謹慎。
表6 下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2.5% | 53.2% | 14.3% | 棉紡織行業 | 40.6% | 46.9% | 12.5% |
大型 | 47.7% | 43.2% | 9.1% | 印染行業 | 33.3% | 55.6% | 11.1% |
中型 | 34.4% | 54.1% | 11.5%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16.3% | 61.2% | 22.4% | 麻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國有控股 | 25.0% | 68.8% | 6.3%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33.3% | 66.7%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0.8% | 61.5% | 7.7% |
私人控股 | 32.7% | 55.1% | 12.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9.7% | 56.8% | 13.5% |
港澳臺商控股 | 64.3% | 28.6% | 7.1%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7% | 58.3% | 0.0% |
外商控股 | 25.0% | 75.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1% | 50.0% | 42.9% |
其他控股 | 21.1% | 36.8% | 42.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2.9% | 50.0% | 7.1% |
東部地區 | 32.6% | 52.5% | 14.9% | 針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中部地區 | 30.8% | 61.5% | 7.7%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0.0% | 60.0% | 0.0%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2.本期企業生產放緩,對下期預期樂觀判斷
從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上看,僅有36.9%的企業選擇生產比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44.4%??梢?,2019年一季度紡織企業生產較2018年四季度有所放緩。
從企業規模來看,中型企業產品生產量增加比例超過大型和小型企業。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行業企業選擇產品產量增加的比重超過50%。
表7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6.9% | 37.3% | 25.8% | 棉紡織行業 | 28.3% | 37.0% | 34.8% |
大型 | 27.3% | 43.6% | 29.1% | 印染行業 | 30.8% | 30.8% | 38.5% |
中型 | 41.1% | 32.6% | 26.3%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38.8% | 38.8% | 22.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國有控股 | 36.4% | 45.5%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集體控股 | 20.0% | 4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7.4% | 31.6% | 21.1% |
私人控股 | 41.3% | 36.4% | 22.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35.6% | 31.1%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0% | 40.0% | 0.0% |
外商控股 | 0.0% | 40.0% | 6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0.7% | 37.0% | 22.2% |
其他控股 | 23.1% | 42.3% | 34.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3.5% | 43.5% | 13.0% |
東部地區 | 35.7% | 37.8% | 26.5% | 針織行業 | 16.7% | 33.3% | 50.0% |
中部地區 | 47.4% | 36.8% | 15.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53.8%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0.0% | 5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2019年二季度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預期增長的企業比重有46.0%,高于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增長的比例(36.9%),企業對未來生產樂觀判斷。
表8 下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6.0% | 44.2% | 9.8% | 棉紡織行業 | 45.7% | 52.2% | 2.2% |
大型 | 50.9% | 41.8% | 7.3% | 印染行業 | 53.8% | 30.8% | 15.4% |
中型 | 48.9% | 42.6% | 8.5%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37.9% | 48.5% | 13.6% | 麻紡織行業 | 0.0% | 33.3% | 66.7% |
國有控股 | 36.4% | 54.5% | 9.1%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8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63.2% | 36.8% | 0.0% |
私人控股 | 45.1% | 46.5% | 8.5%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8.6% | 54.5% | 6.8% |
港澳臺商控股 | 62.5% | 31.3% | 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80.0% | 2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3.1% | 38.5% | 38.5% |
其他控股 | 48.0% | 28.0% | 24.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9.6% | 30.4% | 0.0% |
東部地區 | 45.4% | 43.8% | 10.8% | 針織行業 | 50.0% | 33.3% | 16.7% |
中部地區 | 52.6% | 47.4%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53.8%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3.本期產品價格上升,庫存壓力釋放
有24.1%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較上期有所增長,有19.9%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售價下降,表示持平的占56.0%。整體來看,產品銷售價格指數較2018年四季度略有下降。
