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紡紗織造->紡織設備->紡紗設備
國際紡織機械展展品技術快訊(三)
 編者按:2024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于2024年10月14-1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展會期間,主辦方每日組織評估專家撰寫紡織裝備各專業領域展品的技術快訊,為觀眾和企業提供最新發展趨勢,供業界參考。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一、化纖機械

長絲后加工設備

概況

國內外高速彈的生產廠商大都參加了本屆展會,其中6家企業帶了11臺樣機。2臺全自動落筒機,5臺高速彈,2臺小加彈,2臺歐根紗加彈機。加彈機數字化車間運維管控系統1套??諝庾冃螜C3家參展商展出了樣機。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1)無錫宏源展示了加彈機數字化車間運維管控系統,通過實體與虛擬模型的映射和交互,收集、累積和分析機臺數據,支持機臺穩定運行、生產管理和物聯網綜合管理。

(2)高速彈力絲機

江蘇普來德和浙江精工都展出了全自動落筒機,技術特點基本相同,1)采用精密數字卷繞;2)滿筒后自動落筒自動生頭;3)四層卷繞形式,單面每節16錠。RT-8型機(江蘇普來德)配有2道喂入羅拉,可生產單絲,也可以生產花色合股絲。

歐瑞康巴馬格和日本TMT用圖片和視頻展出了全自動落筒機。

JGT1000型機(浙江精工)上屆展會已參展,本次展會配合AD-1 DTY自動落筒機器人和AU-1 POY自動上絲機器人繼續展出,滿筒時落筒機器人同時落下三個錠位(上中下)的絲;POY上絲是加彈車間勞動強度最大的工作,用POY自動上絲機器人上絲,機器代替人。

YJE15-EF型機(浙江越劍)采用導絲盤牽伸機構,保證牽伸穩定,一面增加了氨綸裝置,用于生產氨綸包覆花色絲,另一面配有2道導絲盤喂入,用于生產仿棉等花色絲。

TTJK-1000V型機(浙江泰坦)為一臺S+Z合股機,配3道喂入羅拉,可進行多股絲的生產。

2臺小加彈。YJ900DD型機(浙江越劍)卷繞由三層改進成四層卷繞的形式,整機錠數增加,提升整機產品效率;HYEF-29型機(浙江華裕)增加了氨綸裝置,用于生產氨綸包覆花色絲。

(3)空氣變形機。

HY-AT6型機(無錫宏源),優化絲道, 保證張力穩定,提升變形效果;采用單錠精密數字卷繞,保證成品絲內外張力一致,提高退繞速度;采用導絲盤喂入裝置,超喂系統穩定;雙面每節24錠。HLK-A型機(蘇州惠龍),單面直立式結構,每節4錠,單錠開停。KC215C型機(浙江凱成),為一款用POY原料生產ATY的設備。

技術發展趨勢

自動化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高。本屆展會2家企業展出了全自動落筒樣機,不再是前幾屆國內宏源獨一家,技術進步明顯。近年來由于用工成本增加,招工困難等因素,機器換人的POY自動上絲和DTY自動落筒應用將越來越廣。

 

二、  紡紗機械

絡筒機

1  概述

本屆展會共有包括村田、薩維奧、青島宏大在內的3家自動絡筒機制造商以及包括意大利發達時、凱成、泰和、萬事發、浙江展威等在內的21家精密、普通和縫紉線絡筒機制造商帶來了他們的最新技術成果。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1)日本村田公司 “Alcone”自動絡筒機。在同一機臺上集中展示了槽筒式和積極搖臂式兩種卷繞方式,可以根據客戶需要生產各種形狀的松、緊式筒紗,生產靈活性得到提高;模塊化的單錠設計、統一的操作面板、醒目的LED指示燈、擴大的機臺下空間,使得該機對比上一代產品更易操作、更易清潔和維護,生產效率更高。

(2)意大利薩維奧公司“Proxima”自動絡筒機。相比上次展會增加一錠E-Splicer電子捻接器展示,該捻接器采用多電機控制技術全面取代原凸輪傳動技術,動作更精準快捷,接頭外觀和強力更優,是本屆展會一個亮點;另外在清紗器上方增加了上捕紗口,減少筒紗回絲附入。

