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市2019年春蠶合同訂種工作近日結束,秀洲區區合同訂購2019年春蠶種3521張,同比減少2256張,減少39.1%,減幅同比有所增大(去年同期減幅為28.3%)。另據了解,嘉興的海寧市2019年春蠶合同訂種數8700張,同比減少2800張,減少24.4%,嘉興的海鹽縣合同訂種數8160張,同比減少2169張,減少21%,嘉興的桐鄉市2019年春蠶合同訂種數達到56600張,同比減少8758張,只減少13.4%,這是嘉興減少幅度最小的一個縣市。整個嘉興市2019年春蠶合同訂種數77281張,減少16043張,同比減少17.2%。
2019年秀洲區春蠶合同訂購數減少的主要原因:
一是繭價因素。繭子價格近幾年一直在低位排徊,特別2019年春繭每擔(50公斤)不到2000元,只有1968元,而且夏繭與秋繭的價格也不高,夏繭每擔1865元,中秋繭每擔1785元,晚秋繭每擔1809元,這個價格在8年前的2011年就已經達到了。
一是面積因素。桑園面積明顯減少,今年不少蠶農挖掉桑園改種水稻、水果、苗木等因素,再加公路建設(新的國道建設及老公路綠化提升)與其它基本建設用地,這樣全區2018年桑園面積減少約2200畝左右。
二是勞力因素。蠶桑生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村中多數年輕人不愿從事蠶桑工作,從事蠶桑生產的蠶農逐漸呈現老齡化,隨著年齡的增加,部份老年人已不能從事繁重的培桑養蠶工作。目前一名男勞力打工一天90~200元左右,女勞力打工一天80~150元左右,不少蠶農寧可選擇打工,也不愿從事既苦又收益不高而且又有風險的種桑養蠶業。因此,勞動力問題也成了制約蠶桑生產發展的重要因素。
三是外來蠶種因素。由于外地蠶種場的改制與蠶種經營單位的變化,大多數變成了蠶種生產經營一體化,加劇了蠶種生產經營單位之間的競爭,不少蠶種販子與部分蠶種生產單位置《浙江省蠶種管理條例》于不顧,千方百計將外地蠶種通過不正當途徑販賣到我區,影響了我區蠶種的正常供應。
四是桑園老齡化與失管因素。秀洲區在十幾年前,結合大規模的土地整理,建設了一大批能灌能排的現代蠶桑園區,對蠶桑生產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近幾年來我們秀洲區種桑改桑數量明顯減少,部分桑園逐步呈現老齡化,桑葉產出率有所下降。另外,這二年,失管桑園越來越多,這部分桑園的產出率更加低下。
五是新農村建設因素。近幾年新農村建設很快,可以說是一年一個樣,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加快人,建好的新房子不但漂亮,而且遠離桑園,不方便養蠶,這也是近年來蠶種飼養量快速下降的原因之一。
目前,嘉興市秀洲區蠶桑技術推廣部門,正利用各種途徑,指導廣大蠶農做好冬季桑園管理工作,為養足養好今年的春蠶的下良好的基礎。
來源:中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