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企業經營者調查系統 【內部參考 請勿外傳】
(2016.04-2016.06)(總第二十五期)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企業經營者跟蹤調查報告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心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 中國麻紡行業協會
中國絲綢協會 中國服裝協會
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 中國印染行業協會
中國針織工業協會 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中國長絲織造協會 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
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 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
中國紡織報 紡織服裝周刊
二〇一六年七月 北京
目 錄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3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5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5
1.企業整體訂貨量與上期持平... 6
2.生產增長平穩... 9
3.產品銷售價格略降,企業庫存平穩... 10
4.企業盈利狀況面臨下行壓力... 11
5.企業設備利用率有所下降... 12
6.主要原材料購進量價持平... 13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14
企業經營者面臨的主要問題... 14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16
六、企業經營者對熱點問題的看法. 18
1.英國“脫歐”對企業出口影響... 18
2.行業未來投資趨勢... 19
前 言
為了跟蹤研究我國紡織企業景氣變化情況,了解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行業和本企業發展的信心,及時反映企業經營管理者近期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對行業熱點問題的看法,為政府調整產業政策,行業組織采取應對措施,企業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第一手信息,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持續開展了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調查問卷活動。第二十五期調查問卷工作于2016年7月完成。
本期調查時間段為2016年04~06月。調查問卷主要通過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各專業協會、各相關媒體、網上直報等方式發放和回收。調查問卷要求由企業法人代表或經營管理主要負責人填寫。
在聯合會相關部門、各專業協會和支持媒體的通力協作和共同努力下,廣大企業積極參與下,截至到發布報告日為止,共收回有效問卷299份。經數據整理、統計和綜合分析,形成本調查報告。
本調查報告除了供政府相關部門、行業協會領導決策參考外,還通過聯合會及各專業協會反饋給各行業參與調查的企業,為企業經營者掌握行業發展新動向,調整生產經營策略提供借鑒。
一、紡織行業總體景氣狀況
根據本次調查數據測算,2016年二季度紡織行業景氣指數為57.15,較今年一季度行業景氣指數回升1.18個點。

從分項指數來看,呈現以下特點。
紡織生產景氣提升,市場需求仍顯不足。我國紡織行業2016年二季度生產指數為62.41,較一季度生產指數提升3.98個點。另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1-6月我國紡織重點產品紗、服裝、化學纖維產量增速比一季度都有所提升,顯示我國紡織行業生產保持平穩增長。2016年二季度新訂單指數58.50,較一季度下降0.86個點。結合我國國內紡織品服裝零售市場及出口市場情況來看,市場需求仍顯不足。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1-6月我國限額以上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為6816億元,同比增加7%,較上年同期下降3.7個百分點;另據我國海關快報數據顯示,2016年1-6月我國出口紡織品服裝1236.14億美元,同比下降3.66%,較上年同期降幅加深0.58個百分點。
原料價格持續提升,庫存進入上行區間。由于上半年國際原油價格呈現緩步回升之勢,且在6月上旬突破了每桶50美元關口,而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進入上升區間,2016年二季度,我國紡織行業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為63.97,較一季度上升2.21個點,同時原材料庫存指數從2016年一季度的51.56上升至55.20,顯示企業為生產積極準備原材料。
產品銷售價格下行,產成品庫存增加。2016年二季度市場需求仍顯不足,導致產品銷售價格上不去,而產成品庫存有所上升。2016年二季度產品銷售價格指數為47.65,較一季度下降2.74個點;2016年二季度產成品庫存指數為50.84,比一季度上升1.23個點。
從業人員小幅減少。由于市場需求不振,且二季度不是企業集中招工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2016年二季度用工指數的增長。2016年二季度我國紡織行業從業人員指數為49.49,較上年四季度從業人員指數下降0.51個點。
2016年二季度主要分項指標變化情況如下:
主要指標
|
變化
|
生產指數
|
提升
|
新訂單指數
|
下降
|
國外訂單指數
|
提升
|
銷售價格指數
|
下降
|
產成品庫存指數
|
提升
|
從業人員指數
|
下降
|
原材料庫存指數
|
提升
|
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
|
提升
|
二、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本期299家有效樣本企業,從地區分布結構來看,樣本企業主要集中在東部地區,占比90.0%;從企業規模來看,主要集中在中型企業,占比42.5%;從企業類型來看,主要集中在私人控股企業,占比69.6%,從行業類別來看,家紡、服裝及化纖行業企業占比較高。
樣本企業中,40.3%的企業進行了資產重組、分立,合并、收購及產能投入等重大活動,以新產能投入為主,占比29.0%。
表1 樣本企業基本情況(%)
地區
|
東部地區
|
90.0%
|
行業類別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5.8%
|
中部地區
|
7.4%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3.0%
|
西部地區
|
2.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9.7%
|
企業類型
|
國有控股
|
7.4%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9.0%
|
集體控股
|
5.7%
|
棉紡織行業
|
8.7%
|
私人控股
|
69.6%
|
印染行業
|
8.0%
|
港澳臺商控股
|
7.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0%
|
外商控股
|
2.0%
|
長絲織造行業
|
4.7%
|
其他控股
|
8.4%
|
針織行業
|
4.0%
|
企業規模
|
大型
|
21.1%
|
毛紡織行業
|
3.7%
|
中型
|
42.5%
|
麻紡織行業
|
3.3%
|
小型
|
36.5%
|
其他行業
|
2.3%
|
|
|
絲絹紡織行業
|
1.7%
|
三、企業生產經營狀況
對于2016年二季度本企業的生產經營綜合情況,33.1%的企業選擇了“良好”(2016年一季度調查為37.0%),可見,2016年二季度企業感覺生產經營壓力仍然較大。
從分地區來看,西部地區企業選擇“良好”的比例高于東部、中部地區。
從分行業來看,毛紡、產業用、針織及印染企業選擇運行狀況“良好”的比例超過40%。