表9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4.1% | 56.0% | 19.9% | 棉紡織行業 | 13.0% | 54.3% | 32.6% |
大型 | 27.3% | 45.5% | 27.3% | 印染行業 | 46.2% | 46.2% | 7.7% |
中型 | 25.5% | 58.5% | 16.0%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19.4% | 61.2% | 19.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18.2% | 59.1%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33.3% | 66.7% |
集體控股 | 20.0% | 6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36.8% | 26.3% |
私人控股 | 26.1% | 59.9% | 14.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8% | 81.8% | 11.4%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43.8%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53.3% | 13.3% |
外商控股 | 20.0% | 40.0% | 4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4.4% | 40.7% | 14.8% |
其他控股 | 23.1% | 42.3% | 34.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7.8% | 26.1% | 26.1% |
東部地區 | 25.6% | 54.4% | 20.0% | 針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中部地區 | 10.5% | 68.4% | 21.1%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92.3% | 7.7%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產品銷售價格的判斷,預計下期產品銷售價格與本期持平的樣本企業占70.7%,僅有15.3%的企業預計產品銷售價格會有所上漲??梢?,企業家普遍認為二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提升空間有限。
在產成品庫存方面,調查結果顯示本期產品庫存較上期有所提升或基本持平的比例占75.7%,庫存下降的比例為34.3%,而上期選擇庫存提升或平穩的比例為74.2%??傮w來看,本期樣本企業產成品庫存壓力有所釋放。
從分行業來看,絲綢、化纖、針織和毛紡企業產成品去庫存略多,產成品庫存下降的企業占比超過50%。
對于下期產成品庫存的預期,選擇庫存下降的樣本企業比例為30.7%。樣本企業對下期產成品的去庫存判斷相對樂觀。
表10 本期本企業產成品庫存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2.5% | 43.2% | 34.3% | 棉紡織行業 | 30.4% | 26.1% | 43.5% |
大型 | 20.4% | 38.9% | 40.7% | 印染行業 | 41.7% | 50.0% | 8.3% |
中型 | 25.3% | 42.1% | 32.6%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20.3% | 48.4% | 31.3%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23.8% | 38.1% | 38.1%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0.0% | 66.7% |
集體控股 | 20.0% | 4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47.4% | 15.8% |
私人控股 | 22.7% | 46.8% | 30.5%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5% | 68.2% | 27.3%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37.5% | 43.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0.0% | 60.0% | 40.0% |
外商控股 | 40.0% | 4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0% | 37.0% | 25.9% |
其他控股 | 20.0% | 32.0% | 4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2.7% | 22.7% | 54.5% |
東部地區 | 20.3% | 45.3% | 34.4% | 針織行業 | 33.3% | 16.7% | 50.0% |
中部地區 | 47.4% | 26.3% | 2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53.8% | 46.2% |
西部地區 | 0.0% | 0.0% | 10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4.本期盈利略升,看好下期預期
企業盈利方面,有75.8%的樣本企業本期盈利較上期增加或持平,略高于上期樣本企業的判斷。從不同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型企業盈利增長情況在平均水平以上,小型企業中盈利增長的比重略少,為28.4%。
對于2019年二季度盈利判斷,預期盈利增加的企業比重為37.8%,高于本期實際盈利增加的企業比例4.8個百分點。表明,樣本企業對二季度盈利預期看好。
表11 本期本企業盈利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3.0% | 42.8% | 24.2% | 棉紡織行業 | 24.4% | 44.4% | 31.1% |
大型 | 34.0% | 39.6% | 26.4% | 印染行業 | 23.1% | 46.2% | 30.8% |
中型 | 35.8% | 44.2% | 2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28.4% | 43.3% | 28.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28.6% | 42.9% | 28.6%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60.0% | 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6.3% | 47.4% | 26.3% |
私人控股 | 33.8% | 44.4% | 21.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4.4% | 44.4% | 31.1% |
港澳臺商控股 | 37.5% | 25.0% | 37.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0% | 33.3% | 6.7% |
外商控股 | 20.0% | 6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8.1% | 33.3% | 18.5% |
其他控股 | 26.9% | 50.0%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50.0% | 36.4% | 13.6% |
