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江流域棉花輕簡高效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現場觀摩會在湖北省荊門市屈家嶺管理區召開。與會專家觀摩了當地麥后直播棉大面積機收作業現場?,F場測產結果顯示,采用棉花輕簡高效栽培技術,比常規植棉節約人工73.3%,平均每畝籽棉產量可達260.3公斤,實現棉花生產輕簡化、機械化、高產、早熟目標。
傳統棉花生產以雜交棉營養缽育苗移栽為主,工序繁雜、用工多、生產成本高。近年來,湖北省積極響應國家戰略布局,強化技術集成創新,大力示范推廣輕簡化、機械化高效植棉技術,棉花綜合生產能力呈現恢復態勢。僅2023年,全省已拓展核心示范樣板60個、示范面積1.5萬多畝,輻射帶動植棉面積超30萬畝。
棉花輕簡高效生產技術荊門示范點位于屈家嶺管理區盧沖家庭農場,示范面積170畝。荊門市農科院副院長周家華介紹,此項技術的核心是集中成鈴、集中吐絮,通過改變種植密度,便于機械化采收。該套技術集成了品種早熟、晚播爭早、一播全苗、平衡施肥、全程化控等關鍵技術,每畝棉田僅需人工4個左右,農藥使用量減少15%,化肥使用量減少20%,節本增效400元以上。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機采晚春直播棉全程機械化技術對于棉花綠色生產、提質增效、可持續發展具有很好的推廣價值。
出處:湖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