從企業類型上看,41.3%的大型企業選擇“良好”比重高于中、小型企業,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大型企業承壓能力相對要高些,而小型企業生產經營感到壓力加大的比重在增加。
表2 本期本企業生產經營綜合狀況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
良好
|
一般
|
不佳
|
總計
|
33.1%
|
53.8%
|
13.0%
|
棉紡織行業
|
15.4%
|
69.2%
|
15.4%
|
大型
|
41.3%
|
50.8%
|
7.9%
|
印染行業
|
41.7%
|
37.5%
|
20.8%
|
中型
|
35.4%
|
51.2%
|
13.4%
|
毛紡織行業
|
63.6%
|
36.4%
|
0.0%
|
小型
|
25.7%
|
58.7%
|
15.6%
|
麻紡織行業
|
20.0%
|
40.0%
|
40.0%
|
國有控股
|
18.2%
|
68.2%
|
13.6%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集體控股
|
35.3%
|
52.9%
|
11.8%
|
長絲織造行業
|
35.7%
|
50.0%
|
14.3%
|
私人控股
|
35.6%
|
54.3%
|
10.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8%
|
61.0%
|
5.2%
|
港澳臺商控股
|
28.6%
|
47.6%
|
23.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4.4%
|
55.6%
|
0.0%
|
外商控股
|
66.7%
|
33.3%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3.3%
|
53.8%
|
12.8%
|
其他控股
|
20.0%
|
48.0%
|
32.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7.6%
|
41.4%
|
31.0%
|
東部地區
|
33.5%
|
53.9%
|
12.6%
|
針織行業
|
41.7%
|
50.0%
|
8.3%
|
中部地區
|
27.3%
|
54.5%
|
18.2%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7.0%
|
51.9%
|
11.1%
|
西部地區
|
37.5%
|
50.0%
|
12.5%
|
其他行業
|
0.0%
|
85.7%
|
14.3%
|
注:各選項的比重中剔出了未作選擇的企業數據(以下各表同此)。
1.企業整體訂貨量與上期持平
約有41.2%的企業訂貨(需求)量較上期有所增加,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43.0%,約有34.7%的企業訂貨(需求)量與上期持平,而上期調查中此項比重為32.7%??傮w來看,2016年二季度企業訂貨量基本保持平穩。
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型企業本期訂貨量增加的企業比重低于平均水平。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毛紡、絲絹、棉紡及紡織專用設備制造行業企業訂貨量增加的企業比重超過50%。
表3 本期本企業的訂貨(需求)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1.2%
|
34.7%
|
24.1%
|
棉紡織行業
|
53.8%
|
38.5%
|
7.7%
|
大型
|
50.8%
|
34.4%
|
14.8%
|
印染行業
|
37.5%
|
33.3%
|
29.2%
|
中型
|
44.4%
|
32.5%
|
23.0%
|
毛紡織行業
|
63.6%
|
9.1%
|
27.3%
|
小型
|
31.8%
|
37.4%
|
30.8%
|
麻紡織行業
|
10.0%
|
60.0%
|
30.0%
|
國有控股
|
42.9%
|
23.8%
|
33.3%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20.0%
|
20.0%
|
集體控股
|
43.8%
|
43.8%
|
12.5%
|
長絲織造行業
|
30.8%
|
53.8%
|
15.4%
|
私人控股
|
42.4%
|
36.1%
|
21.5%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1.3%
|
41.3%
|
17.3%
|
港澳臺商控股
|
33.3%
|
38.1%
|
28.6%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72.2%
|
22.2%
|
5.6%
|
外商控股
|
83.3%
|
16.7%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9.5%
|
23.7%
|
36.8%
|
其他控股
|
24.0%
|
28.0%
|
4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7.2%
|
44.8%
|
37.9%
|
東部地區
|
39.8%
|
34.5%
|
25.8%
|
針織行業
|
41.7%
|
33.3%
|
25.0%
|
中部地區
|
50.0%
|
45.5%
|
4.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0.0%
|
23.1%
|
26.9%
|
西部地區
|
62.5%
|
12.5%
|
25.0%
|
其他行業
|
14.3%
|
28.6%
|
57.1%
|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方面,增長的企業占33.3%,比上期調查結果增加2.8個點。從分行業來看,針織、毛紡及長絲織造行業國際訂單需求增長的企業比例較高,分別達63.6%、54.5%及54.5%。
表4 本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3.3%
|
48.1%
|
18.5%
|
棉紡織行業
|
35.3%
|
41.2%
|
23.5%
|
大型
|
36.4%
|
50.9%
|
12.7%
|
印染行業
|
27.3%
|
36.4%
|
36.4%
|
中型
|
38.5%
|
46.8%
|
14.7%
|
毛紡織行業
|
54.5%
|
36.4%
|
9.1%
|
小型
|
24.1%
|
48.1%
|
27.8%
|
麻紡織行業
|
0.0%
|
88.9%
|
11.1%
|
國有控股
|
41.2%
|
41.2%
|
17.6%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80.0%
|
0.0%
|
集體控股
|
28.6%
|
64.3%
|
7.1%
|
長絲織造行業
|
54.5%
|
36.4%
|
9.1%
|
私人控股
|
33.9%
|
48.5%
|
17.6%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0.5%
|
52.5%
|
16.9%
|
港澳臺商控股
|
42.1%
|
31.6%
|
26.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3.8%
|
50.0%
|
6.3%
|
外商控股
|
16.7%
|
66.7%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5.3%
|
44.1%
|
20.6%
|
其他控股
|
22.7%
|
50.0%
|
27.3%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1.1%
|
77.8%
|
11.1%
|
東部地區
|
33.2%
|
47.3%
|
19.5%
|
針織行業
|
63.6%
|
27.3%
|
9.1%
|
中部地區
|
27.8%
|
66.7%
|
5.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6.0%
|
40.0%
|
24.0%
|
西部地區
|
60.0%
|
20.0%
|
20.0%
|
其他行業
|
20.0%
|
20.0%
|
60.0%
|
對于下期訂貨需求情況的預期,34.9%的企業預期會比本期有所增加,少于本期表示訂貨增加的企業比例,可見,企業對2016年三季度的市場需求判斷更趨謹慎。產業用和服裝、鞋、帽制造行業企業對下期的訂單持較為積極樂觀的態度,預期下期訂單量會有所增長的企業占比超過50%。
表5 下期本企業訂貨(需求)量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4.9%
|
48.6%
|
16.5%
|
棉紡織行業
|
19.2%
|
