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新發展階段,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導下,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色織布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7月26日,2023年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色織布分會理事擴大會在上海成功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主辦,中棉行協色織布分會承辦,并得到了中國恒天立信國際有限公司、上海立明集團的大力支持。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副會長王耀,色織布分會會長單位、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劉德銘,色織布分會副會長、理事以及相關會員企業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會議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色織布分會秘書長和圓圓主持。
會上,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董奎勇在線發表致辭。他表示,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宏觀環境,全球經濟復蘇乏力,我國棉紡織行業總體承壓運行。色織布行業作為棉紡織行業重要的一部分,綜合競爭力在整個棉紡織行業中位居前列。受全球經濟放緩、終端需求走弱、國際供應鏈格局調整重構等因素影響,色織布行業也面臨出口訂單下滑、內銷競爭加劇等多種挑戰。
董奎勇強調,我國宏觀經濟將持續恢復態勢,國家促銷費、支持實體經濟、促進民營經濟等各項政策靠前發力,國內市場需求具備多種利好因素,但好轉趨勢有待進一步穩固。行業要新階段謀新發展,堅持科技、時尚、綠色的發展方向,加快優化產業結構和產品供給,強化競爭新優勢,積極參與國際市場合作與供應鏈建設,穩步推進行業向價值鏈高端邁進。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劉德銘代中棉行協色織布分會會長、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裁劉子斌做色織布分會工作報告。
劉德銘就近一年來的行業總體情況和色織布分會重點工作進行了介紹。他表示,色織布分會在中棉行協的統一領導下,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升級、綠色發展等主題內容開展一系列的行業活動,并取得一定成果;接下來,將繼續做好色織布行業的調研工作,摸清行業現狀及產能分布情況,跟蹤行業發展動態。結合實際情況,向上級主管部門提出政策建議并集中反映色織及相關企業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積極為企業做好服務工作,增強行業工作的全局觀,整合行業相關資源,組織開展相關活動,助力行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本次會議以“聚焦新階段 共謀新發展”為主題,重點圍繞國際貿易形勢對行業的影響、色織產業綠色智造路徑、新材料新產品的開發和應用、織造技術和工藝的創新與發展、智能染色技術的研發與應用等相關內容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國際貿易辦公室崔曉凌以《我國紡織業國際貿易形勢》為題進行了分享。她主要從紡織行業國際貿易概覽、行業對外貿易情況、貿易形勢對行業的影響等方面進行介紹,并建議紡織行業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經貿關系。
中國恒天立信國際有限公司高級工藝師何熾基分享了主題報告《全自動智能染紗工廠介紹》。他提到,通過采用自動化筒子染紗、高溫高壓熱風烘干機等相關配套智能設備,結合適用且先進的系統軟件,企業可實現全自動智能染紗,并達到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的目的,有力推動行業的綠色發展。
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基礎研究室主任張凱以《高保形緯編針織襯衫面料關鍵加工技術及產業化》為題,介紹了緯編針織襯衫項目的研究背景、總體思路、創新點、研究內容以及系列產品開發和應用等。他表示,緯編針織襯衫面料不僅舒適自然,還具有較高的保形性,適用于正裝、休閑裝等,高品質針織襯衫面料應用前景廣闊。
廣東溢達紡織有限公司副總監楊剛以《紡織服裝全產業鏈數智化解決方案的應用分享》題,主要從數智工廠整體方案與策略、信息管理系統以及各生產環節數智化場景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了介紹。他表示,企業要充分利用5G、大數據、物聯網、視覺AI等先進技術,與生產自動化設備、信息化系統進行有機的數據融合,從而實現提質增效、降低成本及數智化轉型。
賽得利萊賽爾市場總監李孝琴分享了主題報告《萊賽爾纖維在色織產品開發上的創新》。她提到,萊賽爾屬于全流程綠色纖維,可循環再生,安全可靠,兼具化纖與纖維素纖維物理性能,可廣泛應用于牛仔、家紡、梭織等領域,并重點分享了萊賽爾纖維在色織襯衫面料上的成功應用案例,從原料端為企業在產品研發方面提供了建議和思路。
上海立明集團技術部經理毛大明以《色織面料上漿工藝創新及發展》為主題,介紹了低上漿率、中低溫上漿、易退漿易整理等漿料產品和上漿工藝技術,分析了色織布行業在智能制造方面所面臨的困難,并表示行業要實現降本增效,需要在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等方面進一步突破和創新。
最后,中棉行協色織布分會參會代表進行了現場交流。交流會由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王耀主持,主要討論了當前行業生產運行等情況,并就企業面臨的困難、應對舉措以及行業未來發展形勢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
會議統一組織參會代表們參觀了第二十二屆中國國際染料工業及有機顏料、紡織化學品展覽會,對當前最新的環保型染料、有機顏料、助劑、環保設備及配套服務等產品和應用技術進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