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最近真是 “冰火兩重天”!一邊是特朗普政府高調宣稱 “美國不需要紡織業回流”,另一邊是中國紡織企業面對關稅壁壘和供應鏈重構的雙重壓力。2025 年,中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雖然以 3011 億美元的總額站穩腳跟,但 1-2 月的數據卻顯示同比下降 4.5%,其中服裝出口更是下滑 6.9%。
更狠的是,美國對華關稅或將飆升至 60%,而越南、柬埔寨等國卻憑借零關稅優勢瘋狂搶單。但真正致命的不是產能過剩,而是特朗普那句 “我們想生產坦克,而不是 T 恤” 背后的戰略轉向。
特朗普的 “坦克優先” 戰略:紡織業被拋棄?
特朗普的言論直接戳中了紡織業的痛點:“我們不打算生產運動鞋和 T 恤,我們想生產軍事裝備?!?這種戰略轉向讓美國紡織業徹底淪為 “棄子”。2025 年 4 月,美國對華加征的關稅已累計達到 54%,甚至一度飆升至 104%,直接導致中國紡織服裝對美出口成本暴漲。
美國服裝鞋類協會的數據顯示,加征關稅后,進口成本平均上升了 10%~15%,而中國產品在美國市場的價格優勢幾乎被砍到 “腳踝”。與此同時,越南和柬埔寨卻憑借自貿協定和廉價勞動力瘋狂吸單,越南的紡織品對美出口幾乎零關稅,柬埔寨的產業集群更是直接搶走了原本屬于中國的訂單。
這么一來,中國紡織企業真是 “前有狼后有虎”,連喘口氣的機會都沒有。
RCEP 與跨境電商成救命稻草
面對特朗普的關稅大棒,中國紡織企業也沒坐以待斃。RCEP 生效三周年,為中國紡織業打開了新的大門。2024 年,中國對東盟紡織品服裝出口同比增長 6.8%,區域內產業鏈深度融合,原材料供應和市場銷售形成互補。更狠的是跨境電商的崛起,2023 年服裝跨境電商出口額占全國跨境電商出口的 26.61%,2024 年更是成為行業增長的新引擎。
國家推出的 “離境即退稅” 政策,直接縮短了退稅周期,企業資金周轉速度加快,跨境電商平臺讓中國紡織企業直接對接全球消費者,砍掉中間環節,品牌附加值蹭蹭上漲。說到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逼得中國紡織業不得不 “另辟蹊徑”,而 RCEP 和跨境電商就是那根救命稻草。
除了關稅,綠色貿易壁壘和供應鏈重構更是讓中國紡織業 “雪上加霜”。歐盟的《企業可持續盡職調查指令》和美國的《清潔空氣法》對紡織服裝設定了嚴苛的環保標準,看似是環保,實則是貿易保護。
中國紡織企業要想進入歐美市場,就得在環保技術上砸重金,中小企業的生存空間被進一步壓縮。與此同時,供應鏈重構的速度快得嚇人,越南已簽署 16 個自貿協定,覆蓋 60 多個國家,柬埔寨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更是直接搶走了中國的訂單。美國還取消了小額包裹免稅政策,跨境電商的成本直接飆升,企業利潤被壓縮到 “骨頭里”。這種變化不僅讓中國紡織企業面臨短期沖擊,更將在中長期內重塑全球紡織業的競爭格局。
中國紡織業正站在 “十字路口”:不是技術問題,不是資金問題,而是如何在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和全球供應鏈重構中找到生存空間。
短期來看,企業必須加速轉向 RCEP 市場和跨境電商;中期需應對綠色壁壘和技術升級;長期則要面對全球紡織業格局的徹底洗牌。對于中小企業來說,轉型數碼印花或許是一條出路,目標 6 個月回本,但要注意染料適配性和設備投入風險。
而對于行業巨頭,一體化裝置和品牌化戰略將是關鍵。特朗普的 “坦克優先” 戰略或許讓美國紡織業成為歷史,但中國紡織業的未來,還得靠自己 “殺出一條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