73.1%
|
7.7%
|
大型
|
28.8%
|
55.9%
|
15.3%
|
印染行業
|
23.8%
|
57.1%
|
19.0%
|
中型
|
35.9%
|
48.7%
|
15.4%
|
毛紡織行業
|
40.0%
|
20.0%
|
40.0%
|
小型
|
37.3%
|
44.1%
|
18.6%
|
麻紡織行業
|
50.0%
|
40.0%
|
10.0%
|
國有控股
|
23.8%
|
52.4%
|
23.8%
|
絲絹紡織行業
|
25.0%
|
75.0%
|
0.0%
|
集體控股
|
11.8%
|
64.7%
|
23.5%
|
長絲織造行業
|
25.0%
|
50.0%
|
25.0%
|
私人控股
|
37.9%
|
48.4%
|
13.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1.4%
|
60.0%
|
8.6%
|
港澳臺商控股
|
33.3%
|
38.1%
|
28.6%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64.7%
|
23.5%
|
11.8%
|
外商控股
|
40.0%
|
40.0%
|
2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2.8%
|
27.8%
|
19.4%
|
其他控股
|
37.5%
|
45.8%
|
16.7%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8.6%
|
53.6%
|
17.9%
|
東部地區
|
34.8%
|
48.0%
|
17.2%
|
針織行業
|
45.5%
|
36.4%
|
18.2%
|
中部地區
|
38.1%
|
47.6%
|
14.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3.1%
|
46.2%
|
30.8%
|
西部地區
|
28.6%
|
71.4%
|
0.0%
|
其他行業
|
42.9%
|
28.6%
|
28.6%
|
對下期國際市場需求預期方面,有24.5%的企業認為下期國外訂貨量會比本期有所增加,低于本期表示國外訂貨增加的企業比例33.3%%,可見,企業認為2016年三季度的國際市場需求較2016年二季度有所下降。從分行業來看,針織行業企業對國際市場的預期較為樂觀,預期下期國外訂貨量增長的占比達到50%。
表6 下期國外訂貨(需求)量(%)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4.5%
|
53.8%
|
21.7%
|
棉紡織行業
|
14.3%
|
57.1%
|
28.6%
|
大型
|
22.0%
|
58.0%
|
20.0%
|
印染行業
|
15.8%
|
47.4%
|
36.8%
|
中型
|
27.8%
|
53.3%
|
18.9%
|
毛紡織行業
|
25.0%
|
25.0%
|
50.0%
|
小型
|
22.2%
|
51.4%
|
26.4%
|
麻紡織行業
|
10.0%
|
70.0%
|
20.0%
|
國有控股
|
29.4%
|
47.1%
|
23.5%
|
絲絹紡織行業
|
25.0%
|
75.0%
|
0.0%
|
集體控股
|
18.2%
|
54.5%
|
27.3%
|
長絲織造行業
|
11.1%
|
66.7%
|
22.2%
|
私人控股
|
25.9%
|
55.2%
|
18.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9.6%
|
59.3%
|
11.1%
|
港澳臺商控股
|
29.4%
|
47.1%
|
23.5%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3.8%
|
50.0%
|
6.3%
|
外商控股
|
16.7%
|
66.7%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22.7%
|
31.8%
|
45.5%
|
其他控股
|
11.1%
|
50.0%
|
38.9%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6%
|
57.9%
|
10.5%
|
東部地區
|
25.7%
|
51.3%
|
23.0%
|
針織行業
|
50.0%
|
40.0%
|
10.0%
|
中部地區
|
5.9%
|
82.4%
|
11.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3.0%
|
65.2%
|
21.7%
|
西部地區
|
50.0%
|
50.0%
|
0.0%
|
其他行業
|
0.0%
|
50.0%
|
50.0%
|
2.生產增長平穩
從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上看,有44.6%的企業比上期增加,上期比例為39.2%。從企業規模來看,小型企業產品生產量增加比例為32.4%,顯著低于大、中型企業。
從分行業來看,產業用、棉紡、毛紡和針織行業產品生產量增加的企業占比超過50.0%。
表7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44.6%
|
35.2%
|
20.1%
|
棉紡織行業
|
73.1%
|
23.1%
|
3.8%
|
大型
|
57.1%
|
33.3%
|
9.5%
|
印染行業
|
41.7%
|
29.2%
|
29.2%
|
中型
|
48.8%
|
29.9%
|
21.3%
|
毛紡織行業
|
63.6%
|
18.2%
|
18.2%
|
小型
|
32.4%
|
42.6%
|
25.0%
|
麻紡織行業
|
10.0%
|
60.0%
|
30.0%
|
國有控股
|
50.0%
|
27.3%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0.0%
|
40.0%
|
集體控股
|
52.9%
|
41.2%
|
5.9%
|
長絲織造行業
|
35.7%
|
42.9%
|
21.4%
|
私人控股
|
44.9%
|
35.7%
|
19.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8.2%
|
46.1%
|
15.8%
|
港澳臺商控股
|
47.6%
|
23.8%
|
28.6%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77.8%
|
16.7%
|
5.6%
|
外商控股
|
66.7%
|
16.7%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5.9%
|
38.5%
|
25.6%
|
其他控股
|
24.0%
|
48.0%
|
2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0%
|
41.4%
|
27.6%
|
東部地區
|
44.4%
|
35.4%
|
20.1%
|
針織行業
|
58.3%
|
8.3%
|
33.3%
|
中部地區
|
50.0%
|
36.4%
|
13.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4.4%
|
33.3%
|
22.2%
|
西部地區
|
37.5%
|
25.0%
|
37.5%
|
其他行業
|
42.9%
|
42.9%
|
14.3%
|
對于2016年三季度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預期增長的企業比重有31.2%,比本期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增長的比例(44.6%)大幅下降,企業對未來生產表示不樂觀。2016年三季度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的預期中,小型企業更為樂觀,選擇預期產量增長的企業比重為32.7%。從分行業看,棉紡行業企業預期生產增長的比例較低,僅為7.7%。
表8 下期本企業主要產品生產量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1.2%
|
53.9%
|
14.9%
|
棉紡織行業
|
7.7%
|
92.3%
|
0.0%
|
大型
|
28.6%
|
61.9%
|
9.5%
|
印染行業
|
25.0%
|
54.2%
|
20.8%
|
中型
|
31.2%
|
51.2%
|
17.6%
|
毛紡織行業
|
30.0%
|
40.0%
|
30.0%
|
小型
|
32.7%
|
52.3%
|
15.0%
|
麻紡織行業
|
40.0%
|
50.0%
|
10.0%
|
國有控股
|
22.7%
|
59.1%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80.0%
|
20.0%
|
0.0%
