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紡紗織造->產品開發->紡紗產品開發
棉澳毛混紡紗的生產要點
   澳毛具有保暖性好、質地輕盈等特性,可織制風格不同的織物。但由于澳毛纖維較粗,具有抱 合力差、易纏繞、成網成條困難、條干差、斷頭率高等缺點,導致澳毛與棉較難混紡。我們生產棉/澳毛80/20 19. 5 tex 紗時,針對澳毛纖維的性能特點, 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保證了紗線的成功紡制。 

  選擇新疆細絨棉,主體長度28.8mm 左右,成熟度在1.65~1.70;澳毛條切割長度38mm,公制支數740Nm,回潮率控制在18%~20%。紡前采用和毛油與水按1∶14 的比例配置油劑,對澳毛進行噴灑,并用塑料薄膜將其覆蓋,靜置24h待用。為兼顧兩種差異較大纖維在生產過程中的不同要求以及成紗混紡比的準確控制,采用包混+ 條混的方式。即在清梳聯工序分別生產純棉生條和棉/澳毛60/40混紡生條(考慮澳毛纖維在生產中“落棉雜”高于棉纖維,實際配料中需增加2%的澳毛投料);然后采用兩道混并,兩道并合數均為8根。棉/澳毛60/40混紡生條的紡制過程中,A036型開棉機改用梳針打手,對棉澳毛兩種長度差異較大的纖維做到梳打結合,打手與剝棉刀采用緊隔距1.8mm,可減少返花及棉層的反復搓轉打擊,減少棉結;由于兩種纖維比例相差不大,采用棉型針布,保持較高的分梳除雜能力;適當提高錫林與刺輥間的線速比,減少錫林與道夫隔距,適當放大蓋板與錫林隔距,減少纖維充實,增加梳理轉移;因澳毛纖維彈性好,可適當增加棉網張力。在并條工序,為了使成紗外觀有澳毛特征,在頭道并條將棉澳毛混紡生條排列在外層。為防止高速并合中出現“涌頭”,加大圈條盤轉速,圈條盤至壓輥牽伸改為1.07倍,避免出現纏膠輥、羅拉的現象,有利于圈條成形。工藝配置方面,頭并主要起混和、整理作用,二并提高前區牽伸倍數,提升纖維平行伸直分離度,以此提高熟條的條干水平。粗紗工序減少后區牽伸,在細紗不出“硬頭”的前提下,適當增加粗紗捻系數,控制意外伸長,增強對短片段不勻和周期性不勻的控制。細紗工序選用T2063DL型膠輥,可減少邊緣纖維和短絨的散落,提高成紗質量。由于澳毛吸濕能力強,為降低纖維間摩擦阻力,減少纖維梳理過程中的損傷和斷裂,在生產過程中,各工序相對濕度控制:前紡工序62%~72%,細紗工序60%~65%,絡筒工序55%左右。(棉紡織技術)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