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組織部、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省財政廳印發通知,認定150人為2022年度齊魯首席技師,我集團員工牛相雙光榮上榜。至此,我集團已有13名員工先后被認定為齊魯首席技師。
齊魯首席技師將按規定納入山東省高層次人才庫,在四年管理期內,每人每月享受津貼1000元。自2004年起,我省設立首席技師選拔管理制度,截至目前,全省共選拔認定了2102名齊魯首席技師(山東省首席技師),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有力促進了我省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
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資源,也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泉。魏橋創業一直重視人才培養工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不斷深化培訓、考核、待遇一體化的培訓機制和激勵機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質人才隊伍,為企業的持續發展發揮了巨大的支撐和保障。
集團廣泛搭建人才施展才干的平臺,建立薪火相傳的“師帶徒”機制,引領人才成長。不斷完善干部職工隊伍梯次結構和人才儲備,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培養工匠技師,鼓勵創新、寬容失敗,持續營造有利于技能勞動者成長成才的勞動氛圍,確保企業人才隊伍后備力量不斷增強,企業人才賦能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
開展技能人才評價是建立技能人才成長體系、暢通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的重要手段。在開展員工技能比武、建立激勵機制的同時,公司高度重視技能人才評價工作,自2015年以來每年組織內部技能等級評定工作,并逐年完善人才評價體系。2019年,集團成功獲批山東省首批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試點單位;2020年,威海魏橋科技工業園有限公司又獲評山東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單位。
根據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標準,我集團可自行組織紡織、熱電、氧化鋁、鋁業加工等領域89個工種的自主鑒定。通過鑒定的相關技能人才將享受政府一次性補貼和公司每月發放的技能人才補貼。這為廣大職工職業生涯提供了多樣的發展空間和成長通道,形成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氛圍。
追求卓越!從省技術能手成長為全國技術能手
從省技術能手到全國技術能手,不滿足于現狀,不斷追求卓越、超越自我的秉性,使牛相雙在創業的舞臺上不斷成就著自我,向著自己的光榮與夢想堅定前行。
2008年參加工作以來,她多次參加紡織股份公司組織的操作技術比武,并屢獲佳績。2012年,獲得紡織股份公司春、秋兩季操作技術比武一等獎。2011年和2013年被集團公司評為 “操作技術能手"。2015年,她參加了“魏橋杯·全省棉紡織行業織布工職業技能大賽”,取得全省第六名的好成績,同時被授予“山東省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盡管在噴織車工的崗位上取得了優異成績,但當她得知2020年有劍桿織機值車工全省、全國比賽時,還是想挑戰一下自己。她鼓起勇氣主動找到生產辦操作科報了名。憑借著扎實的基本功和過硬的綜合技術素質,她從選撥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參賽資格。
牛相雙深深地知道,這次比賽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一次重要展示。她抱著“學好學強學精”的目標開始了新的挑戰。
因為此前沒有接觸過劍桿織機,為了節約練兵時間,牛相雙就干脆在津田駒噴氣織機上進行模仿。單項斷經、斷緯操作流程不同,但她還是努力克服了一切困難。她嚴格按照教練員的要求,從研究怎樣拿紗鉤、接頭、穿綜、穿箱筘方法開始,總結出了適合自己的最優操作流程。為了提高速度,她每天都要練習幾十遍、上百遍,有時為了一個細小的動作,她會主動與同事們交流,互相錄像并掐表算時間,找出自己不對的動作,再反復琢磨改正。為了提高自己的打結個數和質量,牛相雙結合自身經驗和教練員綜合分析給出的打結方法,探索出了最佳打結方式,并持之以恒,強化練習。
理論考試范圍包括一本本厚厚的理論書和各種資料,要想做到一字不錯有些困難。牛相雙平靜心態之后,再次拿出了自己不服輸的精神,一字一字,一行一行,一句一句,努力做到標點符號都不出錯,在很短的時間里,硬是啃下了理論這塊“硬骨頭”。
日積月累的艱苦磨練,是牛相雙厚積薄發的最重要資本。在接下來的全國劍桿織機值車工職業技能大賽中,她沉著冷靜,發揮出了自己的真實水平,一舉奪得了這次全國大賽的亞軍,被授予“全國紡織行業技術能手”稱號。
農村孩子的堅忍與堅強,使牛相雙更加懂得珍惜來之不易的工作機會。2008年初,牛相雙走進了魏橋創業集團的大門。在學徒期間,她特別勤學好問,每天都提前來到車間,幫著師傅開臺卡疵,一邊干一邊學,不懂的問題就記錄在隨身帶的小本子上,虛心向師傅請教,汗水浸濕了衣衫,手指磨出了血泡,可她硬是咬牙堅持著。幾個月后,她不僅提前出徒頂崗,而且很快成長為車間的操作技術骨干。
“工匠”一詞意味深遠,它代表著一種氣質上的堅定與踏實,不僅與精益求精緊密相連,而且代表著技術領域的廣泛性,牛相雙在不斷地進步與提升中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進廠十多年來,牛相雙無論寒冬酷暑都值守于輪班值車工崗位。因為工作責任心強,做事踏實,她也總是被領導委以重任。每當這時,她每次都是積極主動服從安排,充分發揮自己的經驗和技術優勢,在較短的時間里適應臺位環境,熟悉掌握每一臺車的“性格脾氣”,做到心中有數、對癥下藥,并及時將頑固機臺反饋給臺位設備人員,第一時間解決設備問題,保障了較高的產質量,她幾乎月月產量最高,質量最好,多次被評為“最優值車工”。
成績面前,牛相雙并沒有驕傲自滿。她一方面通過自己的人生成長經歷、技術創新過程、對產品質量的完美追求和嚴謹求實的工作態度,感染帶動身邊的姐妹,另一方面主動承擔車間“傳幫帶”的任務,為新職工們耐心指導,反復示范,直到學會為止。接觸過她的新職工們都說“牛師傅不光技術好,人也很好,我們很喜歡她,我們愿意跟著她學習技術,盡快上崗”。
來源:魏橋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