|
集體控股
|
29.4%
|
52.9%
|
17.6%
|
長絲織造行業
|
42.9%
|
50.0%
|
7.1%
|
私人控股
|
33.2%
|
53.2%
|
13.7%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4.2%
|
60.5%
|
5.3%
|
港澳臺商控股
|
23.8%
|
61.9%
|
14.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44.4%
|
55.6%
|
0.0%
|
外商控股
|
50.0%
|
5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1.6%
|
39.5%
|
28.9%
|
其他控股
|
25.0%
|
50.0%
|
25.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0.7%
|
55.2%
|
24.1%
|
東部地區
|
31.7%
|
52.5%
|
15.8%
|
針織行業
|
36.4%
|
36.4%
|
27.3%
|
中部地區
|
31.8%
|
68.2%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2.2%
|
48.1%
|
29.6%
|
西部地區
|
12.5%
|
62.5%
|
25.0%
|
其他行業
|
71.4%
|
14.3%
|
14.3%
|
3.產品銷售價格略降,企業庫存平穩
有18.8%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的平均銷售價格較上期有所增長,而也有23.5%的樣本企業主要產品售價下降,表示持平的占57.7%,表明產品銷售價格略有下降。從分行業來看,服裝產品售價增加的企業比例較高,為38.5%。
表9 本期本企業主要產品平均銷售價格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18.8%
|
57.7%
|
23.5%
|
棉紡織行業
|
23.1%
|
46.2%
|
30.8%
|
大型
|
31.7%
|
47.6%
|
20.6%
|
印染行業
|
20.8%
|
62.5%
|
16.7%
|
中型
|
19.0%
|
59.5%
|
21.4%
|
毛紡織行業
|
36.4%
|
27.3%
|
36.4%
|
小型
|
11.0%
|
61.5%
|
27.5%
|
麻紡織行業
|
10.0%
|
70.0%
|
20.0%
|
國有控股
|
27.3%
|
40.9%
|
31.8%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80.0%
|
0.0%
|
集體控股
|
23.5%
|
58.8%
|
17.6%
|
長絲織造行業
|
7.1%
|
64.3%
|
28.6%
|
私人控股
|
17.9%
|
58.9%
|
23.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6.6%
|
65.8%
|
27.6%
|
港澳臺商控股
|
14.3%
|
52.4%
|
33.3%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2%
|
55.6%
|
22.2%
|
外商控股
|
16.7%
|
83.3%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8.5%
|
46.2%
|
15.4%
|
其他控股
|
20.0%
|
60.0%
|
2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4.5%
|
24.1%
|
41.4%
|
東部地區
|
17.5%
|
59.3%
|
23.1%
|
針織行業
|
8.3%
|
83.3%
|
8.3%
|
中部地區
|
36.4%
|
40.9%
|
22.7%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7.4%
|
81.5%
|
11.1%
|
西部地區
|
12.5%
|
50.0%
|
37.5%
|
其他行業
|
14.3%
|
71.4%
|
14.3%
|
對于下期產品銷售價格的預期,企業態度謹慎。預計下期產品銷售價格與本期持平的樣本企業占75.8%,僅有11.1%的企業預計產品銷售價格會有所上漲。
在產品庫存方面,總體來看,調查結果顯示基本持平的比例占50.3%。從分行業來看,絲絹企業選擇產品庫存增加的比例較高,達到40.0%。
表10 本期本企業產成品庫存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5.7%
|
50.3%
|
24.0%
|
棉紡織行業
|
15.4%
|
34.6%
|
50.0%
|
大型
|
24.2%
|
43.5%
|
32.3%
|
印染行業
|
20.8%
|
50.0%
|
29.2%
|
中型
|
18.4%
|
57.6%
|
24.0%
|
毛紡織行業
|
0.0%
|
50.0%
|
50.0%
|
小型
|
34.9%
|
45.9%
|
19.3%
|
麻紡織行業
|
0.0%
|
90.0%
|
10.0%
|
國有控股
|
27.3%
|
27.3%
|
45.5%
|
絲絹紡織行業
|
40.0%
|
20.0%
|
40.0%
|
集體控股
|
18.8%
|
50.0%
|
31.3%
|
長絲織造行業
|
38.5%
|
30.8%
|
30.8%
|
私人控股
|
27.2%
|
51.5%
|
21.4%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31.2%
|
57.1%
|
11.7%
|
港澳臺商控股
|
19.0%
|
61.9%
|
19.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8.9%
|
38.9%
|
22.2%
|
外商控股
|
16.7%
|
66.7%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4.2%
|
47.4%
|
18.4%
|
其他控股
|
24.0%
|
48.0%
|
2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1.0%
|
48.3%
|
20.7%
|
東部地區
|
26.3%
|
49.6%
|
24.1%
|
針織行業
|
16.7%
|
66.7%
|
16.7%
|
中部地區
|
13.6%
|
54.5%
|
31.8%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4.8%
|
59.3%
|
25.9%
|
西部地區
|
37.5%
|
62.5%
|
0.0%
|
其他行業
|
14.3%
|
28.6%
|
57.1%
|
4.企業盈利狀況面臨下行壓力
企業盈利方面,有76.6%的樣本企業本期盈利較上期增加或持平(上期為78.7%)。從不同企業規模來看,大、中型企業盈利增長情況在平均水平以上,小型企業中盈利增長的比重較少,僅為26.9%。從不同行業來看,產業用、毛紡及紡織專用設備制造行業企業盈利情況較為樂觀,選擇盈利增長的企業均在50%以上。企業對2016年三季度盈利預期持平或有所下滑,預期盈利增加的企業比重為22.1%,低于本期實際盈利增加的企業比重;預期盈利減少的企業比重為22.7%,略低于本期實際盈利減少的企業比重。
表11 本期本企業盈利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4.0%
|
42.6%
|
23.4%
|
棉紡織行業
|
23.1%
|
61.5%
|
15.4%
|
大型
|
45.9%
|
39.3%
|
14.8%
|
印染行業
|
45.8%
|
20.8%
|
33.3%
|
中型
|
34.1%
|
44.4%
|
21.4%
|
毛紡織行業
|
54.5%
|
18.2%
|
27.3%
|
小型
|
26.9%
|
42.3%
|
30.8%
|
麻紡織行業
|
10.0%
|
50.0%
|
40.0%
|
國有控股
|
31.8%
|
50.0%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40.0%
|
20.0%
|
40.0%
|
集體控股
|
43.8%
|
43.8%
|
12.5%
|
長絲織造行業
|
35.7%
|
42.9%
|
21.4%
|
私人控股
|
35.3%
|
40.8%
|
23.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1.9%
|
57.5%
|
20.5%
|
港澳臺商控股
|
28.6%
|
52.4%
|
19.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5.6%
|
33.3%
|
11.1%
|
外商控股
|
50.0%
|
