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紗機在紡織行業中起著承前啟后的關鍵作用,如何用好粗紗設備?
01 粗紗機選型、安裝與維修質量控制
(1) 設備選型:目前市場上粗紗機生產廠家很多,國內外不同型號有十余種,每個廠家所產設備都有優缺點,針對使用廠家生產品種、產品檔次、資金狀況等,都能夠選購到適合自己的設備型號。選型一定要做到:既能滿足生產需要,又不浪費企業資金,還能保證設備運行始終處于良好狀態。
(2) 設備安裝:選型后,安裝工作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重要環節,也是最基礎的工作,有能力者自己安裝,條件差者最好請設備生產廠家或技術較好的同行技工安裝調試,一定要找專業人員嚴格把關,這樣在日后生產中,就能很輕松的開展好各項工作。
(3) 維修質量:開展好日常維修是最基礎的日常管理,要做到徹底、全面、不留“死角”,就是說要真正保養到位。
(4) 維修的目的:確保設備始終保持良好狀態。
02 粗紗張力的控制
(1) 要使粗紗順利地卷繞到粗紗管上去,紗管的卷繞速度必須略大于前羅拉輸出紗條的速度,于是在前羅拉與粗管之間的紗條上就產生張力和張力牽伸,它是粗紗生產的關鍵,不僅影響粗紗生活是否好做,而且直接影響成紗質量。
(2) 按紡紗質量的要求,一般最大伸長率不超過3%,同一機臺大小紗間、前后排間及同品種機臺與機臺之間的伸長差異,均應控制在1.5%以下為宜。
(3) 前羅拉至錠翼頂端這段紗條,因捻陷現象而捻度較小,且距離較長,同時錠翼在高速回轉時有抖動現象,最易產生意外伸長。根據經驗應調整到:小紗從起繞點到筒管下部卷繞第2層時,紗條可稍有抖動,但以不起浪頭為宜。如果上段紗緊張,意味著卷繞速度過快、伸長過大,應把錐輪皮帶起始位置向上錐輪大端移動,無錐輪從變頻器控制調節,最終目的要做到始終如一地稍有抖動狀態。若紡紗過程中紗條逐漸偏緊,說明錐輪皮帶每次移動量太少,應減少張力牙齒數,反之則增加張力牙齒數。
(4) 影響粗紗張力變化的因素有:粗紗定量、前羅拉速度、捻度、原棉質量及溫濕度和機械狀態等條件變化。因而,生產中應建立粗紗質量臺帳,對保證生產是完全必要的。粗紗張力的大小、差異及其不勻會影響粗紗的條干不勻率和重量不勻率,是影響粗紗質量的重要指標,故要嚴格加以控制。因為粗紗截面內的纖維比棉條中少得多,捻度又比在細紗低,所以經受較大的張力后,容易產生意外伸長,惡化粗紗條干均勻度,增加斷頭。
(5) 當張力差異較大時,粗紗重量不勻率明顯增加,一般應控制在1.0%以內。當粗紗張力小時,粗紗成形松爛,儲運和退繞困難,既影響粗紗本身質量,也使細紗重不均和重量偏差增大。如在假捻效果較差的粗紗機上紡純棉粗紗時,質量指標前排劣于后排。在相同的紡紗條件下,前后排張力不同將造成質量差異。當然,在假捻效果較好的條件下,后排紡紗張力可能大于前排。因此,在粗紗質量管理方面,除了應注意牽伸部分影響質量外,還應掌握粗紗張力的變化。
03 粗紗機的工藝控制
粗紗機的工藝參數主要包括:定量、錠速、牽伸、羅拉握持距及膠圈鉗口隔距、羅拉加壓、捻系數、卷繞密度、集合器及喇叭頭口徑和壓掌卷繞數等。
(1) 粗紗的定量根據細紗機牽伸能力、紡紗號數、產品質量來確定,其中主要依據紡紗號數。所紡的粗紗越重紗越粗,但過重則細紗隨牽伸倍數加大,對成紗條干有影響?,F在有加大定量至10 g/(10 m)的,細紗改“V”形牽伸,成紗也不錯,值得推廣。
總之,粗紗機總牽伸倍數,除根據細紗號數與熟條定量而定以外,還要參照粗紗機的牽伸型式。由于目前細紗機向高倍數牽伸發展,粗紗可配置較低的牽伸倍數,對質量有利。當采用雙短膠圈牽伸的粗紗時,牽伸倍數可略高于三上四下曲線牽伸,一般為5倍~12倍。
(2) 粗紗機的牽伸分配,依據牽伸型式和總牽伸倍數而定,在主牽伸區的牽伸能力大時,主牽伸區承擔牽伸的倍數宜大,雙短膠圈牽伸屬于牽伸區能力較大的一種。實踐證明,在喂入棉條定量與粗紗定量不變的情況下,后牽伸倍數越大,粗紗條干越差,因此在主牽伸區工藝條件較好時,后牽伸倍數應偏小掌握。
