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國際時裝周上,來自浙江海寧的設計師賀榮以“西湖 潮起江南”為主題,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融合傳統織錦技藝與現代時尚的視覺盛宴。經現代提花機與數字化設計重構,55套非遺元素服飾驚艷亮相,成為T臺上“行走的文化符號”。不僅展現了海寧的產業底蘊,更揭示了紡織非遺產業化、時尚化、生活化的創新路徑。

在接受采訪時,紡織非遺推廣大使、海寧中國家紡城設計總監、海寧中紡面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賀榮強調:“作為海寧許村的服裝設計師,我們正推動傳統產業集群的升級轉型。針對海寧長期以滌綸、化纖面料為主的產業認知,本次大秀的所有服裝設計均選用天然纖維與功能性纖維結合的創新面料?!?/p>

海寧許村,這座以“一塊布”聞名全球的紡織重鎮,正是這場創新的沃土。40余年積淀,許村已形成“家紡+服裝+數字”聯動的產業集群,已呈現“規?;?、品牌化、IP化”的發展勢頭。如今,擁有紡織經營主體1.5萬余家、從業人員超20萬人,年產值穩居全國前列。2024年,隨著馬面裙面料爆火出圈,全國30%的新中式面料源自許村,其“好面料、許村造”的區域品牌愈發響亮。
產業鏈的破圈之路:從“一塊布”到“國潮布”
許村的轉型,始于對傳統化纖家紡服裝產業的突破。面對日新月異的市場變化,當地產業率先轉向天然纖維與功能性纖維結合的高端面料研發?!拔覀冞@次大秀在保留傳統家居布藝的創新創意與紋樣設計優勢基礎上,導入環保纖維與天然材料,從材料創新與時尚元素融合兩方面提升產品附加值?!辟R榮介紹道。其團隊依托與浙江理工大學、北京服裝學院的產學研合作,成立“紡織非遺創意館”和“時尚面料創新中心”,累計開發4000余款原創面料,將宋錦、云錦等非遺元素注入現代服飾,用科技賦能產品設計,這也是許村未來產業發展的核心方向。

與此同時,與大秀同期舉辦的DPARK服裝服飾ODM展上,賀榮團隊攜“中紡·瓅錦”絲綢品牌亮相“鏈動時尚”板塊,集中展示了融合非遺元素的服裝服飾類產品。中紡·瓅錦的展品不僅延續了品牌參與東京奧運會國禮、杭州亞運會頒獎禮服設計的匠心基因,更通過“非遺+科技”的雙向賦能,吸引了多國專業買家的關注。

非遺產業化:從“活”起來到“火”起來
此次大秀證明了海寧許村的目光所及遠不止于面料,許村正構建從設計到消費的全鏈條生態。紡織非遺創意館、時尚面料創新中心、杭海面輔料中心等平臺,吸引近20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入駐,推動非遺技藝與時尚品牌深度合作。2024年,許村更借中國紡織非遺大會之機,簽約多項產學研項目,涵蓋植物染技術、非遺標準制定等領域,加速傳統工藝的現代化轉型。

本次的中紡瓅錦·賀榮2025時尚大秀中,賀榮在服裝中巧妙融入了豐富的非遺元素,以西湖夜景與海寧潮水作為核心元素,結合現有彩色紗線、金線等特殊材質,通過傳統工藝技法與現代時裝設計的結合,將西湖夜景的光影層次和色彩韻律轉化為服裝面料語言,呈現出西湖的獨特美學意境。

賀榮表示,后續要通過多重路徑繼續推進產品創新,進一步將非遺技藝的文化元素轉化為產品設計語言,通過傳統工藝與現代時尚元素的有機結合,提升產品的文化附加值與市場競爭力,從而形成兼具傳統底蘊與創新特質的差異化產品體系。
織就東方美學的未來

賀榮的大秀與DPARK展的亮相,是海寧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升級的縮影。從馬面裙的出圈到非遺大會,再到本次大秀,這座小鎮以“科技+非遺”雙輪驅動,書寫著傳統產業的當代敘事。正如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孫瑞哲所言:“非遺創新之難,難在創新與守成之間的平衡,難在斷裂與連續之間的跨越?!倍S村的實踐證明,當傳統遇見科技,文化自信便能轉化為產業競爭力。此時,非遺與科技的碰撞、傳統與時尚的交融,正為海寧書寫新的時代注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