33.3%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5.9%
|
51.3%
|
12.8%
|
其他控股
|
20.0%
|
44.0%
|
36.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2.0%
|
32.0%
|
36.0%
|
東部地區
|
33.0%
|
43.7%
|
23.4%
|
針織行業
|
33.3%
|
33.3%
|
33.3%
|
中部地區
|
40.9%
|
40.9%
|
18.2%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51.9%
|
29.6%
|
18.5%
|
西部地區
|
50.0%
|
12.5%
|
37.5%
|
其他行業
|
28.6%
|
14.3%
|
57.1%
|
5.企業設備利用率有所下降
52.5%的樣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保持在80%以上,上期此項目調查為57.1%。大、中型企業設備利用率高于小型企業,設備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業比重分別達72.9%和51.7%。從分行業來看,長絲織造、棉紡行業企業設備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業占比較高,均在80%以上,而麻紡織行業企業設備利用率在80%以上的企業比重不高,僅有20.0%。
表12 本期本企業設備能力利用率(%)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
80%以上
|
50%-80%
|
50%以下
|
總計
|
52.5%
|
39.9%
|
7.6%
|
棉紡織行業
|
84.0%
|
8.0%
|
8.0%
|
大型
|
72.9%
|
27.1%
|
0.0%
|
印染行業
|
54.5%
|
40.9%
|
4.5%
|
中型
|
51.7%
|
40.7%
|
7.6%
|
毛紡織行業
|
72.7%
|
27.3%
|
0.0%
|
小型
|
41.6%
|
46.5%
|
11.9%
|
麻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國有控股
|
45.0%
|
45.0%
|
10.0%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集體控股
|
68.8%
|
31.3%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92.3%
|
7.7%
|
0.0%
|
私人控股
|
54.7%
|
39.1%
|
6.3%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50.0%
|
39.7%
|
10.3%
|
港澳臺商控股
|
57.1%
|
38.1%
|
4.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2.9%
|
41.2%
|
5.9%
|
外商控股
|
66.7%
|
33.3%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9.5%
|
42.1%
|
18.4%
|
其他控股
|
21.7%
|
52.2%
|
26.1%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0.8%
|
69.2%
|
0.0%
|
東部地區
|
53.6%
|
39.5%
|
6.9%
|
針織行業
|
72.7%
|
27.3%
|
0.0%
|
中部地區
|
40.9%
|
45.5%
|
13.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46.2%
|
53.8%
|
0.0%
|
西部地區
|
50.0%
|
37.5%
|
12.5%
|
其他行業
|
33.3%
|
50.0%
|
16.7%
|
6.主要原材料購進量價持平
本期企業原料采購量方面,有28.4%的樣本企業采購量有所增加,上期此項目調查為31.4%。從不同企業規模來看,有36.1%和31.5%的大、中型樣本企業原料采購量增加。對于下期原料采購量的預計,有24.8%的樣本企業選擇了“增加”,61.7%的企業選擇了“持平”。
主要原料購進價格方面,選擇本期比上期價格上升的樣本企業占38.0%,上期此項目調查為39.6%。29.0%的企業認為下期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將繼續提升,僅有7.1%的企業認為原材料購進價格會有所下降。
表13 本期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比上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38.0%
|
51.9%
|
10.1%
|
棉紡織行業
|
38.5%
|
53.8%
|
7.7%
|
大型
|
44.4%
|
49.2%
|
6.3%
|
印染行業
|
62.5%
|
33.3%
|
4.2%
|
中型
|
35.2%
|
52.0%
|
12.8%
|
毛紡織行業
|
45.5%
|
54.5%
|
0.0%
|
小型
|
37.6%
|
53.2%
|
9.2%
|
麻紡織行業
|
50.0%
|
30.0%
|
20.0%
|
國有控股
|
45.5%
|
54.5%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40.0%
|
60.0%
|
0.0%
|
集體控股
|
41.2%
|
41.2%
|
17.6%
|
長絲織造行業
|
42.9%
|
50.0%
|
7.1%
|
私人控股
|
37.2%
|
53.6%
|
9.2%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6.0%
|
67.5%
|
6.5%
|
港澳臺商控股
|
40.0%
|
55.0%
|
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50.0%
|
38.9%
|
11.1%
|
外商控股
|
50.0%
|
50.0%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0.0%
|
36.8%
|
13.2%
|
其他控股
|
32.0%
|
40.0%
|
28.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7.6%
|
41.4%
|
31.0%
|
東部地區
|
37.1%
|
53.2%
|
9.7%
|
針織行業
|
25.0%
|
75.0%
|
0.0%
|
中部地區
|
45.5%
|
40.9%
|
13.6%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0.8%
|
61.5%
|
7.7%
|
西部地區
|
50.0%
|
37.5%
|
12.5%
|
其他行業
|
42.9%
|
42.9%
|
14.3%
|
表14 下期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預計比本期(%)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
增加
|
持平
|
減少
|
總計
|
29.0%
|
64.0%
|
7.1%
|
棉紡織行業
|
38.5%
|
57.7%
|
3.8%
|
大型
|
39.7%
|
54.0%
|
6.3%
|
印染行業
|
33.3%
|
62.5%
|
4.2%
|
中型
|
23.0%
|
69.8%
|
7.1%
|
毛紡織行業
|
18.2%
|
81.8%
|
0.0%
|
小型
|
29.6%
|
63.0%
|
7.4%
|
麻紡織行業
|
50.0%
|
50.0%
|
0.0%
|
國有控股
|
40.9%
|
50.0%
|
9.1%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集體控股
|
41.2%
|
52.9%
|
5.9%
|
長絲織造行業
|
28.6%
|
64.3%
|
7.1%
|
私人控股
|
28.0%
|
66.2%
|
5.8%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8.4%
|
80.3%
|
1.3%
|
港澳臺商控股
|
15.0%
|
75.0%
|
1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33.3%
|
55.6%
|
11.1%
|
外商控股
|
66.7%
|
33.3%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4.2%
