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紡制一定粗細的紗線,使紗線具有一定的強力,以承受工藝中的各種應力,賦予紡織品必要的使用性能,紗線橫截面內必需具有一定的最低根數的纖維。所以,粗纖維紡粗支紗,細纖維紡細支紗。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纖維越細,成紗強力越高,條干均勻度越好。但是,纖維越細,在加工過程中越容易扭結和折斷,容易形成棉結。
馬克隆值是棉花線密度和成熟度的綜合反映。因此,它與成紗質量和紡紗工藝都有密切的關系。馬克隆值高的棉纖維能經受機械打擊,易清除雜質,成紗條干均勻,外觀光潔,疵點少,成品的制成率高。但馬克隆值過高,會影響成紗強力。馬克隆值過低的棉纖維,往往成熟度差,容易產生有害疵點,染色性能差。所以,只有馬克隆值適中的棉花,才能兼顧兩個方面,獲得較全面的經濟效果。
成熟度高的棉纖維強力好,能經受加工和清棉機械打擊,易清除雜質,不易產生棉結和索絲,成品制成率高。成熟度差的棉纖維,則容易形成較多的有害疵點,成品制成率也低。成熟度高的棉纖維,成紗強力高,條干均勻度也較好。但過成熟的棉纖維,抱合力差,成紗強力和條干均勻度反而不好。成熟度高的棉纖維,吸色性好、織物染色均勻。
美國農業部的紡紗試驗和中外紡織廠的使用經驗均表明,馬克隆值低,會產生較多的清鋼落棉,紗線外觀惡化,但能提高紗線強力和可紡號數,反之,會引起棉紗抱合力的下降,增加棉紗斷頭,降低了細紗可紡號數,但能降低落棉量,改善紗線外觀。
所以,國際上將馬克隆值為3.5~4.9的棉花,作為正常馬克隆值棉花。特別是馬克隆值在3.7~4.2范圍內的棉花,從價格上還要加價。這也就是新標準中,將3.7~4.2馬克隆值的棉花定為A級,而3.5以下和5.0以上的定為C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