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原理:吸濕速干是通過服裝中纖維的傳導作用,把汗液從衣服的內側傳導到衣服的外側,最后通過水分的蒸發,把汗液排放到大氣中。
(重點不是吸收汗液,而是在于快速轉移汗液,并盡可能增加水分在服裝外表面的擴散面積來達到快速蒸發的目的。)
過程:吸濕一導濕一蒸發
02
影響因素
A.纖維性狀
?、偬烊焕w維如棉、麻等,吸濕能力強,保濕能力也強,速干性能較差?;瘜W纖維如滌綸、錦綸則與之相反。
?、诶w維截面異型化,使得纖維表面產生很多溝槽,溝槽增加纖維的比表面積,增強纖維吸濕能力,并產生毛細管效應,縮短水分在織物中吸收擴散蒸發過程。
?、劾w維細旦化,超細纖維比常規纖維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積,吸濕能力也強于常規纖維,多頭的細旦纖維,纖維與纖維間會產生很多的細微間隙,以此增加纖維的毛細管效應,從而加快導濕和蒸發。
B.紗線性狀
?、偌喚€中纖維的根數越多,參加吸濕排濕的纖維就越多,吸濕速干性能就越好。
?、诩喚€的捻度低,纖維的抱合力就松散,毛細血管效應不強,吸濕速干性能就弱;但捻度太高,纖維間的擠壓力大,水分的傳導阻力也大,不利于吸濕速干。所以織物的緊度和捻度都要設置合理。
C.織物組織結構
織物的組織結構也對吸濕速干能力有影響,針織物優于機織物,輕薄織物優于厚重織物,低密度織物優于高密度織物。
03
后整工藝
面料主要通過功能性纖維或添加助劑達到吸濕速干的效果。
功能性纖維效果持久,化學助劑會隨著洗滌次數的增加,效果減弱。
助劑整理
?、偻ㄟ^定型機吸濕速干助劑加工達到;
?、谕ㄟ^染色加工后,再在染機里加助劑。
吸濕效果:原紗>染色吸濕>定型吸濕
天然纖維沒法通過物理改性,一般添加助劑達到吸濕速干的效果。例如棉類產品,由于纖維與水分的結合力較牢,很難實現速干性能。利用整理劑中的親水性基團包裹纖維中的天然親水性基團,這樣纖維的親水性不變,同樣還具備吸濕能力。但整理劑中的親水性基團與水分子是靠分子鍵結合,這種結合力弱于纖維素與水分子氫鍵的結合力,水分更容易從纖維上脫離并蒸發到空氣中。
04
實驗方法
洗滌方法按GB/T 8629-2017規定執行,用A型標準洗衣機。
1.0洗滌程序采用4N,連續洗滌3個循環(每次均需加洗滌劑),用ECE標準洗滌劑98,干燥方法采用程序A-懸掛晾干;
2.0及3.0洗滌程序采用4N,連續洗滌5個循環(每次均需加洗滌劑),用ECE標準洗滌劑98,干燥方法采用程序A-懸掛晾干。
05
361°檢測標準
圖片
補充:面料面積不超過服裝表面積15%的織物不考核迅干科技。
來源:印染學習與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