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 市場原料 | 統計集群 | 紡紗織造 | 品牌推薦 | 人力資源 | 標準與檢測 | 非棉與展覽 | 節能環保 | 協會之窗
當前位置:首頁->行業資訊
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打造現代集群,涵養無限生機!

在2023現代化紡織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論壇 

暨2023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 孫瑞哲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女士們、先生們:

  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與大家相聚在江淮首郡、吳楚要沖的安徽合肥。在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起步之年,在安徽世界制造業大會舉辦之際,我們在合肥召開2023全國紡織產業集群工作會議,是一次應天時、合地利、得人和的重要活動。我謹代表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對會議的召開表示祝賀!

  “善戰者,便勢利地者也?!弊鳛獒绕鹬械慕洕鷱娛?、科創高地,安徽承東啟西、連南接北,是新時期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和布局的戰略支點、關鍵區域。蕪湖孫村、宿州朱仙莊、六安丁集、蚌埠固鎮、安慶天堂鎮、望江長嶺鎮、利辛縣等一批行業集群重鎮勇立潮頭、協同并進,安徽形成了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生動局面?!盁o徽不成商”在紡織產業有著新的時代演繹,安徽的發展蘊含著未來錦繡。

  紡織服裝融入生活、關系萬家,是物質技術發展的重要體現、文化自信樹立的重要承載,在推動經濟增長、改善民生就業、保障社會穩定中發揮著建設性作用。集群經濟是紡織產業最鮮明的特征,截至2021年,中國紡聯聯系試點的紡織產業集群集聚了25.27萬戶行業企業,其中規上企業1.45萬戶,營業收入、利潤、從業人員數量占到行業規上企業的40%。

  產業集群是涌現規模與體系優勢的復雜系統。紡織產業集群的企業構成中,98%以上是民營經濟、中小企業。集群是由集聚到集約的空間結構,是形成整體優勢的復雜系統。產業在供需融通中實現協同,不斷將企業數量優勢轉化為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企業在競合共生中實現進化,恒力、魏橋、盛虹等一批世界500強企業競相涌現。

  產業集群是培育市場與創新活力的組織形態。在多主體參與、全要素聯動、跨領域合作中,集群構建起政府與市場雙向奔赴的創新生態,打造專業化、開放型的創新平臺,成為從技術到應用的轉化紐帶。多元關聯的知識產出在這里迸發,“從0到1”,“從1到100”的全鏈條創新體系在這里閉環。

  產業集群是縮小城鄉與區域差距的機制平臺。工業總產值超過千億元的紡織集群有10個,超過百億元集群有100個,其中基地市(縣)25個、名城34個、名鎮51個??h域鄉鎮為主的產業布局生態、東強西弱的產業發展勢差、中心城市與外圍城市間的產業供需關聯,使得集群成為行業推動鄉村振興、區域協調發展和共同富裕的重要陣地。

  應對世界百年未有變局,融入中國式現代化時代征程,建設紡織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面向未來的戰略選擇。作為關鍵著力點,做好產業集群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我們需要在新的框架下,以新的視野審視集群工作。

  第一,要在新發展格局中審視產業集群建設。產業在國家間的轉移是客觀經濟規律也是我們需要順應的發展大勢,而地緣政治沖突與大國博弈正在顯著改變產業轉移的節奏與方向。我們需要在本土與全球的平衡中處理好產業轉移與集群建設的關系,既要順應產業大勢,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與合作,也要立足國內戰略基點,在東中西的協同發展中增強產業鏈的根植性和完整性。

  第二,要在新技術變革中審視產業集群建設。技術革新正在深刻改變產業集群的內容與特征。數據、算力、綠色能源、新型基礎設施等新要素與新組合持續產生;新材料、新制造、元宇宙、人工智能重塑組織業務流程,改變創新創造范式。集群發展、產業轉移在與傳統要素和市場需求變化相匹配的同時,也在與創新要素的分布、新興業態的發展相耦合。產業新結構、環境新關聯,條件新約束,集群需要圍繞培養新質生產力迭代升級。

  第三,要在新人文視角中審視產業集群建設。相較其他工業領域,紡織服裝具有鮮明的文化屬性、社交特征、網絡基礎。這決定了紡織產業集群的建設機制與發展模式,能夠充分融入文化特色、生活方式、內容產業?!熬捌?、“村超”、“村BA”,這些現象給我們集群發展的啟示是要將內容創新、話題傳播、大眾參與、流量打造與產業生態相融合,打破產業與生活的邊界,實現更具人文、更有溫度的發展。

  因時而行者易為力。今年以來,圍繞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廣東、福建、湖北、寧夏、新疆等省份紛紛出臺相關支持政策。5月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提出,要把發展先進制造業集群擺到更加突出位置,在專業化、差異化、特色化上下功夫。集群發展方向明確、機遇當前。在此,圍繞以集群高質量發展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提三點期望。

  一是以專業性和創新性為核心,提升集群引領能力。要做精、做專、做實、做強制造,在技術創新與轉化應用中實現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要敢于打破邊界、融合生態,在內容換新、流量加持中提升品牌效應,在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中構建新興集群。要壯大優質企業群體,加強“鏈主”企業、“專精特新”企業培育,在大中小融通、上下游協同中實現要素互濟、企業互促。

  二是以協同性和均衡性為核心,優化集群空間布局。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充分把握各省市重視產業發展的政策東風,加快構建各具特色、有序競爭、差異化發展的空間格局。東部地區要有高度,集聚優質制造資源、創新資源、時尚資源,不斷提升引領力、凝聚力、責任力、貢獻力。中西部地區要有力度,將區域優勢、政策優勢、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加快發展特色集群。

  三是以開放性和共生性為核心,暢通集群要素循環。資源稟賦不是集群建設的必要條件,要素流動更為重要,很多集群是“無中生有”的。要打造內暢外聯的流通樞紐,充分發揮集群的生態優勢和資源集聚效應。一方面要盤活國內資源,在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深度融通中帶動區域發展。另一方面要整合國際資源,在大進大出、優進優出中深度嵌入全球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

  乘天之時,因地之利,用人之力,乃可富強。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大勢、時代使命,也是紡織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未來所在、空間所在。水積而魚聚,木茂而鳥集。讓我們踔厲奮發、篤行不怠,打造現代集群,涵養無限生機。

  祝本次會議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本網最新
美日韩极品无码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
京ICP備14037240號-1 公安備案號:11010502039965???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東二環朝陽門北大街18號7層 郵編:100027 郵箱:ccta_bgs@126.com
電話:010-85229649 010-85229419 傳真:010-85229649 2010 版權所有 ? 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