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節能環保->循環經濟
中國碳合規“新三樣”之碳足跡篇
  2024年6月4日,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交通運輸部、商務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數據局等十五個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環氣候〔2024〕30號,簡稱《碳足跡實施方案》)。  
  2023年11月13日,國家發改委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交通運輸部等五部委出臺了《關于加快建立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意見》(發改環資〔2023〕1529號,簡稱《碳足跡意見》),對產品碳足跡管理的各項重點任務作出系統部署,主要目標到2025年,國家層面出臺5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一批重點行業碳足跡背景數據庫初步建成,若干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和碳標識實現國際互認。

對了解雙碳領域的人來說,《碳足跡實施方案》《碳足跡意見》直指我國當前碳市場的難點、堵點,將有力推動我國碳減排市場規則的完善和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認互信。

《碳足跡實施方案》相較于《碳足跡意見》,會簽的部委增加到了十五個,主要目標到2027年,明確了需制定出臺1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碳足跡管理體系初步建立,制定發布與國際接軌的國家產品碳足跡核算通則標準。到 2030 年,碳足跡管理體系更加完善,應用場景更加豐富。制定出臺 200個左右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

01

碳足跡規則國際銜接和互認互信

圖片

《碳足跡實施方案》和《碳足跡意見》都將碳足跡規則國際銜接和互認互信作為重點任務。那么我們看看,我們國家為什么這么重視國際銜接和互認互信。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歐盟于2005年正式建立起了碳排放交易體系(The 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即EUETS)。EUETS采取總量控制交易原則模式,強調先通過控制在一級市場發行的配額總量來調節溫室氣體排放的總體水平,再讓被納入碳排放監管的各行業主體通過在二級市場進行買賣,以實現對碳配額的市場定價,運用市場機制推動主體履行減排義務,實現減排目標。

EU ETS第一階段主要覆蓋電力、鋼鐵、建材等行業,第二階段納入航空業,第三階段新增石油化工、管線輸送、二氧化碳地下儲存等行業。

2023年10月1日,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法案正式生效。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是歐盟針對部分(目前階段主要覆蓋電力、水泥、化肥、鋼鐵、鋁和氫六大行業)進口商品,要求申報人必須購買CBAM證書來實現碳抵消。目前是三年的過渡期,在過渡期,CBAM側重于監測和報告,CBAM進口商需提供CBAM季度報關,說明與進口商品相關的碳排放量。

2023年歐盟正式將航運業亦納入EU ETS體系之下,航運業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被要求履行碳排放義務。船舶運營商將被要求監測和報告其排放量,并為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繳納一定的碳配額,即在歐盟按歐盟碳價購買配額,實現碳抵消。

2024年7月起,根據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出口到歐盟的動力電池以及工業電池必須申報產品碳足跡。

另外,英國也已宣布將于2027年實施“碳關稅”。

如此種種國際環境,加劇我國外貿企業開展產品碳足跡核算,掌握碳足跡數據溯源核驗方法學,熟悉產品碳足跡國際規則等挑戰,倒逼我國要開展碳足跡體系建設以及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認互信。

《碳足跡實施方案》將“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作為主要任務,并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落實的舉措,包括:積極應對國際涉碳貿易政策,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對接,推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產品碳足跡規則交流互認,積極參與國際標準規則制定,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碳足跡”“產品碳足跡”分別是什么?生態環境部宣傳教育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裴曉菲在2024年5月29日的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碳足跡通常是指以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的特定對象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特定對象包括產品、個人、家庭、機構或企業,石油、煤炭等含碳資源消耗越多,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碳足跡就越大,反之,碳足跡就小?!?“產品碳足跡是碳足跡中應用最廣的概念,是指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包括從原材料的生產、運輸、分銷、使用到廢棄等流程所產生的碳排放量總和,是衡量生產企業和產品綠色低碳水平的重要指標?!眹H標準化組織制定的《溫室氣體-產品的碳足跡-量化要求和準則》(ISO 14067:2018)將產品的碳足跡(CFP)定義為“在一個產品系統全生命周期中溫室氣體排放量和清除量之和,由二氧化碳當量表示?!?產品碳足跡是我國“雙碳”目標實現過程中的必要環節,其有效管理可以助推“雙碳”目標實現。

02

《碳足跡實施方案》列舉的優先聚焦重點產品

圖片

《碳足跡實施方案》列舉了發布重點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標準的范圍,即優先聚焦“電力、煤炭、天然氣、燃油、鋼鐵、電解鋁、水泥、化肥、氫、石灰、玻璃、乙烯、合成氨、電石、甲醇、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和電子電器等”,包括了歐盟CBAM的六大行業(電力、水泥、化肥、鋼鐵、鋁和氫六大行業)。