(3)青島宏大VCRO-PLUS-I細絡聯自動絡筒機??赏瑫r生產4個品種,可為小批量差異化客戶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針對萊塞爾等差異化品種的捻接提供最新解決方案。

(4)意大利發達時公司SINCRO PLUS精密絡筒機。用于各類纖維的松筒和倒筒。最高速度1750m/min,落筒時間最快15.5秒,可配水霧式空氣捻接器和筒紗輸送帶。據介紹該公司在并紗機上展示的自動換筒機械手和可擴容筒子存儲庫可用于任何形式的精密絡筒機。

(5)泰和TH22Y/凱成KC522/萬事發WSF500Y縫紉線絡筒機。這三款來自不同廠家的設備均配置了不同特色的全自動放管補管裝置,實現對各個錠位空管架的補管,擋車工看臺量提高2-3倍。

(6)SIMET SRL公司和東莞展威分別帶來一款可采用在線稱重方式實現筒紗定重的普通絡筒機。

技術發展趨勢與建議

從本屆展會展品來看,高速、高效、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是絡筒持續創新發展的核心。

自動絡筒機智能化水平持續升級,借助物聯網實現多平臺數據共享,紗線質量管理、分析和提升,設備異常情及時處理和預防性維護。通過細紗質量追蹤、設備自平衡生產、筒紗跟蹤系統和筒紗重量自調整系統等技術,加強自絡筒與上下游工序的互聯互通,提升全紡紗產業鏈質量和效率;持續提高絡筒機的靈活性和品種適應性,應對不斷變化的多樣化、小批量生產消費者需求?!安婚g斷卷繞”技術 — 紗線斷頭打結時筒紗不停止卷繞,一方面可在實現高速、節能、安全的前提下,實現回絲混入極少的高品質多元化筒紗,另一方面配合無槽筒技術的使用,可省去倒松筒工序,盡管國內一直未有展出,但也是值得關注的自動絡筒機未來發展趨勢之一。

對于精密絡筒機和縫紉線絡筒機來說,在不斷優化卷繞工藝的基礎上,將更加注重高速、高精度、網絡化和定制化,期待在自動上、下料和成品輸送存儲技術上出現更多創新,進一步減少這一領域的用工數。

 

三、織造與準備機械

織造準備設備

概述

本屆展會共有來自國內外的17家漿紗機和整經機企業參展,參展產品包括分條整經機、分批整經機、漿紗機車頭、漿紗機漿槽、漿絲機漿槽等共11臺設備。參展企業數量較上屆有所增加,展品數量下降,從參展的情況可以看出展商的積極性較高,但展品突破性技術不多。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本屆展會德國卡爾邁耶公司展出了新型四輥漿紗機漿槽和高速分批整經機車頭。展出的新型的PROSIZE-Smart size Box——智能漿紗機漿槽,上漿結構采用三輥環抱噴淋式設計,最高速度可到達200m/min。據介紹該設備具備可預測性維護,減少了停機時間,提升運行效率,降低維護成本;同時能夠減少10%的漿料消耗和7%蒸汽;該漿槽結構可減少紗線在漿槽內的伸長,提高織造效率。展出的整經機車頭在控制系統上進行了優化,技術參數無變化。

國內漿紗機生產企業祥盛宜江智能科技展出了幅寬280cm的漿紗機車頭和漿槽,與上屆展會無明顯變化;鹽城榮意來紡機本屆展會展出了最高車速180m/min漿紗機車頭、分批整經機車頭;鑫潤紡機也展出了漿紗機車頭和漿槽,參展的設備和上屆無明顯變化。其他參展企業所展示的織造準備類產品基本為過去成熟的產品,新的技術和亮點不多,這也說明了產品的發展沒有經過時間的迭代不會有質的發展。

恒天重工本屆展會雖沒有漿紗機實物展出,但通過三維動畫的方式展示了織造準備車間從整經機筒子架的自動掛紗、整經軸自動轉運、漿紗機經軸自動上落到織軸自動運輸的智能化解決方案,打通了織造準備各工序間的斷點。打通斷點,加之自動調漿、斷紗監測等先進技術的應用,重點解決了織造準備工序中操作工人勞動強度高、工作環境差和對人員技能要求高的問題,改變了傳統織造準備工廠的現狀,為未來智能化織造準備工廠建設指明了方向。

