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廣西自治區河池市宜州區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開展產業轉型升級提質發展行動為抓手,以實施“十大百萬”扶貧產業工程為重點,大力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加強農業品牌建設,全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現代特色農業獲得全方位認可。
2018年12月,經宜州區自評、河池市級驗收復核、自治區綜合評估和現場驗收,宜州區宜州蠶桑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獲認定為第一批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成為首批8個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之一。據統計,宜州蠶桑廣西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項目計劃投資2082萬元,實際完成3876.73萬元,其中河池區、宜州區投資944.73萬元,整合各級項目資金960萬元,企業和群眾自籌1472萬元,自治區農業廳項目經費500萬元。通過實施宜州桑蠶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建設,帶動宜州區16個鄉鎮9.24萬戶45.6萬人種桑養蠶,農民養蠶收入占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6%左右,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目標。據統計,宜州區2018年桑園面積達36.19萬畝,養蠶總量150.8萬張,同比上年增1.3%,鮮繭產量5.99萬噸,同比上年增長3.2%,農民養蠶收入達29.8億元,同比上年增長4.2%,產量、產值再創歷史新高,全區小蠶共育率達86%。農民人均養蠶收入達6500元。
來源:中國紡織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