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于2024年10月14-18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辦。展會期間,主辦方每日組織評估專家撰寫紡織裝備各專業領域展品的技術快訊,為觀眾和企業提供最新發展趨勢,供業界參考。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一、化纖機械
化纖長絲裝備
1 概況
長絲紡絲成套裝備(包括特種纖維)本屆展會有20余家公司參展,長絲自動落筒、自動包裝機自動化物流設備有10余家公司參會,通過實物、展板、整線模型、視頻(含VR視頻)和樣本(含電子樣本)展示了各自的產品和技術。
2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1)ZL-518B型/ZL-615B型全自動高速卷繞機,采用撥叉式橫動系統,具有精確的接壓控制系統、高效的自動生頭系統和先進的護絲系統。新機型位距更小、斷絲探測系統反應更靈敏,操作更符合人機工程學,最高機械速度分別為5000/6000(m/min),適用于錦綸POY、滌綸FDY、滌綸HOY等。
(2)HMLS高模低收縮工業絲熱輥配置多樣,可以靈活組合,兼容生產高強/低縮工業絲,集成高速旋轉體震動、噪音、潤滑、熱交換解析技術,工藝路線采用HMLS技術,生產能力為:每位頭數6頭,纖度可達6600 dtex,最高工作溫度260℃,機械速度達到 6500 m/min。
(3)ZWBP612A-180型高速卷繞頭。適用POY紡絲場合,采用國產化精密卷繞控制系統,后道加彈退繞率大于93%;新型錠軸創新設計,增加單餅重量,提高紙管通用率;新型自動分絲結構設計,有效縮短生頭時間,提高生產效率;新型尾絲成型結構,有效保證尾絲圈數,提高尾絲質量;適應自動落筒等自動化設備,提供多種解決方案。
(4)SWA360D雙頭全自動收卷機,適用于芳綸、玄聚芳脂、聚酰亞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性能特種纖維,適紡范圍150-15000dtex,絲餅寬度190/250/300mm,卷繞速度100-500m/min,最大卷裝直徑達280mm,卷繞比采用電子可編程控制。
3 技術發展趨勢
節能減排、綠色生產、高效率低能耗是化纖長絲裝備技術發展趨勢,本屆展會展出的展品均有體現;自動化、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是化纖長絲裝備技術發展方向;在工業設計方面也取得了進步(產品外形獨特,線條流暢,色彩搭配得當),今后,更多的化纖長絲設備不僅局限在造型設計,在人機工程上還需更大進步。
二、 紡紗機械
新型紡紗機械
1 概述
本屆展覽會上卓朗智能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日發紡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經緯智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浙江精工智能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等共5家公司展出了5臺轉杯紡紗機,其中3家展出了磁懸浮轉杯電機技術及單錠自動接頭技術。
村田機械株式會社、卓郎(常州)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薩維奧紡織機械有限公司3家展出了最新的渦流紡紗機。
2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1)卓郎智能Autocoro 11全自動轉杯紡紗機以單面小樣機方式展示,采用磁懸浮轉杯電機技術及單錠自動接頭技術,可實現60錠同步接頭。最高紡紗速度180000r/min,演示速度138000r/min,最長錠數816錠。