東部地區 | 32.0% | 43.8% | 24.2% | 針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中部地區 | 47.4% | 26.3% | 26.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46.2% | 15.4%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5.產能利用率上升,棉紡企業利用率最高
產能利用水平方面,69.7 %的樣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比上期略升0.9個百分點。大、中型企業設備利用率高于小型企業,設備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業比重分別達84.9%和74.5%。從分行業來看,棉紡、產業用、長絲織造和化纖行業設備利用率80%以上的企業占比超過70%,棉紡行業的樣本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95.6%。
表12 本期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總計 | 69.7% | 26.5% | 3.8% | 棉紡織行業 | 95.6% | 4.4% | 0.0% |
大型 | 84.9% | 15.1% | 0.0% | 印染行業 | 41.7% | 50.0% | 8.3% |
中型 | 74.5% | 23.4% | 2.1%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50.0% | 40.6% | 9.4%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85.7% | 14.3%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66.7% | 33.3% | 0.0% |
集體控股 | 80.0% | 2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73.7% | 26.3% | 0.0% |
私人控股 | 71.7% | 26.1% | 2.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5% | 39.5% | 0.0% |
港澳臺商控股 | 81.3% | 18.8% | 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86.7% | 13.3% | 0.0% |
外商控股 | 80.0% | 2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2.3% | 30.8% | 26.9% |
其他控股 | 34.6% | 46.2% | 19.2%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73.9% | 26.1% | 0.0% |
東部地區 | 66.8% | 28.9% | 4.2% | 針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中部地區 | 94.7% | 5.3%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9.2% | 30.8% | 0.0% |
西部地區 | 10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6.本期原料備貨下降,對下期備貨略顯積極
本期企業原料采購量方面,有24.3%的樣本企業采購量有所增加,與上期相比下降4.5個百分點。整體來看,本期企業的原料備貨積極性比上期有所下降。
對于下期原料采購量的預計,有36.0%樣本企業選擇了“增加”,高于本期樣本企業的預期增加判斷??梢?,樣本企業對下期原料備貨態度略顯積極。
表13 本期主要原材料采購數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4.3% | 58.4% | 17.3% | 棉紡織行業 | 21.7% | 69.6% | 8.7% |
大型 | 14.8% | 72.2% | 13.0% | 印染行業 | 30.8% | 38.5% | 30.8% |
中型 | 27.7% | 55.3% | 17.0% | 毛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小型 | 27.3% | 51.5% | 21.2%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22.7% | 72.7% | 4.5%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6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1.1% | 52.6% | 26.3% |
私人控股 | 28.2% | 57.7% | 14.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9.1% | 77.3% | 13.6% |
港澳臺商控股 | 31.3% | 50.0% | 18.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0.0% | 50.0% | 0.0% |
外商控股 | 0.0% | 50.0% | 5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8.5% | 44.4% | 37.0% |
其他控股 | 4.0% | 56.0% | 4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8% | 45.5% | 22.7% |
東部地區 | 21.8% | 60.1% | 18.1% | 針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中部地區 | 52.6% | 36.8% | 10.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61.5% | 0.0%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表14 下期主要原材料采購數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6.0% | 57.9% | 6.1% | 棉紡織行業 | 28.3% | 65.2% | 6.5% |
大型 | 33.3% | 61.1% | 5.6% | 印染行業 | 53.8% | 38.5% | 7.7% |
中型 | 40.4% | 56.4% | 3.2%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31.8% | 57.6% | 10.6%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36.4% | 59.1% | 4.5%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8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63.2% | 0.0% |
私人控股 | 34.8% | 59.6% | 5.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5.0% | 63.6% | 11.4%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43.8% | 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2.9% | 57.1% | 0.0% |
外商控股 | 25.0% | 75.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5.9% | 63.0% | 11.1% |
其他控股 | 38.5% | 50.0% | 11.5%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5.2% | 34.8% | 0.0% |