技術發展趨勢與建議

高速高效、節能環保、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是目前各類產品的總的發展方向,作為傳統的紡織類產品,漿紗機的創新主要集中在漿槽工藝結構的變化以及烘筒蒸汽的利用上。如何節能降耗、減少漿料消耗,實現高速高產,以及改善工廠工作環境、降低操作者勞動強度、減少對人的依賴是紡織企業的需求,也是設備制造企業為之奮斗的目標。隨著人力資源成本的提升,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現代化工廠所需的自動化和智能化設備是未來紡機企業創新發展的方向。

 

四、針織機械

圓緯機

概述

本屆展會,來自德國、意大利、新加坡、臺灣和中國的45家廠商,共展出各類圓型緯編針織機共79臺。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1) 智能化檢測與控制

展出的圓緯機有不少都采用了電腦程序控制的伺服送紗與伺服卷布?;莅步鹛焖蟮碾p面調線移圈提花機,每路下針的壓針高度由電腦程序控制可單獨調節,精度達0.02mm,減少了調機時間,提高了布面質量。福建永力泰、廈門立圣豐、浙江日發等多家企業展出的圓緯機都安裝了布面疵點在線檢測裝置,通過攝像頭采集布面圖像,經開發的算法識別疵點,目前該裝置能夠識別編織基本組織的破洞、長漏針等常見較為簡單的疵點。

臺灣凹凸公司的單面多針道開幅機,安裝了兩套布面疵點在線檢測裝置,一套在針筒下方布筒內,另一套在開幅后卷布前。還配置了伺服送紗、紗線張力檢測、自動中心調整、自動卷布機(變伺服卷布、自動推布、自動裁布),最后通過無人搬運車將布卷自動搬運至電子布架。由于針織全流程的智能化檢測與控制,使該機達到了40轉/分的高速(筒徑32英寸、機號E28、路數96)。

(2) 高機號細針距

在展出的79臺圓緯機中,機號≥E36的有25臺,占比31.6%。如晉江宏基的E54單面多針道開幅機,廈門全興龍、泉州緯龍的E50雙面多針道開幅機,江蘇潤山、晉江恒威的E28電腦移圈提花機等,尤其是電腦移圈提花機機號的提高反映了機器的制造精度及整機配合的進步。

(3) 特色針織技術

德國德樂公司的移圈提花機,可提供針筒(E14或E16)及針盤(E28或E32)配置,增加花型應用范圍。單雙面針法組合,增強花型豐富度,在面料透氣性、延伸度、及舒適性等方面得以極大提升。在運動面料及服裝方面創新性開發了應用適應體型技術。

福建佰源的電腦羅紋提花機,下針電子選針,每路上針全出針,可以編織布面凹凸感的提花面料。

連云港元豐的割圈長毛絨機,可以編織三層毛高的長毛絨產品。

凹凸:雙兩面移圈自動變色電腦提花機,機號E14,筒徑20″,

16路,借鑒了橫機的技術,上下提花、上下移圈,下擺羅紋與大身無縫連接。

(4)大筒徑與多路:目前的圓緯機針筒直徑多為34和38英寸,大筒徑的坯布可用于生產家紡產品,如福建興紡的46英寸雙面多針道開幅機等。多路有利于提高生產效率,如泉州恒燁的42英寸252路單面多針道開幅機,每英寸筒徑高達6路。

技術發展趨勢與建議

一是智能化檢測與控制水平進一步提高,以減少甚至取代人工并提高織物質量。二是高機號機器的運行速度與穩定性以及布面質量進一步提高。三是開發有特色的編織技術及其相關的編織系統。

 

五、印染機械

數碼噴墨印花機

概述

本屆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染整機械在H5和H6館展出。H5館參展商共計247家,其中印花、數碼印花機械(第9類產品)參展商128家;H6館參展商共計268家,其中印花、數碼印花機械(第9類產品)參展商7家。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浙江海印公司的single-pass印花機,通過幾年來持續不斷的應用和改進,已經能使活性和分散直噴印花的花形適應性,從原來的40%提高至95%以上,推進了該機型直噴印花的應用;

深圳弘美公司的圓網+Single Pass可在數碼花型基礎上疊加金銀漿、珠光漿、膠漿等特殊效果,為花型開發帶來更多可能性;設備支持使用圓網進行大幅面底色、漸變色印花,能夠彌補純數碼印花的花型局限性。