(2)經緯智能JWF1626型全自動轉杯紡紗機采用磁懸浮轉杯電機技術及單錠自動接頭技術,最高紡紗速度150000r/min,演示紡紗速度140000r/min,可實現60錠以上同時接頭,轉杯、分梳、給棉、引紗、卷繞全單錠控制。
(3)浙江日發RFRS51型轉杯紡紗機采用數字化接頭技術,可選配磁懸浮轉杯電機,一臺可同時生產4個品種,最大錠數可達1000錠,引紗速度最高300米/分,采用移動小車實現落紗、換紙管、清潔轉杯及接頭,可配置大容量筒管庫。
(4)浙江泰坦TQF-K90A型轉杯紡紗機采用單錠自動接頭、單錠引紗系統、單錠定長自動落紗換管系統,實際紡紗轉杯速度達130000r/min。
(5)浙江精工JGR861型轉杯紡紗機采用磁懸浮轉杯電機技術,最高紡紗速度150000r/min,單錠引紗系統和單錠卷繞系統配合,實現低速半自動接頭。
(6)日本村田870EX渦流紡紗機可實現最高達550 m/min的紡紗速度,是環錠細紗機紡紗速度的25倍左右,成紗質量穩定,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紡紗支數范圍從Ne10~Ne60,有長絲包芯紗可供選擇。
(7)卓郎智能Autoairo渦流紡紗機最高達550 m/min的紡紗速度,條筒位于單錠下方,筒紗在設備上部卷繞,雙面紡紗設計,可節約40%的機器空間,紡紗支數范圍從Ne10~Ne60。采用單錠自動接頭技術,可實現24錠同時接頭,并可同時紡4個品種。
(8)薩維奧LYBRA渦流紡紗機的最大出條速度為550 m/min,棉條從上部喂入、筒紗在設備底部卷繞,單側面紡紗,與村田噴氣渦流紡紗機的技術路線類似。多路棉條輸入實現混紡,采用無槽筒卷繞系統,獨立控制的電子筒紗成形,是其獨有的技術。
3 技術發展趨勢與建議
轉杯紡紗機的技術發展趨勢為全自動、高速、超長、智能化。半自動轉杯紡紗機國內外相關企業的產品技術差距已經不大,用戶更加關注設備的適用性及經濟性。全自動轉杯紡紗機基本采用磁懸浮轉杯電機技術,實現全機所有傳動單錠化,具備單錠自動接頭、全自動落筒車和清潔車,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同時配備紡紗全過程的紗線質量監控系統。
渦流紡紗機一直在向高速、智能化等方向持續發展,適紡原料種類不斷拓展,適紡支數范圍不斷擴大,目前已達到Ne60,在多路輸入混紡和包芯紗方面已取得突破。隨著渦流紡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紡紗工藝的完善,渦流紡紗將會有更多的發展空間,同時也將不斷擠占環錠紡等傳統紡紗的市場份額。
三、織造與準備機械
凸輪開口裝置、電子多臂機、電子提花機
1 概述
本屆展會開口系統參展主要包括史陶比爾(St?ubli)公司、范德威爾(VANDEWIELE)公司、江蘇省常熟紡織機械廠有限公司、宋和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蘇州濱田迅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等15家,展品共計50余臺(套)。
2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史陶比爾(St?ubli)公司:展出S3018電子多臂機、S1551凸輪開口裝置、N4L PRO 邊字提花機和LX PRO電子提花機等,其中電子多臂機展示車速700r/min。
范德威爾(VANDEWIELE)公司:展出Ji系列電子提花機2臺,其中JiL提花機展示針數11520(24D)。
江蘇省常熟紡織機械廠有限公司:展出D2861B電子多臂機、S1692凸輪開口裝置、CFC無立軸電子提花機等,其中D2861B電子多臂機適配劍桿織機,展示車速650r/min。
宋和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出SEJ-H系列和SLXP凸輪系列提花機3臺,現場分別配置劍桿、噴氣和噴水織機,噴氣織機最高展示車速800r/min。