東部地區 | 34.7% | 58.5% | 6.7% | 針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中部地區 | 47.4% | 52.6%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1.7% | 58.3%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對于本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成本過快上漲”為第一選項,比例達31.5%,與上期相比比例下降了8.8個百分點,成本過快上漲問題雖仍是企業經營者最關注的問題,但關注度略有下降。
隨著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企業對國內市場的關注度不斷上升。本期認為“國內市場需求不足”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19.4%,比上期占比(11.9%)上升7.5個百分點;認為“國際市場需求不足”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15.3%,比上期占比(17.6%)下降了2.3個百分點;認為“貿易摩擦”是第一問題的企業占比為7.4%,比上期占比(12.6%)下降5.2個百分點。
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國際市場需求不足 | 國內市場需求不足 | 貿易摩擦 | 成本上漲 | 人民幣匯率波動 |
總計 | 15.3% | 19.4% | 7.4% | 31.5% | 0.9% |
大型 | 21.8% | 20.0% | 7.3% | 25.5% | 1.8% |
中型 | 11.7% | 19.1% | 7.4% | 33.0% | 0.0% |
小型 | 14.9% | 19.4% | 7.5% | 34.3% | 1.5% |
國有控股 | 22.7% | 22.7% | 13.6% | 18.2% | 4.5% |
集體控股 | 20.0% | 20.0% | 20.0% | 20.0% | 0.0% |
私人控股 | 13.4% | 21.1% | 5.6% | 36.6% | 0.7%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18.8% | 18.8% | 31.3% | 0.0% |
外商控股 | 20.0% | 20.0% | 0.0% | 60.0% | 0.0% |
其他控股 | 15.4% | 7.7% | 3.8% | 11.5% | 0.0% |
東部地區 | 15.4% | 17.4% | 7.7% | 32.3% | 0.5% |
中部地區 | 15.8% | 36.8% | 5.3% | 26.3% | 5.3%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0.0% | 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19.6% | 28.3% | 6.5% | 15.2% | 2.2% |
印染行業 | 15.4% | 23.1% | 0.0% | 53.8%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0.0% | 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0.0% | 0.0% | 66.7%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66.7% | 0.0% | 0.0% | 33.3%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15.8% | 21.1% | 5.3% | 52.6%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0.0% | 13.3% | 11.1% | 37.8% | 2.2%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7% | 13.3% | 6.7% | 4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7% | 3.8% | 3.8% | 11.5%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3% | 13.0% | 17.4% | 39.1% | 0.0% |
針織行業 | 16.7% | 50.0% | 0.0% | 16.7%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5.4% | 46.2% | 0.0% | 30.8% | 0.0% |
其他行業 | 0.0% | 0.0%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續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資金短缺, 融資困難 | 節能減排壓力大 | 市場競爭激烈 | 產品庫存增長快 | 招工難 | 其他 |
總計 | 6.5% | 0.9% | 6.5% | 0.0% | 3.7% | 7.9% |
大型 | 9.1% | 0.0% | 9.1% | 0.0% | 5.5% | 0.0% |
中型 | 8.5% | 1.1% | 6.4% | 0.0% | 5.3% | 7.4% |
小型 | 1.5% | 1.5% | 4.5% | 0.0% | 0.0% | 14.9% |
國有控股 | 9.1% | 0.0% | 0.0% | 0.0% | 9.1% | 0.0% |
集體控股 | 0.0% | 0.0% | 20.0% | 0.0% | 0.0% | 0.0% |
私人控股 | 7.0% | 0.7% | 8.5% | 0.0% | 1.4% | 4.9% |
港澳臺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12.5% | 0.0% |
外商控股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7.7% | 3.8% | 3.8% | 0.0% | 7.7% | 38.5% |
東部地區 | 6.7% | 1.0% | 6.7% | 0.0% | 3.6% | 8.7% |
中部地區 | 5.3% | 0.0% | 5.3% | 0.0% | 0.0% | 0.0%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0.0% | 5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15.2% | 0.0% | 4.3% | 0.0% | 8.7% | 0.0% |
印染行業 | 0.0% | 7.7% | 0.0% | 0.0% | 0.0%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5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0.0% | 0.0% | 0.0% | 0.0% | 5.3%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 | 0.0% | 13.3% | 0.0% | 0.0% | 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3.3% | 0.0% | 13.3% | 0.0% | 6.7%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0.0% | 3.8% | 0.0% | 3.8% | 65.4%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3.0% | 0.0% | 13.0% | 0.0% | 0.0% | 0.0% |
針織行業 | 0.0% | 16.7% | 0.0% | 0.0% | 0.0%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7.7%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對當前行業形勢判斷,企業經營管理者態度較上期樂觀度基本持平。有29.5%的樣本企業認為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樂觀(上期為31.3%),有55.3%的企業認為運行狀況一般(上期為50.6%),持不樂觀判斷的比例與上期相比縮減2.9個百分比。