|
42.1%
|
23.7%
|
其他控股
|
20.0%
|
64.0%
|
16.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4.5%
|
58.6%
|
6.9%
|
東部地區
|
29.2%
|
64.0%
|
6.7%
|
針織行業
|
41.7%
|
58.3%
|
0.0%
|
中部地區
|
31.8%
|
59.1%
|
9.1%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1.1%
|
77.8%
|
11.1%
|
西部地區
|
12.5%
|
75.0%
|
12.5%
|
其他行業
|
42.9%
|
42.9%
|
14.3%
|
四、企業經營管理決策狀況
對于本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第一項選擇中“國際市場需求不足”的樣本企業占31.8%,“國內市場需求不足”的樣本企業占33.1%,市場需求不足問題仍為企業經營者面臨的突出問題。
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國際市場需求不足
|
國內市場需求不足
|
貿易摩擦
|
成本上漲
|
人民幣匯率波動
|
總計
|
31.8%
|
33.1%
|
6.7%
|
11.7%
|
3.7%
|
東部地區
|
28.6%
|
33.3%
|
0.0%
|
12.7%
|
4.8%
|
中部地區
|
31.5%
|
34.6%
|
7.9%
|
11.8%
|
3.1%
|
西部地區
|
33.9%
|
31.2%
|
9.2%
|
11.0%
|
3.7%
|
國有控股
|
31.8%
|
31.8%
|
0.0%
|
0.0%
|
13.6%
|
集體控股
|
29.4%
|
47.1%
|
0.0%
|
5.9%
|
0.0%
|
私人控股
|
32.7%
|
31.7%
|
4.8%
|
13.9%
|
3.4%
|
港澳臺商控股
|
42.9%
|
47.6%
|
0.0%
|
9.5%
|
0.0%
|
外商控股
|
16.7%
|
33.3%
|
16.7%
|
16.7%
|
0.0%
|
其他控股
|
20.0%
|
24.0%
|
36.0%
|
8.0%
|
4.0%
|
大型
|
32.0%
|
31.6%
|
7.4%
|
11.9%
|
4.1%
|
中型
|
31.8%
|
54.5%
|
0.0%
|
4.5%
|
0.0%
|
小型
|
25.0%
|
25.0%
|
0.0%
|
25.0%
|
0.0%
|
棉紡織行業
|
34.6%
|
34.6%
|
0.0%
|
11.5%
|
0.0%
|
印染行業
|
45.8%
|
12.5%
|
0.0%
|
29.2%
|
0.0%
|
毛紡織行業
|
27.3%
|
27.3%
|
0.0%
|
18.2%
|
0.0%
|
麻紡織行業
|
50.0%
|
40.0%
|
0.0%
|
0.0%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80.0%
|
20.0%
|
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50.0%
|
35.7%
|
7.1%
|
0.0%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40.3%
|
37.7%
|
1.3%
|
14.3%
|
2.6%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1%
|
38.9%
|
0.0%
|
11.1%
|
11.1%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2.8%
|
20.5%
|
46.2%
|
10.3%
|
2.6%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17.2%
|
24.1%
|
0.0%
|
3.4%
|
13.8%
|
針織行業
|
58.3%
|
8.3%
|
0.0%
|
8.3%
|
16.7%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18.5%
|
63.0%
|
00.0%
|
14.8%
|
0.0%
|
其他行業
|
14.3%
|
71.4%
|
.0%
|
0.0%
|
0.0%
|
續表15 現階段企業生產經營的主要問題第一選項(%)
|
資金短缺,融資困難
|
節能減排壓力大
|
市場競爭激烈
|
產品庫存增長快
|
招工難
|
其他
|
總計
|
4.7%
|
1.0%
|
5.4%
|
0.7%
|
0.3%
|
1.0%
|
東部地區
|
9.5%
|
1.6%
|
7.9%
|
1.6%
|
0.0%
|
0.0%
|
中部地區
|
3.9%
|
0.8%
|
3.9%
|
0.8%
|
0.0%
|
1.6%
|
西部地區
|
2.8%
|
0.9%
|
5.5%
|
0.0%
|
0.9%
|
0.9%
|
國有控股
|
4.5%
|
0.0%
|
18.2%
|
0.0%
|
0.0%
|
0.0%
|
集體控股
|
5.9%
|
0.0%
|
5.9%
|
5.9%
|
0.0%
|
0.0%
|
私人控股
|
4.3%
|
1.4%
|
5.3%
|
0.5%
|
0.5%
|
1.4%
|
港澳臺商控股
|
.0%
|
0.0%
|
0.0%
|
0.0%
|
0.0%
|
0.0%
|
外商控股
|
16.7%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控股
|
8.0%
|
0.0%
|
0.0%
|
0.0%
|
0.0%
|
0.0%
|
大型
|
4.5%
|
1.1%
|
5.6%
|
0.7%
|
0.4%
|
0.7%
|
中型
|
4.5%
|
0.0%
|
0.0%
|
0.0%
|
0.0%
|
4.5%
|
小型
|
12.5%
|
0.0%
|
12.5%
|
0.0%
|
0.0%
|
0.0%
|
棉紡織行業
|
7.7%
|
3.8%
|
3.8%
|
0.0%
|
0.0%
|
3.8%
|
印染行業
|
4.2%
|
4.2%
|
4.2%
|
0.0%
|
0.0%
|
0.0%
|
毛紡織行業
|
18.2%
|
0.0%
|
9.1%
|
0.0%
|
0.0%
|
0.0%
|
麻紡織行業
|
10.0%
|
0.0%
|
0.0%
|
0.0%
|
0.0%
|
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0.0%
|
0.0%
|
0.0%
|
0.0%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0.0%
|
0.0%
|
7.1%
|
0.0%
|
0.0%
|
0.0%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0.0%
|
0.0%
|
2.6%
|
0.0%
|
1.3%
|
0.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1%
|
0.0%
|
11.1%
|
0.0%
|
0.0%
|
5.6%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5.1%
|
0.0%
|
0.0%
|
2.6%
|
0.0%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4%
|
3.4%
|
27.6%
|
3.4%
|
0.0%
|
3.4%
|
針織行業
|
8.3%
|
0.0%
|
0.0%
|
0.0%
|
0.0%
|
0.0%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7%
|
0.0%
|
0.0%
|
0.0%
|
0.0%
|
0.0%
|
其他行業
|
14.3%
|
0.0%
|
0.0%
|
0.0%
|
0.0%
|
0.0%
|
關于本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第二項選擇“成本上漲”的企業占24.9%,麻紡織企業選擇此項的比例高達60.0%。
關于本企業現階段生產經營中遇到的主要問題,第三項選擇“市場競爭激烈”的企業占38.7%,印染、家用紡織品企業選擇此項的比例最高,分別為58.8%、53.1%。
五、宏觀經濟景氣情況
總體來看,企業經營管理者對行業總體運行持謹慎態度。
16.4%的樣本企業認為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樂觀(上期為20.2%),有52.5%的企業認為運行狀況一般。
從分行業來看,普遍保持謹慎態度,但服裝企業對行業當前的總體運行情況看法相對積極,選擇樂觀的企業較高,為30.8%。
表16 對當前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16.4%
|
52.5%
|