江蘇牛牌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展出NP4620B凸輪開口裝置、NP5410電子多臂機和NP6016B電子提花機等,其中NP5410電子多臂機適用于噴水織機,結構緊湊,適用于高速、寬幅等不平衡織物組織結構。
蘇州濱田迅捷紡織機械有限公司:展出BT8100凸輪開口裝置、BT2871系列電子多臂機3臺,其中BT2871J電子多臂機適配劍桿織機,展示車速700r/min,BT8100凸輪開口裝置運轉速度可達1300r/min。
3 技術發展趨勢與建議
(1)電子提花機采用伺服電機或直接電機驅動,縮短傳動路徑,梭口調節采用共軛凸輪形式,運轉平穩,傳動路徑短,綠色節能。
(2)凸輪開口裝置與電子多臂機提綜采用積極式共軛凸輪機構,主動潤滑,緊湊設計與系列化設計,實現織造工藝、效能和效益的有機融合。
(3)立體織物、異形織物需求量逐漸增加,適配三維織造的開口系統是新的增長點,高克重大模量纖維智能化開口系統的開發勢在必行。
四、針織機械
經編機械
本屆展會上有來自德國、西班牙和中國(含臺灣地區)的共25個經編機廠商參展,展出各種經編機19臺和經編用整經機3臺,新技術主要體現在:
(1)經編高機號精密加工技術:卡爾邁耶和常州源通展出的2梳高速經編機(132"),機號高達E44;而常州源通展出的另1臺高速經編機,3梳、幅寬268",機號也高達E36。
(2)寬幅化與高效生產技術:浙江越劍等4家廠商均展出了4梳的超寬幅經編機,門幅均為340";常州賽嘉等展出的雙針床毛絨經編機采用842的整幅超寬盤頭進行送經,大大提高了雙針床毛絨織物的生產效率。
(3)經編超大針距橫移控制技術:五洋紡機展出的雙針床毛絨經編機采用超大針距橫移技術,用功率盈余的伺服+大導程絲杠,橫移響應快、且運動平穩,在單次移30針以上時也能滿足經編機500r/min的運轉要求。
(4)智能生產管理與遠程服務系統:本次展會上卡爾邁耶展示了基于互聯網技術的新型KM.ON數字解決方案,包含了對生產流程進行實時監控的數字化生產管理和對經編產品質量進行監控的質量監控系統等兩大模塊。
五、印染機械
染色機
本屆展會染整裝備中染色機仍然占有很大比例,間歇式染色機的少水或無水、少鹽或無鹽以及自動化控制程度是印染企業的關注焦點。中國恒天立信、廣東三技、江蘇德意佳等均有實物展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染色機的發展水平以及應用現狀。
中國恒天立信是國內染色機發展的風向標,具有眾多的客戶群體,所展出的SOFTWIN型高溫染色機集中體現了應用特點,如儲布槽的堆布狀態、針織物的運行張力以及卷邊。
廣東三技作為后起之秀,其獨立自主研發的氣液染色機是間歇式染色機的一個里程碑。利用氣液染色機的少水和氣流牽引織物循環的特點,開發出了活性染料的少鹽染色方式?;钚匀玖先旧”?:3,鹽(元明粉)的用量可降低50%。
非水介質染色技術是上屆和本屆展會的亮點,廣東溢維展示無水無鹽筒子紗染色技術,利用有機介質實現染料的溶解和棉纖維的溶脹,在現有筒子染色機即可完成上染過程,其活性染料的固色率可達到97%,并且可回收和重復利用有機介質。
針對紡織品市場小批量、多品種的特點,間歇式染色機仍然是今后的主要染色設備。如何以更少(或不用)水使織物獲得均勻上染是設備結構創新的關鍵。而智能化控制的重點是如何擺脫依靠人的經驗,以機器人替代人工進出布,遠程故障診斷與排除。
六、非織造布機械
紡粘、熔噴等生產線
1 概況
在2024中國國際紡織機械展覽會暨ITMA亞洲展覽會的第二天,非織造布紡粘、熔噴等裝備技術成為焦點。德國歐瑞康以其在循環經濟、節能技術和數字化解決方案方面的卓越表現引領行業,展示了高速、高產的紡粘、熔噴和針刺復合非織造布成套設備。
2 代表性產品及技術
國內企業大連華陽在滌綸紡粘新工藝上取得突破,推出了7000mm幅寬的滌綸紡粘土工布和5600mm幅寬的紡粘+水刺工藝新生產線,展現了國內技術的創新實力。
在噴絲板應用方面,德國ENAK、日本Nippon Nozzle和KASEN等公司通過提高噴絲孔的精度和光潔度,提升了噴絲質量及壽命,噴絲板長度可達7000mm,采用特殊不銹鋼材料制造。
3 發展趨勢