從分行業來看,毛紡、產業用和化纖行業持樂觀判斷的企業比例相對較高。
表16 對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29.5% | 55.3% | 15.2% | 棉紡織行業 | 17.4% | 56.5% | 26.1% |
大型 | 30.9% | 50.9% | 18.2% | 印染行業 | 15.4% | 84.6% | 0.0% |
中型 | 31.6% | 60.0% | 8.4%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5.4% | 52.2% | 22.4%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27.3% | 54.5%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20.0% | 8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1.1% | 57.9% | 21.1% |
私人控股 | 33.6% | 55.2% | 11.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1.1% | 62.2% | 6.7% |
港澳臺商控股 | 12.5% | 62.5%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6.7% | 40.0% | 13.3% |
外商控股 | 0.0% | 60.0% | 4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0% | 44.4% | 18.5% |
其他控股 | 26.9% | 46.2% | 26.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7.8% | 52.2% | 0.0% |
東部地區 | 28.1% | 57.1% | 14.8% | 針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中部地區 | 47.4% | 31.6% | 21.1%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0.8% | 46.2% | 23.1%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預期,選擇樂觀的企業比例為35.3%,選擇一般的企業比例為51.2%,高于本期實際選擇樂觀的企業比重,顯示企業對下期宏觀經濟總體運行持更加樂觀態度。
表17 對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35.3% | 51.2% | 13.5% | 棉紡織行業 | 19.6% | 65.2% | 15.2% |
大型 | 40.0% | 47.3% | 12.7% | 印染行業 | 7.7% | 92.3% | 0.0% |
中型 | 36.6% | 57.0% | 6.5% | 毛紡織行業 | 50.0% | 0.0% | 50.0% |
小型 | 29.9% | 46.3% | 23.9% | 麻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國有控股 | 31.8% | 50.0%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集體控股 | 40.0% | 4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1.6% | 47.4% | 21.1% |
私人控股 | 39.7% | 48.9% | 11.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7.8% | 55.6% | 6.7%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68.8% | 12.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3.3% | 40.0% | 6.7% |
外商控股 | 20.0% | 8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8.0% | 28.0% | 24.0% |
其他控股 | 26.9% | 50.0% | 23.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5.2% | 30.4% | 4.3% |
東部地區 | 33.5% | 53.1% | 13.4% | 針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中部地區 | 57.9% | 26.3% | 15.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8.5% | 38.5% | 23.1% |
西部地區 | 0.0% | 10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對于下期國內外市場的判斷,樣本企業對兩個市場的預期增加判斷都較為看好。預期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需求比本期“增加”的樣本企業近三成;預期下期國外紡織服裝市場需求比本期“增加”的樣本企業也占28.8%。
表18 對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19.3% | 51.4% | 29.2% | 棉紡織行業 | 23.9% | 52.2% | 23.9% |
大型 | 16.4% | 47.3% | 36.4% | 印染行業 | 33.3% | 25.0% | 41.7% |
中型 | 19.6% | 48.9% | 31.5%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21.5% | 58.5% | 20.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9.1% | 68.2%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集體控股 | 20.0% | 40.0% | 4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6.3% | 42.1% | 31.6% |
私人控股 | 19.4% | 54.0% | 26.6%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4% | 65.9% | 22.7% |
港澳臺商控股 | 18.8% | 31.3% | 5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7.1% | 50.0% | 42.9% |
外商控股 | 25.0% | 50.0% | 25.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0% | 44.4% | 18.5% |
其他控股 | 26.9% | 38.5% | 34.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3% | 47.8% | 47.8% |
東部地區 | 19.8% | 51.6% | 28.6% | 針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中部地區 | 16.7% | 50.0% | 33.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8.3% | 58.3% | 33.3%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50.0% | 其他行業 | 0.0% | 10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表19 對下期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21.2% | 50.0% | 28.8% | 棉紡織行業 | 22.2% | 53.3% | 24.4% |
