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我們還會遭遇太陽光線的暴曬,我們也希望衣服能遮擋這種暴曬。太陽光譜中包括了電磁波譜中幾乎所有頻段的射線,如微波、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γ射線等,不過經過地球大氣層的過濾,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中,以紅外線和可見光為主,紅外線約占50-70%,可見光比例其次,約占46-30%,紫外線只占4-0.1%,且主要是中長波紫外線。紫外線雖然占比少但對人的殺傷力卻很大,長期暴曬會造成皮膚的灼傷、色素增加、老化甚至癌變,防曬衣正是為阻擋紫外線而設計的,以避免或減輕紫外線對皮膚的灼熱感。
深色、厚實的面料對紫外線的吸收比較強,具有天然的防紫外性能,但這類服裝也能吸收部分紅外線,加之其熱阻相對較大,因此穿著會感覺比較熱。
因此市場上出現了各類比較輕薄的防曬衣,這樣既防曬又不熱。防曬衣的面料設計主要是通過在紡絲時或面料的后整理中加入對紫外線具有吸收或反射作用的無機或有機材料,達到屏蔽紫外線的效果。
防紫外線的性能主要看紫外線防護系數UPF和長波紫外線透過率(透射比)T(UVA),UPF是指皮膚無防護時計算出的紫外線輻射平均效應與皮膚有織物防護時計算出的紫外線輻射平均效應的比值,UPF值越大越好,紫外線透射比T(UVA)指A波段(315-400nm)紫外線的透過率,越小越好。
國家標準GB/T 18830紡織品防紫外線的評定中規定,當UPF>40,T(UVA)<5%時才可稱為防紫外產品。該標準還要求產品標識中應明示UPF值,當40<UPF ≤50時,標為UPF 40+。當UPF>50時,標為UPF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