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染纖維是通過超聲波染色技術將天然植物染料和助劑注入纖維孔中,在不添加化學媒染劑、金屬或鹽的情況下對棉纖維進行染色而得。與傳統染色相比,其染色工藝使用的時間更短、溫度更低,水資源的損耗和廢水的產生非常低;草木染色不含任何化學物質,所用染料都是可生物降解的,對人體無致敏性、無毒,不含甲醛,具有天然的抗菌功能;草木染纖維顏色古樸、自然、淡雅,風格別致。草木染纖維指標與正常原棉纖維相近,但纖維強力較差,手感偏硬,有少量僵化現象,易脆斷。在色紡訂單中,需要對草木染纖維進行預開松操作,同時采用多種成分、比例進行組合,通過纖維之間顏色互補創造更多風格,同時通過纖維性能之間彌補更能滿足后續服裝質量的要求。草木染纖維色紡紗的生產要點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由于草木染纖維在紡紗過程中易產生靜電,建議油劑養生處理24h以上,油劑配比為抗靜電劑∶水=1∶6,用量 4%~6%。養生處理可降低纖維硬度,增加纖維之間抱合力,通過油劑加濕平衡,以降低纖維表面的摩擦因數。(2)清棉工序采用短流程、開松混和為主,減少損傷。采用梳針打手,打手速度和車速偏低控制為宜。棉卷定量控制在460 g/m,草木染纖維高比例使用時,注意棉卷不勻率的控制。(3)由于草木染纖維強力低、脆性大,梳棉工序以棉結控制為重點,采用輕定量、慢車速的柔性 分梳工藝,生條定量 18 g/5 m,適當降低刺輥轉 速,減少纖維損傷。(4)并條工序以“輕定量,慢速度,重加壓”為原則,采用三道并條,其中頭并工藝牽伸倍數為并合根數的1.0 倍~1.5 倍,后區牽伸偏大,配合適宜的羅拉隔距,利于前彎鉤纖維伸直。車間相對濕度 66% 為宜。(5)粗紗工序采用“ 輕定量,慢車速,大捻度”的工藝設計,適當增加粗紗捻 系數,定量為3.5 g/10 m 。(6)采用賽絡集聚紡方式,成紗結構緊密光潔、條干好、毛羽少、強力高,成紗具有獨特的朦朧立體感,適于開發高品質色紡紗。羅拉隔距19mm× 28 mm,后區牽伸1.25 倍,鉗口隔距2.5 mm。(7)絡筒工序采用中張力、中速度工藝,合理設計清紗工藝清除疵點,主要以切除棉結、短粗為主,車速偏低掌握為800m/min,有利于控制毛羽。綜上所述,通過對草木染色工藝認識、纖維性能測試和生產要點總結,最終順利生產出滿足質量要求的草木染纖維色紡紗。 |