31.1%
|
棉紡織行業
|
0.0%
|
46.2%
|
53.8%
|
大型
|
11.1%
|
57.1%
|
31.7%
|
印染行業
|
16.7%
|
37.5%
|
45.8%
|
中型
|
18.9%
|
51.2%
|
29.9%
|
毛紡織行業
|
9.1%
|
45.5%
|
45.5%
|
小型
|
16.5%
|
51.4%
|
32.1%
|
麻紡織行業
|
10.0%
|
60.0%
|
30.0%
|
國有控股
|
9.1%
|
50.0%
|
40.9%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0.0%
|
40.0%
|
集體控股
|
5.9%
|
52.9%
|
41.2%
|
長絲織造行業
|
28.6%
|
42.9%
|
28.6%
|
私人控股
|
16.8%
|
55.3%
|
27.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5.6%
|
64.9%
|
19.5%
|
港澳臺商控股
|
19.0%
|
38.1%
|
42.9%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2%
|
61.1%
|
16.7%
|
外商控股
|
16.7%
|
66.7%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0.8%
|
48.7%
|
20.5%
|
其他控股
|
24.0%
|
40.0%
|
36.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3.4%
|
41.4%
|
55.2%
|
東部地區
|
17.1%
|
53.2%
|
29.7%
|
針織行業
|
25.0%
|
58.3%
|
16.7%
|
中部地區
|
13.6%
|
45.5%
|
40.9%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5.9%
|
51.9%
|
22.2%
|
西部地區
|
0.0%
|
50.0%
|
50.0%
|
其他行業
|
0.0%
|
42.9%
|
57.1%
|
對于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預期,選擇樂觀的企業比例為17.6%,比本期實際選擇樂觀的企業比重略多;預期不樂觀的比例為30.7%,比本期實際選擇不樂觀的企業比重略少,顯示企業對下期宏觀經濟總體運行總體謹慎樂觀。
表17 對下期紡織行業總體運行狀況的看法(%)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
樂觀
|
一般
|
不樂觀
|
總計
|
17.6%
|
51.7%
|
30.7%
|
棉紡織行業
|
3.8%
|
42.3%
|
53.8%
|
大型
|
11.1%
|
57.1%
|
31.7%
|
印染行業
|
16.7%
|
37.5%
|
45.8%
|
中型
|
21.0%
|
49.2%
|
29.8%
|
毛紡織行業
|
18.2%
|
27.3%
|
54.5%
|
小型
|
17.4%
|
51.4%
|
31.2%
|
麻紡織行業
|
10.0%
|
80.0%
|
10.0%
|
國有控股
|
18.2%
|
50.0%
|
31.8%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0.0%
|
40.0%
|
集體控股
|
5.9%
|
41.2%
|
52.9%
|
長絲織造行業
|
14.3%
|
57.1%
|
28.6%
|
私人控股
|
17.6%
|
56.6%
|
25.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16.9%
|
64.9%
|
18.2%
|
港澳臺商控股
|
19.0%
|
23.8%
|
57.1%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7.8%
|
50.0%
|
22.2%
|
外商控股
|
16.7%
|
50.0%
|
33.3%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3.3%
|
44.4%
|
22.2%
|
其他控股
|
24.0%
|
44.0%
|
32.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6.9%
|
44.8%
|
48.3%
|
東部地區
|
18.0%
|
51.9%
|
30.1%
|
針織行業
|
25.0%
|
50.0%
|
25.0%
|
中部地區
|
18.2%
|
45.5%
|
36.4%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2.2%
|
55.6%
|
22.2%
|
西部地區
|
0.0%
|
62.5%
|
37.5%
|
其他行業
|
14.3%
|
28.6%
|
57.1%
|
對于下期國內外市場的預期方面,行業企業對國內外市場都持較不樂觀態度。預期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比本期增加的占17.6%,比本期下降的占31.2%;預期下期國外紡織服裝市場比本期增長的占17.8%,比本期下降的占26.0%。
表18 對下期紡織服裝國內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31.2%
|
51.2%
|
17.6%
|
棉紡織行業
|
34.6%
|
61.5%
|
3.8%
|
大型
|
27.9%
|
57.4%
|
14.8%
|
印染行業
|
56.5%
|
26.1%
|
17.4%
|
中型
|
34.6%
|
49.6%
|
15.7%
|
毛紡織行業
|
81.8%
|
9.1%
|
9.1%
|
小型
|
29.0%
|
49.5%
|
21.5%
|
麻紡織行業
|
30.0%
|
20.0%
|
50.0%
|
國有控股
|
36.4%
|
40.9%
|
22.7%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80.0%
|
0.0%
|
集體控股
|
47.1%
|
41.2%
|
11.8%
|
長絲織造行業
|
35.7%
|
42.9%
|
21.4%
|
私人控股
|
29.3%
|
54.6%
|
16.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7%
|
62.7%
|
14.7%
|
港澳臺商控股
|
50.0%
|
25.0%
|
25.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7.8%
|
50.0%
|
22.2%
|
外商控股
|
33.3%
|
50.0%
|
16.7%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0.8%
|
46.2%
|
23.1%
|
其他控股
|
16.0%
|
60.0%
|
24.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24.1%
|
65.5%
|
10.3%
|
東部地區
|
30.9%
|
52.1%
|
17.0%
|
針織行業
|
8.3%
|
66.7%
|
25.0%
|
中部地區
|
27.3%
|
45.5%
|
27.3%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9.6%
|
48.1%
|
22.2%
|
西部地區
|
50.0%
|
37.5%
|
12.5%
|
其他行業
|
33.3%
|
33.3%
|
33.3%
|
表19 對下期紡織服裝出口市場的預期(%)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
減少
|
持平
|
增加
|
總計
|
26.0%
|
56.2%
|
17.8%
|
棉紡織行業
|
34.6%
|
57.7%
|
7.7%
|
大型
|
30.2%
|
58.7%
|
11.1%
|
印染行業
|
33.3%
|
50.0%
|
16.7%
|
中型
|
25.2%
|
55.9%
|
18.9%
|
毛紡織行業
|
72.7%
|
18.2%
|
9.1%
|
小型
|
24.5%
|
54.9%
|
20.6%
|
麻紡織行業
|
10.0%
|
40.0%
|
50.0%
|
國有控股
|
31.8%
|
50.0%
|
18.2%
|
絲絹紡織行業
|
20.0%
|
60.0%
|
20.0%
|
集體控股
|
47.1%
|
29.4%
|
23.5%
|
長絲織造行業
|
35.7%
|
57.1%
|
7.1%
|
私人控股
|
22.4%
|
60.7%
|
16.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3.3%
|
64.4%
|
12.3%