大型 | 13.0% | 50.0% | 37.0% | 印染行業 | 36.4% | 18.2% | 45.5% |
中型 | 23.1% | 46.2% | 30.8%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25.4% | 55.6% | 19.0% | 麻紡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國有控股 | 18.2% | 59.1%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集體控股 | 0.0% | 75.0% | 25.0% | 長絲織造行業 | 26.3% | 52.6% | 21.1% |
私人控股 | 19.9% | 51.5% | 28.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9% | 61.9% | 26.2% |
港澳臺商控股 | 25.0% | 31.3% | 43.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3.3% | 53.3% | 33.3% |
外商控股 | 25.0% | 50.0% | 25.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44.4% | 33.3% | 22.2% |
其他控股 | 30.8% | 42.3% | 26.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9.1% | 54.5% | 36.4% |
東部地區 | 21.2% | 49.7% | 29.1% | 針織行業 | 0.0% | 60.0% | 40.0% |
中部地區 | 23.5% | 52.9% | 23.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6.7% | 33.3% | 50.0%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50.0% | 其他行業 | 50.0% | 5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關于本期樣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投資趨勢的判斷調查中,有9.7%的企業表示未來投資增加,比上期調查數據提高4.6個百分點;有24.0%的企業表示未來行業投資將有所下降,比上期比重下降2.1個百分點。
從分地區來看,中部地區企業認為投資會增加的比重略高,而西部地區企業認為未來投資下降的比例較大。從行業分布來看,化纖行業企業認為未來投資增加的比例較高,為33.3%。
表20 本期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投資趨勢的判斷(%)
| 下降 | 平穩 | 增加 | | 下降 | 平穩 | 增加 |
總計 | 24.0% | 66.3% | 9.7% | 棉紡織行業 | 20.0% | 77.8% | 2.2% |
大型 | 21.8% | 67.3% | 10.9% | 印染行業 | 30.8% | 69.2% | 0.0% |
中型 | 22.4% | 68.2% | 9.4%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小型 | 28.6% | 62.5% | 8.9% | 麻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國有控股 | 23.8% | 66.7% | 9.5% | 絲絹紡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集體控股 | 0.0% | 10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36.8% | 57.9% | 5.3% |
私人控股 | 24.1% | 64.7% | 11.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7% | 65.9% | 11.4% |
港澳臺商控股 | 31.3% | 62.5% | 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6.7% | 60.0% | 13.3% |
外商控股 | 60.0% | 4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7.5% | 62.5% | 0.0% |
其他控股 | 12.5% | 81.3% | 6.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7.4% | 52.2% | 30.4% |
東部地區 | 24.0% | 66.3% | 9.7% | 針織行業 | 33.3% | 66.7% | 0.0% |
中部地區 | 21.1% | 68.4% | 10.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5.4% | 69.2% | 15.4%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0.0% | 50.0% | 5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關于本期樣本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的調查中,總體看資產負債率在50%以下的企業占到了49.5%,比上期(61.5%)下滑12個百分點;資產負債率在60%以上的企業占到樣本企業的18.5%,比上期(9.6%)上升8.9個百分點。企業總體負債率有所上升。
分企業類型看,有23.6%的大型企業資產負債率大于60%。有63.6%的國有控股企業資產負債率要小于50%。分行業看,絲絹行業和針織行業企業資產負債率較高,資產負債率超過60%的企業比例分別都超33%。
表21 本期企業資產負債率水平(%)
| 50%以下 | 50% ~ 60% | 60%以上 | | 50%以下 | 50%~60% | 60%以上 |
總計 | 49.5% | 31.9% | 18.5% | 棉紡織行業 | 39.1% | 32.6% | 28.3% |
大型 | 50.9% | 25.5% | 23.6% | 印染行業 | 23.1% | 69.2% | 7.7% |
中型 | 47.4% | 33.7% | 18.9% | 毛紡織行業 | 100.0% | 0.0% | 0.0% |
小型 | 51.5% | 34.8% | 13.6% | 麻紡織行業 | 0.0% | 100.0% | 0.0% |
國有控股 | 63.6% | 18.2%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6.7% | 33.3% |
集體控股 | 40.0% | 6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52.6% | 36.8% | 10.5% |
私人控股 | 48.6% | 34.5% | 16.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5.5% | 31.8% | 22.7%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25.0%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80.0% | 20.0% | 0.0% |
外商控股 | 40.0% | 4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74.1% | 11.1% | 14.8% |
其他控股 | 46.2% | 26.9% | 26.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9.1% | 34.8% | 26.1% |
