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質量好壞對成紗質量影響較大,特別是對中小紗疵影響較大。高檔紗線對棉結和小紗疵要求更高,因此該工序要以降棉結為主進行控制。清梳聯工序既要有效排雜質去棉結,又要避免短絨及棉結的增加,同時控制好機臺各部位落棉,確保落棉分配合理。各機臺排雜堅持早落少碎,以“緊隔距,強分梳,六鋒一準,多排細小雜質和帶纖維籽屑”為工藝原則,選用性能優良的錫林、刺輥、道夫、蓋板針布,保證針布不能嵌雜,活動蓋板無起浮現象,保證梳棉設備各部件達到工藝生產要求。生條的12.7 mm以下短絨率控制在9%以下,棉結(目光法)20粒/g以內,結雜25粒/g以內,對于指標不合格設備及時整修且必須查出原因;有效利用自調勻整裝置,結合實驗室測試結果,保證梳棉單機臺生條內不勻率在1.0%以內,外不勻率1.8%以內,條干CV在3.5%以下,超標機臺必須及時處理;高檔精梳紗對值車工技術水平要求很高,清潔項目必須嚴格按要求做徹底;質量把關方面要求及時清除疵條,如梳棉機后棉層不全時要處理棉層,還一定要把生條的細條處理掉;備用條子做好存放,避免落臟花,影響紗疵,從而保證A1、B1、C1和D1紗疵控制達到質量要求。
精并粗工序是針織布面粗細節控制的關鍵。精并粗工序不僅要去除短絨和降低棉結,同時還要控制長粗、長細紗疵。
精梳工藝設計原則是排除細小雜質、短絨,嚴控精梳條結雜、條干CV和重量不勻率,保證合理落棉。通過精梳一定程度上可提升纖維的伸直度、平行度、分離度,減少后續紡紗環節產生的棉結紗疵。預并采用6根并合,總牽伸倍數要小于并合根數,后牽伸1.7倍;條并卷并合根數24根,小卷設計定量60 g/m;精梳條定量19.5 g/5 m,錫林速度250鉗次/min,梳理隔距0.5 mm。精梳條棉結(目光法)控制在15粒/g以內、雜質8粒/g以內、條干CV 3.0%以內、AFIS棉結15粒/g以內。及時進行設備清潔,確保各清潔口及吸風口順暢;值車工做好日常清潔工作,以防疵點帶入;確保精梳除塵運行良好,杜絕各清潔口和吸風口的堵塞現象,保持吸風順暢,無噎車;確保錫林無嵌花,保證毛刷運行良好;保證精梳棉網質量;保證膠輥運行狀態良好,無纏繞現象,特別是頂梳、錫林部位無掛花,從而保證A1、B1、A2和B2小紗疵控制達到產品質控要求。
并條采用順牽伸工藝,提高纖維伸直平行度,防止長粗節、長細節紗疵的產生。結合原料性能,采用精梳后單并工藝,并條數由8根改為6根并合,縮短牽伸區隔距,有效降低原棉短粗節紗疵的產生;采用自調勻整裝置并條機,改善熟條重量不勻率,重量不勻率控制在0.3%以內,條干CV控制在2.5%以下。粗紗采用重加壓、強控制牽伸工藝,錠速900 r/min,粗紗捻系數120,羅拉隔距7.55 mm×24 mm×45 mm。并粗工序按照進度及時做清潔,嚴格執行無疵點工作法,從而保證D2、E、F、G、H1、H2、I1、I2紗疵控制達到產品質控要求。
細紗工序在保證開車狀態良好的同時優化細紗工藝,可有效控制紗疵,保證成紗質量。與傳統環錠紡相比,集聚紡成紗強力提升10%以上,成紗棉結下降20%,管紗毛羽下降50%,偶發性紗疵下降30%。在FA506型細紗機上改裝四羅拉集聚紡裝置加工高檔針織用紗,細紗工藝設計原則為“重加壓,強控制”,采用小浮游區長度、小彈性鉗口隔距、小羅拉握持距的“三小”工藝,羅拉隔距16.7 mm×45 mm,采用加長上銷,用鍍鉻PG1型鋼領,鋼領直徑40 mm,布雷克EL udr型12/0#鋼絲圈,減少毛羽和斷頭,主牽伸膠輥和導向膠輥直徑搭配好,直徑差不大于1 mm,采用邵爾A65度、寬度24 mm的膠輥,后牽伸1.16倍,集聚紡負壓不低于2 600 Pa,保證條干CV 12.5%以內,管紗3 mm毛羽數0.7根/m以內,管紗強力達到175 cN以上,管紗棉結30個/km以下。
設備維修和保養對高檔針織用紗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設備專件嚴格按照周期更換,生產操作中嚴格按要求做好清潔,嚴格執行好無疵點工作法,做好巡回,保證每個巡回掏白花,保證細紗良好的開車狀態,杜絕減少人為空錠,做好單項操作提升,減少偶發性紗疵產生,保證A3、A4、B2、B3、B4、C2、C3、C4、D2、D3、D4紗疵控制達到質量要求。
絡筒作為紡紗廠最后一道質量把關工序,清紗工藝偏嚴掌握。高檔精梳針織布質量要求重點關注十萬米紗疵,須嚴格把關長細、粗細和有害紗疵。利用好十萬米紗疵儀分析紗疵數,根據紗疵類型分析前道形成的原因,同時優化設計清紗工藝使紗線質量達到用戶要求,特別是嚴格控制有害紗疵、雙紗和弱捻。根據用戶對高檔純棉精梳針織紗的要求,通過長期試驗,清紗工藝設定為:S +130%×1.3 mm,N +200%,L +35%×15 cm,T -35%×15 cm,C ±13%×2 m,CC ±17%×2 m,按此清紗工藝在USTER CLASSIMAT 5型紗疵分級儀上回倒,A3、B3、C3和D2十萬米紗疵在1個以內,筒紗質量指標、小紗疵和中紗疵達到USTER2023公報的5%水平,產品質量達到要求。
采取以上工藝措施后,JC 9.8 tex針織紗的質量指標見表1,擴展級紗疵情況見表2。其中,小紗疵為A1+B1+A2+B2、中紗疵為A3+B3+C1+C2 +C3+D1+D2、大紗疵為A4+B4+C4+D3+D4+E+F+G、標準紗疵為A3+B3+C3+D2??梢钥闯?,工藝措施優化后,針織紗斷裂強力滿足生產加工需要,同時無論大、中、小紗疵,還是標準紗疵,數量均降低,成紗質量整體提升,針織紗品質得到提高,擴展級中各級的紗疵數也均降低,證明各工序采取的控制措施有效。
3 紗疵控制管理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