紹興活絡智能公司展出的上漿、噴印、圓網一體機,利用圓網上漿,做到邊上漿邊打印,然后用圓網再套印大塊面底色,不但減少了生產工序,節約了能源,還使得色彩飽和度增加,滲透性好,和常規上漿方式相比,在線上漿總成本能夠減少0.3-0.5元/米。

技術發展趨勢與建議

隨著設備搭載噴頭技術的改進、制造精度的提高、控制軟件和板卡的不斷迭代升級,掃描式數碼印花機可搭載的噴頭越來越多,設備越來越大型化,速度越來越快。佛山德普公司和武漢億力公司,已有最多可搭載120個京瓷噴頭的數碼印花機,大大滿足了市場的需求。

數碼印花軟件的開發,對色彩控制更加精準、智能化程度和云互聯能力更高。使得數碼印花的應用更加方便快捷。像杭州宏華公司的軟打樣技術,已經能夠達到生產實物與電腦調圖樣稿基本一致,可以省卻大量的打樣成本。

 

六、非織造布機械

后整理生產線

1 概況

在本屆展會上非織造布后整理生產線以其創新技術和高效性能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后整理生產線是非織造布提升非織造布功能性指標的工藝裝備。尤其在當前不斷出現新材料的情況下,非織造布后整理生產線創新亮點本屆展會有突出的表現。

2 代表性產品及技術

德國BRüCKNER布魯克納紡織機械在節能降耗方面取得了顯著進步,其新一代非織造布烘燥、復合生產線比上一代節能超過50%,大幅降低了用戶生產成本。

英國Reliant利錸機械展出了適用于多種材料的復合、涂層、層壓、熱熔等后整理生產線,包括蜂窩板、玻纖、碳纖、芳綸等,展現了非織造布后整理的多樣化應用。

博路威機械(江蘇)展出的紡粘非織造布高速分切機,具備高精度、寬幅適應能力和智能化操作的特點。

江蘇遠華輕化裝備展出的碳纖維、玻璃纖維熱壓平板復合連續后整理線,通過特殊的加熱加壓工藝,實現了高效能的生產。

無錫鑫都機械和前洲興華機械展出的涂成復合機,門幅可達5600mm,涂層控膠精度達到±0.1mm,顯示了涂層技術的高精度控制。

江陰利能機械展出的非織造布軋光機,采用不同種類輥組合,實現了壓薄如紙、表面平滑的非織造布,是動力電池隔膜生產的關鍵裝備。

3 發展趨勢

本屆展會上一個突出的新理念,即根據用戶生產線需求創新配置獨立單元機模式。這種模式允許將后整理生產線拆分為獨立的、可替換的單元機,根據不同的生產要求組合成不同功能的后整理生產線。這種靈活的生產線設計,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個性化和經濟高效的解決方案,特別是在應對生產淡旺季、小批量訂單和特殊工藝要求時,能夠顯著降低一次性投資成本。這一創新理念受到了參展商和用戶的廣泛好評,為非織造布后整理裝備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七、紡織器材

鋼筘

本屆展會無梭織機用筘國內外參展商約9家,其中國外展商1家。展品以噴氣織機用異形筘為主。

日本高山鋼筘推出新產品——鉤筘,是為保證經紗規則排列而使用于并經工序的一種筘,與半自動分絞裝置一起使用。鉤筘有平齒型(上端分絞)和圓針型(下端分絞)。通過精確的分絞方式,可對經軸紗線進行有序的分層排列。所有種類的紗線都可以進行分絞,亦可廣泛用于產業用布資材領域。

和嘉制造的異形筘為420J2馬氏體不銹鋼,筘片最薄為0.12 mm。筘密度最大為370齒/(10 cm),適應玻纖電子布及單絲10D,15D,20D的消光、半消光醋酸絲、牛奶絲、天絲等紗線的織造。

紹興水富首推長絲加捻(不上漿)專用異形筘,是為國產280型噴氣織機織造人棉/天絲加捻、銅氨絲/人棉、錦綸/天絲加捻等高難度品種織造而配備。其精確設計的異形筘空間率(棉和化纖的兼顧性)和理想的氣流風速值,確保布面風格達到設計要求。