|
港澳臺商控股
|
38.1%
|
42.9%
|
19.0%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22.2%
|
55.6%
|
22.2%
|
外商控股
|
50.0%
|
50.0%
|
.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30.8%
|
43.6%
|
25.6%
|
其他控股
|
20.0%
|
56.0%
|
24.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7.4%
|
77.8%
|
14.8%
|
東部地區
|
26.0%
|
58.0%
|
16.0%
|
針織行業
|
8.3%
|
58.3%
|
33.3%
|
中部地區
|
27.3%
|
31.8%
|
40.9%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22.2%
|
63.0%
|
14.8%
|
西部地區
|
25.0%
|
62.5%
|
12.5%
|
其他行業
|
33.3%
|
16.7%
|
50.0%
|
1.英國“脫歐”對企業出口影響
關于英國“脫歐”對企業出口影響的調查,26.7%的樣本企業表示英國“脫歐”對企業有出口有影響,表示沒有影響的占25.6%,表示目前無法判斷的占47.8%??煽闯銎髽I對英國“脫歐”的影響還無法準確判斷,還需要看未來的發展。
表20 英國“脫歐”對本企業出口是否有影響(%)
|
影響較大
|
有一定影響
|
沒有影響
|
目前無法判斷
|
總計
|
0.7%
|
26.0%
|
25.6%
|
47.8%
|
東部地區
|
3.3%
|
35.0%
|
25.0%
|
36.7%
|
中部地區
|
0.0%
|
25.4%
|
24.6%
|
50.0%
|
西部地區
|
0.0%
|
21.5%
|
27.1%
|
51.4%
|
國有控股
|
0.0%
|
10.0%
|
30.0%
|
60.0%
|
集體控股
|
0.0%
|
29.4%
|
17.6%
|
52.9%
|
私人控股
|
0.5%
|
27.2%
|
28.2%
|
44.1%
|
港澳臺商控股
|
5.0%
|
45.0%
|
25.0%
|
25.0%
|
外商控股
|
0.0%
|
66.7%
|
0.0%
|
33.3%
|
其他控股
|
0.0%
|
0.0%
|
12.5%
|
87.5%
|
大型
|
0.8%
|
26.0%
|
25.6%
|
47.7%
|
中型
|
0.0%
|
15.0%
|
30.0%
|
55.0%
|
小型
|
0.0%
|
57.1%
|
14.3%
|
28.6%
|
棉紡織行業
|
0.0%
|
5.6%
|
44.4%
|
50.0%
|
印染行業
|
0.0%
|
41.7%
|
29.2%
|
29.2%
|
毛紡織行業
|
0.0%
|
54.5%
|
0.0%
|
45.5%
|
麻紡織行業
|
0.0%
|
50.0%
|
0.0%
|
50.0%
|
絲絹紡織行業
|
0.0%
|
60.0%
|
20.0%
|
20.0%
|
長絲織造行業
|
7.1%
|
28.6%
|
7.1%
|
57.1%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0.0%
|
25.0%
|
27.6%
|
47.4%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0.0%
|
33.3%
|
27.8%
|
38.9%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0.0%
|
28.2%
|
12.8%
|
59.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0.0%
|
7.1%
|
42.9%
|
50.0%
|
針織行業
|
0.0%
|
33.3%
|
0.0%
|
66.7%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7%
|
11.1%
|
44.4%
|
40.7%
|
其他行業
|
0.0%
|
14.3%
|
28.6%
|
57.1%
|
2.行業未來投資趨勢
關于本期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投資趨勢的判斷調查中,33.4%的企業表示未來行業投資增速有所下降, 61.8%的企業表示未來投資增速將平穩,僅有4.7%的企業表示未來投資增速將提升。
從分地區來看,東部地區企業認為投資增速提升和下降的企業比重都要高于中、西部地區,而中、西部地區企業認為未來投資增速平穩增長的比例較大,分別為64.3%、62.6%。
從行業分布來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和長絲織造行業企業認為未來投資增速提升的比例較高,分別為16.7%和14.3%。
表21 本期本企業對所屬行業未來投資增速的判斷(%)
|
下降
|
平穩
|
提升
|
|
下降
|
平穩
|
提升
|
總計
|
33.4%
|
61.8%
|
4.7%
|
棉紡織行業
|
64.0%
|
36.0%
|
0.0%
|
東部地區
|
38.1%
|
55.6%
|
6.3%
|
印染行業
|
37.5%
|
58.3%
|
4.2%
|
中部地區
|
31.7%
|
64.3%
|
4.0%
|
毛紡織行業
|
45.5%
|
54.5%
|
0.0%
|
西部地區
|
32.7%
|
62.6%
|
4.7%
|
麻紡織行業
|
40.0%
|
60.0%
|
0.0%
|
國有控股
|
31.8%
|
63.6%
|
4.5%
|
絲絹紡織行業
|
60.0%
|
40.0%
|
0.0%
|
集體控股
|
29.4%
|
70.6%
|
0.0%
|
長絲織造行業
|
42.9%
|
42.9%
|
14.3%
|
私人控股
|
32.2%
|
62.0%
|
5.9%
|
家用紡織品制造業
|
29.3%
|
64.0%
|
6.7%
|
港澳臺商控股
|
57.1%
|
38.1%
|
4.8%
|
產業用紡織品制造業
|
11.1%
|
72.2%
|
16.7%
|
外商控股
|
33.3%
|
66.7%
|
0.0%
|
服裝、鞋、帽制造業
|
15.4%
|
84.6%
|
0.0%
|
其他控股
|
28.0%
|
72.0%
|
0.0%
|
化學纖維制造業
|
44.8%
|
48.3%
|
6.9%
|
大型
|
32.7%
|
62.4%
|
4.9%
|
針織行業
|
25.0%
|
75.0%
|
0.0%
|
中型
|
40.9%
|
54.5%
|
4.5%
|
紡織專用設備制造業
|
33.3%
|
63.0%
|
3.7%
|
小型
|
37.5%
|
62.5%
|
0.0%
|
其他行業
|
14.3%
|
85.7%
|
0.0%
|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企業經營者調查系統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紡織企業經營管理者調查問卷”(即調查系統)工作自2009年啟動以來,已連續開展了二十五期。該項活動在及時掌握產業新動向,反映紡織企業迫切需求,引導行業升級發展,優化外部環境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進一步擴大調查系統的涵蓋面,提升在全行業中的影響力,從第七期起,加大了調查系統工作機制的建設,加大了各成員單位協同工作平臺的建設力度。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和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統計中心為牽頭單位,中國棉紡織行業協、中國毛紡織行業協會、中國麻紡行業協會、中國絲綢協會、中國化學纖維工業協會、中國印染行業協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中國家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長絲織造協會、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中國紡織機械器材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等成員單位;同時聯合中國紡織經濟信息網、紡織服裝周刊、中國紡織報等媒體參與全程報道。我們的目標是:逐步建立企業—聯合會—政府之間快速反應渠道,服務于紡織行業。
企業家調查系統聯系地址:北京市東長安街12號
中國紡織工業企業管理協會(中國紡織企業家聯合會)
郵 編:100742
電話:010—85229523 85229578
傳真:010—85229551
電子郵箱:zfqL@cntac.org.cn
聯系人:張京煒 侯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