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自11月中旬以來,孟加拉國、越南及其它東南亞國家對1/3月船期西非棉的關注、詢價熱情持續上升,簽約隨2016/17年度美棉一道升溫,出口形勢要明顯好于印度棉、烏茲別克斯坦棉、巴西棉和澳棉。近日一些中國棉紡織企業、貿易商也開始到非洲主產棉區考察、看貨并少量采購,主要是象牙海岸、馬里、布基納法索、烏干達等產地的手采棉。業內分析,一方面由于印度新的貨幣政策導致籽棉收購、加工、出口全面推遲,越南、孟加拉國及其它東南亞國家不得不延期或取消合同裝運合同,轉而簽約美棉、西非棉等作為印度棉的“替代品”(美棉主要是12/1月船期EMOT M、EMOT SLM等偏低品級);另一方面孟加拉國、巴基斯坦等東南亞國家紗廠以小規模為主(2萬錠以下),C32S及以下支數的棉紗占比高,對“三絲”要求不高,仍青睞于采購、消化手采棉,對雜質偏大、馬值大的機采棉興趣有待開發。青島、張家港、廣州等地的棉商表示,預計1/2月份裝船、抵港的西非棉數量比較大,一些外商和經營商已提前預定倉庫。那么,為何近期西非棉的簽約成了一匹“黑馬”呢?
首先,西非棉價格上的優勢比較明顯。12月上旬以來,國際棉商1/3月船期西方非棉報價如下:1、象牙海岸(BCI Available)MANBO/S 1-1/8〞、(BCI Available)MANBO 1-1/8〞的報價分別為80-80.5美分/磅、79.25-79.75美分/磅;2、馬里JULVS 1-1/8〞的報價為81-81.50美分/磅;3、布基納法索BOLA/S 1-5/32〞、BOLA/S 1-1/8〞的報價分別為81-81.50美分/磅、80-80.5美分/磅。整體報價低于1月船期EMOT GC21-2-36、EMOT GC21-2-37的價格3-4美分/磅,也低于SM 1-1/8〞巴西棉2-2.5美分/磅,僅稍高于印度棉S-6報價。值得注意的是:西非棉采取“ON-CALL”點價交易的基差只有900-1000點,大幅低于澳棉、美棉和中亞棉(約低400-600點),因此中國買家采購西非棉更傾向于“ON-CALL”成交。
其次,西非棉的品質要高于印巴,可紡性介于巴西棉和美棉之間。據數據顯示,2016年非洲棉花種植面積持續擴大,產量也不斷增加,其中象牙海岸籽棉產量預計達到36萬噸,同比增長16%;馬里籽棉產量預計達到72.5萬噸,創歷史新高;貝寧籽棉產量預計達到35萬噸,同比增長35%。因此2016/17年度西非棉的出口壓力和勢頭都比較大。從中國紡企的反饋來看,西非棉除顏色級稍差外(31級為主),棉花斷裂比強度、馬值及纖維長度等紡紗指標要高于印度棉、巴西棉,搭配高等級高品質新疆棉紡C40S及以上支數棉紗問題不大。而且由于是手采棉,前期、中期花的雜質少,棉纖維馬值多在4.0-4.9,比較符合棉紡廠需要。
再次,西非棉的上市、銷售期處于中品質棉花“斷檔期”。據USDA統計,截止11月底2016/17年度美棉累計簽約量已達173.8萬噸,完成美國農業部預測出口數量的66%,而且考慮到中后期花的上市量增大,品級和品質下滑不可避免,因此留給中國、越南、巴基斯坦等紗廠和棉商選擇的機會持續收縮。烏茲別克斯坦舉辦的第12屆“棉花和紡織國際博覽會”期間2016/17年度烏棉簽約銷售超過80%,而2017年澳棉的最早裝運期也要到4月份(到港交貨5月中旬前后),因此1-3月份全球高等級高品質棉花的直售處于“斷檔”期(中國新疆棉不出口),一些紗廠、中間商只能“退而求其次”關注和采購西非棉。
(來源:中國棉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