本屆國內外展商展出的異形筘、平筘整體外觀水平、耐磨性、節能減排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尤其是國內產品已接近高質量水準。應加快適合筘片新材料的研究,但在熱處理及防腐蝕處理方面還要進一步提高其穩定性和可靠性。鋼筘密度力爭向棉織物380齒/(10 cm)、化纖40齒/cm頂端高密邁進。準備機械及工業特殊用金屬異形筘要根據裝備的進步發展,不斷開發及進行技術儲備新產品,研究改進適用性和耐磨性。

鋼片綜、塑料綜(膠片綜)與綜框

咸陽德瑞特開發的定高綜片,用于VTR32型雙劍桿提花機等,可完全替代進口。定高綜片適用于提花割絨面料。提花花型圖案立體感強、絨毛密度高。

常州磊業在420J2不銹鋼系列鋼片綜中,研發創新綜耳改進及綜眼部位涂鍍陶瓷新技術,表面顯微硬度達850 HV0.2以上,適應玻纖、消光絲等纖維的織造。

江蘇永固(億泓綜絲)塑料綜已在智能工廠全自動生產,高精度超薄產品已適用織造化纖單絲7D,具有時效性和穩定性。

江蘇玉龍神新推全碳纖維綜框,抗拉強度比復合鋁合金綜框提高4倍,可達850 MPa~1000 MPa,產出質量輕。

本屆展會綜框主要是在材料應用、提高耐磨性和使用壽命上有所作為。需特別注意的是碳纖維綜框生產成本高,應用推廣在普通織造中有難度,還可能產生材料變形,尤其與金屬配件結合處熱脹冷縮,對溫度變化敏感,產品顏色對操作工的影響等問題。

 

八、紡織企業自動化和信息化

紡織自動化技術

1 概況

本屆展會上,自動化產品吸引了眾多行業觀眾的目光。自動化及系統產品從智能檢測、控制系統、高效驅動和執行等方面,全控制鏈路地清晰展示了自動化在紡織機械行業應用的前沿科技成果與創新融合。

2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在線檢測方面,江蘇格羅瑞的AI視覺斷紗斷絲檢測利用AI識別算法和圖像處理,實現絲錠狀態實時監測;康立科技的氣圈傳感器監控紗線氣圈轉速反映單錠錠速,直捻機的斷紗檢測裝置等體現出技術創新。

控制系統方面,信捷電氣的XSF5系列以太網刀片式PLC,小巧實用,節省空間,擴展性強;四川零點自動化的E547H基于IEC61449標準的國產商用PLC,采用IT/OT融合編程,支持軟硬解耦和動態重配置,形成技術突破。

驅動與電機方面,倫茨公司的C430經濟型運動控制器適用6軸控制,1ms任務周期,通訊協議靈活切換,可用FAST算法工藝包;上海鳴志的快速響應盤式電機最大轉速6000r/min,最大加速度460000o/s2,展示了適應行業特點的靈活性和經濟性。

機器人應用方面,微埃智能的投紗機器人在限流倉等位置采用視覺檢測,減少了誤判率40%,大幅提高了效率;安徽凌坤智能自主導航式智能移動機器人基于激光、視覺等多傳感器融合的SLAM先進技術,可精準定位精度可達毫米級,自主導航、自主避障、智能集群調度。

智能物流方面, 北自科技的IntelliTwin智能物流數字孿生系統通過數字孿生技術與智能物流融合,實現車間物流產線三維可視化監控與虛實交互的自動化生產作業、裝備及產線故障診斷與預測、生產作業策略自適應調度優化,從而實現復雜物流裝備全生命周期的智能管控。

3 發展趨勢

本屆展會的紡織機械自動化技術體現出未來將朝著智能化深度融合的方向發展,設備將具備更強的自主決策能力。傳感器采集數據將通過更加智能的算法分析處理,控制器能夠根據實時情況自動調整設備參數,實現生產過程的自我優化。機器人的應用將遍布各工序和場景,人機協作將成為紡織生產的重要模式。大數據和云計算技術將在紡織機械行業發揮重要作用。以上技術發展趨勢有望推動紡織機械行業邁向更高的發展階段,為紡織產業的轉型升級持續注入強大動力。

來源: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官微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