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ENA提出了以下四條鋁行業實現零碳的主要路徑:
(1)提高鋁材料使用效率,以減少對鋁材料的需求,最終減少鋁材料生產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具體措施包括:第一,提高鋁的資源效率,即使用其他材料替代鋁材料和重復使用鋁材料,在提供相同服務的情況下減少對鋁材料的需求。第二,提高鋁的經濟效益,即在設計鋁產品的階段,考慮延長鋁產品的生命周期,并在使用鋁產品的階段,更密集地使用鋁產品。
(2)回收鋁材料,即使用廢鋁生產新的產品。鋁具有較高的回收價值,回收的損耗極小。與生產一噸原鋁相比,回收一噸鋁可以減少15.5噸CO2eq。2010年至2021年,印度、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韓國和泰國等亞洲經濟體是廢鋁的最大進口國。
(3)優化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如采用惰性陽極替代傳統的碳陽極以減少鋁生產過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并消除傳統碳陽極產生的一氧化碳和全氟化碳。近20年各國采用了節能鋁加工技術,使精煉氧化鋁的平均能源消耗量平均下降了24%,冶煉鋁的能耗量平均下降了8%。近20年中國冶煉鋁和精煉氧化鋁生產效率逐步提升,目前已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4)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生產,包括通過購電協議(PPAs)采購可再生電力或自產可再生電力來生產。目前,鋁行業生產所需的電力主要來自冶煉廠自產電力或專用發電廠,其中,水電是冶煉鋁的首選。近年來,隨著可再生能源在全球電力系統中的份額增加,太陽能和風能在全球鋁行業電力系統中的比例也在逐漸增加。根據國際鋁業協會(IAI) 的數據,2022年可再生能源(不包括水電)在鋁行業電力組合中的比例達到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