東部地區 | 48.7% | 31.3% | 20.0% | 針織行業 | 50.0% | 16.7% | 33.3% |
中部地區 | 52.6% | 42.1% | 5.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61.5% | 30.8% | 7.7% |
西部地區 | 10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100.0% | 0.0% | 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
從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的原因看,賒購原輔料致使負債率上升占樣本企業比重達到41.6%,成為企業負債最主要來源。占第二位的,流動資金貸款增多也導致企業負債增加,占樣本企業比重為23.9%。從企業類型看,大型企業更關注中長期投資增加對負債率的影響,中小企業更關注賒購原輔料增加。
表22 本期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原因占比(%)
| 中長期投資增加 | 賒購原輔料等增多 | 流動資金貸款增多 | 貨物銷售預收賬款增多 | 其他 |
總計 | 17.7% | 41.6% | 23.9% | 17.7% | 21.2% |
大型 | 36.4% | 13.6% | 18.2% | 18.2% | 36.4% |
中型 | 14.8% | 50.0% | 29.6% | 16.7% | 11.1% |
小型 | 10.8% | 45.9% | 18.9% | 18.9% | 27.0% |
國有控股 | 9.1% | 36.4% | 36.4% | 36.4% | 27.3% |
集體控股 | 0.0% | 0.0% | 0.0% | 100.0% | 0.0% |
私人控股 | 20.0% | 38.7% | 24.0% | 17.3% | 22.7% |
港澳臺商控股 | 33.3% | 11.1% | 33.3% | 11.1% | 22.2%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10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6.3% | 75.0% | 6.3% | 6.3% | 12.5% |
東部地區 | 18.7% | 41.1% | 23.4% | 15.9% | 21.5% |
中部地區 | 0.0% | 50.0% | 33.3% | 50.0% | 16.7%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8.7% | 34.8% | 43.5% | 26.1% | 30.4% |
印染行業 | 16.7% | 50.0% | 0.0% | 33.3%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100.0% | 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0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0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8.6% | 28.6% | 14.3% | 14.3% | 14.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6.0% | 24.0% | 36.0% | 24.0% | 32.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66.7% | 33.3% | 0.0%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100.0% | 0.0% | 0.0%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81.8% | 0.0% | 27.3% | 9.1% | 9.1% |
針織行業 | 0.0% | 0.0% | 50.0% | 50.0%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16.7% | 0.0% | 50.0% | 33.3% |
其他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0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債率上升的原因看,賒購原輔料致使負債率上升占樣本企業比重達到41.6%,成為企業負債最主要來源。占第二位的,流動資金貸款增多也導致企業負債增加,占樣本企業比重為23.9%。從企業類型看,大型企業更關注中長期投資增加對負債率的影響,中小企業更關注賒購原輔料增加。
表22 本期企業資產負債率上升原因占比(%)
| 中長期投資增加 | 賒購原輔料等增多 | 流動資金貸款增多 | 貨物銷售預收賬款增多 | 其他 |
總計 | 17.7% | 41.6% | 23.9% | 17.7% | 21.2% |
大型 | 36.4% | 13.6% | 18.2% | 18.2% | 36.4% |
中型 | 14.8% | 50.0% | 29.6% | 16.7% | 11.1% |
小型 | 10.8% | 45.9% | 18.9% | 18.9% | 27.0% |
國有控股 | 9.1% | 36.4% | 36.4% | 36.4% | 27.3% |
集體控股 | 0.0% | 0.0% | 0.0% | 100.0% | 0.0% |
私人控股 | 20.0% | 38.7% | 24.0% | 17.3% | 22.7% |
港澳臺商控股 | 33.3% | 11.1% | 33.3% | 11.1% | 22.2% |
外商控股 | 0.0% | 100.0% | 10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6.3% | 75.0% | 6.3% | 6.3% | 12.5% |
東部地區 | 18.7% | 41.1% | 23.4% | 15.9% | 21.5% |
中部地區 | 0.0% | 50.0% | 33.3% | 50.0% | 16.7% |
西部地區 | 0.0% | 0.0% | 0.0% | 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8.7% | 34.8% | 43.5% | 26.1% | 30.4% |
印染行業 | 16.7% | 50.0% | 0.0% | 33.3% | 0.0% |
毛紡織行業 | 0.0% | 100.0% | 100.0% | 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0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00.0% |
長絲織造行業 | 28.6% | 28.6% | 14.3% | 14.3% | 14.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6.0% | 24.0% | 36.0% | 24.0% | 32.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66.7% | 33.3% | 0.0%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100.0% | 0.0% | 0.0%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81.8% | 0.0% | 27.3% | 9.1% | 9.1% |
針織行業 | 0.0% | 0.0% | 50.0% | 50.0%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0.0% | 16.7% | 0.0% | 50.0% | 33.3% |
其他行業 | 0.0% | 0.0% | 0.0% | 0.0% | 100.0% |
數據來源: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經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