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棉機后固定蓋板與錫林梳理區既是預梳理區也是除雜區。該梳理區的纖維層較厚,從刺輥轉移過來的纖維和錫林本身攜帶未轉移走的纖維在該區域匯合后,進入錫林和蓋板梳理區進行梳理、分離,循環往復,形成連續分梳。該區域容易出現錫林和固定蓋板針布損傷問題,影響梳理效果,惡化半制品質量,為此我們采取了以下技術措施。
其一,提高棉箱開松度,減少針布擠傷。梳棉機后部棉箱是喂入梳棉機的最后一道開松部位,其開松效果直接影響喂入的纖維狀態。傳統棉箱開松打手設計為包覆針布的給棉羅拉喂入,由4排直行排列或者螺旋排列的直徑250mm的打手開松,開松工藝速度一般在600r/min~800r/min。將棉箱儲棉厚度減少,控制在70mm以內,減少喂入量;棉箱打手速度提高到900r/min~ 1 300r/min,棉箱植針由4排增加為8排,可以有效提高纖維的開松度。
其二,正確設計后固定蓋板與錫林隔距,減少纖維揉搓。后固定蓋板與錫林有預開松梳理作用,主要是提高纖維開松度和單纖維化,排除一定的短絨和雜質。后固定蓋板與錫林隔距過緊會使纖維在該區域翻轉揉搓,或者擠壓造成針布損傷。
其三,采用新型踵趾差固定蓋板,減少針布損傷。利用踵趾差漏斗式漸進梳理,其梳理效果好,同時也可以減少平板固定蓋板造成的纖維揉搓、錫林或者固定蓋板針布擠傷。
其四,提高后部刺輥梳理排雜效果,減少針布損傷。后部刺輥開松作用非常重要,主要是減少大纖維束,提高單纖維化,減少后部梳棉的負荷。將后部刺輥與給棉 羅拉隔距由1.0mm減少至0.28mm,可改善開松效果,避免錫林和后固定蓋板針布損傷,半制品質量指標也可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