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紡織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各地紛紛在兩會期間探討產業升級的路徑與策略。浙江紹興、江蘇泗陽等地的代表委員們圍繞紡織業的綠色轉型、智能化升級、文化賦能、市場拓展等議題建言獻策,為傳統產業的蝶變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向。
紹興:
科技賦能,文化鑄魂,尋求產業升級答卷
紹興作為全球最大的紡織品集散中心,其紡織業的轉型升級備受關注。在1月19日—22日舉行的紹興市九屆人大五次會議和市政協九屆四次會議上,代表委員們紛紛強調科技與文化在紡織業轉型中的重要作用。
紹興市政協委員、紹興市柯橋區臺誼會副會長馬紅光認為,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驅動力量,也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但從目前看,人工智能賦能傳統產業并非“一企之力”可以完成,而需要產業鏈上下游通力合作。馬紅光專注紡織智能裝備制造領域多年,深知新技術在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上大有可為。她舉例,自己所在企業曾攜手科技企業開發智能驗布機,實現了織物瑕疵的精準識別與實時檢測。
面對紡織市場個性化、多樣化需求,馬紅光建議,要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尤其對人工智能技術申報專利開辟綠色通道,同時支持首創產品應用,加快拓展場景應用。
加速傳統產業向“新”而行,離不開教育、科技、人才的支撐。紹興市政協委員、民革紹興市委會委員陳明軍對此頗有感觸。
“近年來,紹興市強力推進創新深化和‘315’科創體系建設工程,加快構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發展。然而,在高層次人才培養與管理中仍存在人才培養與管理觀念滯后、人才相關配套政策及管理機制不優、教育更新速度跟不上市場迭代速度等問題,導致高層次人才難以直接滿足現代產業布局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現實需求?!标惷鬈娬f。
他建議,積極拓展校企協同育人途徑,如根據紹興重點產業需求,校企合作增設緊缺專業,開展委托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讓更多來自產業一線的卓越工程師、能工巧匠等參與人才培養,把企業創新共性問題轉化為教育改革和人才培養議題。
如果科技創新是驅動紡織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那么文化力量則是增強紡織業軟實力的堅實支撐。
紹興市人大代表、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江南分院院長崔桂新認為,紹興2500余年城址不變,具有深厚的文化基礎。當地應發揮產業、文化的綜合優勢,推進紹興現代化紡織工業文化建設,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
“可以加強對染技、絲綢、布藝等紹興傳統技藝的傳承保護與商業開發,加強對植物染色等紡織非遺的傳承及市場應用,探索形成差異化、特色化的時尚產品?!贝薰鹦抡f。
此外,從產品結構維度看,崔桂新談及,要從需求出發,加快紡織行業與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綠色經濟等領域結合,拓寬產業場景和市場邊界,同時把握需求變化,開發健康舒適、生態環保、安全防護等個性化紡織產品。
江蘇:
科技創新,跨境出海,找到發展新路徑
1月18日,江蘇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江蘇省政協委員齊聚一堂,從科技自主創新到中小企業發展……委員們講述了在基層一線、在工作崗位上發生的鮮活故事,共話民生熱點,傳遞信心力量。
江蘇省政協委員,江蘇賽城國際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疊石橋國際家紡城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家伶講述了民營企業“堅定信心迎難而上”的故事。
朱家伶說,近年家紡行業的發展增速、利潤率出現下降情況?!暗覀兪冀K堅定發展信心,做了一些具體工作,來刺激消費,引領產業投資,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彼榻B,在2024年初,投資25億元新建“疊石橋國際紡織時尚廣場”,依托這一“省服務業轉型升級示范平臺項目”,推進招引百家頭部家紡企業、扶持百家創新家紡企業、培養百名高端家紡人才。未來依托該項目,我們將以高端家紡產品為核心,推動家紡產業高質量競爭,力爭5年內實現中高端產品的占比提升20%,產業利潤率上升2個百分點。
今年還將規劃建設一座超過30萬平米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實現航空、航海、陸運、跨境倉的整合,引導傳統家紡企業改變商業模式,幫助中小家紡企業抱團出海。同時,在跨境電商貿易的專項政策支持下,奠定產業集群內跨境貿易長期發展的基礎,預計在5年內實現跨境貿易額30%的增長。
泗陽:
引強聚鏈,以“數”賦能,
做大做強高端紡織“首位產業”
近期召開的江蘇省宿遷市泗陽縣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審議并一致通過了由張弛等10名代表聯名提出的“引強聚鏈,以‘數’賦能,做大做強高端紡織‘首位產業’的議案”。這一決議的通過,標志著泗陽縣在鞏固傳統紡織產業優勢、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踏出了堅實有力的關鍵一步。
高端紡織產業,是泗陽主導產業之一。泗陽高端紡織產業總體保持穩定發展態勢,產品涵蓋了紗線、坯布、染色布、印花布、涂層布、絹絲、絲綢面料、家紡面料、服裝輔料、針織服裝、羽絨服、襯衫、鞋帽等各類產品,構建了“機械裝備—聚酯—紡絲(紗)—加彈—織造—染整—服裝(家紡)”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2023年,泗陽縣高端紡織產業實現規上企業產值約250億元,同比增長17.83%。
為了實現做大做強高端紡織“首位產業”目標,泗陽縣將全力以赴擴總量、提質量,持之以恒抓轉型、促提升,在補齊產業鏈中找項目、在延伸產業鏈中求突破、在建強產業鏈中謀增長,切實推動高端紡織產業更強大、鏈條更強韌、企業更強健。
以實干精神,全速推進重點項目引建:重點項目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動力。泗陽縣將牢牢把握增量政策窗口期,持續開展“招商引資提效年”活動,秉持“龍頭企業牽引全鏈優化、‘鏈主企業’帶動全鏈受益”的理念,沿著傳統紡織產業與新型紡織材料兩條發展路徑,不斷優化招商圖譜。同時,為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優質服務,綜合運用用工用電保障、金融支持等要素保障措施,形成強大合力,推動重點項目快速開工、高效投產、盡早見效,以高質量項目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以勇闖勁頭,全力加速產業轉型升級:充分發揮數字技術對經濟發展的放大與疊加效應,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時尚引領與綠色轉型的發展方向。引導企業勇當創新主體,緊密圍繞紡織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積極研發與引進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推動產業從面料生產向材料研發升級,從單純生產向時尚設計、品牌創意拓展延伸,在新一輪科技與產業變革的浪潮中,實現跨越式發展,進一步擦亮“新興紡都”這張閃亮名片。
以服務姿態,全面優化營商環境:泗陽縣將始終以服務企業為宗旨,全力當好金牌“店小二”。通過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出臺優惠的政策措施、引進優質的項目資源、打造專業的服務隊伍,讓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成為泗陽營商環境的顯著特征與響亮招牌。深入開展企業大走訪活動,為企業開通審批“綠色通道”,簡化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高效解決企業審批“一件事”,讓泗陽成為吸引優質項目與高端資源的投資熱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