本屆展覽會上,非織造紡粘、熔噴生產線技術不斷創新,特別是在雙組分紡粘產品和超軟熔噴產品等多層復合材料生產線上表現突出。從做呼吸防護材料的生產線到醫用特種薄膜復合材料生產線,成為展會的亮點。非織造紡粘、熔噴行業裝備企業不斷創新,為用戶帶來差異化的產品,展現了行業的活力與前景。
七、紡織器材
針織器材
本屆展會針織器材參展商約30家,主要有德國、日本、韓國、中國等企業。
山東金鵬公司制造的大圓機針涵蓋所有的單雙面機,配合機械廠研制開發出運用于多路數、高效率的兩工位及三工位電腦提花機用針,經過了理論模擬與實際測試驗證。完成由普通機到無廢紗起底再到一線成衣用針的設計,開發出超細針距高速高效機織針。
德國GROZ-BECKERT推出CMS機型的創新織針,保證針舌靈活的閉合及彈開,此項技術即使在多個線程編織時確保均勻的形成線圈。提高并改進了織針彈性和穩定性;流線型的針身形狀,能更好地控制針筒內潤滑油的用量。
國內制造商經過多年努力,生產的針織器材基本滿足了國內大多數中高檔針織機的使用要求。針織器材細小,加工復雜,表面粗糙度和加工精度要求高,國產織針在材質、加工精度和表面處理工藝上與國外高檔產品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紡織器材用輔機、帶類器材
本屆展會紡織器材用輔機參展商約40家,帶類器材參展商19家,主要以國內企業為主。
天長市紡織機械廠展出了BK288型全自動粗紗頭開松機,不用鉤刀割紗,紗管無損傷,直接將帶紗的粗紗管進行集中處理。其Q9型錠子紗尾去除機,適用于不同原料紡紗清潔,清潔半邊細紗機約為2 min,一臺細紗機用2個錠子紗尾去除機。
無錫培力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展出了MGW-Kseries 全自動膠輥磨礪維護一體機,全流程作業無需人工干預。前后各配一部進取料推車,一車可裝15盤約540套膠輥。其自動筆涂機完全替代人工筆涂,確保每檔膠輥涂刷均勻;配置的膠液補充系統,讓筆頭存容量每次精準;涂刷后的膠輥保留在V口槽內固定的時間后出料;配置有吸味風機外排膠水味。
霓達(上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展出了短纖倍捻機NSZC3101A節能龍帶,表層taffeta紋理,齒接接駁,在高速運轉下更平穩、低噪聲;更加柔軟的新型帶體材料,降低設備能耗。
濟南天齊節電錠帶采用化纖與棉編織復合織物為骨架強力層、高分子環保彈性體為摩擦面、涂覆抗靜電劑,齒型環保接頭,用于錠速20 kr/min及以上的各類高速細紗機的錠子傳動。較之橡膠錠帶節電率為8%~10%。
國內紡織器材用輔機的研發在滿足生產、降低用工成本及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在智能化方面有了較大突破,其模塊化設計和智能化控制成為今后的發展方向。其采用機器代替人工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與紡織行業自動化、智能化、高速高效發展方向相一致,符合節能降耗、綠色環保要求。未來應從提高自動化程度、數據的采集與處理等方面展開持續研發。
八、紡織儀器
1 概況
本屆展會紡織儀器方面,大約有40家中外廠商實物參展,展出的紡織儀器實物有近300臺,參展廠商及展品數量與上屆展會相當,但國外廠商及展品數量比上屆展會有所減少。
總體上來看,人們對紡織品的要求越來越高,紡織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越來越重視產品質量,所以紡織儀器近些年關注度較高,本屆展會依然如此。