從《碳足跡實施方案》列舉的重點產品范圍看,包括了我國的高碳排放行業,歐盟CBAM的六大行業,鋰電池、新能源汽車、光伏等優勢出口產品,是涉碳貿易政策、碳減排政策和國際產品碳足跡相關規則影響和沖擊最大的行業和產業領域。上述重點產品企業,需要高度重視碳合規工作,加快建設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開發產品碳足跡核算標準,加強產品碳足跡核算能力建設,科學開展核算,加大投入強化專業支撐保障。

03

《碳足跡實施方案》強調的碳標識認證和碳足跡因子數據庫

圖片

碳標識認證,在制定產品碳足跡核算規則和標準、建立相關背景數據庫的基礎上,從國家層面建立統一規范的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通過明確標注產品碳足跡量化信息,引導企業節能降碳。

碳足跡因子是每一種能源燃燒或使用過程中單位能源所產生的碳排放數量。碳足跡因子數據庫的建立對于碳市場的建設以及產品碳足跡即碳標識認證的工作具有重大幫助。

2022年8月,國家發改委、國家統計局、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加快建立統一規范的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實施方案》,明確指出由生態環境部、國家統計局牽頭建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因子數據庫,統籌推進排放因子測算,提高精準度,擴大覆蓋范圍,建立數據庫常態化、規范化更新機制,逐步建立覆蓋面廣、適用性強、可信度高的排放因子編制和更新體系,為碳排放核算提供基礎數據支撐?!短甲阚E實施方案》再次強調要優先聚焦重點領域發布產品碳足跡因子,建立國家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庫,行業主管部門、有條件的地區、行業協會和企業等可根據需要依法合規收集整理數據資源,研究細分領域產品碳足跡因子數據,與國家數據庫形成銜接和補充。

04

金融支持和碳足跡信息披露制度

圖片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生態環境部、金融監管總局和中國證監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指導意見》,主要包括推動金融系統逐步開展碳核算,研究豐富與碳排放權掛鉤的金融產品及交易方式,強調金融主體碳排放信息披露,以及綠色金融促進企業低碳轉型。

《碳足跡實施方案》進一步要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基于碳足跡信息豐富金融產品和服務,將產品碳足跡納入ESG及可持續發展盡職調查。

05

加強產品碳足跡數據安全保護,強化數據流動監管

圖片

我國于2021年9月1日施行的數據安全法第十一條規定:“國家積極開展數據安全治理、數據開發利用等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數據安全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

如前文所述,外貿企業根據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CBAM)、航運業EUETS歐盟《電池與廢電池法規》等歐盟法案要求,需進行碳排放、碳足跡數據填報。

數據安全法第二十四條規定:“國家建立數據安全審查制度,對影響或者可能影響國家安全的數據處理活動進行國家安全審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22年8月31日發布的《數據出境安全評估申報指南(第一版)》第1條第2款,中國對歐出口企業作為CBAM法案下的第三國經營者,依據CBAM法案第10條向歐盟委員會履行登記義務,以及配合、協助歐盟進口商依據CBAM法案第6條或第35條履行CBAM申報或CBAM報告義務,可能構成“將在境內運營中收集和產生的數據傳輸、存儲至境外”的數據出境行為。

外貿企業的碳排放、碳足跡數據填報傳輸流通,會不會導致行業關鍵成本信息等可能關系產業經濟安全的重要數據被歐盟獲取,給我國有關產業安全帶來巨大的風險隱患。

《碳足跡實施方案》提出要“落實數據安全法規制度,強化產品碳足跡數據流通監管,保障數據交換環境安全可靠”。同時,還重點提出了“全面梳理重點外貿行業產品碳足跡核算薄弱環節、潛在風險點,建立風險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的具體要求。建議有關外貿行業協會加強數據安全法律法規制度宣貫,引導行業外貿企業加快建設產品碳足跡數據管理體系,全面梳理潛在風險點,建立碳合規風險預警和應急響應機制,保障數據交換環境安全可靠。

《碳足跡實施方案》的出臺為我國外貿企業走向國際市場、參與國際競爭、積極有效應對歐盟綠色貿易壁壘提供了政策指導和支持?!短甲阚E實施方案》由生態環境部等十五個部委聯合印發,并在方案中將具體任務分派至具體部委,體現了各部委之間協同聯動,追求最大效率地貫徹方案實施的團結精神,亦彰顯了我國建設健全碳足跡管理體系的決心和力度。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