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之下,安全健康意識更加深入人心。紡織品作為與人類接觸最多的材料之一,一不小心可能就會成為細菌和病毒傳播的介質,因此其抗菌抗病毒性能備受消費者關注。然而,天然纖維紡織面料的高效且長效抗菌抗病毒一直是業界難題。目前國內外普遍采用的抗菌整理技術,主要是通過對纖維材料表面加工處理來實現,很難實現抗菌功能長效性,在耐洗牢度上也存在不足。

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陳宇岳教授研究團隊采用了先進的納米銀組裝技術,通過銀離子向纖維內部的定向滲透,再進行原位還原,實現了在纖維內部的納米銀組裝,從而有效解決了織物的耐洗牢度難題,并實現了其高效抗病毒抗菌功能。這項技術適用于棉質、毛質、真絲、化纖等多種材質紡織品,產品可廣泛應用于口罩、圍巾、內衣及家紡產品,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

經國家權威機構測試,這種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產品對H1N1、H3N2等各類病毒的滅活率均在99.7%以上,對白色念珠球菌、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的抑制率均達到99%以上,并且這種新開發生產的全棉針織抗病毒抗菌紡織品具有持久耐洗性。該紡織品在自然條件下放置4個月,再次經第三方權威測試機構專業標準洗滌50次后,其抗菌效果依舊在99%以上,充分證明了抗病毒抗菌的顯著效果,有效解決了面料抗病毒抗菌的長效性難題。

陳宇岳教授團隊近20年來持續從事抗菌紡織品的研發,尤其對納米銀用于紡織品抗菌有著深入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后,該團隊迅速將納米銀抗菌紡織面料技術應用于民用抗病毒產品的開發。今年5月,產品在江蘇五龍針織有限公司成功進行了試生產,目前已順利實現高效抗病毒抗菌紡織品的產業化。(來源:紡織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