2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在本屆展會上,紡織儀器不乏新產品,產品的覆蓋面和功能逐漸擴大,有些是老產品增加了新功能,特別是智能化紡織儀器的不斷推出,將紡織儀器性能指標和技術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如北京經緯紡機新技術有限公司的JWF0019異纖清除機,具備超分辨率“類人眼”識別能力,AI式引擎自適應場景學習,可精準識別和高效檢出棉花、絹絲、羊毛等纖維中各類超細異纖;武漢鐵馳智能檢測發展有限公司的鴻鵠系列異纖清除機,搭載NVIDIA英偉達Orin系列AI模塊,超強的處理性能,同時具備異纖清除機的速度和棉花清分機的精度,特別適用于棉花質量差,細小異纖多的場景;陜西長嶺紡織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的CFV2000自動驗布機,在布匹品種適應性、布面清潔方式及圖像自學習技術等方面有提升;常州宏大智慧科技有限公司在印染生產線上實現了布匹疵點、色差、克重、緯彎緯斜等指標的在線檢測;廣東前為儀器有限公司的HydroDetector智能靜水壓測試儀,可自動檢測第三滴水珠出現的時間,免去人工長時間觀測,且可將測試狀態和測試結果云端傳輸,測試人員可遠程通過手機第一時間接收到測試結束的提醒;還有溫州市大榮紡織儀器有限公司的DR393C整鞋熱阻濕阻測試儀、寧波紡織儀器廠的YG401H-Ⅱ織物平磨儀、南通宏大實驗儀器有限公司的ST-2平整度智能評價儀、SDL Atlas的Vortex M6紡織品縮水率試驗機等等,均為首次展出或在原來產品上增加了新功能。
3 發展趨勢
隨著紡織業的轉型升級以及紡織機械的智能化水平提升,紡織儀器也積極應用現代電子技術、光電技術、圖像視覺技術及計算機技術發展的新成果,朝著精細化、自動化、智能化、網絡化的方向發展,從離線實驗室抽樣檢測到生產線實時在線檢測的趨勢也很明顯。國內紡織儀器進步較快,部分新上的廠商起點較高,產品的覆蓋面、功能、性能指標包括外觀設計制造水平等都在提升,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逐步增強;國外紡織儀器不僅繼續占據高端,也在朝定制化、擴大應用面的縱深發展。
九、紡織企業自動化和信息化
紡織信息化技術
1 概況
本次展會,紡織行業信息化產品技術相關參展企業眾多,產品涉及化纖、紡紗、織造、印染、針織和服裝等細分行業,展現了信息化技術在紡織領域的廣泛應用和深遠影響。
2 代表性展品及技術
浙江天衡、紹興環思、中譯語通等企業展示的MES、LPM、WMS等軟件產品,功能更趨豐富,涵蓋人、機、料、法、環生產全過程管理。北自所和河南先迪將虛擬現實技術引入生產信息化管理,應用三維建模技術構建工廠級數字空間,通過VR頭盔實現人與虛擬車間現場的實時交互,可進行生產管理虛擬巡查、機械設備虛擬拆裝、人員技術虛擬培訓,虛擬呈現數字工廠智能制造真實場景。
紹興織蛛物聯、無錫信捷、江蘇格羅瑞等企業將人工智能算法應用于紡織品及紡織生產過程的品質檢測,推出了織造坯布、針織面料的疵點視覺檢測系統,可實現坯布高速全自動檢測標注和在線生產品質監測,素色面料疵點檢出率可達98%以上。將人工智能算法應用于生產過程紡紗視覺監測和纖維顯微檢測,實現斷紗非接觸在線診斷和羊絨品種自動識別。
此外,杭州經緯、福建睿能、佛山睿寶等企業推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CAD、CAM 工業軟件產品,在服裝三維呈現、花樣制版效率等方面有長足進步,在花型工藝文件安全性、兼容性上有所提升。
3 發展趨勢
本屆展會智能制造與虛擬現實、數字孿生技術的融合應用,提升了紡織行業信息數據應用水平;基于機器視覺的紗線及纖維級別質量檢測開辟了人工智能賦能紡織領域發展的創新應用。
更正:
展品評估 | 2024國際紡織機械展展品技術快訊(一)中 一、化纖機械 2.1萊賽爾纖維設備中“本次展會以恒天重工為代表的多家企業展出了萊賽爾纖維的生產裝備,單線單釜產能可覆蓋年產500t~50000t,紡絲機噴絲板孔數可達8.5萬孔~10萬孔,邯鄲宏大化纖機械可生產制造萊賽爾短纖維生產線成套設備?!备秊椤?本次展會恒天重工等多家企業展出了萊賽爾纖維的生產裝備,單線單釜產能可覆蓋年產500 t~50000t,紡絲機噴絲板孔數可達8.5萬孔~10萬孔,恒天重工和邯鄲宏大聯合可生產制造萊賽爾短纖維生產線成套設備?!?/strong>
來源: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