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細紗管紗無阻力的前提下,被轉繞到槽筒筒管上,對減少毛羽是至關重要的工作重點。
2.1 絡筒管座至導紗板之間的間隙與毛羽的關系
我們將紗管插上管座后管頭至導紗板之間的間隙分別采用:6 mm、8 mm、10 mm進行試驗,結果證明:管頭至導紗板間隙小則毛羽少,6 mm最佳。
當間隙大時,離心力大,氣圈就大,而離心力大是毛羽增加的重要因素。
2.2 管頭與導紗板瓷眼不對正與毛羽的關系
管座歪斜至使管頭與導紗板孔眼不在同一直線上,紗線從紗管上退繞時,紗條與管頭產生碰撞摩擦,毛羽大量增加。特別是絡到中小紗時,毛羽更多斷頭增加嚴重。
2.3 探紗桿與毛羽的關系
探紗桿的作用主要是為了在筒紗斷頭時使槽筒自動彈起,探紗桿是否規范合格和毛羽有密切關聯,所以要規范做好以下五點:
(1)探紗桿與紗條通過部分應無破損、無毛刺、無銹跡;
(2)探紗桿無彎曲、無變形;
(3)探紗桿靈活擺動無阻尼;
(4)探紗桿與套管必須平行,兩端高低一致;
(5)探紗桿與套管間隙10mm大小不得超過正負1mm。
2.4 槽筒張力盤、導紗桿、電清與毛羽的關系
(1)張力盤重量要優選,在不影響筒子成型的前提下,宜偏輕掌握;
(2)張力盤在生產過程中一定要自由靈活轉動,無積花;
(3)張力桿無彎曲、無變形、無溝槽;
(4)導紗桿和電清進口、出口要三點一線,不偏斜。
重點:張力盤、導紗桿、電清三者通道不光潔、不規范、阻力大,均使毛羽增加。
2.5 槽筒、花籃、管座裝配位置與毛羽的關系
筒、花籃、管座三部件應三點成一線規范安裝,使紗條在無任何阻力的情況下從管紗退繞,被順利轉繞到槽筒表面的紙管上,我們將三點一線稱之為標準,否則為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