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一件普通的短袖上衣至少需要多少水?答案是50斤。但在青島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染色不用水就能完成。
“超臨界二氧化碳無水染色技術以二氧化碳為染色介質,整個染色過程脫離了水和化學助劑的使用,真正實現了無污水排放?!鼻鄭u即發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剛介紹,這項技術每年可節約10萬噸水。
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化、低碳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環節,是解決我國資源環境生態問題的基礎之策,是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的內在要求。
工業生產中,綠色低碳技術改變著傳統生產方式。在江蘇,常州市新北區打造的一座“會呼吸、能思考”的綠色低碳智慧園區,建設“AI+區塊鏈”賦能的智慧綜管系統,集成中水回用、光伏發電、儲能、余熱利用、先進減排等技術,推動園區單位產值碳排放下降近六成。
能源領域里,清潔能源發展持續提速。在廣西,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堅持逐“綠”向“新”,保障能源供應,使得新能源成為廣西的第一大電源,通過開展綠電置換,提升新能源利用率,將煤電利用小時數大幅度降低,有效減少碳排放。
在交通領域,新能源技術讓車船更環保。山東港口青島港研發的氫電拖輪——“氫電拖1”輪集尖端科技與卓越性能于一身,投產后預計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500余噸,將大幅降低港口作業的碳排放,推動港口向著綠色、智能方向邁進。
在社區,綠色節能建筑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浙江,杭州市錢江新城中央商務區探索低碳樓宇,地下車庫實現感應智能照明,屋頂的光伏和雨水回收系統降低用能和碳排放……
綠色低碳轉型,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準灌溉”。據郵儲銀行青島分行介紹,他們重點關注符合節能減排要求的高新技術企業,為企業發放綠色貸款。截至今年5月末,綠色貸款余額超113億元,較2024年末凈增近6.4億元,有力支持了節能增效工作。
當前,我國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在綠色低碳轉型中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將帶來巨大的發展新機遇、新空間,生態“含綠量”必會提升發展“含金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