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紡織朋友詢問膠輥繞花、膠輥損傷的問題,應該如何處理?今天聊下解決的思路,如果解決思路不對,肯定不能解決好。
膠輥繞花,第一點肯定要考慮濕度,細紗車間的濕度否合適?純棉、滌棉、滌綸、黏膠等各種不同的紡織原料,都有相應的濕度標準,濕度太小造成的繞膠輥和濕度太大造成的繞膠輥,處理方法是不一樣的。
濕度太小的情況下,纖維容易起靜電,在牽伸卷繞過程中飄出纖維,空中漂浮纖維太多,附著在膠輥上,這些少量附著在膠輥上的纖維,在某個臨界點把正常牽伸的纖維束帶到膠輥上,造成斷頭;或者這些空氣中的飛花,飛到正在卷繞的氣圈上,造成斷頭,有些斷頭沒有被笛管順利吸走,造成膠輥繞花。
濕度太大的情況下,膠輥、膠圈、羅拉上面黏附的各種物質太多,黏性增大,黏住了正在牽伸的纖維束,造成斷頭、繞膠輥或者羅拉。
雖然從結果來看,都是斷頭造成的繞膠輥,但從成因和其他現象看,兩者完全不同,所以必須要分清是濕度太大還是太小造成的斷頭,否則可能會選錯處理方法使得問題復雜化。
例如,有企業在紡棉時,濕度54%的情況下繞膠輥,先是調低濕試,直到調到48%,甚至45%,還是繞膠輥;而后又反向調高濕度試,調到60%以上還是沒有解決繞膠輥的問題。
什么原因呢?原因就是這些企業的膠輥、膠圈或者羅拉清潔不到位,上面附著的污物太多,當濕度在50%以上,可能就開始黏附纖維,而棉纖維,需要濕度52%以上,才能減少飛花,那么要讓膠輥羅拉不黏纖維束,就需要調到50%以下的濕度,但想要飛花少,又必須調到52%以上的濕度,這種情況下,無論怎么調節濕度,細紗的膠輥羅拉繞花都不能很好的解決。
出現這種情況,必須要先處理好膠輥、膠圈和羅拉上的污跡,做好清潔,使膠輥、羅拉表面光潔不掛花,才能繼續下一步的濕度調節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