(3) 后牽伸倍數:后牽伸倍數對粗紗條干影響很大。一般情況下,雙膠圈牽伸裝置,由于膠圈部分的摩擦力較強,而且有一個彈性鉗口能穩定牽伸力,使纖維變速點前移,既集中又穩定。因此,一般后牽伸倍數配置為1.08倍~1.4倍。生產實踐中我們在A454型、FA468E型、FA458A型、FA421型粗紗機采用1.1倍的后牽伸、粗紗條干均勻度為最優。當然條干質量也與膠圈羅拉的加壓大小有關。在確定后牽伸倍數時,應當首先了解下膠圈對中羅拉的滑溜率大小,應盡量減少上、下膠圈的滑溜率。另外,當粗紗定量過重時,為防止須條產生分層現象,可取較大的后牽伸倍數,當紡針織用紗時,為防止細紗長片段細節,在選用較小的總牽伸倍數的情況下,后區牽伸倍數也宜偏小掌握。對三上四下牽伸形式來說,由于后區第三羅拉上存在反包圍弧,當熟條定量較輕時,后區牽伸倍數也宜偏小掌握,一般為1.17倍~1.36倍。
(4) 采用大卷裝高粗紗機時,錠速可達1000 r/min~1500 r/min,粗紗定量不宜過輕,否則會增大意外牽伸導致粗、細紗斷頭增多,生活難做。
(5) 捻系數:當纖維長、整齊度好、線密度小時,捻度數應小,反之應大。粗紗具有捻度,才能夠承受卷繞及退繞中的張力,且有利于細紗后區牽伸對纖維的控制。但捻系數太大,不僅會出現粗紗強力不勻,而且細紗會產生膠輥打滑、出硬頭、增加斷頭;反之太小,易出現意外牽伸,也增加斷頭。
(6) 羅拉隔距與加壓:羅拉隔距應根據纖維長度確定,過小損傷纖維、甚至出硬頭,過大纖維運動不規律、惡化CV值質量指標。羅拉加壓是為了保證羅拉鉗口有足夠的握持力,防止紗條在羅拉鉗口下打滑及過度分層現象。在牽伸過程中,羅拉鉗口能否有效地控制纖維,直接影響條干均勻度和重量不勻率及粗紗疵點的產生,在采用彈簧搖架加壓的粗紗機上,由彈簧擺動上銷和階梯下銷膠圈鉗口控制,鉗口的原始隔距隨粗紗定量變化確定。在定量為5 g/(10 m)以上時,選用4.5 mm,5 mm,5.5 mm,6 mm的原始隔距,應在足夠的彈簧壓力條件下,配以較小的鉗口對紗條均勻有利,但應定期校正彈簧壓力,若壓力不一致會造成較大的錠間差異,鉗口過小則易吐硬頭。
(7) 粗紗機的前區與中區集合器也相當于一個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其口徑大小為:前區應和粗紗定量相適應,中區應和熟條定量相適應。
(8) 錠子垂直無擺頭,控制在0.03 mm以內,彎曲太大會造成斷頭增多及無規律性粗細不勻。
(9) 錠翼要做到動靜平衡、不歪斜、通道光滑、壓掌松緊適當,過緊紗出毛羽,過松容易脫落。支臂開檔大會相互碰撞,開檔小則磨紗。壓掌弧度不合格,則粗紗卷繞松緊和定量不勻,甚至出現疵品、增加斷頭。為了保持機器的正常運轉和減少磨損,要定期校正擦拭。
04 牽伸力對工藝質量的影響
牽伸力本身不是工藝問題,但在設計牽伸工藝參數時則必須考慮牽伸力。它與下列因素有關。
(1) 牽伸力與牽伸倍數的關系:當牽伸倍數等于1時,纖維間沒有相對運動,牽伸力等于0。隨著牽伸倍數的增加,牽伸力急劇增加后因纖維間開始滑動,牽伸力增加緩慢,當牽伸倍數接近最大時,牽伸力為最大。最大牽伸力將隨喂入的紗號數、羅拉隔距、紗條密集排列程度及纖維伸直度等而變化。
(2) 牽伸力與喂入粗紗捻度的關系:喂入粗紗捻度大,則牽伸力也大;當牽伸倍數低時,不同捻度粗紗的牽伸力比較接近,這是因為牽伸倍數大時,粗紗捻回解散,捻度影響不顯著。
(3) 牽伸力與羅拉隔距的關系:當羅拉隔距很大時,減少一些幾乎沒影響,如繼續縮小,牽伸力就逐漸增加,隔距小到一定程度后,牽伸力急劇上升,這是因為一部分纖維的尾端伸入后鉗口中,增加了牽引力。
(4) 牽伸力與須條密集程度的關系:如在牽伸區中增加紗條的密集程度,牽伸力將隨之增大。紗條通過集合器時同樣增加纖維間的摩擦力,故集合器開口愈小,牽伸力愈大。
(5) 牽伸力與纖維線密度、長度和伸直度的關系:當纖維細而長時,因纖維間摩擦阻力大,牽伸力增大;纖維處在卷曲和互相交錯糾纏的狀態下,則因摩擦力較大,牽伸力也大;反之,纖維愈伸直平行,牽伸力愈小。
(6) 與車間相對濕度的關系:相對濕度在35%~75%范圍內每增加10%,牽伸力增加8%;當相對濕度極高時,則有硬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