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通過提高人力資本水平和發揮知識溢出效應,促進企業加快綠色技術創新,從而推動企業綠色轉型。綠色技術創新強調技術研發和應用中的環境保護,是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共贏的關鍵手段。它不僅能降低減碳成本,還能助力企業在綠色技術發展中獲益。
一方面,智能制造通過提高人力資本水平為企業綠色技術創新提供人才支持。智能制造的“機器換人”效應促使低技能崗位減少,知識密集型崗位增加。為適應這一趨勢,企業積極開展技術培訓并出臺激勵措施,大幅提高員工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這些高素質人力資本能夠推動生產資料和技能革新,提高生產效率,從內部促進技術研發和綠色創新。
另一方面,智能制造促進知識和技術溢出,加速綠色技術創新進程。智能制造突破了信息傳播的時空限制,幫助企業構建數字交流平臺,增強企業間的溝通協作,使知識共享和溢出效應更加顯著。同時,智能制造突破了傳統的組織邊界,構建起一個互聯互通的商業網絡,促進了產業鏈的協同發展。通過強化信息共享與深度合作,它不僅優化了資源配置,還為綠色技術創新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基礎,并創造了更多的合作機會。這一變革性模式正在重塑產業生態,推動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綠色技術創新進一步推動企業綠色轉型。從生產端看,綠色技術創新可實現能源替代和節能減排,減少污染等非期望產出。從治理端看,相關技術(如CCUS)能有效收集、存儲和轉化二氧化碳,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這些技術通過優化資源配置、降低資源能源消耗和浪費,為企業綠色轉型提供了新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